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3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要不是四嫂,他们一家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在这地方活下去,就算活下去,恐怕也极苦,现在因为四嫂,她们一家吃喝不愁,她真的很感激四嫂。
    许沁玉笑笑,“都是一家人,大家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好。”
    等过了年,她也有点别的想法,桂姨娘回来后,闻氏也不用继续为了桂姨娘去闻家浆洗衣物,到时候她想让闻氏和宁姐儿在家做包包卖卖看。
    对,就是现代社会女性几乎人人都有的必备品,包包。
    这是她前两日在夏家嫂子的布庄,瞧见那些荷包后有的想法。
    这里的姑娘们出门就是荷包,荷包除了装点零碎银子,其他几乎什么都装不下,所以她才萌生了这个想法,包包那可是时尚必备品,就算不为了时尚,出门背个挎个或者拎着个包也很方便,她就想着试试看,要真是能成,闻氏和宁姐儿也就有自己的事了。
    她希望闻氏和宁姐儿也能有自己的一番事业。
    她年后在摆几个月的摊,差不多就够开食肆的银钱,到时候请些小工和小二,再收几个徒弟,也不用闻氏跟宁姐儿一直围着她的营生转悠。
    至于四哥,她目前还没想到四哥可以做些什么,那四哥就先继续帮她忙吧,四哥捶鱼泥杀鱼这些都很熟练了。
    想着想着,许沁玉才迷迷糊糊的睡下。
    第34章
    晨曦微露, 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大户人家张灯结彩,房檐下挂着灯笼,门上贴着专门请人画的辟邪守家的门神画。
    穷苦些的百姓, 也只能买些红纸回来, 请附近的秀才举人老爷帮忙写一副对联, 还只能贴在大门上,大门上在贴上两张倒着写的福字,意味着来年福气到。
    快过年的时候, 许多秀才跟举人老爷都会免费帮人写对联。
    裴家前几天就买好了红纸,写了好几幅对联, 不仅大门贴上,院子里的厨房堂屋西厢房那边也都贴上了。
    就连厨房旁边的木棚子上也贴了一副,写的都是些五谷丰登,阖家欢喜这样的, 还写了不少倒福, 门上都贴着。
    对联自然是裴危玄写的,字迹像苍松劲枝般,连许沁玉不怎么懂书法的人都看出他这字实在写的很有气势很好看。
    许沁玉煮了点贴对联的浆糊,浆糊用完时候所有的对联跟福字刚好贴完。
    裴嘉宁惊叹道:“四嫂真厉害。”
    煮的浆糊都刚好够贴对联, 不多也不少。
    许沁玉笑得眉尾轻扬,那可不, 她对份量的把控那是游刃有余,东西一入手, 她就能知道几斤几两, 分毫不差的。
    贴完对联跟福字后, 许沁玉简单煮了个朝食。
    朝食她煮的阳春面, 上面窝着个荷包蛋,没有小青菜,她就用的白菜,最后撒几粒葱花,清淡爽口,汤是清的吃起来却鲜得很。
    自然还有邵哥儿的份,还是柱子过来,柱子今日也穿得新衣裳,见到裴家人,喜气洋洋说着过年的吉祥话。
    等柱子走后,许沁玉也开始准备暮食吃的年夜饭。
    这是待在这里的第一个新年,对许沁玉和裴家人来说,算是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所以这顿年夜饭,许沁玉打算做丰富点。
    时间还早,她现在也就是把食材都处理好,等到下午时候才开始做年夜饭。
    她准备了不少食材,猪肚,老鸭,桂鱼,这桂鱼还是前几日她特意让贺老伯帮她留意的,这里也有桂鱼,但不知是水质原因还是什么,比较少,青鱼跟鲫鱼是最多的,另外还有其他好几种鱼类。
    桂鱼在所有鱼当中是鱼刺最少,腥味最小的,所以一些大的酒楼也会有做桂鱼的,但喜欢吃的人似乎还是不多,也可能是味做的不太对。
    所以桂鱼也是所有鱼类当中最贵的,青鱼鲫鱼一文钱一斤,它十来文钱一斤。
    除了这些食材,还有羊肉。
