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南北往事 第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摄像组的都是大老爷们,挑个壮实的,谁都一样,剩下那两个可是门面,得有经验,还得有工作能力,大家举荐举荐?”
    老杜是个比较民主的人,从来不搞内定那一套,很多事情都是放在明面上大家摊开来讲的,谁行谁不行,工作多年的同事,心里肯定有个人选。
    时政组组长毕桐是这行的老人儿,今年四十六,工作经验足,人也很稳当,这种场合,不求能问出多么尖锐犀利的问题,但求本分无过,这是京联报社头一次参加这样大排场的论坛,自然小心又谨慎。
    摄像有了,负责主场的记者也有了,剩下的是个门面。
    什么门面?
    能代表报社形象,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年纪轻又漂亮的,就是门面。这个门面男女都行,不用你多会办事儿,只要安安静静跟在组长身后,帮着拿个包,跟着记记事就行。
    一个形象好的人,带出去,如果被人记住,其蹿红程度远比一份老老实实的稿子来的要快。
    霍皙初来乍到,没有发言权,坐在角落听结果。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社里年轻人很多,不乏名校毕业,学历好气质佳的人才,一时辩论的,自荐的,谁跟谁关系好帮着说话的,或者平日里有过节阴阳怪气儿下绊子的,气氛很是激烈,到了最后,选出了严靳和一个总编助理。
    老杜看了一眼,斟酌了一会儿,沉吟道:“严靳嘛,也算是老油条了,一个男子汉,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吧。”
    大家了然,老杜这是偏向着自己的助手呢!
    严靳无所谓摊手:“当然,为报社争荣誉,谁都一样。”
    老杜的助手是个刚结婚两年的女人,三十出头,新闻研究生毕业,平时在社里人缘还算不错,闻言心里喜悦,正要站起来感谢大家,老杜慢悠悠又把名单推了出去,不紧不慢扔出个炸弹。
    “让霍皙去吧。”
    “新人,需要这样的机会锻炼锻炼。”
    啪嗒一声,霍皙手里的笔掉在厚厚的地毯上。
    她弯腰去捡,再抬头时,全会议室的人都往她坐着的角落里看。
    那些眼神如芒刺在背,霍皙慢吞吞站起来,抓了抓头发:“主编,我才刚来,很多事情还不懂……”
    老杜不赞同:“就是不懂才要学嘛!”
    底下有人不愿意了,冷冰冰的甩出话:“主编,您这也太不公平了吧,选宋姐,大家心服口服,选严靳,我们也没无话可说,但是小霍才来一天,人都没认全呢就安排这么大活儿,您也不怕把事儿搞砸了。”
    副主编见情况不好,赶紧打圆场:“老杜,虽说是赵老推荐来的人,能力肯定不错,但是小霍毕竟是个新人,学历啊经验啊也是个考虑因素,恐怕很难让人心服口服啊。”
    “这年头……还真是靠脸吃饭啊。”
    不知道是谁感叹了一句,一帮人低低笑起来。
    霍皙尴尬站在会议室尽头,那感觉,就像是一下被人剥/光了衣服羞辱。
    老杜不接话,反而笑眯眯的问霍皙:“小霍,赵老说你会三门外语,是真的吗?”
    霍皙点头,很坦诚:“不精,但是能日常交流。”
    副主编迅速问道:“有什么学位或者考试证明吗?”
    霍皙犹豫了下,摇头:“英语考过雅思,其他的……没有。”
    “这就行了嘛!”老杜不拍手,依旧笑眯眯的。“国际会议国际会议,要的就是多语言复合型人才,在座的你们最高也就是个英语六级水平吧?”
    在场的倒是没人说话了。
    老杜打定主意要让霍皙去,起身离开,摆摆手:“行了,今天就到这儿,回头严靳你好好给小霍说说注意事项,毕竟是你们组的人,出去了,你们也跟着有光。”
    一群人稀稀拉拉的站起来走了,路过门边的霍皙,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接憧擦过她的肩膀,望着她的眼神里,有探究,有感慨,有嘲讽,有不屑。
    人们从她身边走过,霍皙始终昂着头,挺直脊背,不发一言,看上去骄傲又坦荡。
    等人都走差不多了,门咣当一声合上,霍皙才重重叹了口气,皱起小脸儿。
    她一直都不是一个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太会平衡人际关系的人。向来,她都是沉默的,妥协的,虽不反驳,可也有自己的做事原则。
    什么劳什子会议,她压根就不想去。去,自己算是彻底得罪了同事,可是不去,又等于驳了主编的面子。
    霍皙发愁,摸摸裤兜,空空如也,这才想起来早上出门的时候她决定洗心革面,把烟扔在家里了,觉出场合不对,她呸了自己一声,又蔫蔫拉门出去了。
    回到自己座位上,格子间自然又是一番风起云涌,屁股还没坐热,严靳从办公室出来,一脸严肃的敲了敲她桌子。
    “跟我进来。”
    第七章
    严靳一脸严肃的敲了敲她的桌子,说:“跟我进来”
    霍皙起身拿了本子沉默跟进去。
    两人在办公室诡异对视,霍皙以为他要像那些同事一样对她讥讽一番,没想到他却问她。
    “老杜说的是真的吗?”
    霍皙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愣了一下,十分茫然地望着他:“什么是真的?”
    严靳有点不耐烦:“三门外语!”
    霍皙连着哦了两声,实诚的点点头:“是真的。”
    “哪三门?”
    “英语,法语,俄语”
    严靳将信将疑的眯起眼:“你上过语言学校?还是在大学修的二外?”
