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死后世子火葬场了 第7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叹了叹,拥住烨烨,静坐了片刻,便打道回府。夜间,姜知柳想着陆行云那双灰暗的眼眸,心里满不是滋味,辗转反侧了许久,才沉沉睡去。
    睡梦中,耳畔传来一声惊呼,她忙起身查看,才发现是烨烨梦魇了,满脸冷汗,不停地唤着“爹爹、爹爹。”
    她心头似被针扎了一样,忙搂着他软语安慰,他这才安然下来。拂着晦暗光线下,烨烨柔嫩的小脸,姜知柳眉头一紧,暗暗做了个决定。
    翌日清晨,她早早起来准备了些礼品,带着烨烨直奔去了陆府。看到陆府的牌匾时,烨烨眸光乍亮,试探地问:“娘,这是...”
    “是陆家。”
    姜知柳扬唇,拍了拍他的小手,然后当着众人的面进了陆家,得知她来了,老侯爷和老夫人忙出来,看到烨儿时,老两口老眼一红,下意识去拉他,烨儿却后退一步,恭恭敬敬行了礼。
    “曾祖父、曾祖母。”
    “哎哎!”
    稚嫩的声音落到耳中,老两口差点落下泪来,虽说他们和姜知柳生了龃龉,可烨烨毕竟是陆行云的血脉,祖孙之情是天然存在的。
    将烨儿细细过问后,老夫人敛去喜色,朝姜知柳淡淡道:“不知姜老板大驾光临,所谓何事?”
    姜知柳并不生气,泰然自若道:“我准备定居京城了,烨儿又想念他爹爹,我带他前来拜见。”
    她说的是拜见而非认亲。
    老两口脸色一冷:“行云身子不适,你还是改天再来吧。”
    眉头微蹙,姜知柳还未开口,门外传来一个清冽的声音:“祖母言重了,孙儿只偶感风寒,已经没事了。”
    众人转头看去,见陆行云从门口走了进来,眼眸清澈透亮,没有搀扶任何人或者物。
    老夫人眸光陡亮:“行云,你的...”
    陆行云咳了咳:“我没事,祖母你先陪祖父歇着吧,我有话对她们母子说。”
    老夫人面上一僵,只好忍气吞声,扶着老侯爷进去了。
    陆行云则步履翩然走进去,招呼姜知柳母子坐下。从他进来到现在,姜知柳一直盯着他的眼睛,见他如履平地,丝毫不似眼盲之人。
    “柳儿,你怎么一直盯着我看?”
    “咳,没什么。”姜知柳掩嘴咳了咳,将疑惑藏在心底。
    陆行云温然一笑:“方才你说你要定居京城?”
    “嗯。”姜知柳颔首,低头,拂了拂烨儿的头:“烨儿的老师迁居京城了,且我的商行也得向北方扩张了。”
    “嗯,读书之事的确重要。”陆行云微微一笑,眼底的光却黯了几分,虽然知道姜知柳不可能为了他而来,可亲耳听她这样说,他心里还是忍不住失落。
    寒暄了几句后,二人都不知该说什么了,一时竟沉寂下来。陆行云望着眼前的女子,心头似被苍茫的雨幕淹没,漫起了潮湿与酸涩。
    曾经至亲至密的两个人,却走到相顾无言,甚至都不会再起争执的地步,所谓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不过于此吧...
    姜知柳看着他,心里也是感慨万千,如云雾缭绕。
    静默了许久,她牵起烨儿的手,告辞离去,刚转过身,身后传来男子试探的询问:“以后我们还能见面吗?”
    姜知柳驻足,回眸浅然一笑:“会的,我会带烨儿来见你。”
    “嗯。”陆行云抿了抿唇,眸底生起一丝复杂。她说的是带烨儿见他,却不是她来见他,两者的意味是有差别的。
    不过转念一想,既然烨儿来了,她总得来不是?既然能见到,又何需在意见面的缘由?
