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11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许沁玉忙碌一上午,等这些菜肴做好,炉子上的佛跳墙也已经煨好。
    这会儿刚好巳时中,早上十点的样子,也差不多是朝食的时候。
    做好菜,祝太守他们也赶着马车过来。
    今年祝太守跟朱氏依旧没带家里头的儿子儿媳孙儿孙女们过来吃年饭,虽然家里的儿子孙儿们觉得奇怪,为何连续两年都在源宝镇吃年饭,但也知祖母身体不好,也是因为待在源宝镇吃的舒服身体才又好了些,但也不会多问什么。
    祝太守先过去桂花巷接妹妹和老娘。
    老娘这会儿已经醒了,精神头还算不错,就是没什么力气。
    祝太守抱着老娘下马车,进了裴家宅子。
    堂屋里的饭桌上已经摆满吃食,那一酒坛的佛跳墙摆在圆桌的正中央,罐子下面垫着厚实的竹子片,不会烫坏桌面。
    见到祝太守抱着祝老太夫人进屋,裴危玄从他手中抱过曾外祖母,安置在旁边铺着褥子的藤椅上。
    许沁玉笑道:“外曾祖母,快来尝尝我做得这道佛跳墙,特意给您老人家做的,又叫福寿全。”她又简单说了说做这道佛跳墙大概需要多少道食材,听得祝太守和朱氏都瞪大了眼睛。
    许沁玉说着,揭开密封的酒坛,里头的酒香瞬混着食材的香味,瞬间就出来了,满屋子都是浓郁荤香。
    “好香啊。”朱氏喃喃道。
    她这辈子都没闻见过这种浓郁荤香,具体是什么荤香也分辨不出,只知道自己不停地吞咽着口水。
    连祝老太夫人闻见这香味都精神了些。
    许沁玉开始给大家盛汤,她盛汤每人碗中食材都能盛到。
    她这一坛子的量可不少,每人能分个两碗。
    最先递给的自然是祝老太夫人。
    祝氏在旁边照顾着老太夫人,帮着把汤吹了吹,喂给老太夫人。
    祝氏吹汤时候,口水分泌的都快有点不好意思了。
    最先给祝老太夫人尝了口汤,祝老太夫人尝了口就呆住了,本以为最开始吃到玉娘给她准备的,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的菜肴已经是难得,现在才知什么是真正的值得。
    其实祝老太夫人也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她已经很是满足,多活这一年多的日子,陪伴了女儿,还吃了一年多玉娘做的吃食,哪有什么不满足的,然而没想到,到了寿终正寝时,玉娘竟又为她准备了一道这样的福寿全的吃食。
    她笑道:“玉娘的手艺果然了得,老婆子我这辈子都值了。”她是真的觉得值了呀,真正一点遗憾都没有留下。
    众人眼中也都有泪光闪过。
    等到众人都品尝到这道佛跳墙,终于理解其菜名的意思。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1
    而周围邻居们也的确闻见这浓郁荤香,有多馋不必说,连自家朝食都吃得没滋没味起来。
    “哎,这香味肯定是许记的东家做的,一大早的,许东家又做了什么好吃的?实在香的我快受不住了。”
    “我也是,到底什么吃食哦,以前在许记也吃过朝食暮食,都没闻见过这样的香味来。”
    “这还是吃朝食,我感觉这个味道我能记到晚上吃年饭,恐怕会连年饭都吃的食不下咽,你们说说,许记东家怎得不过年时也开着食肆,咱们就能去许记定年夜饭来吃。”
    “你这不是想累死人家许东家,大过年的,肯定都要好好歇息上几日。”
    “也是。”
    而这个邻居也是一语成谶,到了晚上吃年饭时,他们都没法忘记晌午的浓郁荤香。年饭吃起来都是没滋没味的。
    许沁玉一家子还在吃团年饭。
    除了这道佛跳墙,其他菜也是各有各的滋味。
    吃到酸辣土豆丝,虽然只是很简单的一道小炒菜,也是酸辣开胃,还有那道小煎鸭,众人才知何为真正的鲜香麻辣,同茱萸做出来的辣味完全不同。
    炸的地瓜丸子也软糯香甜,凤哥儿和芫姐儿很喜欢。
    宁姐儿也特别喜欢,连着吃了好几个。
    还问许沁玉,“四嫂,这是什么吃食?”
