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12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94章
    汪大厨知道闻家跟许记食府之间的一些关系, 也是担心闻蕴灵会介意他去许记食府,他毕竟算是闻蕴灵请来源宝镇的,要不是闻蕴灵,他都不知源宝镇上有个小厨娘做菜如此厉害, 他也知道许记招帮厨, 小厨娘会教厨艺, 反正他也是孤家寡人一个,他的妻儿早些年死在灾年里,就剩他一人, 他这些年他也都是一人过来的,心里头也就只剩下厨艺, 别的什么都没想过了。
    所以现在闻蕴灵把祥瑞酒楼关了,他就想去许记学厨艺,下半辈子待在许小娘子的食肆里头他都乐意。
    对于闻蕴灵这个小姑娘,他一开始其实也不太喜欢, 但两人是雇主关系, 就无所谓,一半年过去,他也看见这小姑娘性子沉稳了点,从一开始的跋扈, 到现在性子收敛不少,总归是吃了不少苦头, 在外做营生,哪有不吃苦头, 又不是千金小姐, 家里只是有些银钱, 没权没势, 吃苦头再正常不过,也才让她成长了些。
    汪大厨反而觉得是好事。
    现在见小姑娘愿意让他去许记,就跟小姑娘道了谢,这才离开。
    今年的夏天有点热,这才夏初,晌午那会儿就闷热的不成。
    天气有些异常,许沁玉心里头也有点担心。
    搁这样的时代,天气太热容易干旱,一干旱就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要是今年收成不好,又得饿死不少人。
    她这几日忙着做新吃食,也都是些比较家常些的菜系,一道椒麻胡瓜鸡丝,她选用的整鸡,养得年头不得超过一年的走地鸡,这样肉质才鲜嫩不柴,整只鸡宰杀稍微用姜片跟胡葱水加上一点盐巴的水泡制下去肉腥气,而后捞出,再用开水浇在表皮上烫过一遍,这样鸡肉皮会很紧致q弹,还带着一丝脆脆的口感。
    这样就能上锅蒸。
    蒸熟后的鸡肉,鸡皮弹牙脆嫩,鸡肉鲜嫩,再把整只蒸好的鸡给拆成丝,胡瓜切丝,加上适量的芫荽和炸过的花生米,再加入她配好的酱料,一道鲜香麻辣爽口下饭的椒麻胡瓜鸡丝就好了,青花椒则是重点,为了省调料,青花椒她都是研磨成粉来用的。
    胡瓜就是黄瓜。
    不少人反而更喜欢吃鸡皮,但是光用鸡皮,成本太高。
    这里没有现代那种专门供应各种食材的供应商,所以不少菜品,什么鸭舌,姜辣凤爪,这些许沁玉都没法弄出来,因为这里的食材不允许,都是整只卖,她光把鸡爪这些拆下来做菜,剩余的食材就不好处理,所以能整个食材做,她都是整个食材弄菜。
    除了椒麻胡瓜鸡丝,还有道冬瓜酿肉。
    这个做起来也简单,冬瓜切长薄片卷起,里面塞入调好的五花肉馅,上锅蒸,最后用淀粉水,还有她调的白灼汁,在锅里用大火熬成香浓顺滑的汁儿,倒在蒸好的冬瓜酿肉上,撒上葱花即可。
    冬瓜酿肉口感清淡,配着冬瓜,肉馅一点也不腻,还带着一丝清甜口味,不管老人孩子都很适合。
    最后还有一道茄子擂皮蛋,其实加入青椒口感会更好,但是没有青椒就只能免了。
