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若是从观众和票房角度分析,选一部受众面广的爱情片最为合适。只要颜值够高、会撒糖卖萌、制造笑点泪点,那么电影票房必定差不了,演技也不需要多么精湛。
    但如果是冲着夺奖去的,那一部简单的爱情片可打动不了评审。从各大电影节的口味来看,要么偏爱鸿篇巨制的大成本历史片,要么就是喜好深入内心的文艺片。
    但阮青青的履历太少,神格不够,想要再像拍《乱世》一般好运气地捡漏,是不太可能了。大多数导演还是偏爱更加成熟稳定的女明星。
    阮青青的资历浅薄了点,能拍好一部电影是天分,能拍好每一部电影就是本事了。但现在的导演们更是格外爱惜自己的影片,万万没有拿出来给她试炼演技的机会。所以,阮青青想一步到位,再拍一部知名导演、投资上亿的大片女一号,基本上就是白日做梦。
    明白这一点,阮青青就格外冷静。她细细地翻看了每一部剧本,静静思考了好长时间,终于从诸多剧本中挑出了一个薄薄的本子,递给了靳白。
    靳白沉静地看完之后,思考了一会儿没有立即开口说话。然后,才重新翻到导演那栏,问道:“你确定想拍这部?”
    阮青青肯定地点头。
    靳白扣下剧本,说道:“我和剧组联系一下。”
    阮青青选中的这部电影名为《弦》。从名字便可知,这是一部文艺片。电影的时间跨度极大,从女一号的孩童期一直演到而立之年。所以,怎么把握角色的年龄跨度就是一项挑战。
    更为艰难的挑战是,这部电影是主角是一名哑女。她生来可以听到世间万物,但偏偏不能开口说话。所以,就将自己的全部心绪都寄托在了一把小提琴上。可以说,小提琴就是她的心声,琴弦就是她的口。
    第三重挑战,自然就在乐器演奏上。常有人说,学习小提琴前三年都是在锯木头。阮青青没有一点基础,怎么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掌握好这一门乐器,成为一个行家里手?
    除了这三重人物塑造的挑战之外,更有故事情节上的曲折跌宕。所以,阮青青对这一部挑战重重的电影兴趣极大。然而她挑剧本,也不是全然凭借自己的兴趣。
    这虽然是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但剧组优秀,制作精良,导演更是在文艺片市场上小有口碑。何况,她还有后世记忆这个大杀器,十分清楚这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优秀文艺片,在各大电影节上颇有宠爱。
    综合考虑之下,阮青青选择了这部电影。
    但是没想到,靳白那边相谈的并不顺利。这部电影是小成本的文艺片,注定了演员要吃苦,片酬要打折扣,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靳白也同意稍稍作出让步。却未曾料到,在他们挑选剧本磋磨的这段时间里,导演李立山也发现了几名适合作女一号的演员。
    所以,现在想一对一单独商榷主演之事是不可能了,无论是阮青青,还是导演看中的人必须都得经过试镜。实力如何,一试便知!
    靳白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阮青青,没想到她却是一点担心都没有,轻快地答应道:“没问题。”
    靳白干脆也不干涉她的选择,与剧组协商,定好了试镜时间,为阮青青留出了半个月的准备时间。原以为,阮青青要闭关修炼,寻找角色状态,没想到她倒是一听放假就高兴得撒了欢,包袱款款地就带着全家人出门旅游去了。
    这让他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见过哈士奇吗?一松绳子扭头就跑,九匹马都拉不回来的那种蠢狗?
    阮青青出门的时候,就跟那一模一样!
    靳白倒是心态沉稳,他倒想看看出去浪了一圈之后,阮青青怎样回来拿下试镜。呵呵,要是那不想的话,以后还是关家里莫出去丢人。
    第44章 皇坛子  ”
    她的话掷地有声,反而让小姑娘们面面相觑,相互使劲打着眼色,不敢再随便开口。
    阮青青笑容爽朗地说道:“不过我也是来试镜的,最后能不能试上还是要看导演。”
    这句话大大地安抚了众人的焦虑。就算阮青青是刚刚闭幕的金凤奖提名者又怎么样?还不是也得来老老实实地来试镜,并没有受到特殊礼遇啊。
    既然女主角并不是一早拍板定好的,那不就说明他们还有机会?只要好好表现,说不定就能拿下这个角色!
