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47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尴尬,太尴尬了!
    还好朕听不懂…
    不过朱由校明面上还是一脸的笑容,道:
    “夏天怎么会有白雪?”
    汤若望再次解释道,“在臣祖国的南方,阿尔卑斯山的皑皑雪峰,终年矗立在蓝天之下。”
    “迪亚士爵士所歌颂的,应当也是如此。”
    朱由校点头,倒是在心中勾起了想要去看看的愿望,刚想拍手,又是皱皱眉头,在忘形前及时收了回来。
    于是,沉着地说道:
    “不要唱了,说说条件吧。”
    迪亚士这才从狂喜中回过神来,忙道:
    “这次西班牙帝国将与大明帝国签订为期三年的军事互助协定,任何一国遭受攻击,协约国都必须毫无条件地参战,这是互助协定的基础。”
    朱由校笑了笑,问:
    “你们西班牙在全球各地都有敌人,签订协议后,岂不是大明就要派出舰队远渡重洋,去那边帮你们打新教了?”
    朱由校这话有些复杂,迪亚士这个汉文的二把刀只能听懂个大概,还是汤若望起到了翻译官的角色。
    从汤若望嘴里大抵明白这番话意思后,迪亚士忙道:
    “不不不!皇帝陛下误会了!”
    “军事互助协定,也有进一步条约,我们只需要大明帮助维持两国的贸易航线,在东方给尼德兰施加一些压力,就够了。”
    说到这里,他有些骄傲地道:
    “只要无敌舰队能抽身出去,尼德兰七省,必定重归于大西班牙帝国皇帝的治下!”
    朱由校对他的骄傲其实并不感冒,毕竟是穿越过来的人,知道西班牙就是在这几十年衰落的。
    不过为表尊重,也并未说出些什么讥讽的话来,朱由校只是抬眸淡淡望了他一眼,问道:
    “然后呢?”
    迪亚士道:“如果皇帝陛下同意签署协定,我会留在这里一段时间,与贵国的外交大臣商讨出两国共同的敌人,加入到协定当中。”
    “请问贵国的外交大臣是…?”
    这一问,倒是把朱由校问住了。
    外交大臣?
    朕好像是没想起来要设一个啊!
    朱由校在脑海中飞速思索着人选,想了一会儿,锁定在一个人的名字上,面色不动,丝毫看不出心中波动,平静地道:
    “哦,外交大臣啊…找那个叫徐光启的就行了。还有吗?”
    徐光启信了天主教,取了个教名叫什么保禄,自学了八国语言,应当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徐光启还精通农政军器,这么一想,他娘的简直是个人才!
    不过也的确是有必要搞个外交衙门专门梳理一下对西方的外交,还有亚洲的臣属问题了。
    每年朝贡的番邦很多,都要一个个列出来,形成一个宗次之间的正式关系。
    不然以现在这个情况,说不准哪一年,某个番邦忽然偷摸不来朝贡了,你也不知道。
    朱由校正在想着,迪亚士继续说道:
    “下臣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联合议会,用大明的话说,也就是成立一个联合衙门。”
    “这个衙门,只受两国皇帝的管辖,主要只是为了在战时协调互助问题。”
    说完,他还尽量诚恳地笑了笑,表示提议设立这个联合议会,并无另外的心思。
    朱由校一愣,联合议会,这是不是成立的衙门有点儿多了?新设这么多外事有司,似乎是个挺麻烦的事儿啊!
    还是等会回去一股脑扔给内阁去研究吧!
    没错,朕乏了!
    朱由校点头表示准了,又问道:“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条款,都给朕直接说清楚。”
    迪亚士想了想,说道:
    “没有了!皇帝陛下万安!!”
    好不容易处理完西班牙的事,朱由校转头一看,旁边还有一个官员干瞪眼等着呢。
    心中毕竟是有些累了,于是口气重了一些:“你呢?等半天了,什么事儿,一起跟朕说了吧!”
    谁想,那官员居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陛下,臣是灌顶大国师、阐化王札西札巴的臣属,现在大藏已经失去了对雪区的管控,需要大明的帮助!”
    这话给朱由校整懵了,乌斯藏的人居然来了!
    所谓大藏,其实就是之前大明所封的灌顶大国师、阐化王的合称,也是名义上乌斯藏的最高首领。
    有明一代,对乌斯藏及青海地区的管理是否有效,这一直是个迷。
    朱由校不知道那些后世的争议,作为皇帝,他只是清楚地知道,现在自己对这两个地方的所谓统治,基本上有名无实!
    最明显的就是,从打万历四十七年继位开始,到现在五年了,乌斯藏的人就没有一个来朝见过!
