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0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好想去死了啊……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她痛哭失声,开始止不住地抽泣:“我的心都要碎了。”
    她这样怕死,这样想活,从她入宫第一天起,她就千方百计地想活。可是这一刻,她真恨不得死了算了。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在哪里……如此痛苦地坚持的意义在哪里……活着没有半点快乐,又为何要活着。她曾经以为活着虽然艰难,但是有快乐的。她有青梅竹马长大,彼此恩爱的丈夫,她有哥哥,有亲人,能偶尔打个照面。她有认识多年的珍珠和韩林儿陪伴她,照顾她,他们从不会让她难过伤心。她甚至还有心思去瞄一瞄那陌生的英俊男子,从那隐约的心动中感到生命充实而有趣……
    生命就是这样的,活着就是这样的,许许多多琐碎的人和事,构成了心灵的满足和生命的愉悦。所以即便遇到困难,即便遇到痛苦和挫折,也能坚持下去忍耐下去。因为,总想着还会有更好的。
    现在,没有更好的了。她已经能看到自己的未来是多么枯燥乏味,多么让人冰冷绝望。
    这是她生命里能遇到的最好的爱情了。性情相投,年龄相当,样貌儿相配,一块儿陪伴长大,生死相许。哪去再找比这更好的爱情。
    如韩林儿,也是她生命里能遇到的最好的人了,患难相交,多年陪伴……
    最好的尚且如此,其他的难道还能指望吗?
    他不爱她,而他也快要死了。
    这么多年的夫妻情深,其实只是一个笑话。她以为的朋友知己,其实也非知己。
    真是一点活路也不给人留了,一点念想也不给人留了。
    “是我不好……我没用啊……”
    她哭的声音沙哑,肝肠寸断:“我什么也做不了……我什么都要依赖你……什么都要靠你……靠你的吃靠你的穿……可我对你的心……我对你的心是真的。”
    她哀哭道:“但凡我有能一分的选择的余地……我也不要跟你做这样的夫妻……处处奉承你……接受你的种种作为……但凡我家中有点依靠,我也不能过这样的日子……只是、只是我自己无能,既无亲人依靠,又不能生作男儿,自立为人,才只能仰仗你。可是你也不能这样对我啊……就是再不中用的人,她也晓得难过。我好歹也算是个人……谁的心不是肉长的了。我也不是木雕泥塑,我也天天念想着两个人能过普通夫妻般的小日子,生儿育女,白头到老。你怎忍心这样对我,你怎忍心让我如此痛苦……我丈夫又恩爱不定,你又不让我有儿女寄托,我一个人孤零零要怎么活下去啊。”
    声声含泪,那左右宫人听的无不凄凉悲伤,却只能装作未听见。拓拔叡搂着她哭道:“我陪着你,你怎么会孤零零的,我答应你绝不变心,我何时骗你了。你的心是肉做的会痛,我的心就不是肉做的不会痛吗?你的心碎了,我的心也要碎了。”
    李贤打断道:“皇上快别说了,先给娘娘包扎伤口要紧。”
    两个太监将皇后从皇帝怀中抢了出来,抱到床上。御医来了,给她包扎伤口上药。
    伤口流血很严重,幸而没有性命危险,而且这么久过去,血已经自行止住了。
    她流着泪,昏睡了过去。因为失血过多,且身体已经精疲力尽。
    拓拔叡搂着她大哭,口中含混呜咽,只是抽噎不止,说出来的话,旁人却是一句也听不清楚,只有他自己晓得了。李贤看他这样难过,非常担心他的身体,一旁不住劝说道:“皇上快别伤心了,哭泣久了伤身啊。娘娘已经睡过去了,皇上说这么多她也听不见。皇上放下娘娘身子,让她好好休息吧。皇上也得休息,等身子骨好了,什么事都好说。”
    他试着去搀扶拓拔叡,拿开他的胳膊,让他把皇后放下,拓拔叡却像铁铸的似的,怎么都弄不动,只是将头埋在皇后身上哭。李贤不得已,只好由他搂着,将被子给他盖好,叹气一声,退了出去。
    李贤在殿外,一夜都听到皇帝的哭声,像失了偶的孤雁,凄凉无比。他听的也伤心不已,替皇上落泪。
    既要为帝王,又怎么能如此多情如此心软呢?皇上是真心爱皇后,为她掏心掏肺的,只是这帝王家的事,哎……
    谁又容易呢。
    ……
    李芬去拜见皇后,看到她一身素服,头上系着止血的布带,隐隐的血从布带底下透出来。
    她脸色苍白,形容憔悴,但是说话还是有条理的,看来只是皮外伤。
    ?
    太华殿中发生的事,李芬也是从宫人口中探得的。
    皇上把皇后打了。
    然而大家也都不知是何缘故,只知道是皇后惹了万岁动怒。
    皇上动怒打后妃不奇怪,当今圣上是个暴脾气,心情不如意,上脚踹人都是常有的,皇后也难免。只是皇后和皇上一向情重,突然发生这种事,还是有点出人意料。
    宫人们私底下都在议论。
    ?