    心底一松,面上顿时生出光彩:“我送你吧。”
    姜知柳倒是大大落落,也没拒绝,由她送着离开了。
    待马车远去,陆行云连忙转身,刚走到门槛,便哇地喷出一口血。旁边,冷月娘不知从哪里走了出来,一把扶住他,在他眉心扎了根银针。
    “不要命了,就为了这短短一刻,值得吗?”
    昨个晚上,她刚回京城,还没坐热呢,陆行云就赶过来,请她想法子让他短暂恢复视力,哪怕一刻也行。
    她问了书庭才知道,陆行云昨天去茶馆的时候,虽看不见,却有所感应,问书庭是不是姜知柳回来了,他当即四下搜寻,还真让他看到了。
    但陆行云却让他假装没看见,之后得知她回来,便直奔这里。
    听了书庭的回答,冷月娘黛眉紧蹙,俏脸似拢了层寒霜,没好气道:“没有。”
    陆行云失望而归,翌日,她去寻上门来,给他送了几颗药丸,并告诉他,服用之后,能短暂恢复一炷香的视力,但副作用非常大。
    陆行云却如获至宝,对她感激不已。
    而现下,陆行云擦了擦嘴角的血迹,笑意却淡若清风:“值不值得,原只在我。”
    看他这样样子,她眸中一刺,冷冷将他推开:“疯子。”
    之后的日子,姜知柳每个月都会带烨儿去见陆行云两次,有时在陆家,有时在外面,而陆行云每次见她之前,都会事先服用药物,获得短暂的视力,事后又一次不落地吐血,气的冷月娘放下狠话,以后再也不管他。
    可自那以后,冷月娘却再也没有离开过京城。
    至于陆行云,他打听到姜知柳的住处后,便时常去她家对面的茶楼坐着,一坐就是一天,只为能多“看”她一眼,听听她的声音。
    时光倏忽而过,转眼便是三个月,深秋的时候,城里忽然起了天花,不少大人和孩子都因此丧命。
    姜知柳本想带着烨烨逃走,却因封城,没能成功。每日看着焚烧尸.体城北的浓烟,她的心越悬越紧,只能将烨儿紧紧搂在怀里,用尽一切办法防护。
    可终究,烨烨还是病倒了,起了一身水痘。
    得知此事,陆行云不顾一切地赶了过来,他进屋的时候,迎面飘来一股浓浓的中药气息,又苦又涩。
    昏暗的屋里,烨儿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姜知柳趴在床边,紧紧握住他的手,不停地垂泪。
    看到这里,陆行云犹如跌进谷底,浑身冰凉,胸口处似被刀在割着,揪心颤。
    “柳儿...”他颤了颤唇,拖着沉重的脚步往里走。
    听到动静,姜知柳抬眸,模糊的视线里是他担忧的面容。她一怔,下意识抹了抹眼泪,问:“你怎么来了?”
    “我听说烨儿病了。”男子朝床上的小人儿瞥了瞥。
    姜知柳鼻尖一酸,强压住眼泪:“你走吧,烨儿得的是天花,会传染的。”
    陆行云却笑了,举重若轻道:“无妨,我小时候得过天花,而且...”
    他抿了抿唇,眼里泛起深深的愧疚:“我已经辜负过你们一次,这一次,我再也不会将你们抛下了。”
    望着他深邃眼眸里的阵阵暗涌,姜知柳恍了恍,眼前的情形与记忆中自己求他留下,他却转身离去的场景交映重叠。那些记忆原本已经模糊,此刻却越发清晰起来。
    胸口处海水漫灌,泛起一种难言的复杂感觉,似是怅惘,似是感慨,又夹了点潮湿。
    她拢了拢拳头,深吸了口气,将推据他的话咽了回去,纵然她不再需要他了,可烨烨需要父亲。
    她低头,看向烨烨因发热而通红的脸蛋,泪水再度打湿了眼眶。
    消瘦的身影倒映在陆行云瞳孔里,蕴成巨大的哀恸与怜惜,他咬了咬唇,试探地伸出手,即将挨到女子肩头时,又拢成拳头,缓缓垂落。
    “你放心,我已经着人去请大夫了。”
    “嗯。”姜知柳颔了颔首,声音很是压抑。
    等了一阵,外面传来匆匆的脚步声。二人转头看去,见冷月娘从外面走了进来,脸上遮着面巾。
    冷月娘扫了他一眼,问:“怎么样了?”