    他们在乌斯藏自己封自己的官,过家家玩得不亦乐乎,怕早就把北边的天启皇帝给忘了。
    不过在嘉靖以前,大明对乌斯藏的管理还是行之有效的。
    朱元璋建立乌斯藏都指挥使司、朵甘都指挥使司,凭借国家垄断茶马贸易以及建立指挥使司,宣慰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封赠故元僧官等手段,来维持统治。
    到了朱棣那一代,又分封了两名法王,五名部落王,两名西天佛子,九名灌顶大国师,十八名灌顶国师,其他的禅师、僧官,更是数不胜数。
    也就是说,在永乐时期,把乌斯藏说成是大明的领土,似乎也没什么太大的毛病。
    不过在嘉靖年间,信奉道家的嘉靖皇帝似乎对这些并不感冒。
    他驱逐了来朝的番王、番僧,撤销了朵甘都司和乌斯藏都司,脸文官也都悉数撤回,基本上属于放养了乌斯藏几十年。
    万厉年间,随着三大征的胜利,乌斯藏再次表示附归,当时的首辅张居正代表万历皇帝,再次分封诸王。
    不过考虑到恢复朵甘都司和乌斯藏都司所涉及的大量人员变动,张居正也没敢下这么大的决定。
    从那时候起,大明虽然名义上恢复了对乌斯藏的管理,却也是有名无实,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朱由校不知道这个什么阐化王的使者是来干什么的,不过估计是个自己三年前派过去声称支持格鲁派黄教的使者有关。
    想到这里,倒是不妨仔细听听。
    第六百四十六章:即将建立的藏巴汗国
    乌斯藏现在是块白板,除了大明名义上管理以外,还有急于扩张的沙皇俄国在北方虎视眈眈。
    虽说按照历史的进程,会有一个叫固始汗的人物出现统一乌斯藏,归于中原,但那起码是几十年后的事了。
    朱由校等不起那么多年!
    乌斯藏的管理,从嘉靖年间开始松弛,万历年间才恢复了名义上的统治,在自己的天启一朝,必须得到解决。
    想到这里,朱由校平静了心神,尽量让自己看上去更稳重一些,恢复了以往波澜不惊的神色,说道:
    “你叫什么名字,在乌斯藏是做什么的?”
    那官员连忙说道:“回陛下,臣叫诺尔布,臣的哥哥是四世班禅的侍从官,四世班禅派臣来朝见陛下。”
    “四世班禅受过朝廷的册封吗?”朱由校看向一侧。
    幸好是王朝辅跟了进来,这种事朱由校不知道,作为司礼太监的他,心中却是熟络。
    “爷,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在万历十九年受朝廷册封为灌顶大国师、阐化王…”
    朱由校听完,淡淡点头,明知故问道:
    “乌斯藏有什么事吗?”
    闻言,诺尔布再一次跪了下来,话中带着哭腔:
    “有一贼人,扶持一名妖僧,打压陛下所支持的格鲁派黄教,竟…竟然不许我们寻找四世班禅的转世灵童!”
    朱由校对这段历史不是很熟悉,却也心中知道这句话中代表的意思。
    转世灵童系统,是成祖皇帝朱棣时期确立下来的。
    具体就是上一任的灌顶大国师、阐化王,需要在死前寻找一名具有所谓“佛缘”的小孩子,收为弟子,剃度出家,以作为圆寂后的下一任乌斯藏黄教首领,称作灵童。
    灵童其实和太子的意义差不多,等现任班禅死了,他就班禅,是乌斯藏黄教派系的最高领袖。
    而格鲁派黄教,也不单单是从朱由校开始支持的。
    从永乐时期以来,朝廷就是在用扶持黄教和管控茶马贸易的手段,达到控制乌斯藏的目的。
    直到嘉靖一朝,放养了乌斯藏几十年,这直接导致薪信奉噶举派红教的藏巴汗崛起。
    经过前后三代藏巴汗的努力,几十年间,现任的藏巴汗噶玛丹,已经用军事手段控制了大半个乌斯藏。
    按照历史进程,再过个三四年,这货就要建国,正式宣布独立了。
    最近几年,为达到使乌斯藏独立建国的目的,噶玛丹动用自己的私人武装,在境内大肆屠戮黄教僧侣。
    当然,使得红教与黄教矛盾更加激化的,是他居然公然制止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寻找转世灵童。
    这无异于红教与黄教彻底宣战,四世班禅罗桑却吉知道自己不能再无动于衷,打算放手一搏。
    当然,四世班禅现在手中是没有什么武装力量的。
    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寻求外援。
    历史上的罗桑却吉在最初的几年都没有鸟,最后终于在蒙古和硕特部借到了援兵。
    这个援兵,正是当时年仅十七岁的一代雄主,和硕特部的固始汗。
    而现在,由于大明在近些年的接连获胜,朝廷威严不断提升,加上三年前朱由校在与察哈尔开战时,明确提出在蒙古尊奉黄教,打压红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