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小寡妇二婚娇宠日常[七零] 第17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还记得在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说,岁岁要过很多年才能考大学。当时她数着手指头,十根手指头都数完了,还数不到十七八岁。
    可是现在,哥哥还这么小,居然要读大学了!
    安年被华京大学的少年班录取,这简直成了家属院的大新闻。
    大家知道这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可没想到,人家居然这么会读书。嫂子们实在是太眼馋这录取通知书了,纷纷把自家孩子压在书桌前,只差把他们的脑袋摁到书本中了。
    可是孩子们大了,有自己的脾气,一个个都不听话。
    “安年的妈妈以前就考上京大了,他是随他妈妈!”
    “安年的姥姥是京大的教授,他是随他姥姥!”
    “妈,您和我姥姥也考个京大让我看看,做个榜样?”
    嫂子们被气得够呛。
    安年要随,也是随了他的亲爸妈,关楚婉和姜教授什么事?不过不得不承认,孩子天资聪颖,再加上家中有学习氛围,可不是事半功倍吗?
    嫂子们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这些年,顾副团长家对安年和岁岁就跟亲生的没两样,她们总不能把人家是养子养女的事挂在嘴边。孩子们不乐意像安年这样念书,也只能随他们去了,谁让他们的心思不在学习上呢?
    只是到了这会儿,嫂子们对楚婉一家子是更羡慕了。
    安年考上少年班,岁岁的学习成绩也怪好的,看着心思不在学习上,门门考试拿全班第一,怎么这么让人省心呢?
    到了九月,一大家子人要一起送安年去华京大学。
    但是,顾鼎山刚穿上自己的老军装,项静云刚换上自己新买的漂亮成衣,还没来得及出干休所,就被儿子和儿媳妇劝退了。
    “爸,莹莹也要去,你们看她肚子都这么大了,不方便吧?”顾骁说。
    “老头子,你在家看着莹莹,都快生了,还到处跑,哪儿都不准去!”项静云下达指令。
    “妈,莹莹想吃您做的鸡蛋羹。”楚婉说。
    顾鼎山一声令下:“老伴,你也别去了。”
    顾骁和楚婉对视一眼,松一口气。
    昨天安年还愁呢,说他都是大学生了,这么多大人送他去学校,会不会被同学笑话……现在,他们夫妻俩一下子就给他把这个问题给解决好了!
    小俩口和老俩口一起回军区大院,一对带着安年去大学报到,另一对则前往闺女家。
    只是等到他们一家四口往大院外走时,项静云的心里突然有些纳闷了。
    “莹莹的嘴巴这么刁,怎么可能非要吃我做的鸡蛋羹?”
    “也对,她平时可从来没说过要吃你的鸡蛋羹,你也就会这一个,多难吃啊……”
    “老头,有阴谋!”
    ……
    站在华京大学校门口时,岁岁的骄傲和自豪感都快要从胸腔里溢出来了。
    她一脸振奋的小表情,往里面走,还招招手,让哥哥快一点。
    安年手中什么都没提,被子和生活用品都是他爸拎着的,小少年加快脚步往里走,但始终是跟着妹妹的步伐。
    不知道的学生家长,还以为考上少年班的是岁岁,一个个都忍不住称赞。
    “这小丫头看起来没多大,也考进来了。”
    “真有本事。”
    “脑子该有多聪明啊!”
    岁岁的脸都红了,顿住脚步,也不知道该不该跟来来往往的大人们解释。
    华京大学的住宿条件很好,宿舍虽小,但该有的全都有了。几个孩子们年纪都不大,有的一直都是一门心思扑在读书上的,在生活上没有什么自理能力,看起来都还是孩子,站在宿舍的床前,一脸懵。
    家长们都操碎了心,一边帮忙铺床,一边叮嘱他们饿了得吃饭。
    安年摸了摸后脑勺,悄悄看了妈妈一眼。
    一看孩子的眼神,楚婉就知道了,他是想问妈妈,饿了得吃饭还要人教吗?
    安年从小就懂事,教育照顾这个孩子是让人省心的,可现在孩子要住宿了,顾骁和楚婉的心开始悬到嗓子眼。
    他们把被子拿出来,想要帮孩子铺好,可是安年小手一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他铺被子时特别利落,室友们都快要看得傻眼。
    小少年见着大家崇拜的表情,忍不住炫耀了一把自己叠被子的水平,直接将被子叠成豆腐块。
    “这是怎么做到的?”
    “整整齐齐一块,我妈都没这么会叠……”
    安年扬了扬下巴:“我爸爸是军人!”
