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58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后半句,自然是对一旁侍女所说。
    侍女似有些不情不愿,但是在朱由校逐渐阴冷的眼神中,还是揖身道是,款款离去。
    人影远离,二人坐于湖心亭中,相顾无言。
    不多时,朱由检默默道:“你认得我。”
    繆昌期笑道:“天下间的有识之士,不能不认识两个人,第一是东厂魏公,第二便是你信王爷。”
    潋滟湖泊,清风悠然,尚有天启皇帝御赐下来那些白牡丹飘来的幽香,朱由检闻言苦笑:
    “认识我又有如何,我现在就如这白牡丹,湖光虽好,却是牢笼,一举一动都要为人所察。”
    繆昌期望着湖中月色,道:
    “王爷是贵人,我悲王爷这出身,更悲大明日后的归处,天下间的有识之士可全都仰仗王爷了。”
    朱由检淡淡打量眼前这人,眼里落了一泓月光,唇角微动:
    “如不能明德自省,居高位而不使万物附之,貌似九五,实则孤家寡人一个,却也是高处不胜。”
    说着,他叹气说道:“所谓登高必跌重,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却唯有他不懂……”
    繆昌期自然知道,这话中的他是谁。
    湖水荡漾,二人的心也随之飘荡,繆昌期与朱由检尽在咫尺,却仿佛又在千里之外。
    “你不是死了么?”朱由校还是没有忍住,张嘴问道。
    繆昌期好像料到他会有这一问,撇了撇嘴,道:“是死了,死在东厂的迫害,却又活过来了,为新的使命活过来。”
    “王爷可还记得,您年幼时曾有一劫,但此劫为人所救,因而重获新生,在下亦是如此。”
    朱由检转头望着他,依稀记起年幼时自己去太液池中玩乐,却被池水绕住,脱身不得,还是朱由校奋力将自己救出。
    不过如此秘密的宫闱之事,他一介文臣,还是曾被关押到刑部大牢的人犯,是如何得知的?
    繆昌期继续说道:“上月王恭厂大火,乃本朝三百年来不遇之大难,正是天变示警,列皇考祖宗显威。”
    “而今之世,阉党秉政,皇权式微,文武皆要受其如壁指使,纲常崩坏,伦理不存。”
    “我来找王爷,正是天爷托梦,说我与这湖心亭中与王爷要有一面之缘,要我度王爷脱离苦海,龙入九天的。”
    “度我?”朱由检听他说了这么多,总算是明白这人是找自己来干什么来的了,冷笑:
    “狂妄书生,装神弄鬼,非道非佛,言语轻浮,连自己都已是死人,又何以度我?”
    他面露凄然之色,不自觉双拳紧握:
    “我命中多有灾祸,从小为水所困,如今为这湖心所阻,亲哥哥视我做仇敌,做了皇帝,便忘却昔日间的兄弟情分。”
    “因而我必承万般苦难,我曾无数次想过,不如从此隐居府中,湖心为伴,逍遥余生,倒也算作圆满。”
    繆昌期笑了笑,不以为然道:
    “若王爷真想退隐,还多次微服出府,与东林士子吟诗作赋,咒骂东厂魏公作甚?”
    朱由检心思被戳破,只默默望着湖心,不做一语,
    “当今之世,王爷心知,您无法独善其身,又何苦受这窝囊气?”
    繆昌期笑道:“王恭厂灾,官府告示不过掩人耳目,真相绝非是建奴奸细所做,而今各地士子蜂拥起事,百姓随之,天机已到。”
    “只要皇宫之中再无皇子,便会兄终弟及,是您龙入九天的时候。”
    朱由检脸色阴沉,默而不语。
    繆昌期望着他清冽如月的眼眸,静待其音。
    谁知,很快天色变幻,不知从哪来的黑云遮盖住了原本明亮的月光,月色凌乱,湖光顿消,天地间仿佛陷入一片的黑暗之中。
    “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理,当今阉党擅权,正是乱世,想必王爷深知此意。”
    “王爷早该在六岁那年便将性命交还给上天,而今为上天所养,魏阉专权,朝政浑浊不清,天养你何为,王爷还要装作不知吗?”
    繆昌期说着,哀叹一声,道:
    “无论王爷作何考虑,诚然天命不可改,潜龙终要生天直入九霄而去,便让我等东林,了却一身碎骨,为王爷铺开前路。”
    “先生?”
    朱由检负手站定片刻,下意识地猛然回头,只发觉背后空无一人,那繆昌期,不知何时竟已经走了。
    ......
    与此同时,正在坤宁宫熟睡的朱由校猛然间惊醒,一头撞在脑后的栏杆上,跌落回床上。
    听到身边动静,张嫣也跟着惊醒,连忙从打帘进来的宫娥手中接过巾帕,为已是一头虚汗的皇帝擦拭。
    “陛下做噩梦了。”
    朱由校脑袋被撞的生疼,做起来靠在榻上,点点头,眼神逐渐变得深沉,“近来朕总是做同一个梦,梦见同一个人。”
    “谁?”
    “信王,朱由检。”
    朱由校也很是觉得奇怪,在后世本是不信鬼神的自己,到了明朝以后竟总是在身边发生奇闻怪事。
    连续几天一直做同一个梦,难道是自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吗?