    “我看过你档案,在传大你可是连大四都没念完就辍学了。”
    其言之意就是,我知道你老底儿,你可别蒙我。
    霍皙抿了抿唇:“英语是从记事儿起就学的,考过雅思,不过有几年不接触了,法语和俄语是六七岁的时候学的,学了十年,没上过什么正经学校,也没参加过考试,勉强能跟人交流。”
    严靳很快抓住了问题中心:“谁教你的?”
    霍皙沉默几秒,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我妈妈。”
    “外语老师?”
    “不是。”霍皙停顿了一下:“她是一名翻译,很出色的外文翻译。”
    严靳点点头,目光不断审视着霍皙:“你母亲很棒。”
    霍皙毫不犹豫:“当然。”
    她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霍皙记得那时候自己刚上小学,霍梦狄在一个晚上拿出两本外文书,温声问她喜不喜欢,霍皙翻了两页,里面有很多卡通图画,但是文字却看不懂,妈妈柔声给她念了一小段,那是一种很绕舌,听起来很温和的语言,她问自己想不想学,霍皙懵懂点头,妈妈眼里很欣慰,摸着她的头说,那以后每周妈妈教你学这个好吗?等你长大,你就能像妈妈一样了。
    霍皙问妈妈,能像妈妈一样做什么?霍梦狄很温柔的看着她,眼神坚定。
    她说能像妈妈一样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一个……可以自食其力的人。
    霍皙问,那能让小朋友们再也不叫我野孩子吗?霍梦狄鼻子一酸,含泪点头。
    其实那个时候霍皙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做自食其力,什么叫贡献,她只是觉得答应妈妈学这个,能在她脸上看到她很久很久不曾露出的开心笑脸。
    她想让妈妈开心。
    得到答案,严靳不再多问,拉开自己对面的椅子示意霍皙坐下,很公事公办。
    “后天就要开会了,我不知道老杜为什么选你,你怎么来的我不管,你背后有什么背景也跟我没关系,但你是我的人,从这走出去,代表的就是咱们组的形象。”
    严靳说“你是我的人”时面无表情,很严肃,很有男人味儿。
    霍皙翘起唇角,嗯了一声,眼中促狭。
    严靳摸了摸后脑勺,意识到自己用词不当,咳嗽了一声:“到了会场以后少说话,跟在毕桐身边,不要离开她半步,对任何人都要有礼貌,咱们报社的胸卡一刻也不允许取下来。”
    说完这几句,严靳在办公室点了支烟,一边抽一边在台账上飞快写着什么:“你要带一个电脑包,不要搂在怀里,这样既不正式也不安全,回头摔在地上,我可不想你出洋相。”
    霍皙点头。
    严靳诧异:“你不拿笔记下来?随身的记事本呢?”
    霍皙淡然,似乎没放在心上:“你说吧,我能记住。”
    严靳皱起眉,盯了她一会儿,继而说道:“最重要的是提前入场,带着邀请函,那天大会堂门前一定戒备森严,你们通常会在外面先排队进行安检,安检非常严格,你不要带任何尖锐物品或者打火机之类的东西,你们应该会从东门进去,东门是正门,也是……”
    “也是所有人进去的入口,这次开会会在三楼大厅,走一楼上去左转,在记者入口处等待,然后按照顺序站好,我一定要在毕桐组长的后面,站姿端正,不乱放东西,不要给前后左右的同行带来什么麻烦,会议全程保持安静。”
    霍皙盯着严靳,干巴巴的把这些一口气说完:“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组长。”
    严靳一时哑口无言。
    他掐灭烟,瞪了霍皙一会儿,忽然笑了。
    “好像是有点啰嗦了。”
    “没什么事儿了,你出去吧。”
    ………………
    到了开会那天,报社一大早就有车来接,严靳前天晚上就给霍皙发过短信,要她衣着正式,于是今天一起出行的三个人都穿了西装。
    上了车,负责摄像的小王坐在前面,霍皙和毕桐在后排,三个人各怀心事,路上话很少。而且毕桐本身也有点偏心,对霍皙这个后来的没什么感情,也很冷淡,只是和气交代她跟着自己,别乱走。
    到了会场,提前三个小时就需要排队。摄像需要和毕桐先期拍摄一些素材,霍皙穿着高跟鞋,提着毕桐的外套和电脑,傻乎乎的跟在他们身后,一折腾,等入场的时候,霍皙感觉自己脚都要折了。
    他们站在会场被分成两侧站在一楼大厅,忽然远处传来鸣笛声,距离他们几百米远的地方有摩托闪着警笛开道,那是参会人员陆续抵达了会场。
    场面十分壮观。
    现场快门闪光灯不绝于耳。
    数不清的轿车,依维柯中巴,大巴,乌泱泱的往一个方向涌,他们繁杂而有序的停在属于自己的车位上,然后有人维持秩序,警戒现场,等待各位入场。
    霍皙跟着一堆记者挤在前面,脑后拍照的镜头快要戳到她的脸,可她一动不动。
    隔着人来人往,和众多面孔,她一眼就看到了那个人。
    那人开着很公式化的黑色轿车,从驾驶座下来,穿着正规的衬衫,似乎车里很热,他衬衫的领口是开着的,他从椅背上捞起一件黑色西装,穿好,又绕到车子另一侧打开车门,去接后排坐着的人。
    后从车上下来的这个男人大约五十出头,穿军装,军/衔很高,他从那人手里接过公文包,无声跟在身后。
    然后两人上台阶,快步进入会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