    许沁玉笑道:“地瓜,不过可不能说出去,这东西亩产量能有几千斤,就是你四哥跟着之前的商队出海弄回来的农作物,现在应该还是刚种第一茬,想要大量种植还需要两年,等个三四年,基本上人人都能吃到地瓜,而且这东西存储起来方便,放上个大半年都是问题,磨成地瓜面或者做成粉条还能存放的更久。”
    宁姐儿有些震惊,竟真的有亩产量几千斤的粮食吧?那岂不是就算是灾年,也不会有灾民饿肚子了?都能活下来?
    以后的百姓也能吃到这软绵绵甜糯糯甜丝丝的东西,真好。
    祝太守也不惊讶,看样子应该是裴危玄早跟他说过这些。
    自然,裴危玄隐瞒了这些农作物是他带人寻回来的,跟说给家里人的说法一样。
    现在还不到时机,他不能把所有的都说给祝太守听。
    需要一个契合的时机。
    今年的年饭吃得早,吃过年饭后,朱氏跟闻氏去厨房洗碗刷碟,许沁玉在堂屋陪着祝老太夫人。
    没一会儿,祝老太夫人有些犯困,过去客房歇息,祝氏过去陪着老太夫人。
    祝太守跟裴危玄过去书房谈事情,许沁玉也回屋歇息了会儿。
    晚上时候,许沁玉就做了一桌简单的家常菜,一家人吃过,也没出去逛夜市,待在堂屋里,围着炭盆前说说笑笑,满屋欢笑声。
    ……
    裴家的年夜饭吃的一家人温温馨馨。
    冬家这个年过的却是冷冷清清。
    冬骞已经知道父亲在外养外室还生了孩子,这两日面上都没什么笑意。
    到了吃年饭的晚上,冬氏,长子次子还有幺女,加上长媳和孙女就几个人,冷清清的。
    吃的年饭也是长子和次子掌勺做的。
    看着家人都到齐了,冬氏才道:“吃饭吧。”
    岳席忍不住叨叨起来,“爹怎么回事,每年都要去祭拜祖父祖母,三年回去祭拜一次不就好了,也该陪着我们过过年。”对于父亲每年过年时都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他还是有点怨言的。
    冬氏听闻此话,拿筷子的手颤了下。
    想到丈夫此刻陪伴在另外个女子身边吃着年饭,一家三口亲密无间,她的心仿佛在滴血,在一起二十多年,说没有感情那是假的。
    冬骞皱眉道:“席哥儿吃饭了。”
    岳席这才没有说什么,就是忍不住看了门外一眼,他就记得幼年时,父亲每年还会陪伴一家人吃年饭,大概他七八岁时,父亲每年都要回老家祭拜祖父祖母。
    等到了正月初四,许记开门营业。
    东来居通常要到正月初八开始营业,但每年东来居正月初八开业时,也是其他两个大厨和帮厨忙着,岳为民通常都要等到正月十五后才回。
    到了初八,冬氏也沉得住性子,东来居照常开业。
    冬骞前几日已经回许记继续做帮厨,他私底下还跟许沁玉道了谢,但还没说家里头具体情况,只说他爹还未回来。
    这天晚上,差不多暮食快结束时。
    裴危玄匆匆来到许记,告诉许沁玉,“玉娘,曾外祖母过世了。”
    第91章
    哪怕许沁玉早已做好曾外祖母离世的打算, 但听见四哥说老太夫人过世了,她心里还是咯噔了一声,很是胸闷,她愣了好一会儿才说, “好, 那我去跟成哥儿他们说声, 暮食这会儿已经没什么客人,便不接待了,我先跟四哥过去桂花巷。”
    裴危玄点头, 在食肆门口等着玉娘。
    许沁玉回后院跟大家说了声,“祝老太夫人方才仙逝了, 我要过去桂花巷一趟,冬骞,前头还剩一桌客人,点的菜你也都会做, 帮我接待下, 我先过去桂花巷了。”