    家中一共六口人,许沁玉没有做太多的菜,做太多的话接连几天都要吃剩菜,不管味道多好的菜,只要隔顿了,味道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她做炖了老鸭猪肚汤,这个是早早的炖上了,搁在砂锅里文火慢炖着,炖到吃暮色时,汤鲜肉烂,滋阴降火,可以配着羊肉一起吃。
    另外还有道松鼠鳜鱼,便是用的桂鱼做成的,鱼骨分离,鱼肉雕花,调味腌制后挂上蛋黄下油锅炸,最后摆盘浇上熬好的糖醋汁,吃起来酸甜开胃,小孩们更喜欢这种酸酸甜甜的菜品,还没有鱼刺,可以放心吃。
    羊肉比较膻,这里的羊肉味膻,要草原那种地方养出来的羊膻味没那么重,可以清蒸着吃,配着韭菜花或者蘸料,肉嫩不膻,吃的是原滋原味,这边的羊肉最好炒着炖着或者烤着吃。
    所以许沁玉就用羊排骨炖了萝卜,炖煮可以更好的去处羊肉的膻味,吃着也很香。
    另外还有几道炸菜,上锅热过就能吃了,或者羊肉锅子吃到最后加点高汤,放点炸肉丸子,萝卜丸子,一些其他的豆芽豆腐等等配菜都能吃。
    除了几道大菜,许沁玉还做了道八宝糯米饭。
    八宝糯米饭,每个地方的做法还不相同,她这做的是甜口的,是宁波那边的传统名点,用的是糯米配以豆沙枣泥跟其他几种干果还有猪油做成的,颜色漂亮,吃起来更是绵甜软糯的。
    最后清炒了个豆芽,配着葱段炒的,清脆爽口。
    许沁玉做年夜饭时,裴家人也都待在厨房要么打下手,要么看着火,一家人很是温馨。
    今儿过年,一家人还特意换了新衣裳,虽买的薄袄,不过里头都穿得有其他衣裳,倒也不会冷。
    以往裴家什么样的绫罗绸缎没穿过,即便最珍贵的蚕丝云锦也都穿腻了,这会儿两个小孩却时不时的摸摸新衣裳,许沁玉都忍不住有点心酸。
    等到暮食时,各家各户都想起燃炮竹的声音。
    自然,这里是还没有火药没有鞭炮的,过年燃烧炮竹都是烧的竹子,竹子烧起来会有噼里啪啦的声响,过年放炮是为了吓唬‘年兽’,年兽的故事由来已久,连这里都有年兽的传说。
    饭菜都已经做好,裴家人帮着把饭菜端到堂屋,裴危玄去院子里面烧了竹子。
    竹子是晒干的,前几日特意买的,过年时候有人卖,一文钱两根。
    等到裴危玄用火折子点燃了竹子,竹子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别说,还真跟放鞭炮差不多。
    许沁玉抿唇笑了笑,倒是让她有些想起在孤儿院时候,过年时院长妈妈也会放鞭炮,一群小朋友躲在饭厅里叽叽喳喳,等到放鞭炮时一群小朋友都捂住了耳朵,满眼放光的看着外面的院长妈妈放鞭炮。
    其实他们那群小孩,虽然小时候总干架,但哪有孩子小时候不干架的,长大后关系倒还挺亲近的,有几人也是经常联系,是她为数不多的朋友。
    烧过竹子,大家进了堂屋吃饭。
    六人都上了桌,连凤哥儿也芫姐儿也坐在桌前。
    许沁玉前几日还做了糯米酒,糯米酒也叫甜酒,糯米浸泡几个时辰,蒸熟后盛在木桶里,加点掰碎的酒曲和冷开水,把糯米饭压实,挖个心出来等着发酵出甜甜的酒水就可以了。
    甜酒最主要的就是温度发酵,这天气太冷,她都是放在厨房灶台那里发酵的。
    这里也是有酒曲的,不过挺贵的。
    甜酒喝起来酸酸甜甜的,她发酵出来的糯米酒味特别正,几乎没什么酒味,可以当饮子渴水喝。
    饮子渴水差不多就是饮料的意思。
    当然,毕竟是用酒曲发酵的,度数低酸酸甜甜那也算酒。
    小孩儿是半点不能沾的。
    她们大人当然能痛痛快快的喝上几碗。
    几人的碗中都倒上甜酒,许沁玉端起碗,笑眯眯道:“娘,宁姐儿,四哥,凤哥儿,芫姐儿,新年快乐,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健健康康,万事如意。”
    几人端起眼前碗,闻氏跟宁姐儿眼眶都有点红红的,说了吉祥话,大家把碗中的甜酒一饮而尽。
    凤哥儿和芫姐儿不能喝甜酒,许沁玉给她们泡的糖水。
    没遇见牛奶羊奶卖,不然还能给两个孩子做点奶茶喝。
