文学五一

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1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后来是周队长这个新上任的公社主任跑回村里来,一通吓唬后,他才带着周苹果的那份东西走,而周家父母的只能忿忿放弃。
    最终?
    程芸芸绞尽脑汁地回忆,想得都头疼了。
    她最后一次听到周苹果家的事,是在她家小丫上小学的时候。
    那时候严打,村里有人提起当年周家的女婿,说有男人跑出来举报,举报周家女婿几年前和自己的婆娘通奸搞破鞋,害死了老婆。
    证据?
    证据就是周家女婿如今的儿子比实际年龄要大上半岁,村里人都晓得!
    于是在这严打的关头,这“可抓可不抓都得抓”的关头,周家女婿进去了,没再出来过。
    上阳村人感慨过后对此拍手称快,但没过多久,这消息跟风一样很快消散。
    毕竟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周志才又没什么关系亲近的亲戚,听听也就过去了。
    回忆完毕,程芸芸眼睛都要红了。本以为自己很可怜,原来周苹果比她还惨呢。
    顿时间,她看向周苹果的眼神有些复杂。
    周苹果:“……”
    咋、咋啦?
    —
    因为要赶集,老周头赶车时特意赶得快了些。
    他赶车的技术实在是好,乔茗茗一觉睡到县城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周头不但得赶车,还兼具看守乔茗茗的任务。
    乔茗茗这会儿深深觉得“村里有人好办事”的道理不错,老周头跟在她后头走着,有熟人了就“咳咳”一声,乔茗茗买东西的动作就会立刻停下来。
    老周头对县城还十分熟,有他指路乔茗茗着实少费许多功夫。
    她一路走来,忍痛放弃了许多东西,只奔着宁渝说的几个买。
    乔茗茗挎着个大袋子,站在肉铺前,靠着能在无形之中把人吹捧得飘飘然的嘴买到了一块一斤的五花肉,这是如今有钱有票都难买的好部位。
    难得来一趟,一块五花肉可不够。
    她身上肉票不算少,于是又买了两斤瘦肉以及几根骨头和半斤猪心半斤猪肝半斤猪肚。
    这些下水通通是用肉票买的,于是肉铺大叔很是爽快地给了她。
    不买不行啊,肉票也快过期了,还不如给用了,唉!
    因为舅爷站得远,乔茗茗把东西塞到布袋里边时就偷偷放一部分到空间中。
    舅爷见到不算鼓的布袋点点头:“过日子就该这样,往后要用到钱票的地方还多着。”
    乔茗茗乖巧地嗯了嗯。
    见她听老人话,老周头特别满意,带着她偷偷到一处巷子里,左看右看见没人后就敲敲门,门便打开了。
    “猪蹄有没?”老周头问。
    对面也是个老头儿,笑嘿嘿说:“咱俩什么交情,你问哪能没有。今儿赶集,就等着留给你。”
    老周头点头,把手伸到乔茗茗面前:“把钱和你那肉票给张给我。”
    乔茗茗有点懵,但不妨碍她懂得看人眼色行事。
    她掏出钱票,对面的老头也从屋子里拿出一袋猪蹄。
    老周头接过后掂量一下,特别熟练地给钱给票,然后把猪蹄和剩下的钱票重新交给乔茗茗,啥也没说就带她离开。
    一场趋近于无声的交易完成。
    乔茗茗走了得有百米远才蓦地反应过来,我去,舅爷从前是常来这儿吧!
    肯定是,而且那位老人看着像是县里肉联厂的,要不就是家里有人在肉联厂做事,否则很难搞到猪蹄!
