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同桌一个旁人起身收拾了筹码,笑道:“得啦,你们亲里亲戚的,坐一桌玩儿吧,索性我腾出来好啦!”
    程美心也不客气,冲那人一笑,然后坐下来也不问首尾就洗牌,把各人手里的局都打散了,程凤台恨得一扭头一闭眼。
    “我说呀,该涟哥儿走开。成天见你粘着我们二爷,两个男人家,一点正经事都没有了。拆散一会儿会怎样?”
    范涟笑道:“姐姐太冤枉人了。刚才您也看见了,明明是他成天粘着我。”
    程凤台道:“别不识抬举啊!这是看得起你。”
    范涟拉长声说:“那我还得三跪九叩,谢你的恩典啊!”
    “不客气!平身吧!”
    范涟一瞪他。
    “你俩才是兄弟,亲的。”程美心叹一声,道:“上回我就和弟妹说了,找不见程家二爷,只找范家二爷就是,他俩总在一起!也不知道腻着干嘛!”
    范涟笑道:“两位姐姐都误会了。我与姐夫,只在吃喝玩乐的时候才聚到一起。不过姐夫总在吃喝玩乐,我们看着就总在一起了。”
    范涟这样奚落程凤台,程凤台自然要还回去的,眉眼堆笑,调戏道:“不瞒阿姐的,范涟要是个女的,就凭这姿色,这才学,这见识,这家底……”程凤台一撩他小舅子的下巴劾,“我就娶他做小老婆。”
    范涟大笑几声,似有所指地说:“我要是个女的,姐夫只包,不娶。”
    程凤台果断道:“我只嫖,不包!”
    桌上一个作陪的外人撑不住笑了:“你们一对儿活宝!”
    程美心也笑死了,推一把程凤台的肩:“这下流东西!你说说,我们姐弟,究竟哪儿像呢!”
    他们说笑着,门口忽然来了一个人。这人迟到得更厉害,但是他一来,旁桌几个爷们都搁下手里的玩物,殷勤地围了上去替他卸下斗篷,拍掉头发上的雪末子,嘻嘻哈哈地与他闹。
    那人笑道:“别忙啦!我自己来吧!别挤着我啦!”
    程凤台听见这软沙沙的声音就知道是谁了,回头笑道:“商老板!今天陪我打八圈?”
    商细蕊笑着刚要答应,抬眼就看见程美心坐在上首,沉着脸目光恶毒地瞧着他。商细蕊立刻收了笑容,与程凤台淡淡地一点头,转身去了隔壁间。但是程凤台也不知道是故意要气他姐姐还是怎样,还在那儿高声喊:“商老板?商老板!来啊!等你啊!”
    范涟在桌子下面踹他一脚,心说你也太不把你姐姐放在眼里了,何必当她面还这样。程美心“啪”地把一张牌扣在桌子上,恨恨地瞪了一眼程凤台,心里恨得乱骂了一通,当面也没有发作。
    程凤台从不把家眷们争风吃醋的纠纷放在心上,小时候在家里看得可多了。他看来,程美心与商细蕊,也就是正室太太争权夺利挤兑下堂男妾,何至于就不共戴天,你死我活。他是这样男人家的糊涂想法,程美心却当他是存心作对,过了几天就特意到二奶奶那里去告状了,说:“弟妹也该管管弟弟,不要让他在外面和不三不四的人瞎玩。”
    二奶奶临盆在即,听见这话吓了一跳,撑起身来皱眉问:“他又与谁闹花样了?”
    程美心扶她坐起来,笑道:“这倒没有。就是最近我看他和一个戏子走得有点近。”
    二奶奶拧着眉毛等着她说究竟,程美心道:“弟妹知道的,就是商细蕊呀。那个不男不女的东西,可不是个好货,别叫二弟被他勾引了。”
    不想二奶奶眉头一松,托着大肚子,说:“你的弟弟你最知道,我哪儿管得了他。要他收心,比杀了他还难呢!只求他别把外头的女人和杂种带进门,我就谢天谢地,承他的情了!”