    一顿丰富的年夜饭,配上甜甜的甜酒,大家吃的特别尽兴,几道菜都没剩多少。
    凤哥儿跟芫姐儿最喜欢的就是松鼠鳜鱼跟糯米八宝饭。
    糯米八宝饭许沁玉不敢让他们多吃,一人就一小碗,不然怕积食儿。
    吃过年夜饭,闻氏去厨房把碗筷都洗了,还让玉娘他们出去逛逛。
    闻氏就没去,她留在家里守夜。
    许沁玉难得歇息,又是过年,自然也想出去转转,何况镇上也就过年会有夜市,平日里可是没有的。
    夜市也就东街西街那边的乡绅富豪们办的,有些猜灯谜的,都是免费的,只要能猜到灯谜就送花灯,有裴危玄在,灯谜那是一猜一个准,许沁玉,宁姐儿,凤哥儿跟芫姐儿都是人手提着一个花灯。
    还有不少小商贩,卖吃食的,卖首饰,卖各种小泥人小玩意的,数不尽数,本来还想跟凤哥儿和芫姐儿买点小玩意,两孩子都不愿意要,最后也就逛了一圈,大家就回了。
    接着年初一,许沁玉在这边也就跟夏家关系好些,两家相互拜了年。
    接下来几日,许沁玉也没什么活儿做,都是在家歇着。
    ……
    且说裴家这个年过的温馨,闻家便不一样。
    闻家也是第一年在边城过年,家中没了奴仆和厨娘,过年时候的年夜饭都是由着三房,还有两位老姨娘一起做的。
    三房的老爷是庶子,白姨娘所出,娶妻孟氏,孟氏身份不高,当初也是小门小户的姑娘,这些年跟三房老爷闻子啸也算恩爱,生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闺女闻蕴桃就跟大房的闻蕴灵小上一岁,也快十五岁了。
    所以三房也就孟氏跟闻蕴桃还有两个老姨娘做的年夜饭,准备一家三十来的年夜饭,又没专门学过厨艺,味道可想而知。
    闻家三十多口人,年夜饭都在客堂吃的,也分了三大桌坐着。
    桂姨娘跟白姨娘这边的三房坐在一起,年夜饭的味道实在不怎么样,大家吃的没滋没味的。
    三房老爷闻子啸不在,他来到边城后就自己在外面找活儿,虽然三十来岁,但有点武艺傍身,什么活儿都干,偶尔还去山上捕些猎物来卖,但每回拿回家的钱不算多,一个月二两银子都没,闻老太夫人总怀疑他是不是偷偷赚了银钱但没有全部上交,可总不能翻找庶子的身,她还干不出这事来。
    闻子啸过年也不在,不知道在外面做些什么。
    闻老太夫人吃着这些没滋没味的年夜饭,心情不太好,又见老三不在,忍不住板着脸问孟氏,“老三怎地还没回,大过年的,你这个做人媳妇的也不管管自己的男人。”
    孟氏温温柔柔的说,“回母亲的话,老爷在外作甚,我也不怎么清楚,应该还是在外头赚钱,家里头也没个营生,老爷也是担心家里头坐吃山空,虽每月拿回来的银钱不多,但比普通人家强多了,总要慢慢来。”
    闻老太夫人便有些不想跟孟氏说话,不管你跟孟氏说什么,她都温温柔柔,可语气温柔说出来的言语却总也让人心情不爽快,你继续训她,她也低头认错由着你训。
    闻老太夫人本来还想训下三房的两孙子,闻顺成闻顺功来着,因为前几日他们把灵姐儿扔在路上不管,过年好不容易逮着他们,但有闻老爷子在,又是大过年的,她要触这个霉头训孙子,闻老太爷都不会给她脸色。
    别看闻老太爷平日里不怎么做声,但闻老太夫人还是挺怕他的。
    闻老太夫人只能作罢。
    一大家子默默吃着年夜饭。
    闻蕴灵吃了两口就不愿意吃了,太难吃了,还不如外头小摊子上买的吃食。
    桂姨娘跟着三房这边坐一桌。
    桂姨娘吃饭时就一直有些咳的,怕被人听去,她只能压低了声音咳嗽,但大家都在一个屋用饭,如何听不见,闻老太夫人实在烦了,忍不住说,“桂姨娘,你怎地回事,一直咳嗽,你这样咳嗽还有没有规矩,让不让人吃饭了?”
    桂姨娘低声说,“许是前两日耳房的窗牖有些漏风,夜里吹了风有些凉着,过两日应该就好了。”
    闻老太夫人还想说些什么,闻老太爷皱眉道:“成了,大过年的,别说了,都赶紧吃吧,吃完守夜的守夜,孩子们也能出去夜市上转转,记得早点回来。”
    一家子这才继续吃饭,不敢再说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