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小寡妇二婚娇宠日常[七零] 第17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郭青香觉得自己真傻,她都还没和他结婚,怎么能在跟着他回家时住他家呢?就算他家没有多余的屋子,也该让他去他父母屋里打地铺才对,否则才让人看轻了。
    屋外,邓父和邓母絮絮叨叨的声音时而响亮,时而又变得低一些。
    郭青香的眼圈不自觉发红,丢下手中还没叠完的衣服,夺门而出。
    跑出邓家之后,她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
    郭青香的眼泪缓缓落下,如果她的朋友们在这样的处境下,会怎么做?
    汤嫦做事果断利落,脾气也冲,大概会直接让她和邓宗的父母大吵一架。楚婉看起来绵软,但主意最大,兴许会劝她别再忍气吞声,收拾行李离开才是好的选择。至于性子单纯的凌月银,向来都是宿舍里的开心果,或许会拉着她,笑眯眯地说,有什么不开心的,吃一顿好的就开心了。
    郭青香知道她们会如何劝说自己,可问题是,她学不来她们的果断、坚定和乐观。
    她好强,骨子里却自卑,别说邓家人能轻易拿捏她,就连她自己也不得不赞同他们的想法。
    郭青香在这个陌生的村子里走着,她已经不哭了,只是眼中泛着泪光。经过村尾的小屋时,她想转身,突然听见一阵不小的动静。
    村尾屋里的老太太摔在地上,一个搪瓷杯落地,发出清脆响声。
    郭青香往里看了一眼:“奶奶,您没事吧?”
    话音落下,她犹豫着:“要帮忙吗?”
    老太太没出声,挣扎着,想要扶着炕边坐起来。
    郭青香没再耽搁,进去扶起她。
    老太太干瘦,郭青香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的胳膊,几乎没摸着什么肉,都是骨头。
    这一跤,她跌得不轻,坐在炕上好一会儿才缓过劲。
    郭青香捡起地上的搪瓷杯,帮老人家倒了一杯水。
    老太太接过之后,慢慢喝了好几口,才捂着摔疼的腿,说道:“同志,谢谢你了。我孙子出门去找赤脚大夫给我拿草药了,要不是因为你,我得等他回来才能起来。”
    “您身体不舒服吗?”
    “老毛病了,这几年一直是这样。就是苦了我孙子,哪儿都不能去,要在家里守着我。”
    老太太说话的速度很慢,但语气温和,就像是郭青香曾经念初中时的老教师似的,不管说什么,都是娓娓道来。
    郭青香这样一说,老人家笑了:“同志,你还真猜对了,我以前就是老师。”
    郭青香来到这村里之后,就没和人好好说过话。邓宗的父母难得见儿子回来,从早到晚都是拉着儿子的,就只有晚上休息时,他才回来。可村里的屋子隔音不好,屋里说句话,边上人都能听见,所以她就算是有一肚子话,都是憋着的。
    这会儿,老太太和善,她又闲来无事,便陪着聊聊天。
    原来老太太姓宋,两个儿子都过世了,一个闺女嫁得远,平时不常回来,家里就只剩下她和孙子两个人。
    宋奶奶家是整个村子里最穷困的家庭,她上了年纪,眼睛不好使了,又一身病,都是孙子照顾着的。起初郭青香还以为她孙子年纪还小,直到老人家提起家里穷,连媳妇都娶不着时,才知道,原来她孙子比自己还大一岁。
    “家里太穷了,当年我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孩子,村民们都爱欺负我们。我本来想让我孙子去考大学,考上大学就好了,但是可惜没考上。”
    “你说多奇怪,我孙子从小到大的学习成绩都好,但就是没考上。”宋奶奶摇摇头,“村民都说我吹牛,要是成绩真这么好,怎么着也能考上个大专吧?可我哪会吹牛?我自己以前就是老师,还不知道自己孙子是咋回事吗?”
    宋奶奶说着,又和郭青香聊起她的情况。听说郭青香是京大的毕业生,毕业后被分配到报社工作时,她一脸欣赏:“对了,同志,之前没见过你,你是来找谁的?”
