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56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蒙元帝国虽然还没有算作正式灭亡,却也已经是苟延残喘,彻底不被算作是一个真正的国家了。
    “好啊,好!”朱由校放下捷报,道:“近些年来,我朝捷报频兴,这是祖宗庇佑,上苍之德,应该将此捷昭告天下。”
    “改日,朕要重重的封赏张万邦还有他的部下!”
    为什么要说改日呢,因为朱由校今天要带着整个后宫跑路了。
    今天是天启六年的五月初四,而历史上天启大爆炸的时间正是天启六年五月初六,这就说明,还有不到两天就要炸了。
    尽管在这之前,朱由校做足了准备。
    比如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动用大批人力,把王恭厂从京城西南的繁华街区,整个儿都搬到了远郊荒无人烟的地带。
    再比如,让厂卫和西城兵马司衙门,将京城西南的各个衙门、官署、民房,全都排查了一遍。
    就连较事府最近也什么都不干了,在密切关注这件事,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
    最后,朱由校还是觉得不放心,八天前派王承恩到王恭厂坐堂。
    这几天,作为京师最大的兵工厂所在,王恭厂从上到下,全都经历了一遍大换血,被仔仔细细的调查了一遍。
    上至厂带官,下至那些总匠、小匠,甚至是书吏、佥事、贴厂,都被王承恩带着锦衣卫挨个仔细的梳理了一遍,剔除了一大批底细不明的人。
    就是这样,朱由校才微微放心。
    毕竟,历史上这一爆炸,不仅把自己儿子给吓死了,还让大明损失了总威力达一万至两万吨当量tnt的火药以及大批的火器装备。
    更重要的是,这次爆炸,炸死了许多王恭厂的火器专家,这些人可都是无价之宝。
    甚至有人形容这场大爆炸,是明朝彻底不行的开端,你们说说,朱由校能不上心么?
    还不只是上心,朱由校简直是怕得要死,这两天眼皮一直跳,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工作,心里还是不踏实。
    这会儿连看见捷报的喜悦都被冲淡了不少,正琢磨着,要不要提前跑路出去躲躲。
    第七百六十三章:南海子行宫
    入夜时分,朱由校愈发觉得心神不宁。
    历史上的天启大爆炸,众说纷纭,先后有火药爆炸、地震、龙卷风等说法,后世的专家们,也都是各说不一。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难未解之谜,无论怎么研究,都没有任何一种说法能完全解释它前前后后发生的各种诡异事件。
    因此,这件事也一直没有准确的定论。
    后来,就连外星人、后金细作、东林党阴谋…,这些一听起来就荒唐无比的说法也出现了。
    对于这次事件的当事人之一,朱由校已经尽全力在预防它的发生,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天启大爆炸,真的就只是一次简单的兵工厂处理失当引起的爆炸吗?
    朱由校没把握,所以只能做自己能做的,提前跑路,先把自己这边的危险给解决了。
    王朝辅听了皇帝召见,立即从床榻上爬起,站到一旁问道:
    “爷,传奴婢来是有什么吩咐。”
    朱由校负手站在窗檐边儿上,张了张嘴,正欲说话,忽然间,一个小阉匆忙跑来,道:
    “不好了,不好了。”
    王朝辅立即训斥,“什么事情如此慌张,还有没有体统?”
    小阉见着这二位大爷,心中更怕,连忙跪下喊道:“奴婢有罪,奴婢有罪,实是西六宫那边失了火,一事情急才……”
    “你说什么?”朱由校一愣,转身一望,这才发现,东边宫宇,天际红烈,火舌滚滚。
    这下子,情急的倒是朱由校了。
    王朝辅边陪着皇帝往那边赶,便问道:“西六宫怎么失的火?火势如何,控制住了吗?”
    朱由校二话没说赶来西六宫,看着前后忙活的宫人和勇卫营禁军们,呼出口气。
    还好,控制住了。
    朱由校的神色变得有些古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没听说在历史上天启大爆炸的前几天皇宫着火了啊。
    看起来,这次的事件,还有很多密辛是后世不知道的。
    这样的话,事情倒是难办了…
    勇卫营的总督陈策正指挥禁军救火,见着皇帝一行人赶来,连忙上前拜了拜,说道:
    “陛下,万幸各宫近日都添了不少水缸,这次可出了奇效。”
    “若不是这些新设的水缸,这次大火怕会损伤惨重,亏得陛下圣明,这才没有人伤亡,娘娘和皇嗣们都好好儿的。”
    听着这话,朱由校总算是松了口气,道:“陈策,这次你救火及时,立了功劳,去司礼监领赏吧。”
    “这是臣的职责所在,不敢邀功!”
