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靠医术考科举 第4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桃溪镇地处江南,自古便是富庶之地, 当地又历来重视文教,这样的地方, 百姓安居乐业,民风也如这江南的春水一般,温婉和善, 鲜少出现为非作歹的事。
    李师爷却急得满头大汗:“去了!张捕快一早就带着徒弟上门去了, 结果就刚刚, 他那徒弟回来汇报, 说是那家人里, 守着守备军呢!”
    “什么?!”刘璋一听这话, 当即眼前一晕, 这守备军,又名地方军,乃是驻守各县的驻军,平日里深居营寨,鲜少露面,与他这县令也是一向井水不犯河水。
    能够让守备军出面的,一定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刘璋还没来得及缓过神来,李师爷又给他一记大大的打击:“不仅如此,就连那守备上官周将军也来了!”
    这下,刘璋可不只是眼花了,直接一个踉跄,跌坐在地。
    地方军的最高长官都露面了,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大事了?!刘璋心中慌到不行,他这几年的考评都是优等,眼看就要荣升,可千万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大事啊!
    “哎呦,大人,您还好吧?”李师爷连忙上前扶住刘璋。
    刘璋拽着李师爷的胳膊,慌不迭地喊道:“快!备马车!本官要亲自前去查看现场!”
    刘璋双腿尚且犯软,却不敢耽搁一步,在李师爷的搀扶下连忙往外走去。
    走出几步,他忽然想起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到底是哪家大户,引来了这样的大人物?”
    李师爷愣了一下,随即迟疑地回答道:“那值守的捕快说,仿佛是西市李子巷口的秦家……”
    刘璋继续往外走着,一时也没想起来这李子巷口的秦家到底是哪一家,毕竟这桃溪镇一大半都姓秦。
    等坐到马车上,刘璋望着帘子外飞快往后退去的街景,脑中突然灵光一闪,竟丝毫顾不上平日最在意的文人形象,急得直拍大腿:“西市李子巷口的秦家,那不是秦公子府上吗?!”
    刘璋派人往秦越府上送过两回礼,只是都不是自己亲自去的,所以对秦越府上的地址也未记得很牢,只是因听夫人念叨过一遍,才有些许印象。
    “快!赶紧的!快马加鞭!”刘璋急得一把掀开帘子,连声催促前面的车夫。
    坐在刘璋对面的李师爷目瞪口呆地望着自家大人,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这位秦公子到底是谁。
    “大人……这秦公子,究竟是哪位啊?”
    刘璋急得一瞪眼:“还能是哪位!自然是救治过本官母亲的那位!”
    李师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位秦公子!
    “报案之人可有说,秦公子有没有事?”刘璋急切问道。
    “大人请放心,那报案人说匪徒被打跑了,府上并未有任何伤亡。”
    “这就好……”听到秦越无事,刘璋大大松了口气。
    但是刘璋马上又困惑起来,这秦越一介书生,是怎么从匪徒手中逃生的?难道真是小偷小摸?可小偷小摸,又为何会惊动本地守备军?!
    刘璋心中的困惑一个接一个,李师爷又问了一个问题。
    “可大人,这秦公子,又怎么会与守备将军有来往的?”李师爷困惑不解地问道。
    这个问题,也正是刘璋心中最大的疑惑。
    据他了解,死去的秦员外似乎并没有什么位高权重的亲友,唯一还算得上人脉的,也只有他那小舅子詹文荣。
    刘璋考中进士那一年,考官正是如今的青州知府黄瑾奕,按照自古以来的规矩,所有那一科高中的考生,都算得上是黄大人的学生。
    而詹文荣,如今却是黄瑾奕的幕僚。黄瑾奕虽然没有正式收詹文荣为徒,却十分欣赏此人,二人也算有几分师生情谊。
    真要细论起来,刘璋与詹文荣,互称一声师兄弟,也是没问题的。
    难道,这守备周将军,是詹文荣那边的人脉吗?
    刘璋心中有些疑虑,虽说詹文荣受青州知府黄大人的赏识,可青州与锦州相隔甚远,而且守备将军与文官向来往来不多,就算是黄大人亲自出马,只怕对方还要摆摆架子,又怎么会给詹文荣一个举人这么大的面子?