    “我是邓——”郭青香迟疑了一下,想起邓宗的话,又说道,“我是二牛的对象。”
    宋奶奶愣了愣。二牛小时候,人家喊着“二牛二牛”,之后便会打趣,叫他二流子。这孩子心术不正,从小就不学好,可她不好当着人家对象的面说什么。说不定长大之后,他变了呢?毕竟高考恢复之后,他埋头学习一个月,还真考上京市的大学了。
    “真好,两个人都是大学生,出路多好。”宋奶奶感慨道,“我们家小宗就没这个福气,这孩子,像是就是走霉运似的,小时候爹妈都没了,长大后又摊上我这个奶奶。学习成绩再好,也得考试的时候发挥好啊……”
    “小宗?”郭青香一脸错愕,“这里是邓家村——”
    她拧了拧眉:“您孙子叫邓宗吗?”
    “是啊。”宋奶奶谈及孙子,谈及过去,苍老疲惫的眼中多了几分光芒,“那会儿村民都说我有文化,起名字都来问过我,我给起了名,他们会送一点吃的过来,不贵重,就是个心意。就像二牛他们家,说我们家福气好,生了二牛之后,让我给起一个和小宗差不多的名儿。我一想,那就叫小崇吧,崇山峻岭的崇,寓意也好。我那时还挺高兴的,二牛自己的伯父都是中学校长,这么高看我一个退了休的学校老太太……”
    “哪能想到,我们家的福气都是以前的事儿了。后来整个家,就只剩下我和孙子了。”
    宋奶奶的眸光又黯淡下来。
    她是受过教育的老太太,不能时不时把“霉运”、“福气”这样的话挂在嘴边,这不是传播封建迷信吗?可她就是忍不住,每当思及过去,倒不是为自己而惋惜,只觉得可怜了邓宗。
    “同志,你怎么了?”宋奶奶忽然看见郭青香煞白的脸色,忙问道,“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我孙子快回来了,我让他带你去看看赤脚大夫吧。”
    郭青香不敢多待,只摇头含糊地说了一声“没事”,跑了出去。
    往外跑时,她心跳如雷,喉咙像是被人死死地掐着,发不出任何声音。不远处,一个年轻小伙子也往回跑,他手中拿着草药,脸是黝黑的,双眸也漆黑。郭青香忽地怔住了,停下脚步回头,看见他背上有一层汗,浸湿了单薄又打着补丁的衣服。
    他步履匆匆,跑到村尾,要进屋时,擦了一把自己额头上的汗,笑着喊:“奶奶,我回来了!”
    “不累,一点都不累。”
    “药肯定要吃,你要是不吃药,我得生气了。”
    “不拖累,有啥拖累我的?”
    郭青香不敢再听下去,她双腿发软,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前走。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她遇到“邓宗”。
    他也是满头大汗,一脸着急的样子。
    “青香,你跑到哪里去了?我找了整个村子,都没见到你。”
    “你是不是听见我爸妈说的话了?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土里刨食大半辈子了,没文化。”
    “反正咱们是住在京市的,你要是不喜欢他们,以后尽量不回来,行吗?”
    邓宗安抚着她,紧紧将她拥入怀中。
    感觉到怀里的人在颤抖,他便又说道:“你放心,我会对你好,一定不会负了你。等结婚后,咱们住在报社的职工大院,双职工家庭的日子一定比村里任何人都过得好。以前瞧不起你的村民,再也不敢对你爸妈和哥哥说风凉话……”
    ……
    顾莹怀孕之后,过得日子比从前更好了。
    结婚这么多年,她工作忙,很少跟齐远航回婆家,几乎没怎么吃到齐母做的饭,直到这段时间才意识到,原来她婆婆的厨艺居然这么惊人。齐母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隔一两天就会拎着饭盒往军区大院送,大院里有几个嫂子打趣,说她哪是给顾莹做好吃的,实际上是想喂饱莹莹肚子里的娃,那才是她的亲孙呢。
    顾莹其实并不太在意。
    婆媳之间的关系,她早就想透了,大家相处融洽的话,就客气一些,相处不融洽,大不了少见面。婆婆和儿媳妇之间也是有缘分的,她和齐母不像楚婉和项静云一样有缘分,就只能想开点了。反正她吃不了亏,再说了,都已经有这么多人疼她了,多一个少一个,重要吗?
