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王晓涵见到王承祖高兴地跳起来,“承祖哥哥,真的是你?太好了,终于见到你了!”
    王承祖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还是老样子,一样跳脱。”
    王晓涵抱着他的手臂,“你是怎么找到我们的?”
    顾瑾玉道:“他到沁肤坊做伙计,被我看见了。”
    王晓涵一愣,“真的?”
    王承祖见她愣神样子,笑道:“自然是真的,我也没想到会在苏州遇到你们。”
    一句话说得三人沉默了一会。
    过了半响,王承祖道:“别发呆了,作为主人,你们就这么待客?”
    说得两人笑了起来。
    顾瑾玉道:“我带你去休息。”
    王承祖又摸了一下王晓涵的头,才转身跟着顾瑾玉出去了。
    顾瑾玉带他到袁益杰住的屋里,嘱咐了几句就回了屋。
    这时锦绣回来了,见了她问去了哪儿。
    顾瑾玉想了想,对锦绣说:“在晓涵房里。刚才那个是我远房亲戚,今后都要住在这儿。你现在去找几匹男子穿的布来,要是没有就上街去买,给他做几件衣裳。再置办些家常用的东西。”
    锦绣对顾瑾玉的话从来不疑,答应一声就出去了。
    顾瑾玉又去了厨房吩咐罗婶今晚多做几个菜。
    顾瑾玉说了几个王承祖爱吃的菜。
    罗婶是到了苏州后雇的厨娘,早来晚归。
    “知道了,姑娘。”
    到了掌灯时分,赵承宏和伺墨回来了。
    见到王承祖,赵承宏心里惊疑,待顾瑾玉解释后,松了口气。
    “幸会。”
    “幸会。”
    两人相互打过招呼,就坐了下来。
    王承祖见赵承宏人物俊郎,心生欣赏。瞧见赵蕤坐在一边只看着众人不说话,笑着开口:“我在这要多谢这位姑娘了,要不是你,瑾玉也不知会怎样。她虽是长辈,但我心里一直将她当做妹妹般待。”说着对着赵蕤一拱手,“将来如有机会一定报答!”
    “不用客气,她也帮了我许多。”
    王承祖点头,瞧这姑娘少言寡语的样子,也不再多说,转而对赵承宏道起谢来,“也要谢谢公子今天仗义相助,来,我敬你一杯,先干为敬!”说着举起酒来饮了一杯。
    赵承宏忙说‘客气’,也随他喝了一杯。
    王承祖又敬了解氏父女一杯,谢他们保护顾瑾玉劳苦。
    解军回敬了一杯。
    三人相互敬酒,之后聊了起来。
    其他几人就自顾自地用饭。
    这顿饭后,王承祖和众人算相互见过了。
    第二天,江博远来回,那些商户留下两个伙计等消息就离开了。衙门已经发下缉捕文书,得过一段日子才有消息。
    又问顾瑾玉徽州铺子怎么办?
    顾瑾玉想了想去询问了王承祖,问他是否想去徽州做掌柜。
    王承祖沉吟半响,然后摇摇头,没有同意。
    顾瑾玉不解,以为他瞧不上。
    “怎么会?我连伙计都做得,掌柜就做不得了?”
    “那是为什么?”
    王承祖笑道:“这段日子太累了,好不容易遇到你们,你就不能容我歇歇。”
    顾瑾玉一笑,就没再问他,而让江博远接手徽州的事。
    江博远惊喜不已,高兴答应着走了。
    王承祖有自己的想法。这铺子并不是她一个人的,还有那位赵姑娘的,自己要是去了,难免她会有想法;二来那个苏州的江掌柜似乎对此事势在必得。
    等时间长了再说。
    王承祖住下来后,平日就和赵承宏谈天说地,或者找解军聊聊家常。日子过得也快。
    这天,赵承宏找到顾瑾玉,“我后天要回徽州去了,你们一切小心。”
    顾瑾玉诧异,“赵公子,怎么突然要回去?”