    这道菜也简单,茄子蒸熟撕成条,放在石臼子里,加上蒜瓣跟皮蛋一切擂,最后再加点盐巴酱油和米醋调味,撒上一些茱萸碎就成了,这道菜比椒麻胡瓜鸡丝还下饭,看着不太好看,口味却很惊艳,价格也不算贵,就二十文钱一份,一时之间成了许记每桌必点的菜之一。
    椒麻胡瓜鸡丝这道菜一次可以做不少,鸡肉蒸熟后冰镇着,吃得时候加入胡瓜丝调味就能上菜,要是吃不完,晚上还能给食肆的伙计们加餐。
    都是几道比较简单的菜,虽然是简单的家常菜,口味也不一般,又是新鲜吃食,加上天热,这几道新鲜吃食也比较开胃下饭,来吃的人还不少,有些也是惦记着以往的捞汁大虾捞汁田螺,还有去年做的炒红果,山楂饮,红糖鲜奶麻薯这些。
    总之许记的不管是以前的菜还是新出的菜,都很留客。
    有了冬骞,许沁玉的确轻松不少,这会儿还能去前面看看食客们用餐的情况。
    前面吃饭的厅四角都还放着冰块,缓解了些热燥,但还是有些热,让许沁玉觉得自豪的是,就算是这般热的天儿,许记的食客都是满的,还有人排队,拿着号牌在外头集市上逛着,等到了他们就能过来吃。
    而更让许沁玉心里舒服的则是,不管是朝食还是暮食,只要是许记的食客,基本不会有剩菜剩饭的情况发生。
    除非那种一不下心点太多菜,已经撑得一点都吃不下,最后也会打包带走。
    这也是食客们对一个食肆最大的肯定。
    许沁玉在食肆门口透了会儿气,就见一头发有点花白的老头过来许记门口,老头虽然头发有点花白,但面色还是红润,红光满面,面上皱纹也不算多,应该就是五十岁左右的模样。
    老者见到许沁玉拱拱手,“敢问可是许记的东家?我姓汪,之前在祥瑞酒楼做大厨,知晓许记招帮厨,祥瑞酒楼现在也关门了,所以就想来试试。”
    汪大厨。
    许沁玉当然认得,闻蕴灵当初特意从饶州城请来的名厨,擅长料理家禽肉,有几道拿手菜。
    他有几道拿手菜也的确不错,可源宝镇之前有了东来居和许记,大部分食客也不愿意挪地方,或许也去祥瑞酒楼吃过,可汪大厨除了那几道招牌菜,其余菜肴则是一般般。
    光是几道招牌菜,根本没撑不起一个酒楼的。
    许沁玉知晓祥瑞酒楼迟早会撑不下去。
    但她没想到汪大厨都愿意来许记做帮厨。
    许沁玉有点惊喜,“汪大厨当真愿意来许记做帮厨?若是您不介意,我自然也是乐意至极。”
    有了汪大厨,许沁玉觉得自己倒是可以去饶州城闯一闯了。
    其实现在许记有她跟冬骞刚好,加上成哥儿风哥儿还有大妞都在慢慢成长,就算她离开许记,他们也能撑起许记。
    但是有了汪大厨,许沁玉教他做个一两个月的菜,汪大厨底子都有,本身在做菜方面就很有天赋,他是贫苦人家出生,当初跟着师父学手艺,师父也没怎么教他,教他的都是些比较浅显些的厨艺,他却凭着自己的悟性,做出自己的招牌菜,就说明他做菜方面很有天赋,缺得只是个点拨的师父而已。
    汪大厨身上的短板也很明显,他做家禽这些菜肴有一手,其他方面就不太成,所以只要自己愿意教,汪大厨很快就能上手。
    等她去饶州城,不管是带着汪大厨,还是成哥儿风哥儿他们,都能有个帮手,所以她自然很愿意让汪大厨留下。
    她之前就想离开裴家,不为别的,四哥年纪大,要说亲,她总待在裴家也不成样,加上她自己也想去饶州城闯闯想开个更大的酒楼,或者弄个吃喝玩乐一体的农家乐庄园样式的饭庄。
    她前世时,准备拿下厨神称号就去弄个这样的许记饭庄来养老的,但没来得及,就出了车祸。
