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15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可这也是它最难的点儿,到底什么样的吃食,才能让食客们一吃就惦记上?
    孔琨知道现在肯定是拦不住许记,以后饶州城会有不少食客跑去城外用饭食。
    这两日,他也急得上火,牙帮子都有点肿了。
    等回去后,孔父瞧见儿子这般,忍不住问了问,孔琨就把缘由跟父亲说了说。
    孔父的头发胡子已经是花白,整个人老态龙钟,听闻儿子说的后就道:“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厨娘,你慌什么,应该是哪儿得来的一些配方,所以弄个劳什子的脆皮乳猪出来吸引食客,一个酒楼,不可能只靠着一道菜吸引食客。”
    说白了,孔父也是小瞧许沁玉,觉得一个十几岁的厨娘,能有多大的本事。
    孔琨道:“父亲,好像并不是如此,听闻这个许东家在源宝镇也开了个酒楼,一开始就是个食肆,后来东来居竟然愿意跟许记合并,连着招牌都让给许记,挂的许记的招牌,恐怕这个许小娘子还是有点真本事的,儿子还派人跟周围的人打听了下,说是许记的吃食味道都很好。”
    孔父冷哼一声,“不过一个东来居,你怕甚,几十年前,那冬氏的父亲在世时,也想把东来居迁来饶州城,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东来居的吃食配方都比不上醉仙楼,这个小厨娘又没有师传,估摸着也就是那几样吃食不错,其他食客就算去许记吃,也不能总吃这几道菜,没有其他东西把食客留住同样没用。你且放宽心,看看许记到底如何,要是在不成,以后爹也也有其他法子对付许记。”
    孔琨也只能如此,他也的确想不出别的法子阻拦食客过去许记。
    ……
    许沁玉在八方客栈一共待了十日左右。
    十天时间,她烤了上百只的脆皮乳猪。
    等十天后,她也让周掌柜跟食客们说了声,说自己打算回城外的许记饭庄,要是大家伙还想吃,可以去城外,不仅有脆皮乳猪吃,其他每样菜肴味道都不输脆皮乳猪,保管让他们吃得舒心。
    其实这些食客哪里不清楚,人家小娘子来城里做几日吃食,就是为了吸引客源。
    但他们吃过人家做的东西,也就心甘情愿的上了钩。
    第116章
    等许沁玉回到许记后, 就迎接了几波食客,基本都是拖家带口来的,其中就有之前让小厮定脆皮鸭的赵姓富商,他带了妻子和子女儿媳, 连着最小的孙女都给带了过来。
    男客跟女客又是分开的, 小孩自然跟着母亲。
    许沁玉打算等以后生意稳定了些, 再建个宅子,可以给像这样拖家带口的一家人住着,不过肯定跟锦绣园和紫竹园的构造不同, 得是一个个独立分开的小院子,互不影响。
    许记饭庄说是酒楼饭庄, 其实跟庄园差不多,非常大,还有不少空置的土地,等看看客源什么时候可以保持稳定, 就能开始动工。
    关于饭庄里头, 许沁玉还有不少想法,都得一点点慢慢的来弄。
    这波客人过来后,对于饭庄的构造还是有点惊讶,没想到城外的许记会如此大。
    等尝过许记的各种吃食, 再去泡泡温泉,涂抹上膏霜, 揉捏半个时辰的筋骨,身上的疲惫一扫而空。
    特别是不少年龄有些大的老爷太太们, 年龄到了, 身上的小毛病就不少, 或者因为生意因为管家, 也不怎么运动,就容易腰疼肩颈痛,泡泡温泉再疏松下筋骨,最能缓解这种身上的疼痛和疲惫感。
    等他们这样一圈下来,整个人都有点神清气爽,越发觉得自己来城外的饭庄是对的,不仅有好吃的,虽然不像城内有戏班子跟舞姬看,但非常的放松,这样待几天下来,人的精神状态都有些不一样。
    大家都打算回去后跟亲朋好友说一说,来饭庄待几天,绝对舒服。
    最主要的是,许记饭庄的每样吃食都特别好吃。
    本以为脆皮乳猪已经足够好吃让人惊艳,可没想到的是,许记饭庄,哪怕只有几十文钱一道的普通菜式,味道都特别好。
    赵老爷家的小孙女今年才一岁多点,平日也有吃一点糊状的辅食,但小孙女似乎不是很喜欢,所以还是喝奶比较多。
    许沁玉得知后,特意给小姑娘做了道山药瘦肉粥,用得最嫩的梅花肉,等着粳米煮好后,加入山药泥,最后加上肉泥跟一点切碎的青菜沫,和一丁点的盐巴调下味道就好。
    一道山药瘦肉粥就做好了,山药比较好克化,还能健脾养胃,小孩吃最好不过。
    赵太太得知这道山药瘦肉粥的做法后,还有点担心小孙女不吃,“许东家不知道,其实府上平日也有单独给小囡囡做吃食,但她都不爱吃,吃两口就不乐意,还是只喜欢喝奶。”想着不少小孩都喝奶喝到两三岁,赵太太也只能随着小孙女,继续让她喝奶。