    赵承宏看着顾瑾玉,柔声道:“我伤势已好,现在已是十二月中旬了,很快就是新年了,我要回乡去和父亲团聚,等来年一月初就进京去,到时……”
    说到此处定定望了顾瑾玉一眼。
    顾瑾玉撇开脸,“哥哥让我们照顾你……”
    “你们已经照顾的很好了。我写了封信给益杰,你回扬州交给他。”
    顾瑾玉点头,“知道了。”
    两人一时无话。
    过了一会,赵承宏一拱手,“告辞。”说着转身要走。
    “等一下。”
    赵承宏喜道:“还有什么事吗?”
    顾瑾玉道:“既要回去,不如将伺墨也带去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赵承宏略显失望,不过心里微暖,“多谢。”再看了一眼顾瑾玉,才转身离开。
    顾瑾玉想了想,吩咐锦绣帮他们准备些东西。
    第二天,赵承宏带着伺墨回了徽州。
    顾瑾玉去问了赵蕤的意见是否回扬州。
    赵蕤无所谓道:“我在哪都可以。”
    顾瑾玉决定回扬州,她去告诉了王承祖。
    王承祖犹豫了一下,也同意了。
    顾瑾玉去铺子里告诉江博远要回扬州的事,吩咐他:对于傅荣的事,一有消息就派人带信过来;要是找到了傅荣,商户的事让他自行看着处理。
    反正衙门里已有记录,由不得他们乱说。
    处理好了杂事,赵承宏走的第三天,众人收拾行装回了扬州。
    作者有话要说:  星期一,二不更~
    星期三开始更
    ☆、亲事
    十二月二十日,众人回到扬州三福街。
    袁氏母子听到消息高兴地来见顾瑾玉。
    顾瑾玉趁机让王承祖与他们相互见过。
    袁益杰见王承祖五官端正,脸上总是挂着一副笑脸,让人心生好感。没一会功夫,两人就聊到了一块。
    顾瑾玉问了袁益杰的事。
    袁母显得很欣喜,她告诉顾瑾玉,几人到扬州后头一天,袁益杰就去拜访了知府大人。
    张大人得知袁益杰与顾瑾玉的关系,很快见了他。
    袁益杰将秋闱被宋家诬陷的始末告诉了张大人,并请求他秉公办理。
    张大人听完随即就写了一封信送去给金陵知府刘慕远,让袁益杰回去等消息。
    那刘慕远收到张纪明的信,才记起还有这回事。对于张纪明信上所说他不好不应,怎么说前段时间两人也共事了两个月,多少有点情意,他目前又是巡抚大人跟前的红人,且日后在官场上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他也知道是宋家做的手脚,于是又将罪责全部推给宋家,说是宋家巧言令色蒙蔽了他,才不能及时发现这是冤案。随后将袁益杰的功名恢复,把袁益腾放了出去。
    袁益杰知道消息后,特地上门去谢过张纪明。回到家后,带着二叔、二婶去金陵接人。
    三人在大牢外。
    等袁益腾出来,几乎认不出了。
    人比以前瘦多了,衣服还算干净,整个人看起来呆呆傻傻的。
    这还是多亏了柳俊父子经常来送东西,才没受什么大罪。
    袁、吴二人却抱着袁益腾痛哭流涕,哭天抢地。
    袁益杰在旁好生相劝,还被说了些不好听的话。
    等两人哭完了,几人才回扬州。
    袁益腾一家在三福街住了一个月,直到十二初才离去。
    他们一走袁母才松了口气,等顾瑾玉们回来了,袁母就说要好好过个年。
    顾瑾玉回来的第四天,柳俊父子过来回事,顺便问扬州铺子什么重开。
    顾瑾玉想了想,“等过了新年再说,你们劳累了这么久,也该歇歇。”
    柳俊父子答应着,将凤阳铺子的收入及账本留下就回去了。
    接下来日子,整个院子沉浸在新年的喜悦里。顾瑾玉心里尤其高兴,一是父母冤仇已明,二是外祖母的临终托付也能完成。
    众人热热闹闹的过了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