    一时间,刘璋也想不出个头绪,索性便不去想了,心急火燎地催了一路,总算是来到了秦越宅子门口。
    秦越家的大门紧闭着,巷子口的行人来往如常,似乎看不出什么异样。
    难道是捕快报错了情?!
    躲在一边的张捕快一看到刘璋的马车,连忙从大树后溜了出来:“大人,您可算来了!”
    刘璋连忙拉着人仔细问了起来:“是你让人回去通报,说是这儿有守备军?”
    人呢?!
    张捕快哭丧着个脸,小心翼翼地指了指秦越家的大门,小声回道:“都在里面呢!早晨属下来得早,大门刚好开了一下,属下就从门缝里瞧见了!”
    张捕快顿了下,又连忙补充道:“小的前几年,曾奉您之命,护送贺礼去过周将军府上,所以才认得他的脸。”
    这么一说,刘璋倒是想起来了,三年前,是周显龙三十九岁的大寿,本地的习俗是寿辰过九不过十,虽说二人没什么交情,但是到底是在一地为官,周显龙又官阶高于他,面子情总得过得去,刘璋便命人送了一份贺礼,当时确实是叫了几个捕快一道护送过去的。
    “周将军现在还在里面吗?”刘璋心乱如麻,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可他直觉事情小不了,若是处理得不好,只怕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也会有所影响。
    “在呢在呢,属下一直在这里盯着,并未见有人从里面出来。”张捕快殷勤回答。
    刘璋正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示意李师爷上前敲门。
    门内,很快便有人前来开门。
    “来者何人?”前来开门的,正是昨日打退匪徒的侍卫长陈汉,一双鹰目锐利警觉,看得人不由心头一跳。
    刘璋按捺住哆嗦的心跳,客气地开口:“本官乃当地县令,听闻府上昨夜来了恶徒,特带了捕快,前来查案。”
    陈汉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嘲讽。
    什么时候轮到县令亲自出马查案了?不过是得知了周将军在这里,过来露个脸罢了。陈汉早就注意到了躲在门外的张捕快,只是见他是官府的人,这才没有驱赶罢了。
    陈汉正是厌倦了这种官场逢迎,才会急流勇退,选择去了安府做了一名侍卫长,如若不然,以他的功夫,今日官位应当不在周显龙之下。
    “秦公子乃家母的恩人,我实在是担心秦公子境况,这才亲自赶来,劳烦壮士通报一声。”刘璋明显察觉到了,自己的县令身份,并不能让眼前这人对自己有几分恭敬,反倒弄巧成拙,让人更加不屑了些。
    刘璋又连忙报上了自己与秦越之间的私下交情。陈汉闻言,这才让他进了门。
    刘璋默默擦了擦额间的细汗,万万没想到,当日母亲坚持要明面上感谢秦越的举措,今日竟成了他唯一入门的砝码。
    果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当日母亲坚持要让秦越为英娘看病,他还觉得母亲是被人蒙蔽了,要不是因他一向孝顺,不愿忤逆母亲,只怕也没法与秦越结下这份缘分了。
    刘璋在心里越发钦佩母亲的高瞻远瞩。
    正想着,陈汉将人领到了厅堂。周显龙正准备告辞。
    他毕竟身在官位,还有其他要事,见这里安排妥当,便打算先行离去。
    “林路,越儿,我营中还有要事,不得不先走一步了。这队守备军,便留在这里,护你们周全。”周显龙刚刚起身,正巧,刘璋来了。
    “哎呦,贤侄,我一早听捕快说你府上出事了,连忙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好在你没事啊!”刘璋这一声贤侄,叫得无比顺滑,好似此前已经叫过无数次一般。
    一路走来,刘璋已经留意到了府里的情况,大约是为了不引人注意,那些守备军都在院子里守着,人数不算少,起码有二三十号人,守着这么一个两进的小院,足够了。
    进了厅堂,刘璋又飞快地扫视了里面的情况,秦越与周显龙他是认识的。
    还有两个少年却是面生得很,年纪都与秦越相仿,一个略白些,坐在周显龙身旁,丝毫没有任何紧张的意思,只怕身份不低。
    另一个则略黑些,站在那少年身后,像是仆从。
    刘璋面上没有显露丝毫异常,进了屋后,先出声关怀了秦越的情况,而后才是与周显龙打招呼。
    “下官刘璋,见过周将军!”