    冬骞正色道:“好,师父,那你先过去吧,食肆这边你不用担心, 还有我们。”
    闻氏这会儿也还在食肆里头,听闻外祖母过世, 眼眶已经红了,但还是强忍着没落泪, 站在门口跟儿子一起等玉娘。
    许记食府的人都认得祝老太夫人, 这会儿听闻老太夫人方才过世, 都有些难受, 打算一会儿过去祭拜下老太夫人。
    裴危玄早已经飞鸽传书给祝太守,他养了只飞鸽,专门给祝太守递信用的。
    等玉娘出来,裴危玄赶着驴车带着闻氏跟玉娘过去桂花巷。
    一路上,闻氏没忍住,眼泪落了下来。
    许沁玉知晓婆婆心思细腻,性格柔软,老太夫人过世,肯定是闻氏跟祝氏最难过。
    到了桂花巷后,三人进到院子里。
    老太夫人还在房间里面躺着的,她是在睡梦中离去的,祝氏就守在旁边,老太夫人离世前精神头突然好了不少,让祝氏过来,把床头的箱子给了祝氏,笑道:“这是我这辈子积攒的一点东西,都留给淑娘,你弟弟他当官,有自己的家业了,也不用我给他什么,但是淑娘你不同,娘这辈子都欠着你。”
    祝氏那会儿已经预料到些什么,红着眼眶笑着说,“娘,您没有欠我些什么,其实这些年我很知足的。不仅有了嫣娘,还找到了您和弟弟。”
    虽然被卖去做了丫鬟,又给主母抬为妾氏,但她有了嫣娘,临到头,还能寻到自己的血亲,所以她不怨任何人,她只心存感激,她同祝老太夫人一样,这辈子都没什么遗憾的事情了。
    祝老太夫人抹了把眼泪,把箱子交给祝氏,“那东西你收好了。”
    “好,我都收着,以后留给嫣娘和玉娘。”祝氏接过木箱,祝老太夫人拍拍女儿的手背,又絮絮叨叨跟她说了许多事情,都是她小时候五岁前的事儿,她刚出生就是白白嫩嫩,也不爱哭,喜欢笑,最喜欢冲着爹娘笑,还有她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可爱模样。
    祝氏本来都不记得这些事情,但老娘提起,她眼前仿佛浮现出自己小时候的一点一滴,在她脑中绘成一幅幅的画面,也不由的跟着老娘笑着。
    祝老太夫人拉着祝氏说了快一个时辰,又喊了裴危玄进来。
    这几日,知晓老太夫人要准备后事,裴危玄就没过去岛屿那边,继续留在源宝镇,打算在陪伴曾外祖母一段时日,所以这段日子他一直陪着祝氏待在桂花巷那边。
    这日见祝老太夫人突然回光返照精神起来,裴危玄就知曾外祖母要仙逝了,她看着曾外祖母喊了外祖母进去聊了许久,又把他叫了进去,也是同他说了说话,让他照顾好家中的妇孺,还说玉娘很好,让他好好待玉娘,这才又把祝氏喊了进去,她对祝氏道:“淑娘,我有些困乏了,我先睡会儿,你陪在我身边好不好?”
    “好。”祝氏笑着,却眼中含泪。
    裴危玄过去外面,写了飞鸽传书给祝太守。
    又过去了大概一个时辰,屋子里传来外祖母的哭声,裴危玄进屋,见到曾外祖母面容祥和的躺在床榻上。
    ……
    到了桂花巷,进了房间里,许沁玉见到曾外祖母。
    老太夫人走得很安详,面上还带着笑,面容很安详慈祥。
    祝氏眼睛红的厉害,已经肿了,看样子哭了许久。
    闻氏也过去跪在了床榻前。
    没多大会儿,祝太守也快马加鞭来了,祝太守面色发白,进到屋中,见到老娘面容祥和,哪怕知晓老娘心中再无遗憾,这些日子又得裴家人照顾,老娘才又养好身子多活了这一年多,但还是忍不住悲从心中来,眼中泪水滚落下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