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重生六零年代,从中医开始 第17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自己端着倒满水的茶缸子,拿着那本中医基础的书,来到医院后边,专门用于教学的那间大会议室。
    教室里已经有不少学员过来了,李楚没有坐到讲台上,而是坐到第一排中间靠过道的座位上。
    今年来进修的学员一共有一百三十多人,这会儿已经有一半都过来了,都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认真的看着书。
    偌大的教室里坐了七八十号人,确只能听到翻书的声音。
    陆陆续续不断的有人快步走进教室,都很自觉的没人说话,偶尔有那么一两个轻声说话的,交流的也是学习的内容。
    “同志,您的座位在哪里,我们都是按排好的吧?”
    正在看书的李楚,没注意到自己身边站了两个人。
    听到声音,他合上书站了起来,脸带歉意的向站在课桌旁边的两个女同志, 点了点头。
    “实在不好意思,你们坐吧。”说完李楚走出座位回头看了看,基本上都已经坐满了。
    由于前边的动静,后边正在看书的人都抬起头看了过来。
    拿起课桌上自己的书和茶缸,李楚直接走上讲台,坐到了自己的椅子上。
    下边的那些学员好似都愣了一下,整个教室为之一静。
    抬起手看了一眼时间,已经一点了,李楚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好了,时间已经到了,开始上课。”
    “你们都不认识我,我是你们今年中医基础的代课老师,我叫李楚,是咱们总院中医科的副主任。”
    说着,他站起身拿着粉笔,在后边的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下面的那些学员内心是极度崩溃的。
    这么年轻就来给他们上课,还是一名副主任,假的吧这是。
    李楚的这张脸实在是太有欺骗性了,看着就是二十出头岁的样子。
    按照他这张脸来说,下边的学员就没有比他小的。
    到底是部队,纪律性还是很强的,震惊归震惊,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交头接耳,都是笔直的坐在那里。
    “我先问一下啊,诸位同志里,有没有之前学过中医的?有的话举起手来我看看。”
    一百多人的教室里,仅仅只有三个人举起了手。
    李楚点了点头,示意他们把手放下。
    还好,在他的意料之中。
    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他把发的那本书放到一边。
    “发的那本书就不用翻开了,我说,你们记。”
    下面的那些学员急忙把书合上,拿出笔,翻开笔记本,随时准备记录李楚说的话。
    “中医看病,实际上我们说三个小指头,一个小枕头,再看一个小舌头,这病啊,基本上就出来了。”
    说着李楚拿出他带过来的脉枕,举了起来。
    “这就是我说的那个小枕头,也叫脉枕。”
    又把手举起来:“三个小指头指的就是食指、中指、无名指,至于小舌头,你们自己都有。”
    “这三个小指头是干什么事儿呢,把脉的,我们中医说把脉是左手这三个指头是心肝肾,右手肺脾命。
    一把脉,基本上内脏的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我们中医看病是望闻问切,这些估计大家也都听过,这个切,就是切脉,也叫把脉。中医看病是八纲辨证,是阴症还是阳征,是虚症还是实证,你是寒症还是热症,热者寒治,寒者热治,虚者补治,实者泄治。”
    说道这里李楚停了一下,喝了口水,才接着说了下去。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的脉跳的快,这就是有热,你就要清热,如果你的脉跳的慢,这就是寒,伱就要去温阳,要驱寒。
    如果你是虚,那么脉象的表现就是无力,虚就要去补,如果脉象弦滑,这就是实,就要去泄。
    所以中医看病,最简单的说,把脉能把出来你的内脏的虚实,寒热表里,脉浮则病在表,是表症,脉沉是病在里。
    当然也不是说的这么简单,具体的怎么分辨脉象,这个回头我会仔细的讲。”
    又喝了一口水,李楚看着下面的学员问道:“怎么样同志们,能记下来不能?”
