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11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门房还有点愣,最后见许沁玉走了,才把火腿送去闻蕴灵。
    闻蕴灵看着火腿,抿唇。
    她也不知道这东西怎么吃,不如明日让祥瑞酒楼的大厨来做做看。
    她其实就吃过一次沁玉做的吃食,一年多前去许记寻许沁玉合伙开酒楼时。
    就那么一次,后来看许记生意好,心里烦有些怄气,就不去吃,后来看着许记生意越来越好,她也嫌烦,更加不想去照顾许沁玉的生意,也就没去过。
    她是知道许沁玉做的吃食有多美味的。
    其实源宝镇上,几乎所有人都吃过许记的吃食。
    源宝镇上,不管是官员小吏,富豪乡绅,还是普通的百姓,都吃过,因为许记的朝食和暮食虽然贵了点,但是也有便宜的鱼丸鱼头红烧鱼这些。
    石榴眼巴巴看着这火腿,馋的不行。
    哪怕还是生的,都能闻见浓郁的香味,跟普通的腊肉和腌肉味道完全不同,都透出一点咸香来。
    ……
    离开闻家后,许沁玉过去冬家。
    冬家是五进宅子,也住东家那边,距离闻家不远。
    敲了门,门房也认得许沁玉,立刻进去通禀了声,冬氏自然让门房赶紧把人请进来。
    把人请进去后,冬氏让人上了茶跟果子还笑道:“许东家,你怎得过来了?可是找骞哥儿?他在西院那边,要不要我让丫鬟把他叫过来?”
    冬氏知道许沁玉是全心全意教骞哥儿。
    她跟骞哥儿差不多想法,从许沁玉这里学来的配方,她不会添加到东来居的菜谱上,除非以后东来居开去其他的城镇,只要东来居和许记在同个地方,她都会避着点。
    而且以后冬氏菜谱上,也会写上这些菜式都是从哪儿学来的。
    许沁玉摇摇头,“冬夫人,我寻你的。”
    冬氏有点意外,“许东家寻我?”
    “嗯。”许沁玉点点头,把闻蕴灵告诉她的事情说给冬氏听,也告诉冬夫人并不是她发现的,而是闻家的闻蕴灵,还有石榴跟着过去宅子,瞧见里头那十一二岁的少年喊岳为民爹爹的画面。
    她还没说完,冬氏脸色已经白的吓人,等她说到最后,那孩子叫自己丈夫做爹爹后,冬氏身躯也开始摇摇欲坠。
    许沁玉连忙上前扶住了冬氏,担心道:“冬夫人,你没事吧?”
    虽然真话伤人心,可这件事情不可能瞒下去,瞒下去,对冬氏的伤害会更大,不然真等到岳为民把东来居所有事情都处理好,财产转移后,再跟冬氏和离后,冬氏受到的伤害更大。
    那时候可不止是家破,说不定还会人亡。
    冬氏身子一直颤抖着,根本说不出话来,许沁玉有点急了,想出去喊外面守着的丫鬟婆子叫郎中。
    站在一侧的裴危玄道:“我来吧。”
    他上前在冬氏身上的几处经脉穴位上点了点,冬氏颤抖着身子终于慢慢平复下来,只是眼眶红的厉害,一直流泪。
    两人只能看着,哭出来也好,不能全憋在心里,她相信冬氏不是感情用事的人,会去查这事儿。
    只要证实是真的,她不会由着岳为民继续下去的。
    因为她有自己的孩子,她要为自己的孩子做打算。
    许沁玉知晓,关于外头养人,大盛朝律法跟后世差不多,哪怕岳为民是赘婿,还在外头养了外室生了孩子,律法都不能拿他怎么样,这属于家务事,官府插手不了。
    所以冬氏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其实也简单。
    冬氏终于哭够了,擦了下眼,她眼睛都肿了,“谢谢许东家,要不是告诉我,这事儿还不知道瞒到什么时候,等他真的把家里的家业都给转走,再跟我和离的话,那才是真的遭了。”
    她心里其实隐约有点感觉。
    其实父亲让她一开始招婿时,她对岳有为没什么感情,她对父亲那些徒弟都没感情,只是当做师哥看待。
    但后来只有岳为民愿意留在冬家做上门女婿。
    跟岳为民成亲后,她担心他心里有疙瘩,待他也一直很好。