    二奶奶与程美心简直是两个世界两个国家的女人,二奶奶挽着发髻裹着脚,还活在大清朝。因为商细蕊是个男的,程凤台哪怕真与他发生点什么故事,二奶奶也不会理论。既然拘不住程凤台满天下乱玩,同谁玩还不是一样,玩够了拔脚走人,干干净净。但如果换了个女戏子,二奶奶就要紧张死了,倘或不防,生下个一男半女,可要怎么处置呢?程美心挑唆不成,说了一回家常话,悻悻而归。
    商细蕊的水云楼在年底演了一场封箱大戏,其热闹有趣,新奇出彩,令整个北平城嚼了半个月。程凤台对戏剧无所兴趣,纵使和商细蕊交好,也没想到要搞一张戏票去听听。范涟是必去的,回来以后兴奋得好几天没睡着觉,跟程凤台来回的比划,说商细蕊反串得如何之妙,武生演得怎样之好,工架是何等样的地道。程凤台听了也白听,抽着香烟在那儿发呆,范涟直骂对牛弹琴,俗不可耐。
    紧接着正月里是财政部的金部长来北平公干,特意在商会会馆里摆了一堂戏。金部长亲自下帖请了商细蕊来唱压轴。商细蕊早给水云楼放了假,戏子们回乡团聚的,姘居在外的,剩下几个小孩子和武生,能配压轴戏的一个都不在,连拉胡琴的黎伯也告病了。只得将水粉彩墨包了两包,与小来孤身前来。
    那天自然是满园富贵,热闹非凡,北平数得上号的商贾都到场了。生意要做到一定规模,经营的人也就上了岁数。全场里只有暴发户程凤台和继承祖业的范涟最年轻,年轻得不像是做生意的老爷,气度也轻浮,只顾低声聊着昨夜的电影如何,酒菜如何,像是逛庙会来的。
    金部长最爱提携后生,加上与程凤台的父亲、范涟的父亲皆是旧交。程凤台和范涟见了他,少不得尊称他一声伯父,显得他们比别人更亲密些。金部长瘸着腿与客人寒暄了这半日,早已脚麻腿酸撑不住了,拉着程凤台与范涟的手,一拐一拐地拉到他左右两边挨着坐下,同他们说些生意和家务。这已是天大的面子了,商会会长都得不着的。程凤台和范涟却满不当回事,还觉得烦人得很,程凤台笑得很虚假,范涟笑得很敷衍,两个吊儿郎当。
    金部长知道范涟是南下避战来的,抓着一个话头,对范涟道:“范家堡还是亲自回去守着为好。一则,伙计们见东家不在,难免要疏于家计,瞒报年产。二则,如今敌寇环伺,倘若子弟兵们不慎,将土地失于日寇,岂不愧对家国祖宗。”
    当年日本人打进来了,正规军一炮未放,夹着腚一溜烟的就跑远了。今天这当官的居然还有脸要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自戍家园,给荷枪实弹的日本人填炮筒。范涟心里冷冷一笑,想说我丢了范家堡不过是祖宗怪罪,挨姐姐一顿臭骂。你们丢了国土,才是不忠不孝,万民唾弃,罪该万死的呢!但是他对外素来敦厚,这些损话真话厉害话只与程凤台私下交流,面上笑道:“金部长说的很对,不保家何以卫国。等家妹来年成了亲,我就可放心回家去了。”
    程凤台在旁听了,暗道撒谎撒谎,范金泠的婚事哪儿有影啊,不知得等到猴年马月呢。或者金泠一生不嫁,他这辈子就不回家了?
    金部长不知有没有瞧出来范涟是在糊弄他,貌似欣慰地点了点头,看了一会儿戏,又转脸向程凤台闲闲说道:“我记得,世兄曾经最赞成‘实业救国’。世侄如今为何却只做囤货卖空的生意?以世侄的才干,若能子承父志,办个什么样的工厂不能够?到时候一样日进斗金,还省了与路上的绺子打交道,让我们长辈放心。”
    程凤台的父亲正是吃了办实业的亏,工厂烂在手里折不出去,弄得家破人亡不得好死。程凤台记着了,绝不肯重蹈覆辙,而且现在时局动乱,说打仗就要打仗,原有的一些店铺他还来不及变卖呢,这再添点儿,回头要真打起来了,他守着厂子找谁哭去?拆不走卖不掉,一个炸弹炸稀烂。再说他家遭难的时候,并没见过这一号长辈施以援手,现在又凭什么出来拿辈分。
    范涟也悄悄支着耳朵听着金部长的话,这时候与程凤台对了个眼神,眼里尽是不屑和讥笑。两人都想:金老五这货,腿瘸心奸。他自己也有地有钱,怎么不见他端枪去守着,或者办点什么实业,光知道把别人往前推。等别人振兴了经济,他就坐那儿签个文件数大洋。听他的,二百五才听他的!
    程凤台笑说:“侄儿是大手大脚惯了,表面风光,其实还欠着范二爷的巨债呢。他家伙计瞒报年产,他没钱花了就向我逼债。等范二爷的妹子出了阁,他回了范家堡,没人逼着我还钱了,我就去东交民巷开个银行,专跟花旗打擂台,扬我国威!”