    那些妃嫔们暗地里幸灾乐祸,嘴上不明言,心里却解气。冯氏不是和皇上很恩爱吗?怎么突然挨打了呢?拓拔叡多少年没打过女人了,上一个被打惨的还是宋美人呢。宋美人得罪皇上,被皇上一顿痛打,后来便失宠,很快就病死了。可见伴君如伴虎,得意得了一时得意不了一世。大家都等着皇上降旨惩罚她,最好废了她的后位。结果几天过去,皇上不但没有降旨,皇后还时时出入太华殿,宫中大事小事,还是她在做主。
    众人泄了气,心中都十分失望。
    冯凭的伤好的非常慢。
    几日过去了,伤口还在渗血。可能是受了重创的后遗症,头里像充了水银,翻搅般的剧痛,一站起来就头昏要倒,时不时想吐,什么也吃不下。
    她呆呆地坐在拓拔叡的床前,不晓得他还能活多久。他吐血,昏迷了好几日了。
    御医们都束手无策,谁也拿不出诊治的方案。他躺在床上,已经好几日没有进一点汤水了。
    她又恨,又想哭。她坐在那床边想事,一会恨的咬牙切齿,一会又哭的止不住。哭到后来,眼泪也干了,两个眼睛肿的睁不开。她想起曾经相爱相伴的点点滴滴,想起许多事,越想越觉得心不甘,意难平。越想越觉得痛苦。
    恐惧和孤独像个无底洞,紧紧地将她攫住。她感到很害怕,眼前一片看不到光的混沌。
    人怎么会死。
    他这么年轻,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呢。她可以恨,可以怨,他死了,她去跟谁恨跟谁怨。她的痛苦,又还能找谁去诉说。
    那天夜里,拓拔叡清醒了一阵。那时冯凭已经在他床前坐了半夜了。
    他醒来时,第一眼看到她。他已经病的神志不清,几乎忘了他们先前发生过怎样的争吵。他看到她头上有伤口在渗血,用纱布包扎着,眼睛里流露出担忧的神色,一时伸出手去碰她脸,口中发出低哑的声音,说:“头上怎么受伤了……”
    冯凭那一刻,已经干涸的眼泪止不住的再度汹涌而下。
    真是对这人没有法子了。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让人这样心痛……她闭着眼,忍着泪摇了摇头说,什么也没回答。
    过了大概有那么半刻的工夫,拓拔叡缓缓地想起一些事。此时两个人心情都很平静,痛苦悲伤都已经过去了,只剩下无边的寂静。
    他叹气道:“你都知道了,是我让珍珠那么做的,你该恨我。这是我应得的。”
    冯凭捂住眼睛,免得泪水会掉下来,被他看到。
    冯凭说:“我不恨你。”
    拓拔叡说:“你别恨我,我只能这么做。”
    冯凭失望说:“你的确是只能这样做,一切只为了太子之位可以稳固。”
    拓拔叡哀伤道:“傻瓜,你太看的起你自己了。太子先立,你后立,你怎么能保证,如果你生下了儿子,如果你有了和太子争斗的资本,死的就一定是太子,而不是你呢?你是皇后,李夫人已经死了,我只盼着你能待太子如亲生,有朝一日他登基,太子和群臣必定也会都尊奉你的。”
    他声音低哑,一字一句,缓缓地说着,气息幽幽地。
    “可你是正宫皇后,一旦你有了儿子,这个名分该怎么定?不止太子,群臣也会容不得你。支持太子的人会想方设法要你们母子性命,因为你威胁了太子的地位。也有人会选择支持你,怂恿你放手一搏,废掉太子,自己上位。所有人都会不遗余力地掺和进来,想在这场争斗中分一杯羹。”
    “就算你不想走,他们也会推着你走。到那时剑拔弩张,一切都不是你能控制的了。到那时连我也控制不了。”
    他难过道:“我连自己的亲生母亲的生死都决定不了,又哪有能力决定你的生死呢?我不想有一天,我必须要在你和太子之间,选择一个让他去死。你们都是我的亲人,你们谁死,我都接受不了。更何况这样的争斗会牵扯多少人,有多少人会卷进其中丧命。国家朝廷经受不起你们这样的折腾。”
    冯凭哽咽道:“你别说了。”
    她心痛道:“你有你的考虑,你可以告诉我,为何要出此下策呢。”
    拓拔叡叹道:“因为我也心软,我也意志不坚定。”
    “咱们两个日日在一起,我也不知道我会不会哪天把你捧的太高,也许我哪天一高兴了,我就什么都忘了。也许哪天我也忍不住,想跟你生个儿子,享受夫妻之好,天伦之乐。可这是不行的啊,捧得太高,没有根基,总有一天你会摔死。”
    他无奈道:“身在这个位置,有多少人在盯着你,指望你摔下来,你能数的清吗。你冯家能有多少实力?你家有几个兄弟?你兄弟之中又有几个成才?你指望他们能成为你的依靠吗?没有这个实力,又要占据这个位置,你知道会是什么下场吗?摔下来就是粉身碎骨,没有人会对你留情的。不如干干脆脆,断了你的后路。”
    冯凭啜泣道:“你别再说了。”
    拓拔叡轻轻握着她的手,道:“答应我,我若死了,你若辅佐太子,不要给冯家兄弟封王。不要让你的兄长揽政,不要给他们太高的地位,更不要纵容他们,让他们借你的声势行权。你得记住你身处的位置,这世上没有任何人会真心对你,他们只是利用你来谋取他们自己的好处,需要你的时候花言巧语,一旦有更好的选择,一旦你无法翻身了,他们就会抛弃你,转投敌人,让你众叛亲离。绝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了忘了脚下的危险。”
    他一字一句告诫道:“那些支持你的人,他们才是最危险的人。”
    他叹道:“真正至高无上的人,从来不是被敌人杀死的。”
    第160章 父女
    深夜,李惠入了宫。
    李芬见到父亲,非常诧异。她已经歇下了,听到宫人禀报,匆匆穿衣到帘外迎接。
    李惠正下拜行礼,李芬连忙搀扶住了他,关切说:“父亲折煞女儿了,深更半夜,父亲怎么突然入宫?”
