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9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们听说许小娘子的夫君去外头跑商,跑商一年才赚几个银钱,还没许小娘子一个月赚得多呢,哎,这裴家真真是好运,娶到许小娘子这么好的媳妇儿。
    几个婶子又问了问两人出去作甚,许沁玉笑道:“去来溪巷看看宅子,家里人口多,芫姐儿和凤哥儿也越来越大,加上驴车,有些住不开,想去前头买个二进的宅子。”
    妇人们都说是该买个大点的宅子,说着说着又凑近了些说,“许小娘子,你刚才可瞧见罗老婆子跟她儿子?”
    “瞧见了。”许沁玉心中微动,“但两人脸色都不太好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妇人噗嗤笑出声来,小声说告诉许沁玉,“之前罗大根不是骗了个孤女回来吗?做着美梦想着把人孤女弄大肚子就不用给聘礼,结果刚才罗老婆子跟罗大根去衙门报官,说是那个孤女卷着他们家所有的银钱跑路了。”
    几位婶子如何得知,还是因为晌午那会儿,罗老婆子出去问她们见没见过她家儿媳,说早上醒来就没见着,但每日她家儿媳都会过去来溪巷前的河流里浆洗衣物,可今儿到晌午都没瞧见,问问她们见着没。
    她们自然没见着,罗老婆子嘀嘀咕咕回去,然后没一会儿又冲了出来,脸色灰白,颤着声问,“你们有没有见到我家那个小贱蹄子,她卷了我家所有的银钱跑了啊。”原来罗老婆子回去后,终于发现家里箱笼上的锁都是开着的,等她一翻找,她存的点银钱都没了,还有儿子跟罗老头存钱的箱子也都没打开,里头所有的银钱不翼而飞。
    结果再明显不过,是那孤女会开锁,卷了所有银钱跑路了。
    几个婶子们听得目瞪口呆,听着罗老婆子拍着大腿哭喊道:“咱家的四十两银子啊,一毛都没剩下,这杀千刀的贱蹄子,我说怎么有姑娘家不自爱,没成亲就愿意住到男人家里头,原来是个骗子!”
    那是她家所有的银钱,还有林氏给了一年多的钱,全都在里头了。
    罗老婆子一边骂着一边哭着,罗大根赶着驴车出来,脸色难看喊她,“娘,快点上车去衙门报官。”
    第78章
    罗老婆子才惊慌失措的跟着儿子去报了官。
    周围几个婶子还在嘀咕着, “这报官也报了好久,应该是去那孤女家瞧过吧,肯定没发现那孤女。”
    另外一个婶子说,“人家卷了钱, 怎么可能让罗家人找到, 肯定不会住在原地的地方, 说不定根本就不是那个村的人,这罗家人也是好笑,想要娶新妇, 就没想过新妇的身份是不是伪造的吗?她说是孤女就是孤女?也不知跟附近的人打听打听,这下可好, 本来是打算占便宜,现在所有家当都被人卷了去,既然那孤女住在罗家两个月才卷了钱,肯定是早有预谋, 就是打算骗钱的, 也是罗家人活该!”
    “的确是活该,以前那么好的儿媳都不要,人家林氏跟两闺女现在都在许小娘子的食肆帮忙,两小的工钱不多, 但肯定一二百文钱还是有的,加起来一个月一两银子都有, 林氏还勤快贤惠,罗家一家子都是蠢货。”
    “可林氏伤了身子, 生不出儿子来……”也有妇人小声嘀咕。
    另外几个妇人就说不出话来了。
    许沁玉听得瞠目结舌, 难怪今儿罗老婆子瞧见她都不翻白眼, 原是如此。
    骗婚骗钱这种事情不对, 但她却依旧觉得爽快,罗家人活该,实在是罗家那一家三口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让人心疼不起来。
    看样子那孤女应该根本不是什么普通的孤女,是个惯骗。
    至于会不会被衙门追查到,许沁玉便不清楚。
    听完八卦后,许沁玉跟几位婶子说了声,这才跟裴危玄一起离开,朝着来溪巷而去。
    路上时,许沁玉还跟裴危玄说了说罗家的事儿,说林氏是怎么离开罗家的,她才愿意让林氏在食肆做工。
    裴危玄默默听着,玉娘虽然好心,但也不是什么忙都会帮,她做事都有自己的分寸。
    许沁玉说了一路,裴危玄大多数只是听着,偶尔会回上两句,很快到了来溪巷。
    这边卖宅子的也有好几户,门口都贴着告示,许沁玉挑了家门口洒扫的比较干净的宅子上前敲了敲,门很快打开,是个老伯开的门,竟也认得许沁玉,“是许记食府的许东家吧?许东家想买宅子吗?”