    “是天花。”
    冷月娘眉头紧蹙,走到近前,替烨烨把了会儿脉,脸色一变,唰地站起来:“他病的太重,我治不了。”
    姜知柳身子一软,泪水吧嗒吧嗒直落,陆行云忙将她扶住,眼眸揪成一团:“冷大夫,求你想想办法,烨儿不能有事。”
    冷月娘抿着唇,眸中含了丝叹息:“自古天花便是不治之症,小公子年纪小,病症重,我...无能为力。”
    霎时间,陆行云似坠入了冰窖,刺骨的寒冷似利刃从四面裹挟而来,手脚顿时凉到极点。
    姜知柳则脸色煞白,整个人像是魔怔了,手不停地颤抖:“不,不会的...”
    虽然她先前的大夫也这么说,可她始终不愿意相信,可此刻,连冷月娘都这样说了,她心里最后那一丝侥幸也被掐灭了。
    见她如此,陆行云眼眶一红,心里似刀在割着,他搂住她的肩膀,沙哑道:“你放心,我一定会把天下最好的大夫找过来,烨儿不会有事的。”
    “嗯。”姜知柳点点头,泪水却似洪水般,决堤而下,湿了他的衣裳。
    望着两人,冷月娘袖中的手一紧,眸底掠过一丝暗涌,正要出去时,外面传来一个声音:“不用找了,我已经找来了。”
    三人愣了愣,纷纷看过去,见门口处相继走进来两个人,一人着湖蓝色长衫,面容端方,眉目朗朗,举手投足带着股斯文,另一人做郎中生的也俊朗秀气,做郎中打扮。
    看到那郎中,姜知柳唰地站起来,眸中烁起一丝光彩:“杨大夫!”
    那郎中正是当年将烨烨从鬼门关救回来的落英谷的杨大夫,而旁边之人,则是如今的陆衡,也就是改头换面的韩羡之。
    陆行云下意识问:“你们认识?”
    “嗯,当年就是他,治好了烨儿的疫症。”
    闻言,陆行云也是眸光一亮,心底生出一丝希冀。他连忙上前,屈膝跪在地上,眼里满是诚恳与哀求:“杨大夫,求求你,无论如何,都要救救犬子。”
    姜知柳也跟着跪下,言辞恳切地哀求。
    杨大夫忙将两人扶起来:“两位快起,在下此来,就是为了救令公子,你们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说罢,立即走到床边为烨烨把脉。
    只见他脸上阴晴不定,眉头也蹙了起来。见他如此,两人的心顿时悬了起来,姜知柳攥着拳头,手心都出汗了。
    瞥见她忧心忡忡的样子,陆行云犹豫了片刻,终究扶住她的肩膀,柔声宽慰:“会没事的。”
    “嗯。”
    一旁,韩羡之和冷月娘看着两人,都露出复杂的表情。
    片刻后,杨大夫松开手,叹道:“令公子的病确实很重,不过前不久我途径一个患了天花的村庄,倒研究些眉目,想来应有六成把握。”
    六成。
    陆行云两人眸光一亮,朝对方看了看,齐齐跪下:“杨大夫,烨儿就拜托你了。”
    杨大夫只好将他们扶起来:“言重了,这样吧,治病需要安静,还请二位出去静候片刻。”
    “好。”
    二人应下后,朝烨烨深深看了一眼,一起走到屋外等候。韩羡之也跟着出去了,冷月娘正要举步时,杨大夫却开口了:“师妹,你留下。”
    此人正是冷月娘曾经的心上人,那个精通医术的师兄。他看着冷若冰霜的女子,眼底掠过一丝暗涌。
    冷月娘冷冷瞥着他:“不怕我碍事了?”
    杨大夫面上一僵,不自然地笑了笑:“师妹说的哪里话,我此次孤身前来,并未带药童,所以想请你留下来搭把手。”
    “你就不怕我下毒吗?”她翻了个白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