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至于两个哥哥那里,周宝珍亲自带了丫头送东西去。
    周延明正在房里温书,见妹妹进来便放了手里的书站起来笑到:“妹妹今儿怎么有空来。”
    “李家五姑娘送我一篮子樱桃,这不送给哥哥尝尝。”
    周宝珍从丫头手里接过玛瑙碟子放到了面前的桌子上,顺便将书房打量了一圈,见东西整理的有条不紊摆设也很是雅致。将书架上的书都浏览了一遍,见除了经史子集之外还有不少游记散文居然还有好些志怪小说。
    周延明吩咐丫头给妹妹上茶,看了桌上色泽鲜红各大饱满的樱桃:“还是妹妹面子大,要知道这襄阳侯府的樱桃可不是好得的。”
    周宝珍朝对方吐了吐舌头,随手从架子上抽了本志怪小说翻了翻笑到:“这我可就不知道了,既然人家送了来,我便只管吃就是了。”
    周延明从盘子里捡了颗樱桃喂到妹妹嘴里,又往自己嘴里扔了一颗,轻轻一咬果然是汁水饱满酸甜适口。
    “妹妹爱看这些?”周延明见她手上拿了本便出言问到。
    周宝珍正看到里面有个故事说的是唐德宗贞元年间,扬州街市上来了一个叫胡媚儿的卖艺人。胡媚儿有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魔瓶,看起来只盛得下半升东西,实际上却特别能装。人们先后投入百钱、千钱、刀钱直至三十万钱,都没把它装满;再将一头驴和一匹马牵到瓶口,也被它吸人。最后,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这个深浅莫测的瓶子竞将由数十辆装满货物的大车组成的一长列车队也一口纳入了腹中!最后胡媚儿自己也跳进瓶中不见了,后来人们在东平见到了胡媚儿和她的车队,而那时候李师道正为东平帅。
    周宝珍看的一乐,心想我要是能有这样一只魔瓶,那以后表哥行军打战便不用再当心粮草军备的问题了,想着表哥看到这样的故事必是嗤之以鼻的便笑了笑将书塞了回去。
    “表哥不许看这些的。”周宝珍摊手朝三哥有些无奈的说到,萧绍怕她年纪小不会分辩,看了这些书再移了性情就不好了。
    兄妹两正说话呢,就听门外有丫头报说李表姑娘来了。
    周延明一愣有些疑惑自己和李家表妹素无来往她怎么会来自己这里,便提声到:“去问问她有什么事。”
    李贵姐连丫头也没带一个,自己手里拎了只食盒站在院子外头微垂了头等着。
    想着母亲说的,如今爹爹不在了她们母女两个无依无靠,母亲的那些陪嫁这些年也花的差不多了,她们母女两必要依附外祖家才能把日子过下去。 又说这样的日子到底是寄人篱下难免被人看轻,还是要想个法子名正言顺些才好。
    大表哥是嫡长孙,以后是要继承公府的就不必想了,倒是三表哥年龄和身份都合适正好来个亲上加亲,况且母亲说三表哥为人忠厚,虽说不能袭爵但他书念得好,将来必是个有前程的。
    周宝珍向来少见三姑母女两个,便有些好奇的看向自家三哥问到:“三哥和李家表姐很熟?”
    “在祖母处碰上过两回,说过几句话。”周延明看了看自家一团孩子气的妹妹并不打算和她多说。
    周宝珍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了,心想也不知表姐找哥哥有什么事,有事不是应该同祖母或母亲说吗?