    立时,不少试镜者的热情就被点燃了起来,劈叉练舞的、朗读练声的、模拟表演的,什么都有。
    这时候安静坐在椅子上的阮青青,就有一些不同寻常。
    许多人都对她好奇得厉害,只是碍于竞争的关系不好上前攀谈,阮青青亦大大方方地任由她们打量。
    从她这里看去,试镜女一号的人数虽然不多,只有十多个,但无一不是青春靓丽的形象,有几人明显还是在校大学生。
    可见导演挑人的喜好来,他更希望女一号是一个青春向上的感觉,为此演技可以稍微让步,让演员更多地本色发挥。
    所以,纵然在场的试镜者中没有在演技上与她匹敌的,但阮青青能否达到导演心目中的感觉,亦是一个挑战。毕竟,感觉这事太玄而又玄了,全依赖主观印象。
    试镜开始后,演员们一个一个依次进入了试镜房间,出来时脸上的表情都还不错,说明试镜的气氛比较和睦。剩下几名未轮到的人,却是更加紧张起来。
    阮青青捏着剧本,垂眸调整状态,蓦然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阮青青,到你了!”
    她朗声应答了一声,立即起身将身上的物品托付给助理李圆圆,然后稍微活动了一下手脚,昂首推门走进了试镜的房间。
    导演李立山手下记录的笔微微停顿了一下,抬头望向她。
    “上午好,我是阮青青。”她的笑容灿烂,眼神真诚,不由就感染到了屋里的人。
    李立山轻轻点头,举手示意,请她坐下。
    阮青青便安然落座。
    “剧本已经看过了吧?说说你对这个角色的理解。”李立山神情严肃,沉稳地问道。
    阮青青对这种试镜形式也十分熟悉,便将这几日早就想好的答案和盘托出。“女主角的名字叫做陈静。我想,从她的名字里就可以看出性格。”
    她的角度颇为新颖,立刻就抓住了众人的心神。
    刚才进来的试镜者,有从性格剖析的,有从身体缺陷说起的,但没有一个人会从名字的角度下手,开始说文解字的。这个新颖的角度顿时让李立山导演眼神一亮,安静地听她说下去。
    阮青青详细分析道:“陈静这个名字,取沉静之意。女主角是一名哑女,她生来说不了话,所以从外在来看,她一直是一种缄默安静的状态。但我认为,这种沉静的性格更多的是表现在她的内心世界里。”
    阮青青有条不紊,徐徐说道:“面对外面的艰难险阻、挫折磨难时,她始终不疾不徐,没有太多高亢的情绪反应。这既可以说是她的性格,也可以认为是她内心力量的坚韧和笃定。所以,她的沉静不是一种自我放弃、无为而治的颓废,而是一种坚如磐石、内心澄澈的强大力量。”
    她的眼神温暖,脸上的笑若淡如云烟,在不知不觉中散发出一股子安稳坚定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就将目光聚集在她的身上。不知怎么的,在场的众人都觉得在她身上看到了陈静的影子。
    然而,她话头一转,又道:“纵然女主角最大的特点是沉静,但她毕竟是一个青春年华的少女,也有自己的纠结、痛苦、反复与挣扎,不过是将这些情绪深深压抑在了心底。只有在音乐中,她才能够彻彻底底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因此,陈静的小提琴演奏格外深入人心。”
    她的一席话解说完毕,却让人听进了心里。就连李立山也是沉思了几秒,才开口说话。
    “从剧本里任选一个片段,表演一下。”
    阮青青点头应下。她没有立即站起来,反而依旧垂首坐在桌边。
    整整一分钟过去了。
    坐在她对面的剧组主创们心生不解,相互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这姑娘是怎么回事啊?刚才看着挺机灵的,怎么现在木愣愣地坐着呢?不赶紧站起来表演等什么呢?
    李立山导演只好开口询问道:“咳,阮青青?”
    谁知阮青青竟是缓缓地抬起头,左眼就落下了一行泪。
    众人顿时就被震住了!
    阮青青心无外物,专心地沉醉在自己的状态里。她明明没开口,眼神却已经说明了一切。
    澄澈的黑眸里充满了复杂、纠结、痛苦、无奈,静静地望视着,却仿佛一眼就能看到人的心底。
    她是一个容貌清丽、气质独特的少女,却又是怎样的哀伤和痛苦?
