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从道果开始 第69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欢喜雀跃无人分享,喜悦便也清淡许多。
    一境内景。
    二境外景。
    三境法身。
    四境天梯。
    四阶问鼎自一境一纹起始,自四境九重而登顶。但这并非代表四阶路从此走完,恰恰相反,四阶前往五阶的路,从这时才刚刚开始。
    “意境。”
    “代表修士对天地道理的感悟。”
    “无论先天后天,对‘道’有所感悟,有一定认知,能掌握其中意境,这才有望晋升五阶。”
    四境九重后,‘意境’便是门槛。
    如王彦。
    她修炼的是《七情长生剑经》,修的是‘七情意境’。一重重意境掌握,待到七情意境全部完善,方可冲击五阶。
    方向从原先的修法力、修肉身、修元神,转到了主修道行方面。
    这时候精气神全都达到顶峰,自身条件达到极致,再来参悟天地、感悟大道,可一日千里。
    这也是普通四境称‘天尊’,而四境九重却称‘仙尊’,实力明显强横一大截的根本原因。
    玉明仙尊。
    广目仙尊。
    碧霞仙尊。
    他们一个个真灵烙印仙门,从此跟天地跟大道有了隔阂,再难参悟,不但精气神从此定格再难增长,道行也没法提升。
    只能去参悟跟掌握一门门术法神通,炼制法宝符箓等等来打发时间。
    可他们与道疏离,与天地不合,心境得不到温养,漫长岁月后,依旧逃不过心境崩溃落得个疯狂的下场。
    如金光仙尊。
    他心性修持最差,登上仙门的时间虽然比碧霞仙尊、玄冥仙尊要晚二十万年,但是却已经有发疯、癫狂的迹象。
    玉明仙尊愿意给陈季川伏低做小,愿意为他们夫妇鞍前马后,未尝没有看到金光仙尊这般模样后被刺激的缘故。
    碧霞仙尊在一众仙尊中最为古老,但她最淡泊,乃至被人称作‘避嫌仙尊’,想来也是不想被诸多俗务烦扰,坏了她的心境。
    “真灵烙印仙门,万劫不磨。”
    “但心灵不行。”
    陈季川不同于他们,他与王彦一般,可以继续修行,感受天地浩渺,感悟大道玄妙。
    不过王彦修的是‘七情意境’,而他修的是‘五行意境’。
    “阴阳五行构筑世间万物,我修《五五大衍真经》,走的便是五行大道,参悟五行意境最是得心应手。”
    修行功法的重要性与存在感体现在方方面面。
    如修炼术法神通。
    陈季川最早修的是《白虎剑狱经》,于是修行‘七元解厄如意天罡分光剑诀’等金属性术法便如虎添翼,进展神速。
    施展出来的威力也不寻常。
    可是其他术法不论是参悟的速度还是施展的威力都要差上一重。
    这就是功法对术法的加持。
    比如现在。
    陈季川转修《五五大衍真经》,在‘五行遁法’、‘六丁开山法’、‘天一玄阴真水’等五行神通、术法上面的进展就快上许多。
    这是神通术法方面。
    在参悟大道方面更是如此。
    “我修的是五行功法,自然是参悟五行意境最合适。”
    “如果强行去参悟阴阳、生死、因果等等大道,不说事半功倍,也必定艰难许多。”
    五行大道博大精深。
    五行意境同样深奥。
    陈季川整日搬运法力,又在各种五行圣地中修行。
    如今重明界中再无敌手,原先被各大仙庭、各位天尊掌控的各处宝地,陈季川都可以随意出入,随时修行参悟。
    道曰无名,玄之又玄。
    意境仅是修士对大道的肤浅理解,仅是大道的一点皮毛。
    其进展无法用具体的刻度去衡量,只自身隐约能感受到。
    大约。
    似乎。
    好像。
    仿佛。
    一切都是模糊的。
    因此大多数时候,就连四阶巅峰修士自身都不知道自己距离五阶到底还有多少距离。
    有时候觉得近了,实则还差的远。
    望山跑死马。
    在前往五阶的道路上,倒下了一批又一批的仙道修士,其中倒在四阶巅峰、四境九重后的仙尊级修士同样数不胜数。
    王彦在这段路上。
    陈季川现在也在这段路上。
    心中渴求着五阶,奋力追赶,但只能回头瞧见来时路,却看不清前方尽头。
    时间如流水。
    在肆意奔腾。
    晋升四境九重后,不用再刻意修行法力、淬炼肉身、蕴养元神,陈季川的时间一下子充裕起来。
    在感悟‘五行意境’之余,他又将阵法、炼器、炼丹、制符等技艺捡起来,继续钻研。
    修为更高,道行更高,视野大不相同。
    陈季川对于这四种技艺又有新的认知。
    九重天上海量资源尽数被他调用,用以打磨技艺。
    玉明仙尊临走前,将玉明仙庭中事务梳理妥当,然后全部交给陈季川。
    凶禽山一脉入主玉明仙庭。
    而偌大的九重天,偌大的重明界中,其他七座仙庭随着仙尊天尊尽数沉睡,也都分崩离析,化整为零散落在各处,已经不成气候。
    凶禽山、玉明仙庭一家独大。
    因此陈季川钻研技艺所需的各种资源不缺。
    时间。
    资源。
    这些全都不缺,进步自然飞速。
    首先是阵法。
    陈季川在为身后事谋划,为了防备重生后的金光仙尊等人,陈季川在凶禽山,在火狱三界山,在星光回廊,在...
    在九重天上一个个修行圣地中,布置一重重阵法。
    阵法同样以五行为主。
    不论是神通术法,还是阵法,这些都是‘术’。
    法为体,术为用。
    ‘五行意境’好比是定理公式,《五五大衍真经》在深入阐述跟理解这些定理公式,试图弄清楚其中的原理,进而掌控它们。
    而术法、神通、阵法,则是在钻研套用这些定理公式的各种方式。
    解题思路可以有许多。
    同一种大道至理,同一种意境,阐述与理解它们的方法有很多,运用它们的方式同样千千万万。
    这也就催生出许许多多的修行功法,许许多多神通术法。
    陈季川在钻研阵法时,研究五行方面的阵法,通过万千阵法的种种运用,各种奇思妙想,其中蕴藏的道理跟灵感,也能反哺到他对‘五行意境’的感悟上。
    四阶巅峰的修行就是如此。
    以天地、大道为本,以功法为媒介桥梁,再去参悟天地中一处处大道显化的修行圣地,参悟其他同类别功法,参悟各种神通术法阵法等等。
    厚积薄发。
    触类旁通。
    各方面、一点点的积累,最终水滴石穿水涨船高,道行不断攀升,不断接近五阶。
    因悟性、外部资源的不同。
    有人进展慢,于是倒在路上。有人进展快,于是踏入五阶。
    悟性因人而异,不好强求。
    而在外部资源方面,放眼重明界,陈季川已经是独一人。各种蕴含五行奥秘的修行圣地,他都可以随时去修行,不论时长。各种对五行感悟有助的资源宝物,能收集的大多也都可以收集到。各种功法、各种术法,九重天上百万年的积累,也都任由陈季川去翻阅。
    种种外部条件已经很充足。
    陈季川在前期的道行感悟进步也的确飞速,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比起初晋四境九重时,道行、战力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