    许沁玉这些想法还没跟裴家人商量过,现在汪大厨来了,她觉得可以跟裴家人商议下。
    汪大厨点点头,“其实老夫还担心许东家不乐意留老夫,毕竟之前老夫在祥瑞酒楼做大厨,许东家若不嫌弃,老夫往后会一直留在许记。”
    许沁玉笑道:“自然不会,汪先生里头请。”
    既然是想来做帮厨学做菜,两人也就不客套什么,许沁玉领着汪大厨过去后厨。
    见到汪大厨来,大家伙也都挺高兴的。
    汪大厨就这样留在许记做帮厨,也跟着许沁玉学做菜。
    汪大厨就待了一日,便知人家小娘子是真心实意想把自己的厨艺教给他,学得认真,也自己把自己会的几道拿手菜做给大家尝了尝,就连许沁玉都觉得汪大厨这几样拿手菜的确是非常不错,味道也算是极好,只是调料方面可以再稍加调整下,味道能更上一次楼,她也跟汪大厨探讨厨艺,汪大厨试了试她说的调料,口感更加滑嫩,香味浓郁,几乎把整道菜的味道调到了极致。
    汪大厨也真真被许沁玉的厨艺折服。
    他之前也以为许记的小厨娘做菜好吃,菜肴种类繁多,肯定是有一本很厉害的菜谱配方,来了才知晓,人家许小娘子对食材调料火候的把控有多极致,连他做了快四十年菜的老厨子都自愧不如。
    他在源宝镇租的有院子。
    王大厨就在许记留了下来。
    闻蕴灵听闻后,也只是撇了撇嘴,她已经打算把酒楼改成米行,除了卖粮食,还有平日从村里收的鸡蛋家禽,猎户从山里打的野味,她都能收来卖。
    不过她也不急,把酒楼给改成米行,肯定要重新修缮一番,起码也得一个月后米行才能开业。
    才初夏,西南也是一日热过一日,好在没几天,下了几场小雨,终于没那么热燥了。
    许沁玉心里的担忧才去了些。
    其他地方也陆陆续续开始下雨,大部分人都松了口气。
    已经夏初,鲁夫人那边的酒坊也开了,陶齐他们今年除了帮着在山里摘山楂,自然还有帮忙摘野葡萄。
    许沁玉去年让人种的葡萄苗都已经爬了架子,来溪巷宅子院中的葡萄苗都爬了架子,有一颗还爬到了木亭子上头。
    她种的那几亩葡萄地,葡萄苗已经爬架,估摸着明年就能开始结果子,也不知道头一年产量如何。
    酒坊那边开始酿葡萄酒,许沁玉也是打算等今年这批葡萄酒卖出去后再去饶州城看看,这样她身上的银钱就能有个五万两左右,哪怕是想在饶州城弄个饭庄,银钱也差不多足够。
    加上四哥近来也忙,就前些日子回来过一趟,看着又瘦了些,在家里就待了一天,就又走了。
    宁姐儿的玲珑阁生意也是越来越好,又招了几个绣娘。
    凤哥儿跟芫姐儿,刚入春那会儿,许沁玉就帮他们找了学堂,开始跟着私塾的老秀才读书认字,祝氏自打祝老太夫人离世,她也没其他事儿,在家照顾凤哥儿和芫姐儿,把两个孩子照顾的很好,一点都不用闻氏和许沁玉她们操心。
    汪大厨学起来果然很快,就一个月功夫,已经能够掌勺。
    许沁玉也更加清闲些,白日里还能过去酒坊那边帮着酿酒。
    酒坊里经过去年那一遭,今年没人再敢偷偷在家酿葡萄酒了,她们这才清楚为何酿酒时候一定要让许记的东家来配比例,原是如此,哪怕看着简单,但只要葡萄跟冰糖给的不对,就酿不出味道那么纯正的葡萄酒。
    今年许沁玉过来酿酒时候还带了许调。