    乔茗茗顿时佩服无比,望着前头舅爷的背影,觉得人家更加高大了呢。
    从巷子里出来后,乔茗茗买到了卫生纸和电池。想了又想,她干脆又买几根蜡烛。
    蜡烛加上灯芯能反复用几次,手巧的“海螺姑娘”宁渝肯定会有办法搞到灯芯的啦。
    一口气买完这些,乔茗茗的下一站是药房。
    县里有药房,平常会对外收些中草药。她到药房时就有挺多农民带着自家采摘晾晒的中草药来卖。
    乔茗茗买了酒精买了绷带,又想买一些常用药。
    老周头见忙阻止:“好啦好啦。”
    她听话的收手,离开药房后老周头就说:“村里不缺这些药,要用时到我那里拿就是,而且你家边上那两大夫可比这些药更好用。”
    他这双老寒腿,被两人调理半年后好个七七八八,如今完全失去了天气预报的作用。
    乔茗茗不禁感慨:“在村里可真省钱。”
    “嘿!那可不吗,我们都是必须买的才买,一年没往外花一分钱的人也有呢。”老周头笑着道,“还要去哪儿,该快些了。”
    乔茗茗立刻说:“废品站。”
    “成吧,知青院那些娃娃也爱去那里。”老周头边走边说。
    去那儿干啥?买书嘛。
    书店的书种类少,价钱也偏贵,所以很多人都爱去废品站里淘。
    废品站不远,乔茗茗很快就到了。
    这里也很大,她发现许多家具横七竖八的放在里头。
    乔茗茗环看一圈后,直奔书本最多的区域。不过乔茗茗也没买什么,只拿了一叠报纸便算钱出来。
    老周头好似更加满意,夸赞说:“不管到哪儿,懂得识字就不会做睁眼瞎。”
    乔茗茗笑笑。
    回去路上,要经过农产品收购站。
    周苹果和程芸芸似乎都在那儿排队,老周头见她好奇便道:“想看就去看看。”
    乔茗茗确实想去,她都来县里了,总不能还等着苹果转述给她吧。
    “哎,你也来啦。”
    周苹果被太阳晒得有点晕乎,见到乔茗茗后惊喜地挥挥手。
    程芸芸立刻转头,也冲乔茗茗不好意思地笑笑。
    乔茗茗来到两人旁边,抬头望着收购站挂出来的一排木牌:“这都是会收的东西?”
    “对呢,这次收的可真多。”周苹果遗憾说道,“金线莲我前儿在山上也摘些来了,结果被我爹当凉茶喝了!你瞧瞧,同样是凉茶,夏枯草可比金线莲便宜好几倍,他就非喝金线莲。”
    周苹果想起来就气,气得跺脚。
    程芸芸强忍着笑,阳光照耀下的周苹果无比明媚,她忽然就觉得这姑娘不能平白无故的没了生命。
    乔茗茗安慰她:“没事儿,你下回再采些,也让你爹去多采些。”
    直接夸大价格,告诉他这玩意儿这回收是一斤三块钱,然后再把人赶到山上去,没采够一斤不准下山。
    当然啦,乔茗茗想归这么想,到底没说出口。
    她仔仔细细看了一眼木牌,忽然之间,眼神稍稍停滞。
    “那是山葵?”
    “是嘞,挺难找的。”周苹果点头。
    程芸芸忍不住补充:“水里生的能比地上生的多卖些钱。”
    确实是,乔茗茗上辈子常吃日料,水生山葵要更好吃些,听说日本那里的山葵就是水生的。
    乔茗茗就好奇了:“那咱们这儿有水生的山葵吗?”
    “有吧,但是不多,很难找到。”程芸芸回想一番,“要不然收购站也不会挂出来。”
    说的也是。
    乔茗茗走上前看,发现基本没人带着山葵来收购站,水生的更是看不到影。
    快至午时,前来赶集的人早已登上了回家的驴车。
    乔茗茗还是坐在最里头,布袋放在身边,津津有味地听着大娘婶子们说有趣的事儿。
    “际秋那小子今天卖了不少钱吧,背了满满一大篓的菌子去县城。”
    “没有嘞,我瞧他是去他姐家,估计也是给他姐的。唐家那闺女儿嫁的好,这胎生完,她婆婆刚好退下给她带孩儿,她就接了婆婆的空去罐头厂。”
    周苹果偷笑,悄悄对乔茗茗说:“那些菇他姐哪里吃得完,保准是放在他姐那儿,让那些邻居用东西换……”
    紧接着,婶子们又说:“鸡好像不好卖了,咱们隔壁村办了个鸡厂,搞得县城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鸡。”
    “那味儿滂臭,风一吹,站在河边我都隐隐能闻到。我上回瞧周队长还到隔壁和他们说得注意卫生,人家还闲咱村多管闲事呢!”
    程芸芸警觉:来了,鸡瘟来了。
    上辈子隔壁村有鸡瘟,后来是村里那两位大夫开药给调好的。
    后来宁渝跟队长说了许多养鸡的法子和注意事项,这才走到大伙儿的眼前。
    “哎,可惜可惜。我昨儿进山,在龙虎窟那个地界的水里见到了山葵,没想着去挖啊你们说说,那个挖来,少说也能卖两三块钱……”
    乔茗茗竖起耳朵:哇塞,真有水生山葵!
    山葵对环境的要求特别高,不管是水源还是土壤都高。
    这代表啥?代表着上阳村有环境有条件种植山葵!
    第18章 山葵考察
    午间蝉声鸣鸣, 今年都八月份了还有知了在叫,想是此地没啥人会在五月份时抓蝉蛹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