    朱由校不明白,紧紧握着张嫣的手,舒缓口气,道:“这梦不是一个好兆头,不能叫他人知道。”
    张嫣明晓此理,对宫娥吩咐道:
    “此梦吉凶祸福还是两说,但无论如何,不得与外人知道,尤其是现在这个节骨眼。”
    “如果消息传了出去,本宫饶不了你。”
    “行了,你下去吧。”朱由校看着诺诺出宫的宫娥,转头冲张嫣笑道:“没事的,可能只是最近朕太过劳累罢了。”
    说完,张嫣轻轻点头,伏在朱由校宽阔而又踏实的胸膛上,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朱由校重新躺回榻上,怔怔望着头顶。
    现在是天启六年,按照历史明年便是历史上天启帝本该去世的时候了,还不足一年,怪相频频,由不得朱由校不紧张。
    第二天,朱由校起了个大早,吩咐较事府密切关注信王府以后,便出去跑步锻炼了。
    第七百八十九章:要对孔府动手
    六月初,皇室就都搬回了紫禁城。
    朱由校睡回宽大敞亮的寝宫,反倒没有在南海子行宫时睡得舒坦了,跑步出了一身的汗,这才让他心神愉悦不少。
    现在的朱由校,是愈发的不想待在内廷了。
    “爷,您要的本子都搬过来了,您是现在读,还是歇会儿奴婢再给您读?”王朝辅过来说道。
    朱由校才刚坐回御座上,喝了口水,没有说话。
    王朝辅这便意会,拾起最上面的一本道:“广宁参议孙承宗奏,蒙古科尔沁自去岁为本朝所破以来,车臣部数次越过沙拉木伦碑。
    塞北诸部,已告急六七次,日前又报,臣遂在广宁出镇三十里,以图镇远,威示车臣部。”
    “准奏。”朱由校吸了口气,道:“孙承宗这次做得好,沙拉木伦碑既然宣立,就当严格遵守,调密云兵十万入卫广宁。”
    “下次车臣部再过界碑,让孙承宗代表朕,会同蒙古诸部,去找车臣汗谈谈,看看他到底是想要存国,还是想要步科尔沁、土默特的后尘。”
    朱由校说着,咳嗽起来。
    两侧的宫人们见了,连忙奉上清茶,王朝辅这段时间都在躬身等候,直到皇帝气息喘匀了,方才继续念诵奏疏。
    忽然间,朱由校意识到,自己这段时间来回折腾,好像是特么的感冒了!
    脑子发晕,浑身酸痛,鼻子还不过气儿,以致于晚上睡觉老是趴着,加上最近王恭厂刚炸,屁事太多,安全感不足,这才接连做噩梦。
    不跑步还没感觉出来,方才出去跑步出了一身热汗,回来坐在这,一下子就想起来了。
    自己感冒了!
    想到自己是因为感冒才浑身难受,心情烦躁,朱由校的心情倒是一下子好起来了。
    穿越的太久,差点儿连这个基本常识都忘了。
    只听王朝辅继续念道:“辽东经略熊廷弼奏,臣已率军自北四道会同朝鲜军南下,收复汉山,迎回朝鲜世子,确立宗庙。
    而觉华岛之事,影响恶劣,如今朝鲜八道之兵,多半溃逃,无兵可战,臣建议添兵设将,在鸭绿江沿岸两侧编练屯堡,夹江而守。
    如此,若贼酋再犯朝鲜,我驻朝明军与辽军则可合力以拒,四路分击以制,将建虏阻隔于朝鲜本境之外,以成全局。”
    “好想法,准奏!”朱由校的心情豁然开朗,靠在椅子上,吸了吸鼻子,说道:
    “夹鸭绿江而守,的确是好办法,朕近日正有意将科尔沁、土默特等部在漠北的驻牧之地,赏赐给漠南、左翼及塞北诸部,分封汗王,以表彰他们追随大明作战的功勋。”
    “届时,大明将把建奴包围在老寨、建州一线,使他们向北不得,向南也不得,而东侧又临海,深山老林居多,他们更翻不起浪花。”
    “到时候朕找个时间,御驾亲征,将建奴一鼓而定!!朕一定要御驾亲征,亲自砍了黄台吉那个王八蛋!”
    想到这里,朱由校浑身的振奋,好像连感冒都直接好了。
    熊廷弼,这个人真的是没白用。
    这次去朝鲜,皇太极属于白打,除了抢掠一些财物和人口以外,基本没有任何在局势上的改观。
    而大明呢,经过这一次抗倭援朝,整个朝鲜都定了。
    朝鲜国王李倧死了,昭显世子才十四岁,加上一干仁祖反正的老臣武将都死于这次后金侵朝,新王继位,手里根本没有能用的重臣大将。
    到时候随便派个王爷过去辅政,朝鲜国政还不全是大明说了算?
    “着内阁拟旨,表达朕对李倧之死的哀痛之情,册封昭显世子李淏为朝鲜国王,怎么写内阁应该知道,让他们写的漂亮点儿。”
    “这种需要用他们动笔的时候,可别给朕出幺蛾子!”
    王朝辅诺诺应是,他也搞不清楚为什么皇帝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不过这样,也使得他的心情变得好了。
    王朝辅迅速将熊廷弼的奏疏念完,拿起一份奏本,正要继续念,却是忽然间停住了。
    这并非是在等朱由校说什么话,只因他不敢继续读罢了。
    “怎么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