    他是四个孩子里头嗅觉最灵敏的,许沁玉是打算把他培养出来,以后酒坊这边也能交给他。
    许沁玉教他怎么来嗅食材的味道,酒发酵后的味道什么时候适合转坛,还有葡萄跟冰糖要怎么配,都慢慢教给他。
    去年酒坊酿葡萄酒时,许沁玉就带了他过来,今年酿好第一批葡萄酒时,他已经能够嗅出葡萄酒发酵的味道,什么时候把第一次发酵的葡萄酒开封转瓶里第二次发酵,他也都能闻出来。
    今年的葡萄酒比去年多点。
    等到甄武把第一批送去京城,还跟去年一样,许沁玉让甄武给京城里德昌侯府的二房又送了一百瓶葡萄酒。
    薛氏也知甄武今年会继续给她送葡萄酒,早早写好信,让甄武带给女儿。
    薛氏在信中,也只是唠唠叨叨让女儿注意身体,别太累着。让许沁玉莫要惦记着家里,又告诉玉娘,她舅舅另外租了铺面,把烧烤摊子扩大了不少,之前那些烧烤和饮子的配方都能用上了。
    还说娘家舅舅那边生意很好,每月赚不少,给她的分红也有不少,让玉娘不要惦记家里,莫要再给家里送银钱,让玉娘都自个留着,还告诉玉娘,过年时候让商队帮忙送来的火腿也很好吃,分给舅舅那边两条,给了大房两条。
    薛氏絮絮叨叨跟玉娘说了不少,但京城里头的状况,薛氏都没告诉女儿,也是怕信被有心人给拦下,说错什么话,到时候可不就是让竖王继续流放做庶民,会是杀头的大罪。
    带着薛氏给许记小娘子的信,甄武离开德昌侯府。
    他打算把葡萄酒跟往年一样,继续送到他朋友那里,看看今年有哪些世家贵族想买葡萄酒。
    他觉得按照去年的盛况,今年这批葡萄酒肯定会更好卖,今年送来京城的葡萄酒差不多有一万瓶的量,比去年多一些。
    没想到的是,今年那位朋友神神叨叨拉住甄武,脸上神情兴奋又隐约有点惧怕,他拉住甄武说道:“甄兄弟,今年你们酒坊的葡萄酒能不能都运来京城里头。”
    甄武皱眉,“这恐怕不成,今年送到京城的葡萄酒也就这一批,去年时候已经跟其他州城那些人家约好的了。”
    那人却突然低声说,“甄兄,你有所不知,今年时候年初时候,有个人过来寻我,说今年的葡萄酒他全都要了,还让你把酒坊所有葡萄酒都送来京城里头。”
    甄武皱眉,“哪怕是王孙贵族,也不能强人所难吧。”
    那人扯了扯甄武衣裳,小声说,“甄兄弟,你有所不知,那人面白无须,说话声音尖细,你猜这京城里头,有谁这么说话。”
    甄武闻言,心里也跟着惊了下。
    自然是只有太监才会这样的特征,这样来说话。
    但是太监,要么是伺候宫里的,要么是伺候王爷公主的。
    但是京城里头的王爷和公主,就剩几位年幼的,都还在宫里头,不能出宫建府,所以肯定不是这几位王爷和公主身边的太监。也不是没有出宫建府的王爷,但自打新帝登基后,出宫建府的王爷都划了封地,被赶到封地上去了,没有新帝的圣旨,王爷是不能私自回京,不然是重罪。
    剩下的就是宫里头的太监。
    不管这太监是伺候宫里哪位的主儿,甄武都得罪不起。
    他犹豫了下,也担心不卖,会给鲁夫人还有许小娘子跟裴家人带来麻烦,他已经知道裴家人身份,想了想,最后还是打算卖了。
    他道:“行,只要付银钱,卖给谁都能。”
    那人说,“甄兄这点放心,肯定会给银钱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