    后来才慢慢有了感情,加上生育三个孩子,对岳为民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但是最近,她总觉得丈夫有点急,也不知道急什么,总催着她,让她问骞哥儿从许记学来的配方都有哪些,让骞哥儿写下来给他,他想私底下研究下,还保证绝不会用在东来居的菜谱上。
    但是她不同意,骞哥儿也不会同意,丈夫明面上没再说什么,可总在她面前唉声叹气,说自己一辈子就醉心厨艺,根本没其他想法。
    她和骞哥儿还是没心软。
    丈夫也经常外出,每个月都会出去两天,说是去附近的城镇跟人约好做菜品菜。
    还有每到年关时,也总说回老家祭拜已经过世的家人,谁能想到,他根本就不是跟人品菜,也不是去祭拜自己的父母,而是去了外室那里,甚至连孩子都有了。
    许沁玉叹口气,“冬夫人,那你先处理家务事吧,我们先回去了。”
    “多谢许东家。”冬氏又跟许沁玉道谢。
    待两人离开,冬氏呆呆坐在那里许久,最后才起身过去长子冬骞的院子里头。
    冬骞正在陪伴闺女还有怀着身孕的妻子。
    看到长媳挺着的肚子,又想起丈夫养的外室,冬氏心里恶心极了。
    冬氏在心中暗道:‘既然你不仁,莫要怪我不义了。’
    冬氏笑着跟长媳说了两句话,让丫鬟照顾着长媳和孙女过去院里玩,她跟冬骞有点事情说。
    等长媳和孙女离开。
    冬骞见母亲眼眶有些红,担忧道:“娘,你是不是哭过了?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冬氏没瞒着,把许沁玉告诉她的事情说给儿子听。
    冬骞脸色一下子就变的铁青。
    他思忖片刻说:“娘你别太担心,我先让人去饶州城看看。”
    他肯定没法亲自过去饶州城打探什么,就怕打草惊蛇,如果父亲真在外面养了外室,还生了孩子,恐怕就已经起了别的心思。
    男人养外室并不触犯律法,甚至有的人觉得家中妻子凶悍,不敢纳妾,就在外头养着外室。
    但他的父亲是入赘冬家,情况不同。
    他却养了外室,生了孩子,心思已经不言而喻。
    冬氏道:“好,你先让人去看看,万一只是误会……”
    其实她心里已经清楚,连许东家都亲自跑来一趟,不可能是误会。
    “娘。”冬骞迟疑了下问道:“如果父亲真在外头养了外室,还有了孩子……”
    冬氏冷声道:“那他便可以带着他的外室跟孩子远走高飞,但冬家的家业和银钱,他一文钱也别想带走。”
    ……
    冬骞没耽误,立刻寻了自己的小厮去饶州城一趟,看看父亲是不是真在外头养了外室。
    这小厮是自己的人,从小就跟着他一起长大的。
    小厮得了信,很是震惊,但什么都没多说,立刻赶着马车去了饶州城一趟。
    次日,小厮到了晚上才回,告诉冬骞和冬氏,“夫人,大少爷,老爷真的在外头养了外室,就住在饶州城石井巷,那外室叫做柳娘,我还跟附近的街坊邻居打探下,柳娘说自己男人在外头跑商赚银钱,一年回来不了两趟,而且柳娘是七八年前带着一个小男孩搬去石井巷,听说她们之前不住在石井巷,住在其他地方,还是租的小院子,后来在石井巷买了二进的宅子,就搬了进去。”
    “不仅如此,奴才还在石井巷隐蔽的位置守了一天一夜,撞见柳娘跟那少年出来买东西,老爷送他们到门口,还说不陪他们一起去了,太累了,想要歇息歇息,少年还说,‘爹爹一年到头都在外头跑商,是该好好歇歇的,那爹爹回屋歇息,我跟娘去置办年货就好。”
    岳为民的确不敢跟柳娘和纪哥儿出来买东西,怕被相熟的人撞见。
    饶州城他也有认识的厨子,所以还是比较谨慎的。
    小厮说完,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他没想到老爷是赘婿竟在外面养外室还生了孩子。
    冬骞点点头,让小厮先下去了。
    等小厮离开,冬骞问道:“娘,你打算怎么办?”