    范涟扭头拼命地忍笑,什么伙计瞒报年产,妹子要结婚,那都瞎扯淡打机锋的,他顺着话头当真事儿说,把金部长当傻蛋,还扬我国威,范涟乐大发了,笑得肩膀一抖一抖。
    金部长一回头,惊讶道:“咦!涟哥儿为什么事高兴成这样?”
    程凤台总不能说他是在笑我耍你呢,恰好商细蕊上了台,便道:“范二爷是商老板的票友,每次看到商老板的戏,就跟吃了蜜蜂屎似的。”
    金部长恍然大悟的样子,点头笑笑。
    现在人人都说商细蕊与宁九郎各有擅场,齐之比肩,甚至有点继往开来的意思。金部长不太相信,疑心宁九郎退戏后,商细蕊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鱼目混珠,并没有传言中的那样好。今天有意考校商细蕊的本事,命他演一出他本行的《樊江关》。又因为宁九郎贯通旦生文武,是为全才,金部长不信商细蕊也同样皆有造诣,又点了一出老生的《空城计》,戏单子传下去,不见商细蕊来驳,他居然真的能唱老生。
    商细蕊上了台,一个极精神的亮相,先博得了满堂彩。程凤台毕竟是上海人,不懂行,连热闹也不懂得看,要是台上文文雅雅地唱个青衣花旦,他兴许还能听听。《樊江关》唱词没有几句,就见眼花缭乱地一通棍棒武打,程凤台是一点儿也没看进去。但是那些平时架子极大的富老爷们都站了起来给他叫好,金部长也微笑点头,很是赞许的样子,想必是演得十分不错。
    商细蕊唱罢了薛金莲,金部长爱不释手地把他叫下台来,眼神都变了,亲手斟一杯酒给他吃,道:“我知道你们唱戏的人忌酒,但是这个不碍的,是葡萄汁酿的,不伤嗓子。”
    商细蕊道过谢,缓缓饮尽一杯。搁下杯子的时候,目光晶晶含笑地掠过程凤台和范涟。程凤台瞥了瞥金部长,向他做了个苦脸,仿佛是说:你看,我在这儿陪个臭老爷们儿打官腔,无聊死啦!
    金部长笑道:“商老板的身手真漂亮,很下功夫。”
    商细蕊道:“我启蒙是学的武生,后来才改行的。”
    “那我可打错了算盘,待会儿的《空城计》,再难不住商老板的。”
    商细蕊不答话,很谦虚地笑着,一会儿退去后台换装,虽得了几句夸奖,脸上却一点得意也无。他自觉今天打得还行,唱的倒不好,都怨胡琴的弦儿忽高忽低,很不随嗓子。上妆的时候,便问人说:“今儿拉琴的那位是?”
    人笑道:“商老板也觉得了?那是‘文场圣手’何少卿的大弟子,傲着呐!”说着,向桌上左倾右倒的酒壶酒杯一努嘴,“上场前还到这儿来喝了两盅,和个小旦拉拉扯扯。人喝了酒,是诗兴大发。他呢,是弦性大发,拿咱们当陪衬,来显他的能耐!狗肚子里盛不下四两油……”
    商细蕊点点头,暗道原来是他老人家的徒弟,其他也没有抱怨什么,戴上髯口就准备上场了。
    第9章
    商细蕊演的诸葛亮上得场来,程凤台竟没有认出是他,看了好多会儿才醒过神。虽然听不懂唱功如何,但是程凤台可算明白商细蕊的过人之处在哪里了。商细蕊就像个一等一的电影明星,别人做戏,顶多演什么像什么,他竟演什么是什么。换了装扮上得台来,走一步,一摇扇,真个儿是孔明还魂,三尺戏台锁住了卧龙。
    台上的卧龙可要命了,那一位大爷的胡琴还是不随嗓子,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忽而扶摇直上九万里,忽而飞流直下三千尺,把商细蕊的火气都唱出来了。金部长以及几位懂戏的客人纷纷皱了眉。这要是在给曹司令唱堂会,那拉琴的早就拖出去枪了毙了。凑凑合合把前面的遮过去,到了一段最著名的慢板,“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拉琴的更要显一显本领,拉得激越无比,尽是婉转花腔,让商细蕊没有插嘴的余地。不过凭良心说,何少卿的大弟子,弦上功夫到底是拔尖的,一段自由发挥拉下来,下面就有识货的人给他叫好。琴师出够了风头,回归本调,开始拉那一段慢板,可是商细蕊却不唱了。
    商细蕊转身走向那琴师,摘下髯口,语重心长道:“人,是不可以这样的。”
    琴师一呆。金部长他们别有一番兴致地看着台上,程凤台更是比看戏来劲。琴师是有逾越之过,可商细蕊现在唱的又是哪出呢?