    “刘大人客气了,一大早的,竟亲自赶来。”周显龙挑眉看向刘璋,刘璋却是面不改色。
    “哎,都怪那值守的捕快误事,要早知道是越儿府上出事,我定是连夜就要过来的!”
    作者有话说:
    因为榜单的问题,明天十二点的更新放在今天更新啦,现在更新,明天十二点不用等了哦~
    第五十章 、狗跳墙
    周显龙但笑不语, 刘璋这话,谁信谁是傻子。
    若真是担心,就该连夜赶来, 而不是这会儿才后知后觉。
    刘璋也知道自己这话,只能骗骗傻子,面前这几人,哪个瞧着都不像。可是他除了这么说, 也没别的办法了。
    “多谢刘大人关心。”秦越适时地开口, 解了刘璋的尴尬。
    周显龙虽不大瞧得上刘璋这种文官, 却也还没到非要揭穿别人的地步,只无视了他,再次叮嘱秦越和安林路:“有任何事, 立即派人来守备营找我。”
    安林路点了点头, 表示记住了,秦越却是拱手谢道:“辛苦周叔跑这一趟了。”
    周显龙满意地拍了拍秦越的肩膀,便转身带着亲信走了。
    刘璋看了一眼周显龙离去的背影, 不由擦了擦额头的汗,回头关切地望着秦越:“贤侄, 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为何还惊动了周将军啊?”
    其实,刘璋想问的是,你何时与守备将军搭上了线啊?!他可听见了, 周将军管他叫越儿!而秦越, 管周显龙觉周叔!
    听这称呼, 能是一般关系吗?!
    刘璋额上的汗, 刚刚擦了, 转瞬又冒了出来, 他在心里回忆着, 自己与秦越的几次交道,他应当没有做出什么失礼的事吧?
    对了,他当初虽不大瞧得上秦越,但因为碍于母亲的面子,也没摆县令的架子,后来秦越治好了英娘的恶疾,他夫人也是命人以母亲的名义送了重礼。
    他待秦越,即便算不上如子侄般亲厚,刘璋也自认为自己算得上是一位亲民的县令了。
    这样想着,刘璋不由微微松了口气,看向秦越的目光中也越发亲近几分。
    秦越不知刘璋心中万般杂思,他侧首看了一眼安林路,安林路立即心领神会,起身走到刘璋跟前,略一抱拳:“晚辈安林路,拜见刘大人。”
    刘璋此时哪敢摆县令的架子,连忙伸手将人扶起,甚是热情地问道:“快快请起。”
    说着,他又看向秦越:“越儿,这位安公子倒是面生,瞧着不是咱们桃溪镇人氏……”
    这又是哪路小爷啊?刘璋看向秦越的眼神中满是求知欲。
    秦越微微一笑:“刘大人好眼力,林路乃丹州人氏,半年多年才来的桃溪镇。这次能请来周将军,多亏了林路。”
    安林路咧嘴一笑:“周叔先前是我祖父的副将,若不是这样,我也不敢贸然劳动他的。”
    从四品的守备将军,竟只是他祖父的副将!
    刘璋心头一跳,真切地意识到,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小爷,年纪虽小,来头却是一点都不小!
    刘璋忙拱手请教,脸上满是谦逊之色:“不知安公子祖父,乃是哪位大人?下官日后见了,也不至于失了礼数。”
    “我祖父,乃昔日勇毅侯麾下上将军安荣昌,刘大人兴许没听说过吧?”
    刘璋一脸肃容,眼中尽是敬意:“安将军的大名,下官如何不知!昔日锦州水匪之患,正是安将军率军镇压,这才有了桃溪镇老百姓如今的安居乐业!下官心中又是敬佩,又是感激!”
    说着,刘璋对着安林路竟是一个作揖,安林路连忙敏捷地避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