    许沁玉就是见小姑娘已经有一岁多点,却有点瘦弱,知道平日肯定不怎么好好吃辅食。
    小孩一岁多,正常都该一日三餐吃饭食,奶只能作为辅食了,一岁多奶还作为主食的话,容易营养不良。
    赵太太又说,“许东家,你这山药瘦肉粥,囡囡恐怕也不会吃……”
    家里的厨子也有给小孙女做肉羹或者蒸鸡蛋,但是囡囡都不爱吃,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许沁玉笑道:“夫人放心,这次囡囡肯定会吃。”
    说着让赵大奶奶给自己闺女喂吃食。
    赵大奶奶也是半信半疑,家里有乳娘,平日都是乳娘奶孩子。
    孩子不爱吃饭食,她也没法子,就让孩子继续吃乳娘的奶水。
    赵大奶奶半信半疑的用调羹挖了一勺山药瘦肉粥,吹了吹,喂给小囡囡,小囡囡下意识张口。
    山药瘦肉粥已经煮的软烂,也不用怎么咀嚼,小囡囡品了品味道就给吞咽下去。
    没想到吃完第一口,小囡囡竟然自己张开嘴巴,看了自己娘亲一眼。
    赵太太跟赵大奶奶都惊讶起来。
    “小囡囡怎么吃了?”
    赵大奶奶急忙接着喂了女儿一口,小囡囡吃完又张嘴,还有点迫不及待的模样,就这样一口接一口,一小碗的山药瘦肉粥,很快就吃完了,小家伙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模样。
    赵家婆媳两人都很是好奇。
    “许东家,怎么你做的吃食,囡囡就愿意吃?”
    许沁玉笑道:“就算孩子吃的辅食,也得做的好吃,而且才一两岁的孩子,跟大人的口味是不一样的,不能吃太咸,淡淡的味道就刚好,还有孩子嗅觉也很灵敏,因为吃惯了奶,奶其实也有腥气,孩子又习惯了奶腥味,其他带有腥味的食物就会不适应,如果肉蛋的腥气没有处理好,孩子就不爱吃,瘦肉得用葱姜水去下腥,粥也得煮的软烂刚好。”
    总之就是虽然清淡,但是味道也很好。
    小孩又不傻,味道不好,不对孩子们的口味,他们自然不乐意吃。
    许沁玉还把几样简单,又好克化,适合一两岁孩子吃的辅食说给赵家太太和赵家奶奶听,也告诉他们,不用加太多调料,注意好火候跟食材就成。
    之后几日,许沁玉每天还特意给小囡囡做辅食。
    朝食的话,奶馒头,奶黄包,水晶虾饺,生滚鱼片粥这些,都能给小囡囡吃。
    不过许沁玉还是比较注意,每日给小囡囡的这些吃食,都特意只放了很少的调味,口味都是比较清淡些。
    这几日,囡囡每天.朝食跟暮食都能吃不少,一天两顿辅食,吃得都不太乐意喝奶了,每天半夜饿的时候才会喝一顿夜奶,等到赵家老爷准备带一家人回去的时候,竟瞧见小孙女胖了些,他忍不住道:“小囡囡是不是胖了点?”
    之前小囡囡有点瘦,现在就几天功夫,竟然觉得白胖了点。
    赵太太白了他一眼,“你这玩得都乐不思蜀起来。”
    赵老爷这几日过得也痛快。
    这次过来许记的除了他,正好还有两个也认识,都是城中的富商,都住在紫竹园那边,平日约着一起,早上就过来吃个朝食,吃完朝食后出去转一圈,过去湖边看看风景,钓钓鱼,要么就在紫竹园找个地儿下棋。
    紫竹园里头都是成片成片的竹林,里面也都有可以供人歇息的凉亭,平日就是待在里头下下棋都挺不错。
    暮食也基本都是跟着这两个朋友吃的。
    这两朋友,本身也就生意有一点来往,但也不多,关系很普通,因为这几日,关系都亲近不少。
    所以赵老爷还真不知自己小孙女胃口被许东家给调好了。
    赵老爷讪笑道:“这不怕夫人您嫌我,所以朝食暮食就不过来打扰夫人,不过小囡囡这真得长肉了。”
    他们现在虽然就一个小孙女,但也都当眼珠子来疼爱。
    赵老爷道:“要不让儿媳再在这里住段时间?让小囡囡多待几日。”
    最后赵大奶奶跟乳娘,还有两个丫鬟婆子这锦绣园有待了段时间,小囡囡半个月时间就长了两三斤肉,之前唇周都有点青,小脸蛋也有点青,现在脸蛋有了血色,白白嫩嫩。
    等回去后,赵太太跟赵老爷不知多高兴。
    赵太太和赵大奶奶跟人应酬,出去赏花吃席时都会忍不住跟大家吹捧许记的东家多厉害,吃食做的有多美味,都把小囡囡给养胖了一圈,还道:“家里要是有不好好吃饭的,听闻人家许东家做的吃食不仅能调理孩子的胃口,有些身形太胖的,人家也能用吃食帮你调理。”
    各位夫人太太家里头基本也都是有孩子,有些孩子还好,脾胃好,什么都吃,味道一般般也没什么影响,饿的快,吃得快,个头就长得快,但有些孩子,天生脾胃不好,不好吃饭,自然越发担心,就每顿给孩子吃荤腥,吃不下还硬逼着孩子吃,吃得都积食了,又继续吃,只能恶性循环。
    “那许记的东家真有这么厉害?”