    李贵姐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裙,样子虽素可料子却是好的,虽说是在孝中,可领口和袖口这些地方都用素色的丝线绣了精致的花纹,这些都是大舅母前些日子让人给自己做的。
    想想公府这样的排场和富贵和以前在家的日子简直是天差地别,怪不得从前母亲总是抱怨个不停,说是嫁给爹爹是吃了亏的。
    对了丫头的问题,李贵姐觉得有些难堪,觉得眼前的人虽然是笑着的,嘴里也称呼自己为表姑娘可心里却是看不起自己的。
    这么想着,李贵姐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脊背,努力做出沉稳的样子说到:“我母亲让我来给三表哥送些东西。”心里想着母亲可是这家里正经的姑奶奶,你一个丫头难道还敢拦着不成。
    “还请表姑娘稍等片刻,奴婢去去就来。”说着朝李贵姐福了福便进去了。
    周延明听丫头的回报眼里闪过一丝不耐,对了丫头吩咐到:“你就跟表姑娘说,说我谢谢姑姑的一片好意,只是如今大家都大了就不好请表妹进屋了。”说着朝窗外看了一眼,就见李贵姐正伸头往里看来便加了一句:“还有你告诉表姑娘,以后这些事交给丫头就行了。。。。。。”
    那丫头想来也是个伶俐的,见主子这样吩咐也不多说什么答应一声便出去了。
    丫头出来,如此这般说了李贵姐虽然失望,可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将手中的食盒交到丫头的手里转身有些失望的走了。
    “表姐怎么不带丫头?”周宝珍有些疑惑的看向哥哥,她记得姑姑和表姐一来,母亲便拨了人过去伺候他们的,大家子姑娘出来哪有没有人跟着的。
    周延明对了妹妹早就没了刚才的疏离冷漠而是看着她温和的笑了笑说到:“也许丫头有别的事要做吧。”这又是一个憨憨的好哥哥了。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后周宝珍便要带了人往六哥周延安那里去,周延明见状便说要送她过去。
    这里,兄妹两正带了人往外走,老远就看见三姑奶奶带了几个人风风火火的往这边来了,身后还跟了一脸着急的李贵姐。
    李贵姐跟在母亲身后心里有些着急,刚才回去之后母亲兴匆匆的问她见到表哥了没有都说了些什么,她支吾了半天只好告诉母亲说自己并未见到三表哥。这不母亲就急了非说是底下伺候的人势利眼看不起她们母女两,要过来和人理论。
    “呦,三侄子和七侄女这是要往哪儿去”三姑奶奶一见这兄妹两便放慢了脚步,抬手捋了捋鬓角有些阴阳怪气的问到。
    兄妹两对了三姑奶奶一礼,周延明不动声色的将妹妹掩在自己身后这才不急不缓的说到:“我们正要往六弟那里去呢。”
    三姑奶奶对着这个侄子真是越看越满意,出生好有前途人还忠厚老实,这样的好女婿真是再合适也不过了。继而又想只是性子未免还宽厚了些,纵的底下人有些无法无天。
    “我说三侄子啊,不是做姑姑的说你为人宽厚固然是好事,可是有时候当主子的太好说话,这底下的人可是连主子都敢不放在眼里了。”
    “侄儿不明白姑姑的意思。”周延明看了三姑奶奶有些疑惑的问到。
    三姑奶奶一脸果然如此的样子一把将女儿拉到自己身前:“这不姑姑想着你整日里念书辛苦,便想着让我们贵姐儿给你送些吃食,可谁知你院子里的丫头赁是大胆子,居然拦着不让贵姐而进门。”说着有些忿忿不平的说到“想你和贵姐而两个乃是嫡嫡亲的表兄妹,本就该多谢来往才是哪能拦着不让人进门?”说着还朝周眼明身后跟着的人瞪了一眼。
    第21章 冲突
    “姑姑这话就说的不对了。”就见周延明正色的对三姑奶奶说到“并不是丫头拦着不让表妹进门的,她们不过是听我的吩咐罢了,”
    三姑奶奶听的一愣,两个眉毛立了起来就要说什么。
    不让三姑奶奶有说话的机会,周延明又皱眉接着说到:“正所谓男女七岁不同席,况且我和李表妹不过是表兄妹如今年岁又都不小了,正是该避讳的时候,再则表妹又是孤身前来连个丫头都没带,侄子就更该避讳着些才是道理。”
    三姑奶奶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而李贵姐则有些难堪的低下了头去。
    就连周宝珍听了这话也难免有些心虚,以前自己在王府住着兄弟姐妹一起长大倒也不觉得什么。
    可是如今被三哥这样一说,自己和萧家表哥也是表兄妹,自己在王府时不仅和表哥同桌吃饭,而且还同乘一匹马,还有自己和表哥还书信往来,私下的接触那就更多了,虽然每次都有丫头婆子在,可现在想来恐怕也与礼不合吧。
    只是家里人并没有说什么,难道是因为自己以前年纪还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自己以后和表哥在一起可要注意些了。
    过后,周宝珍还真给定南王世子去了一封信,在信里将自家三哥说的话如此这般学了一遍,并一本正紧的说现在大家都大了以后不好像小时候那样百无禁忌了。信末尾她还加了一句说不知道自己这样给表哥写信不知算不算逾礼,如果是的话那她以后就不能再给表哥去信了,如果有什么事就大家见面再说吧。最后她倒还没忘记向萧绍要那些吐蕃首饰。
    萧绍接到信后,看了前面的内容不由的皱了眉,可看到最后那一句时又被气的笑了起来,心想小滑头问人要东西的时候又不怕逾礼了。
    这里,周延明趁三姑奶奶被自己拿话噎住了不原再和她多纠缠,便带了妹妹绕开对方一行人离开了。
    等三姑奶奶回过神来想再说什么时已经来不及了,只好在心里暗骂晦气悻悻的带着女儿往回走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