    商细蕊教导说:“何大叔在世时,常说弦要跟着嗓子走,不能把角儿的嗓子晾着了,得托着腔。兄长一心要显你的胡琴,喧宾夺主,先声夺人,先落了好去,可让台上的人怎么唱呢?若不各尽其职,各守本分,这戏是断不能演了。”
    商细蕊这番道理说的极是,可是当着这许多人的面如此讲来,也忒不给琴师脸面了。那琴师本就是个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这便不买账了,缓缓站起来,把垫胡琴的白手绢搭在肩膀上,醉眼道:“我当哪个嘴毛没长齐的小子在那卖大辈儿浑吣,原来是商大老板。您别说,商老板虽不识几个字,这话倒是有文采。”
    程凤台也觉得商细蕊很会用成语,居然在下面一点头表示赞同。
    “鄙人不才,跟着先师学了十二年的琴,竟不知道什么叫随嗓子,什么叫托腔。”琴师歪着脑袋,不安好心道:“听商老板方才的口声,与先师极有渊源的,又是咱北平城出了名的‘文武昆乱不当,六场通透’。您既会说,不如今天趁着各位官爷的便宜,您给来一段儿,让我也见识见识。”说着把白手绢扯下来,不由分说往商细蕊肩上一甩。
    商细蕊没想到他会这样,有些懊悔刚才把话说犀利了,招惹了醉汉,现在骑虎难下。他在台上唱戏,纵有十万个人盯着他瞧,他也能唱做自如。可是一旦离了戏,他被人多看两眼就要不自在,像现在就手足无措地僵站在台上,脸颊微微发烫。倒也不是拉不得,可是这样一来,或者还要得罪了金部长,要让这次堂会不欢而散了。
    金部长却朗声笑道:“既这样,商老板就来一段儿吧,就当额外赏咱们的。”
    金部长发了调令,商细蕊也无话可说,转身对台下略一欠腰,坐下来将白手绢叠了两叠搁在腿上,真准备拉琴了。戏提调在一旁,心里正是悔恨不及,早知道拉琴的是个轻狂人,年下难免要吃酒,怎么还糊涂得请了他来。这样一闹,开罪了金部长事小,待放完了公差回去南京,也不怕他什么。但若开罪了蒸蒸日上大红大紫的商细蕊,以后还吃不吃戏饭了呢!戏提调心内料定商细蕊唱戏是行家,胡琴大概也就那么回事,兹纽拉两声儿,博人一个样样俱佳的夸口,趁手的戏码能有个十来出就算到头了,连忙凑上耳来与他串通:“商老板,您说。”
    商细蕊想了想,道:“把刚才的樊梨花叫出来,随她拣一出拿手的流水快板。”
    “您不定一出?”
    商细蕊轻飘飘地微笑道:“都一样。”
    戏提调瞪着眼睛,为难地看着他,心说毛孩子哎!你可别不自量力的挣这个脸,下面的几位爷都是懂行的,错一个调儿被人拿了短,回头北平城可有得说嘴了,你这小脸蛋儿还怎么搁呢?我问你一声可是好心!
    于是又问了一遍:“商老板,今儿来的爷,有好几位名票,也有爱操琴的,耳朵尖着呐!您不给他们亮出好的?”
    商细蕊哎一声:“说了都一样。大叔快去吧。”
    戏提调一点头,心说得嘞,这一个比刚才那位更狂了,要不怎么说年轻气盛,初生牛犊。真要打了自个儿的脸,栽在这狂劲儿上,也是与人无怨!
    樊梨花卸妆卸得一半,头面都摘下了,这会儿也来不及再戴上,胡乱穿了一件粉红色的旦角儿戏服匆匆上场,幸而脸上妆容未褪,还能看得。她向商细蕊轻声道:“《丑配》。强盗兴兵来作乱。”
    商细蕊一点头,手下弓弦一动,琴音如流水般倾泻而出,将女伶的嗓音包得密不透风,这想必就是他方才说的“托腔”了;又如影随形,将嗓子的不到之处节节填满,是为“随嗓”。别的程凤台也听不出什么,只觉得流畅非常,轻巧婉转,那边范涟却极得滋味,摇头晃脑的。程凤台问:“怎么,很好?”
    范涟道:“不是一般的好。想不到啊!他还有这手!”