    赵太太笑道:“可不,瞧见我家儿媳那边没,她旁边那个摇摇晃晃走路的就是小囡囡,之前你们也见过小囡囡,脸色青青的,我成日都忧心的很,现在许东家还给了我好几道适合囡囡吃的吃食配方,每日都让厨房做给囡囡吃。不过说实话,囡囡虽然也吃,但每次都没吃完,就只有许小娘子做的她才愿意吃完,还是味道不一样,许小娘子的厨艺更好。”
    许记里头常见的一些菜式,就比外头酒楼的好吃。
    赵太太这么一说,大家心动不已,都打算带家人里去试试。
    赵老爷也同样差不多,跟人谈生意时,都不忘夸赞许记几句。
    他们一家子都成了许记的忠实食客。
    赵老爷打算以后只要有时间,每个月都带家里人过来饭庄里住上几日。
    之后许记的食客基本就稳定的慢慢增加中,都是回头客,或者这些回头客帮着宣传而来的客人。
    前半个月,许记几乎没什么生意,后面半个月,客人多了起来。
    但也没到宾客盈门的地步,只能说客流量还不错,基本一二楼每天吃朝食和暮食时候都是可以陆陆续续坐满的。
    许记对外说是开业前半个月所有费用一律八折,不过因为前半个月没什么人,所以这个活动也做满一个月,等满一个月,许沁玉就把价格改了回来。
    头一个月,前头半个月没什么生意,但后半月还行,所以许记第一个月也没亏本,刨除所有开支后还有差不多三千两银子的纯盈利,赶得上源宝镇许记酒楼一个月的盈利。
    以后生意会越来越好,盈利也会越来越多。
    本身的醉仙楼的孔琨也一直关心着许记,知道越来越多的食客过去许记,他除了急的上火,也没其他法子,就连舞姬都吸引不了很多食客,醉仙楼的客流量还是在慢慢减少。
    等到许记一个月后,把价格给调整回去,孔琨也不自觉的松口气,觉得价格回归,许记的食客肯定也不会常去了,醉仙楼的价格他也没打算改回去,继续按照七成的价格收费,应该能把客流量都吸引回来。
    但没想到的是,哪怕许记的价格回归正常,许记的客流依旧没有减少,反而是稳定的,慢慢地增加中。
    而这过去一个月,许沁玉终于把福寿全的食材都给凑齐全,她这次定了不少干货海鲜回来,以后想吃佛跳墙,就不用等那么久,提前几天预定就行,也就是这些干货难寻,其他食材在饶州城都能找到。
    五十两银子一道菜,想要尝试的人却有不少,除了鲁夫人跟之前于氏的夫家邱家预定,后面这半月,陆陆续待也有几波客人预定了。现在食材凑齐,许沁玉就让人去城里跟这些客人们说了声。
    鲁夫人这才回去没多久,听闻福寿全的食材已经准备好,自然又过来一趟。
    之后几日,许沁玉陆陆续续每天都要做这道福寿全。
    等客人们品尝过这道福寿全,品尝过里头的食材后,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它还叫佛跳墙,为什么卖五十两银子一罐,光是里头的食材都得花大价格购买。
    鲜美的想让人把舌头吞下去,跟脆皮乳猪那种肉香浓郁到极致的菜,它是鲜到极致。
    用文火炖着的时候,因为密封,闻不到半点香气,等端上桌,揭开后,这种鲜立刻充斥到整个饭庄里,再慢慢往外溢出。
    有些客人也因为这道菜名,家中老人要过寿,也会提前跟许沁玉订好。
    所以许记第二个月时,光是这道佛跳墙都卖了几十罐。
    之前托商队带回来的干货也就没剩下多久,许沁玉都没想到这道菜虽然贵,但那么多人点,所以又赶忙让鲁夫人的商队要是去南边时,就继续帮她带一批回来干货回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