    楚婉不由笑出声。
    看来这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并不感到忐忑,相反还挺乐在其中。
    只不过再独立的孩子,在和家人分别的时候,也是不舍的。
    在华京大学的食堂吃完饭之后,爸爸妈妈和妹妹就要回家了。安年性子沉稳,从小就说自己是小男子汉,如今长大了,也不会轻易掉眼泪,就只是红着眼眶,低着头。
    安年喜欢读书,也喜欢上大学,但这一刻,他不由孩子气地想,如果爸爸妈妈和妹妹能和他住在一个宿舍里就好了。
    “要不办走读吧?”楚婉说。
    “不行,家离学校这么远。”安年看向顾骁,“爸爸,什么时候能搬到总军区啊……”
    当年顾骁是想要申请调到总军区的。
    可自从他升为副团长,肩膀上的任务就更重了,实在离不开成湾军区。
    “爸爸去想办法!”岁岁说,“爸爸什么办法都能想得到!”
    “好,爸爸想办法。”安年附和妹妹的话。
    安年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想到刚才宿舍里崇拜着自己的小伙伴们,他便想着,也不知道能不能在这里交到像省事儿那样的好兄弟?
    和爸爸妈妈道别的时候,他说:“妈妈,等妹妹出生了,我要第一个回家看。”
    “等妈妈一去医院,爸爸第一个来学校接你。”顾骁承诺。
    安年放心了,刚要满意地答应,突然听见岁岁在边上小小声开口。
    “不是妹妹,是弟弟。”
    安年坚持自己的想法。
    肯定是妹妹!
    ……
    安年平时并不是话多的孩子,可他住校之后,家里还是冷清了不少。一连好几天,楚婉都睡不踏实,问顾骁,这孩子在学校会不会不适应。
    他俩放心不下,第二天醒来就去学校看孩子,直到看见这孩子一只手抱着书本,一只手和室友勾肩搭背,才松一口气。
    姜曼华和项静云用这几个月的时间,织了不少小衣服。
    她俩就像是不知倦似的,织出来的衣服堆成山,一个往闺女家送,另一个则往闺女和儿媳妇家送。
    虽然给织衣服的是自己亲妈,可顾莹还是不得不说一句,她妈织毛衣的水平,和楚婉的妈妈差了一大截。好几件毛衣上都有大小不一的洞,小娃娃穿上会漏风吧?
    “怎么样?”项静云兴冲冲地问。
    “真好看!”顾莹比了一个大拇指,“不过已经够了,下回不要织了。”
    “孩子长得很快的。”顾莹又心虚地补充。
    “怕什么,大的穿了给小的穿。”项静云说。
    顾莹眯起眼睛。
    肚子里这个都已经让她遭不少罪了,她妈居然还想着下一个!
    “项同志,现在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小孩。您忘了前段时间,我们这儿的副营长还因为超生被降职了吗?”顾莹说。
    项静云一拍脑门子。
    退休之后,她居然忘记关注政策了,还抱着一点侥幸心理呢。
    “项同志,您这觉悟不行。”顾莹批评道。
    “去去去!”项静云想推闺女一把,无奈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就斜了她一眼,“没大没小!”
    另一边,姜曼华也献宝一般给闺女看自己织的小毛衣。
    很难想象,从前那个对谁都不冷不热的姜教授,织起毛衣,居然比她婆婆还要停不下来。
    “好看吧?”姜曼华难得多了一些嘚瑟的表情,小声道,“我觉得我织的毛衣比你婆婆的要好看。”
    楚婉不由偷笑。
    姜教授不是只对学术研究感兴趣的吗?居然还学会攀比了!
    “好看。”楚婉犹豫着,“好看是好看,主要是这——”
    “这什么?”姜曼华赶紧问。
    “妈,您织了这么多毛衣,但是看起来好像不太符合季节。就拿这件来说,看着毛茸茸的,很暖和,但又是短袖,什么时候穿呢?”
    姜曼华面露难色。
    真是失策了!
    “不管做成什么样,我都喜欢。”楚婉挽着妈妈的臂弯,笑吟吟道,“短袖的毛衣里面再加一件长袖小毛衣,就可以穿啦。”
    “会不会穿不下?”姜曼华问。
    “那就希望我们家小娃娃不要胖嘟嘟的。”楚婉说。
    “那不行,胖乎乎才可爱,跟我们岁岁小时候似的!”姜曼华立马反驳。
    母女俩把小毛衣叠好,放在柜子里。
    楚婉看着还没出生的小娃娃都有这么多衣服了,转头说道:“妈,我觉得你偏心眼。”
    “啊?”
    “我怎么没新衣服穿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