    短短十句西皮流水真如流水似的漫淌而过了。客人们站起来拍手叫好,不知是冲着嗓子的,还是冲着琴去的。然后全场人把目光移到那琴师身上,倒看他要如何拜服。琴师脸红脖子粗地朝商细蕊一抱拳:“领教了!”说罢琴也不要了,拨开众人,横冲直撞地跑了。
    这一场闹剧,出风头的是商细蕊,台下众人却比他还要高兴。尤其是那个戏提调,赶着商细蕊掸衣裳递茶,真把他当个百年一见的活宝贝那样。
    金部长招招手,唤商细蕊下来说话,笑道:“商老板,这出好戏!”
    这是一句赞扬的话,商细蕊的脸却热了。他低眉顺眼地站在跟前,道:“搅了金部长的堂会,真过意不去。”
    金部长笑吟吟地看了他会儿,话锋一转,忽然说:“也是。琴师虽有错,只错在他那一环。岂不知商老板一站出来,搅了满堂的戏呢。”
    众人听这话都一愣,想不到金部长会说出这样类似于怪罪的话来难为商细蕊。
    商细蕊也呆了呆,但是很快神色自若地答道:“红花再好,需得绿叶配。戏台上的活计一环扣一环,有一环遭瞎了,别人怎么好得起来?唱戏的本分是要卖力气,把本事全拿出来,不是遮羞盖丑,糊弄过场,糊弄座儿。”
    金部长听了,面上有一二分的惊讶,八九分的赞赏,深深地点头:“好,你说得很好。”自今日见到商细蕊的第一面起,就觉得他戏中举止似有宁九郎的风韵,眼下再看他的应答见解,真与宁九郎不分伯仲了。由衷赞叹一番之后,道:“要是人人都能像你一样,不计较艰难,不贪图安逸,有那不辱没行业的要强志气,中国就可强盛了。”
    程凤台与范涟对视一眼,不知道金瘸子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一句话像是说给他俩听的,噎了人还回不得嘴,到底姜是老的辣。
    金部长转头对戏提调吩咐道:“让台上继续演,我和商老板说会儿话。”戏提调让侍候的人搬来一把椅子给商细蕊斜放着坐了,自去安排不提。金部长再也没有看戏的心思,只顾与商细蕊聊道:“刚才看薛金莲,有几个我从没见过的身段,不知从何而来?”
    商细蕊知道金部长曾是宁九郎高山流水的钟子期,是个极懂戏的,因此心里很有几分敬重,说:“那是我自己加的,您看着,可还入目?”
    金部长连连点头:“极好。照我说,不如往后都照这么演。”又笑道:“你和九郎都是有这志向的。九郎过去总说要改戏,可是他胆子小,遵规矩,不过就是修饰修饰。直到遇见你,才认真创新戏了。我记得几年前,你和九郎有一出《帝女花》,是不是?据说本子写得好,身段唱腔更好。”金部长仿佛在说什么好笑的事情,笑道:“直把齐王爷看得大放厥词,妖言惑众,得罪了党国。足以见得,这戏是真的到火候了。”
    商细蕊说:“是杜七写的本子。我和九郎加的身段安的腔。”
    “可惜那时候我在南京,错过了。听人说,后来你们去天津给皇上照样儿演过一出?”金部长叹道:“还说,你唱到‘谁家江山万古长’的时候,皇上哭了?”
    那次奉诏进戏,真是商细蕊至今为止的头一件殊荣。此时离清朝覆灭还不算很久,帝室余荣犹在。戏子一行,唱的是帝王将相,演的是才郎闺秀,他们吃的是古人留下的饭,潜移默化之下,对旧王朝的那一套很推崇很向往很敬服。因此,这恐怕也将是商细蕊平生第一件殊荣。事后宣统帝当面夸奖他一番不说,还赏给他一把牡丹红梅的泥金扇子,扇面儿上有皇帝题的诗和一枚私章。
    但是商细蕊现在仔细回想了半天,说:“我也不知道那天皇上哭没哭,我唱戏的时候,从来不看座儿怎样。”
    在商细蕊唱戏的时候,宣统皇帝也只是底下的一个“座儿”。程凤台暗暗纳罕,这小戏子,口气真不是一般的大!
    “现在《帝女花》还演吗?”
    商细蕊答道:“九郎走后,这出戏就挂起来了。”
    “这是为什么?”
    “别人的驸马,总演不到九郎的那个意思。”
    金部长沉吟半晌,方问道:“九郎和你还有联系?”
    范涟挤眉弄眼地引程凤台听人隐私,其实哪用他提醒,程凤台听得最认真了。
    “托您洪福,九郎一切都好。就是现在嗓子塌中了,一点儿戏也唱不得,每天只和齐王爷推牌九玩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