    他心里其实也乱的很,毕竟这是他的父亲,是有感情的。
    可这份感情又有些复杂,自打弟弟出生后,弟弟跟了父亲的姓,他就能慢慢感受到父亲对他有些不一样,有些冷淡,甚至在东来居做帮厨时,父亲自己结合冬家菜谱创新出来的新菜氏,也没有教给他。
    “还有这事儿要不要告诉弟弟?”冬骞又问。
    冬氏白着脸,摇摇头,“先不告诉你弟弟,我先查查账。”
    虽然东来居一直是丈夫管着,但每月的账她都会查看的。
    但是东来居的账本也都是丈夫给她的,是可以动手脚,账本上,东来居最高时候月盈利是在千两左右,自从知道许东家那个只有一层还是两铺面的食肆每月都有五六百两银子的利润,冬氏现在想想,这一千两肯定是做了假账的,那时候许记还没开业,源宝镇有钱些的食客大多是在东来居吃。
    东来居还是三层高三间铺面的酒楼,肯定不止千两银子。
    甚至在许记开了后,东来居账目上的盈利就更加少了。
    每到夏天时候,账本上就只剩下五六百两的月盈利。
    冬氏觉得,丈夫肯定私吞东来居一大半的盈利。
    不过她其实并不怎么在乎丈夫私吞的那些盈利,因为除了跟丈夫成亲这些年,他为东来居带来的盈利,还有父亲留给她的不少家业跟银钱,这些才是真正的大头。
    其实本来她也没想到防着丈夫,还是父亲临死前还告诉她,“孩子,哪怕以后你跟为民感情好,你也得留个心眼,爹是男人,爹知道男人的心性,爹留给你的东西,莫要让有为知道,还有平日里酒楼的账,你也得管着,银钱也得管着,可都记住了?”
    所以这些年,爹爹留给她的家业她从未告诉过丈夫。
    而丈夫也的确问过爹爹有没有给她留过什么银钱家业,她都说没有。
    但冬家是百年厨艺世家,怎么可能没积攒下什么财富呢。
    既然他不仁,就算她不差钱,这些钱她也要让他全都吐出来,否则他这辈子都别想再去见那饶州城的外室和孩子。
    冬氏道:“骞哥儿别急,先等他回来吧。”
    ————
    而许沁玉跟裴危玄回了来溪巷,接下来两天都忙着过年,今年四哥也在,祝老太夫人也还在,不过祝老太夫人最近昏睡的时间又开始变长了,所以今年这个年,她打算好好过,让所有人都不留遗憾。
    至于冬家的事情,跟她也没什么关系。
    她看得出,冬氏并不是那种软弱的女子,就凭她把家中长子教的还不错,她就有能力处理好这种事情。
    也幸好这几日是过年,冬骞不用日日去许记,不然肯定也是心不在焉。
    许沁玉这两日在家忙着处理食材,今年的年夜饭,她打算做道佛跳墙。
    佛跳墙又名福寿全,是她特意给祝老太夫人准备的,因为郎中说了,祝老太夫人年后差不多就该准备后事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