    阮青青霍然起身,将手里捧着的一张纸郑重地放回桌上,然后擦干泪痕,眼睛里满是坚毅和沉稳,重新作出双手捧着小提琴的模样,将它锁在了柜子里,再也不见。
    那一瞬间,她的眼神由不舍慢慢转为死灰一般的寂静,一如她的心境。
    李立山瞬间明白了,她表演的片段是陈静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因为奶奶突然病重的原因,最终决定放弃心爱的小提琴,出去工作。
    第45章 焖烧牛肉
    事实可见,靳白的重要事务真的没有美食重要。
    他手中拿的小碗,已经是第二碗皇坛子。纵使一个小碗儿份量不大,但大早上十点就到阮家吃美食的人甚为少见。就连阮记餐馆最忠实的老主顾,也才在十一点出头来报道。
    “老板,那盅子皇坛子可是能开锅了吧?我可是老远就闻道味道了。”餐馆熟客一推门就高声问道,语气里充满了期待。
    阮青青看着自己面前空空如也的瓦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真的不是她吃得多,而是对面的男人太大胃。
    阮爸闻声从厨房里走出来,急忙抱歉道:“对不住,皇坛子是炖给自己家吃的,已经吃光了呢。”
    食客顿时不答应了,直接嚷嚷道:“嘿,老板你们自家吃什么时候做不行?我可是盼着好几天了。今天早上就故意没吃饭,算好了点卡着过来,您跟我说没的吃了?!”
    这人是个老主顾,平日里最为挑嘴,非美食不吃。阮爸也不愿让老顾客伤心,于是笑呵呵地打圆场道:“别着急,今保证让你吃上好东西。刚做了一道小菜,保准你没吃过。”
    这话一下就激起了顾客的好奇心,“老板,你这话可是大了!不说水里游的,山上跑的,就连天上飞的我都尝了个遍,有什么小菜能没吃到过?”
    阮爸哈哈一笑,将他带到偏好的老座位,转身进厨房端出去了一碟子凉拌菜。观其色泽,青红相配,甚为悦目。再仔细一打眼,更是让人忍不住地惊讶。
    那人奇道:“咦,这是鸡肫?”
    “对,黄瓜干拌鸡肫。”阮爸自信地回答。
    那人一听,忙不迭拿起了筷子,细细一尝,顿觉十分特别。黄瓜干晾晒之后仍然保有脆劲,更是增添了几分韧感,配着鸡肫的嚼头,加上特制辣油的香味,吃起来趣味十足。
    吃了两口之后,食客忍不住对阮爸竖起了大拇指,称赞道:“这菜真是绝了!的确是我第一次见,老板,给我来一瓶小酒,这一道最适合下酒。”
    “好嘞!”阮爸应下。
    而阮青青在一旁看了,更是咋舌。真正的食客,就是要突破时间的限制享用美食。至于大中午头喝酒什么的,完全不是个事!
    阮青青起身,准备将桌子上的盘碗收拾好,却见靳白始终坐在座位上不动。于是,她便说道:“靳哥,楼上有客厅和卧房,你可以上去休息。”
    哪知靳白竟是微咳了一声,唇边漾起一抹笑意,眼神爽直地看着她,“我还没吃饱,阮叔刚才做的小菜不如再来一份?”
    阮青青:“……”
    她看错了,原来真正的吃货在这里。
    享用了满满一桌的美食之后,靳白终于动身离开,出门工作。阮青青看着外面斜了一半的日头,简直就是无话可说。
    更何况,靳哥您老走可以,先把餐费给结一下啊!阮青青真心担忧,照这种形势,自家的餐馆总有一天会被靳大经纪人吃垮。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根本就是一个开始。晚上八点,靳白又来阮家餐馆报到了,而且这次他是浩浩荡荡地带了一大帮子人。
    阮青青心里惊诧,面上还是笑意冉冉将这群人迎了进来,安排进了一间包厢。因为在人群里,她赫然见到了李立山导演的身影。
    在场的一圈人年纪有大有小,靳白最为年轻。但是这帮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身上的书卷气比较浓,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即使有那性格脾气率直的,举手投足之间也颇有文人雅士爽朗洒脱的风度。
    甚至有一个人,阮青青看着面熟,应当是大学时的老师。虽然没有直接教过她,但也旁听过一两节他教授的课程,所以印象深刻。
    这样一对照,阮青青自是知道了这群人的身份,多半是华媒华影的教授。虽然他们没有直接进入娱乐圈,但教导出的演员明星导演编剧不计其数,与圈里的关系牵连甚广。
    阮青青不知,靳白是如何请来了这么多人
    她一手执壶,恭敬地为在场的诸人倒上茶,也不多嘴急着介绍自己,全然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服务小妹。
    倒是教授中有眼尖之人,认出了她。“这不是阮青青吗?”
    她这才笑着点头回答:“是,这是我家的餐馆,没想到老师们正好来了这里。”
    说话之人,正是与她同出一校的老师。他倒是脾气和善,不免打趣道:“怪不得靳白要带我们来这,哈哈,原来是早有目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