    下面的学员都点了点头,他讲的其实并不快,只要认真点,都能跟上记下来。
    “下面说舌头,这个舌头。在中医里是非常重要的,这就相当于是一台检查的仪器。”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牛
    “你的身体内有病没病,看舌头就能看出来。
    舌质暗,表示有淤血,舌苔厚的话,你的脾胃有湿热,舌头的两边对应的是肝胆,中间是脾胃, 舌根是肾,舌尖上是心。
    舌尖如果发红的话,那就是有心火。
    再加上把脉,脉如果跳的慢还细,这就是气滞血瘀,该怎么治疗呢, 活血化瘀……”
    巴拉巴拉的一大堆。
    至于下面的人能不能听懂,这个不重要, 先让他们把这些都记下来,更详细的内容,他后面会认真讲的。
    教室里的学员已经从刚开始的震惊,慢慢的变成麻木,全程脱稿可还行。
    打上学那会儿开始到现在,他们不管是上学也好,开会也好,大大小小的也经历了不少,可是像这种全程脱稿嘴里边不拌蒜的,他们还真没见过。
    难怪人家年纪轻轻的就能当上领导,就能来给他们上课。
    讲台下的众位学员,收起了心中的那点小心思,更加认真起来。
    看了一眼手表,时间过的还真快,没感觉什么呢, 已经快三点了。
    “刚才我讲的那些,笔记都做好了没有?”
    “做好了。”
    “有的地方没记全。”
    “没记全的同志, 你们下去以后互相换着笔记补一下。
    明天我们学穴位,晚上有时间你们可以提前看看, 这样明天上课就不会太吃力。好了,今天就到这儿了,快去解决一下个人问题。”
    听到李楚的话,下面的学员放松起来,该上厕所的就赶快往出跑。
    他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刚准备出去,被几个学员给叫住了。
    “李老师,麻烦问下,您刚才讲的那些内容,哪本书上有?”
    “呃”李楚有些语塞,想了想他才说道:“目前还没有,以后可能会有,现在上课的时候,我讲,你们记就可以。”
    说完他拿着东西就走了。
    留下几个学员面面相窥,其中一个下意识的问道:“李老师这话什么意思?”
    “这还不明白吗?李老师讲的都是自己的东西,所以没有书, 至于他说以后可能会有, 那就要看他会不会出书了。”
    另外一名学员低下头看了看手中的书:“这個李老师这么厉害吗?他连这些专家编的书都看不上。”
    这时旁边一个人听到了他的话,这个人也是刚才举手表示学过中医的,三个人中的一个。
    他是四九城附近一家部队医院的,去年年底的时候在他们医院见过李楚一次,当时是去他们医院评审一位主任去了。
    他停下脚步对这几个人说道:“肯定厉害了,李老师可是部里评审委员会的专家,看着面相年轻,其实已经都三十多了。”
    “评审委员会的?”
    本来还嘈杂的教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没听说过给他们上课的还有这种牛人啊。
    有些心思活泛的都开始琢磨起来,是不是需要更好的跟李楚打好私人关系了。
    忽然他们想到了什么,都扭头看向,坐在门口那块儿桌子上的一个人。
    那人知道他们看过来是什么意思,他的工作单位就是总院。
    “你们别看我,李老师这人我知道,但是并不熟悉,他之前不是我们医院的,才调过来,今天应该是第一天来上班。他的医术确实厉害,以前来我们这边会诊过几次,只要不是必死无疑的,可以说是药到病除。”
    “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拜李老师为师啊?”
    “想什么好事呢,我知道的中医都是从小开始学的,一学就是十几二十年,谁能收一个这么大的徒弟。”
    随着这两个声音的传出,教室里说话的人又渐渐多了起来,不过李楚已经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已经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回到自己办公室,坐在椅子上,李楚吐出一口气。
    第一次给这么多人上课,他也有点紧张,不过还好,并没有丢人,也没有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他的打算是先笼统的过一遍知识,然后再开始互动,由学员提问,他解答,最后再有时间的话,他准备找上几个典型的病例,让他们感受一下。
    至于他着手写的中医基础,目前只是把细纲写完,才准备开始填充内容,想见到这本书,没个两三年都不可能。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惊醒了沉思之中的李楚。
    “请进”
    门被推开,进来的是林三寿。
    李楚急忙站了起来:“师叔,快请坐。”
    “没什么事儿,我就是过来看看,第一次上课感觉怎么样?”
    “还是有点紧张。”
    “第一次肯定都会紧张,慢慢的就好了。”
    “师叔,我跟您汇报一下,我上课的时候并没有按照书上的来,我是这样想的……”
    他把自己的打算跟林三寿讲了一遍,又把总院给他发的那本书的弊端说了一下。
    林三寿听完之后没有说话,而是拉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
    “你自己写的那本书,细纲已经写好了?”
    “也不算是吧,肯定还有遗漏,准备写着看着。”
    说着李楚从挎包里拿出一沓信纸,递了过去。
    林三寿接过来后随意的翻了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