    许沁玉立刻笑道:“伯伯,我家想换个二进的宅子,这宅子我能否进去瞧瞧看?”
    这边宅子都差不多,只要宅子里头干净,没有需要大量修缮的地方就成。
    老伯立刻请了二人进宅子。
    原来老伯是这户人家的老爹爹,家里头也是做生意的,重新在西街那边买了宅子,这边的宅子就要卖掉,老爹白日里会过来宅子这边守着。
    其实宅子也在牙行那边挂了户,但牙行帮忙卖宅子要收费,老爹爹舍不得,就说自己守着宅子,能省下一笔银钱。
    许沁玉和裴危玄进到宅子里。
    宅子里干干净净,不仅干净,维缮的还很好,就是因为打理过,光秃秃的,家具也都搬走了,有些空荡荡。
    这是占地比较深的二进宅子,分为前后两重,后面是一排后罩房,可以放杂物和其他不少东西,就连驴车也能放在后罩房那边,也会很宽敞。
    前面就是住人的院子,包括正房和厢房厨房。
    正房一排三间带着个大的堂屋,东侧是三间厢房,厢房旁边一间小些的耳房,西侧则是厨房跟柴房,柴房旁边有口水井。
    正房厢房下面是抄手游廊相连,中间是个大的天井,不过现在光秃秃的,以后可以种些花花草草。
    所以这宅子,加上耳房一共有七间,足够一家人住。
    芫姐儿现在还小,肯定还得跟闻氏一起睡,宁姐单独一间房,四哥一间,许沁玉一间,凤哥儿也小,现在四哥住一起,还有外祖母祝氏一间,还能剩余两间房,等芫姐儿和凤哥儿大了,也有单独的屋子可以住。
    不过那时候许沁玉肯定买得起五进的宅子了,可以住更大的宅子。
    这宅子,现在墨玉跟白玉进来,其实也跑不开,需要大些的园林。
    但这宅子作为二进的非常不错了,许沁玉一眼就喜欢上,转头问老伯,“伯伯,这宅子多少钱?”
    老伯笑道:“要是许小娘子想要,给二百两银子就成。”
    这边二进的宅子的确都是这个价格,但是这宅子连着房间的窗牖都还是光滑干净,没有虫蛀过,甚至还有抄手游廊,平日下雨就可以从抄手游廊走到各个房间跟厨房那边,不会淋到雨,这边一般的二进宅子都舍不得弄抄手游廊,就是这个抄手游廊都得不少银钱。
    许沁玉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二百两银子可买不着这么好的二进宅子。”
    老伯笑道:“但是卖给许小娘子,老头子我就愿意。”
    他守在这里本意也是想省点银子,但他对许小娘子感官很好,加上他们一家子都喜欢许小娘子做的吃食,老伯有个小女儿,今年也就十一二岁的模样,跟夏家的邵哥儿情况差不多,非常瘦,但她不是娘胎带出来的毛病,就是挑食不爱吃,自从在许记食府吃过后,小姑娘吃得多,自然就长肉了。
    也幸好家里做生意的,能赚银钱,才供得起小姑娘在食肆吃。
    就这样,也只是朝食在许记吃的比较多。
    朝食一家人吃也不过百文钱左右,一个月三两银子还是负担得起,暮食一家人去吃,太贵了,至少需要五百文钱,一个月就得十来两银子,所以暮食就没在食肆里头吃,而是在食肆外头买些鱼丸鱼头红烧鱼这些。
    小姑娘说鱼没有许小娘子做的好吃,但也是愿意吃的。
    老伯一说,许沁玉就想起来了。
    的确有个很瘦的小姑娘跟着她娘一块喜欢在许记用朝食,每次吃完还会打包一些朝食回去。
    小姑娘一开始瘦得吓人,在许记吃了一段日子,肉眼可见长好了些。
    小姑娘应该是挑食造成的毛病,和枝枝完全不同,枝枝是胖,小姑娘就是瘦得不成样子,都是需要饮食调理,调理一段日子就能看见成效,许沁玉给杨枝枝做了一年多的减脂餐,说是减脂餐其实味道一样,食材一样,只是油盐的比例稍少了些,杨枝枝吃了一年多,现在体重在一百二左右。
    后期的时候,许沁玉还告诉杨枝枝隔一日需要做一些运动。
    她教给杨枝枝几个动作,平日吃过饭食就能做,一次也就半个时辰。
    杨枝枝也坚持下来,所以哪怕现在是一百二的体重,看着也不胖,非常匀称的身材,加上她白嫩嫩的皮肤,水润的眸子,的确娇憨可爱,连去杨家提亲的都多了不少。