    听了陈策的话,朱由校只是点头,没有多说。
    在西六宫居住的秀女和嫔妾们不少,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朱由校连见都没见过的。
    此刻她们仿佛也都是好容易逮住了与皇帝见面的机会,一个个围拢过来,哭啼啼一片。
    朱由校听见这些莺莺燕燕,心思却全然都在另外一边,整个西六宫,只有两个人才是他真正在乎的。
    因为天启大爆炸还有两天不到就要发生的原因,朱由校这几天一直心情烦躁,所以并没有搭理她们,抬脚便走。
    “聒噪…”
    皇帝淡淡却丝毫不留情面的冰冷冷话语,传到秀女和嫔妾们的耳中,显得那样刺耳。
    芳华貌龄,选择入宫,抛却了原本的青春,却只是迎来这样一个结局。
    就算是后宫失火,皇帝却也连多看她们几眼的心思也没有,众女面面相觑,渐渐止了哭声,呆呆望着他的背影。
    “怎么样,你和淑娥都没事吧?”朱由校甩开众多的秀女和嫔妾,赶来一女一子身旁,关切的问道。
    这般柔声细语,与先前对待秀女和嫔妾们的冷淡形成鲜明的对比,众女远远瞧见了,不无妒忌。
    童静儿摇摇头,抱着皇长女,欣慰道:“幸赖王公公冲进来的及时,我们就连烟尘也没吸入几口。”
    朱由校点了点头,看向身侧,道:
    “王承恩,你救下皇女贵妃有功,朕升你为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与陈策一并到司礼监领赏去吧。”
    王承恩心中狂喜,但面色极为淡然,微微欠身退下,将这个时间留给皇帝和裕妃。
    朱由校垂头看着仍在熟睡的女儿朱淑娥,默默起身:
    “传厂臣到西暖阁等朕。”
    ......
    这次后宫失火,因为处理及时,并未造成多少损伤,灾后的复建,也不会耗费多少人力和财力。
    相比上次失火,这次的结果还算令人满意。
    可即便朱由校很满意,但却不能不查。
    朱由校在后宫配了童静儿和朱淑娥一会儿,便负着手回到西暖阁,魏忠贤得了旨意,早就于此等待。
    魏忠贤心思敏锐,早发现这段时间风头不对。
    不说皇帝先责令搬迁王恭厂,后又积极在宫中准备应对灾事,便是民间、官场,现在也已经是传言纷纷。
    只不过,这些传言目前的影响还都不大。
    他坐在西暖阁等候,听着身后沉重的脚步声,便立即起身,躬身迎候,说道:“老奴见过皇爷。”
    “多日不见,爷近来可好?”
    “还好。”朱由校应付一声,坐会了九龙御座上,沉声说道:“最近一月,京师内外火灾几日一起,今日宫中失火,朕觉得是有人作恶。”
    “着你遣东厂番役暗中查探,朕已命锦衣卫千户田尔耕克期返京,助东厂查案。”
    魏忠贤早有预料,微笑说道:“皇爷放心,此事老奴一定查个水落石出,必不让奸计得逞。”
    朱由校望他一眼,说道:“有你在,朕才安心。”
    “传朕的旨意下去,令勇卫营先行南海子,接管戍卫,朕接下来的一个月,就在南海子处理政务。”
    “太妃、皇后、裕妃、纯妃、良妃并各宫秀女、嫔妾,一并接往南海子,临时居住,由勇卫营负责保卫。”
    “朕不再内宫的这段时间,让匠户们排查修缮各宫各殿的隐患,看见什么就直接修什么,朕不想再听见后宫失火的消息。”
    听见这话,魏忠贤心中震惊。
    有明以来,整个皇宫全都搬到其它地方,就算真的只待一月半月,这也是先例了。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这次的失火并没有那么简单,皇帝是知道一些事情,最近一直在准备。
    要出大事!
    第七百六十四章:天启大爆炸
    宫里的人只道是碍于又起了大火,皇帝命修缮内廷,刘太妃、张嫣、裕妃、纯妃、良妃还有蒙古妃子全都暂居南海子行宫。
    南海子,在当年朱由校刚继位时,这里是一处世外桃源,常常躲在这里“射猎”,以避免朝堂争斗。
    正是因此,朱由校才有了所谓打猎天子的称呼,与明仁宗朱瞻基的蝈蝈天子无异。
    这两个称呼起初都是贬意思,是文人指代当权的皇帝不问朝政,以前那个贪玩蛐蛐,现在这个喜好打猎。
    可是随着天启一朝的文治武功下来,这个打猎天子传着传着,倒是成了褒意,听见的人,都说天启皇帝喜爱射猎,正是不输于塞外蛮夷的勇武之举。
    可见,无论朱由校这个当皇帝的做过什么,只要天下太平,皇朝强盛,都可以被说成是好事。
    到如今,南海子已在净军的打理下,成了天启一朝皇帝在外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行宫。
    只不过,这个行宫不在外地,甚至不在畿辅和京城之外,就在离皇城几公里外的一大片皇家射猎场中。
    这里地处原野,一望无际,清净祥和,的确是躲避地震或是什么爆炸的好去处。
    元子朱慈燃听说西六宫走火,刚在南海子行宫安顿下来,便前往童静儿处探视,说是看望裕妃,实际却是为了去安抚惊惧的小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