    李惠看了看左右,李芬连忙吩咐左右退了下去。李惠见四下无人,忽地跪了下去,老泪纵横道:“事态危急,请娘娘速拿主意。”
    李芬全然摸不着头脑:“父亲这是做什么,你我亲生父女,何必要行此大礼呢?”
    李惠道:“李家的生死存亡,全系在娘娘一身了。”
    李芬慌忙说:“父亲有什么话便直说吧,万不可如此乱了伦常。”
    李惠说:“皇上要驾崩了。”
    李惠一句话,惊雷似的在李芬心中炸响。李芬大吃一惊道:“不会吧?皇上只是生病,父亲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她感觉不可思议。皇上的病情,整个宫中瞒的严严实实,连她身在宫里都无法确知,李惠一个外臣却知道了。
    简直像做梦似的。
    “父亲是哪里得来的消息?”
    李惠说:“半个时辰前,皇上召了中书令刘夙入宫。皇上一定是要立遗嘱了。”
    李芬说:“父亲不必担心的。父亲是太子的亲舅,皇上就算立遗嘱,辅政大臣的名单,一定少不了父亲的。”
    李惠说:“娘娘怎么如此糊涂。皇上现在身边是谁?皇后如此厌恶李家人,她会让我做这个辅政大臣吗?皇后图谋不轨,和朝廷上陆丽、乙浑等人勾结,里应外合想对付李家。咱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娘娘难道想看李家再度遭遇大祸吗?”
    李芬还以为他要说什么大不了的事呢,笑了笑,宽慰道:“父亲你多心了。父亲忘了,陆丽已经告病,回骊山去休养了?皇后和乙浑向来不和,怎么可能勾结呢?现在形势对父亲有利,皇后不能把父亲怎么样的。父亲不用太过担心,只需要等皇上立遗嘱便成了。”
    李惠听到女儿的话,说:“娘娘想的太简单了!他们现在是敌,不代表将来也是敌。朝中有多少人都看李家不顺眼。现在情势已经危急了啊娘娘!”
    李惠忧心忡忡:“一旦山陵崩,太子年方十一岁,年幼不知事,他如何能镇得住朝中野心勃勃的诸王和群臣。皇上一旦驾崩,诸王群臣各怀鬼胎,届时会天下大乱的!皇后是何等精明人,她一定会借此生事的。她一定会利用朝臣来对付李家,臣绝不是在危言耸听。娘娘难道忘了当初太武皇帝驾崩之后朝中是什么局面吗?太子有险,社稷有危啊!”
    李惠说的仿佛有道理,李芬于是也被吓住了:“可是我们能怎么办啊?我们也没有办法啊,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李惠说:“眼下只有一个办法。”
    李芬很惊讶说:“父亲有什么办法?”
    李惠说:“娘娘知道,臣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小妹,而是选择让娘娘入宫吗?”
    李芬不解地摇了摇头:“女儿当真不知。女儿容貌不美,一直不得皇上的喜爱。女儿心里很是难过。”
    李惠说:“你虽容貌不及小妹,却是几个女儿当中最稳重最聪明的,父亲相信到了关键时刻,只有你能担当大事。相貌不是最美,得不到皇上宠爱又有什么要紧呢?太子喜欢你敬重你才是最重要的,咱们只有抓住太子,才能稳固李家的地位。”
    李芬苦笑,心中又酸又涩。
    原来是因为这个。
    太子的确喜欢她敬重她,可是她对一个不是亲生的孩子又能有多少感情呢?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丈夫,空有锦衣玉食,却只能守活寡,心里怎么能不悲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