    杨枝枝也比较满意现在的体重,就没继续吃减脂的饭食,其实许沁玉做的饮食本也没差多少,现在恢复正常油盐,主食少吃两口就好了。
    而杨枝枝因为吃惯了许沁玉做的吃食,就算平日半夜饿,也吃不下其他的糕点甚的。
    就算恢复正常饮食,主食少吃两口,继续隔日运动下,杨枝枝还能慢慢瘦,当然,也就一个月一两斤的模样。
    卫氏都不知多感谢许沁玉。
    但她让女儿减重,并不是想为女儿挑个好夫家,只是为女儿健康着想,现在枝枝还小,她根本没想过这么早定亲成亲。
    许沁玉听闻老伯的话后,也没再坚持,二百两银子买下宅子。
    时辰还早,许沁玉直接跟着老伯过去衙门写了契书,为了买宅子,她身上早就揣着五百两的银票,也不用再回桂花巷拿银子,直接去了衙门。
    很快,文书和契书都写好了,按上手印盖上衙门的印子,这宅子就是许沁玉的了。
    这是第二次买房,北街那边的作坊不算,许沁玉月没甚激动的,拿着文书回去,告诉裴家人,宅子已经买好,宅子还挺好的,就是比较空,需要买点家具进去就能住了。
    桂花巷这边的家具也都要搬过去,但也不够,起码床都不够。
    家具也有现成的可以买。
    这活儿就交给四哥跟宁姐儿,明日他们就有空,明日食肆得营业,许沁玉和闻氏都要忙起来。
    晚上的暮食也是在祝家院子那边吃的。
    闻氏还让人去给饶州城的舅舅祝太守递了封书信,说是裴危玄回来,信中没明说,也是怕信件落入其他人之手。
    祝太守收到信,晚上就带着妻子朱氏直接来了桂花巷。
    暮食就在祝家吃的。
    祝太守看着裴危玄还是有点感慨,这就是四皇子,哪怕被贬庶民,被发配,他在心里头,也依旧是四皇子。
    祝太守有点拘谨,裴危玄倒了两盏酒敬祝太守,“舅姥爷,这是外孙敬您的。”
    喝了两杯酒下肚,祝太守倒也没那么拘谨,开始同外孙说话,也渐渐聊开,发现外孙不少想法都跟自己不谋而合。
    连祝太守都忍不住可惜,要是大皇子还在,大皇子继承正统,四皇子封王,也能为朝廷效力,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可惜……
    两人喝得都有点多,祝太守喝醉了,晚上睡在桂花巷,睡觉时还跟朱氏嘀咕,说外甥女一家实在太惨,又说大皇子岂会毒害先帝,肯定是被新帝跟伏太后设计谋害。
    这里也没外人,朱氏倒也任由老爷说着,这些话她知晓分寸,不会往外传,其实她心里头也觉得外甥女一家挺惨的。
    闻氏留在这边帮着收拾厨房,让许沁玉跟玄哥儿他们先回去洗漱歇息。
    许沁玉一手牵一个,左手牵着芫姐儿,右手牵着凤哥儿回家去。
    裴危玄跟宁姐儿稍微落后点。
    许沁玉牵着两个孩子,狡黠一笑,“芫姐儿,凤哥儿,咱们看看谁先跑回家去。”
    两个孩子都点头,许沁玉就牵着他们朝前跑。
    一路上都是许沁玉跟两个孩子的笑声。
    裴危玄望着他们,唇角不自觉带着笑,连宁姐儿也是如此。
    刚跑到自家门口,许沁玉和两个孩子累得气喘吁吁,正想推门进去喝点水,许沁玉听见巷子尾突然传来一声凄惨嚎叫。
    听见那声惨叫,许沁玉听出是罗老婆子的。
    本来一条巷子就没多长,住着十来户人家,裴家跟罗家之间也就隔着几户人家,在院子里喊话都能听见,更别说罗老婆子这凄惨的嚎叫。
    这声嚎叫给芫姐儿和凤哥儿都吓了一跳,许沁玉忙拍了拍两人的背,“别怕别怕。”
    想来下午罗大根跟罗老婆子去衙门报官没瞅见罗老汉,罗老汉定是不在家。
    现在罗老汉回了家,知晓家里银钱都被儿子要娶的新妇给卷走,自然受不住,就打了罗老婆子。
    罗家情况也的确如许沁玉猜测这般。
    罗老汉今日回来的有些晚,也没注意到家里少了个人,厨房还留得有饭菜,他盛了碗豆饭。
    豆饭夹生,煮的菜也丁点盐味都没有,难以下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