    再说了,就算是对她肚子里的娃好,可下厨这么麻烦的事,齐母也不容易。顾莹设身处地,想着如果是她自己,将来儿女二三十岁的时候,她这个小老太肯定还是会拉着齐远航去看电影,才不愿意操心这么多呢。
    顾莹的孕期好心情,并没有被大院里嫂子们的闲话声打乱。
    只是在怀孕两个多月的时候,她的情绪,还是狠狠地波动了一回。
    那是因为,楚婉也怀孕了。
    听说嫂子怀孕,顾莹自然是欣喜的,可她愣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嫂子这么快就有了呢?要知道,她看了多少医生,喝了多少中药,最后决定放弃了,才等来这一刻啊!
    顾莹独自思索了许久,最后严肃地对爱人说:“齐远航,我知道了!生孩子的秘籍,就是顺其自然!”
    想通这一点之后,顾莹仍旧吃好喝好,一个劲傻乐。
    她想着楚婉可不能和自己一样生个闺女呀,要不然,她就没法把岁岁小时候的那些漂亮小裙子借过来穿了。
    至于齐远航,则默默地开始怀疑自己。
    是不是因为顾骁的体力比较好?
    这话,他自己在心里头想着,也不好意思对别人说,就只每天自个儿加练。
    连续好长时间,顾莹坐着吃吃喝喝,看着齐远航在自己跟前做俯卧撑。
    她不理解,平时在操练场上还没练够吗?
    好几次,顾莹想要帮他省省力气,就故意多数几个俯卧撑,让他早点休息。
    可齐远航摆摆手:“刚才少数了五个,我得补回来!”
    顾莹:?
    你自己都暗暗数着,何必耽误我的宝贝时间呢?
    炫耀自己的腱子肉是吧?
    ……
    楚婉怀孕了,一大家子人再次迎来新一轮的欢天喜地。
    顾鼎山和项静云因照顾闺女累积了两个月的经验,现在再照顾楚婉,简直是轻车熟路。老俩口都退休了,有钱有闲,除了给家里两个孕妇准备各种补品之外,还将目光放在了百货大楼的漂亮衣裳上。但就算是百货大楼,也不怎么卖小婴儿穿的衣服,顾鼎山就拽着老伴去买毛线。
    买不了,她这个当奶奶和姥姥的,还不能亲手织吗?
    项静云不知道怎么打毛线,就只好在军区大院“守株待兔”,等到姜曼华一来,连忙迎上去:“曼华,你教我织毛衣吧。”
    “织毛衣?”
    “哦,还有小手套、小袜子、小帽子……我都要学!”
    家属院的嫂子们,再次陷入新一轮的震惊中。
    以前顾营长一个人带着安年和岁岁的时候,见他挺低调的,怎么现在他们家的人越来越多,整个家庭的氛围也变得越来越夸张了?
    对此,顾老爷子就只是在拉着安年和岁岁遛狗时臭屁地摆摆手:“双喜临门嘛,是得庆祝一下。”
    安年和岁岁前段时间好好争论了要弟弟还是要妹妹的话题,到了最后,在姑姑一本正经的教育之下,他俩才终于知道,妈妈和姑姑生男生女,并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不过他俩一点都不着急,因为家里很快就要有两个小婴儿了,总会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的,到时候兄妹俩就皆大欢喜了。
    楚婉和顾骁不知道兄妹俩已经想开了,小俩口在家的时候,压根不敢讨论生男生女这个问题,生怕引起他们的激烈讨论。
    其实在夫妻俩心中,这些年,他们有安年和岁岁,早就已经儿女双全。所以不管肚子里的小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锦上添花。
    这会儿,楚婉吃完饭,打算进厨房顺手把碗洗了,可手还没沾到水,立马听见岁岁的声音。
    “哥哥!妈妈洗碗!”岁岁大声喊。
    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安年跑过来,抢走楚婉手中的碗。
    十多岁的安年,个子突然窜高,但光个子不长肉,还是很清瘦。
    第一次见到这孩子时,他一脸敌意,拉着妹妹的手,喊着“岁岁”,别把名字告诉陌生人。一转眼,他竟变成了小少年。
    “妈妈跟你一起洗。”楚婉笑着说。
    见楚婉转头想拿抹布,岁岁又迅速夺走,继续大声道:“爸爸,把妈妈带走!”
    下一秒,在楼上晒完衣服的顾副团长赶来,牵着媳妇的手,拉着她回屋。
    “躺着休息。”顾骁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