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34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传令下去,已经在官道两侧设伏的各营按兵不动,白登山上的主力撤出,只留本镇的家丁队,其余全都前往官道两侧设伏,但是炮营要留下。”
    说到这里,张万邦冷冷一笑:“不放出点动静,怎么能让都隆僧格以为我军要在白登山设伏引诱他进山呢。”
    ......
    都隆僧格率领土默特大军风卷残云一般北行,提前放出数百哨骑,很快接到回报。
    情况基本一致,官道两侧并未发现明军踪迹,许多哨骑甚至在河边饮马和短暂停留,也没有遭到伏击。
    哨骑出去多少人,回来就是多少人,都隆僧格这下放心了,只是有个最新情况让他不得不重视起来。
    张万邦既然没有在登白官道两侧设伏,那么很显然,极有可能是打着引自己进山聚歼的算盘。
    况且明军的重炮十分犀利,在白登山驻军,也能直接发炮帮助大同镇城的守军。
    这样来看,张万邦的确是有些手段,占据了白登山这个有利地点,进退都可以自如。
    看来至少要给白登山围了,不能让他们随心所欲的放炮。
    攻山是不可能的,都隆僧格不是傻子,骑兵攻山,对方都是精锐,这无异于羊入虎口,有多少都给你绞死在里面。
    反正大同镇城今夜必破,城一破,自己抢了就走,再不会有什么顾虑。
    都隆僧格拔出弯刀,金戈挽雪,反射出幽幽晶光,手腕猛然翻转,指向白登山,高声喊道:
    “杀去!”
    “给本汗围了白登山!”
    一时间,马蹄声平地冲霄。
    第四百六十二章:以身作饵
    雪还在下,风声依旧在耳边猎猎作响,寒风裹挟着细微的冰雪,刺得人脸颊生疼,戍守将士的衣甲即便是穿得再厚,也难以抵挡无孔不入的边疆风雪。
    土默特人的骑兵踏在大同的冻土上,发出震耳欲聋的隆隆声。
    都隆僧格骑在最前面,手握弯刀,驾马疾驰的同时也在往白登山方向不断张望。
    就在这时,天空上一阵呼啸传来。
    却是几道黑影自白登山头疾射出来,毫无阻拦地落在行进中的土默特马队之中,一下子击散了马队,然后一头扎进地里。
    被大雪盖住的冻土崩裂开来,带起大片的砂土,坑里除了土默特人与坐骑的尸体,也冒出了阵阵白烟。
    土默特距边关较近,经常与守关的明军周旋,他们不用看就知道,这是明军的火炮在山上发射了。
    这还只是开始,不断有巨响从白登山传来,震撼着每一个牵着马缰的土默特骑兵的心神。
    天空中的黑影越来越多,土默特人互相对视,都显得有些震惊,更多的是有些害怕。
    刀箭无眼,南国人的火炮更是如此。
    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是自己,忽然遭遇炮击,就是草原上马术最好的勇士也难以避开。
    都隆僧格听到了身后的遍地哀嚎,也听见了身边的惊颤之语,他知道,蒙古人对明军火炮一向畏惧至深。
    但现在顾不了这么多,都隆僧格策马来到一个小坑边上,看着里面的惨状,面色阴沉。
    看来自上次叩关到现在,明军的火器射程更远也更加犀利了,还没走进官道居然就能打到自己。
    这样下去,像现在这种可以叩关劫掠的时候会越来越少!
    随着白登山头的持续发射,前面的土默特骑兵的惊呼声也愈来愈大。
    马队才刚踏进官道,距白登山脚下尚一里有余,谁也没想到这么远的距离,明军的火炮居然还有如此威力。
    “进入官道!”
    “不许后退,只要围了白登山,就不用怕南国小儿的炮击了!”
    为数众多跑的土默特骑兵仿佛逃命似的,黑压压一片进了登白官道,很快他们发现,明军虽然夺回了官道,但却并没有在官道上竖起什么旗帜。
    现在看起来,张万邦突袭官道更像是前来骚扰,让自己不能舒舒服服的饮马换乘。
    官道两侧的明军,早已经枕戈待旦,就等蒙古人进入包围圈了。
    得益于土默特骑兵速度飞快,行进时造成的动静,极好地掩盖住了明军调动的声响。
    很快,土默特骑兵全数进入官道。
    一里地,说远不远,说近,倒也不是特别近,都隆僧格骑着本部最快的黄褐色健马,很快就来到白登山脚下。
    看着狭窄的入山口,他更加坚定张万邦是要引自己进山的想法。
    “你看,白登山地势狭长,入山口又如此窄小,若是大军通过,强行攻山,只怕会是个绞肉机!”
    都隆僧格指着山上,又指向入山口,说道:
    “张万邦自诩名将之后,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依我看,南国小儿中这些所谓的名将,全都是一个模样!”
    “传令——”
    不等他这话说完,山口处传来一阵蹄声,却是大同总兵张万邦独自出现,朝这边讥讽说道:
    “都隆僧格,亏你还是雄主之后,本镇已在这里恭候多时,临山一脚,怎么,你怕了?”
    “汗王!”
    都隆僧格没急,下头的领主们却急了,嚷着要率众攻山,就算下马强攻,也要让这些嚣张的南国小儿付出代价。
    “张万邦这是故意诱我进山,三国演义看过吗?”
    “南国小儿一向狡猾的很,我们没有必要强行攻山,围过今晚,等大汗那边攻下大同镇城,撤了便是!”
    “凭他这几万步卒,还是不敢出山与我一战的!”
    回去后,张万邦来到军营之中,一名家丁近前道:
    “镇台实在没有必要以身犯险,山上只有家丁队和炮营,若是激怒蒙古人强攻,只怕弟兄们无法护住镇台。”
    张万邦双手向下一压,朗声说道:
    “自古用兵之道,都要讲究个不战驱人之兵,要是一动不动,反而惹得蒙古人怀疑。”
    “我这么往外一站,就是在告诉蒙古人,这山上有我的全部主力,巴不得他来攻山。”
    “这样一来,他反而不敢轻举妄动!”
    实际上,都隆僧格的想法和张万邦所预料的如出一辙,对面的总兵就在山上,这几乎说明山上肯定埋伏有重兵。
    直接攻山,骑兵优势丧失,大队骑兵变成步卒,正面对抗明军犀利的火器,就算攻下来也肯定伤亡惨重。
    可是如果自己就这样围山,张万邦下山不得,他一发炮,自己就命人骚扰射箭,难受的会是张万邦!
    况且,都隆僧格也有另一层顾虑。
    带来这三万余人都是土默特部的勇士,攻山有了损伤,这是他自己买单,指望林丹巴图尔能给补偿?显然是异想天开!
    “团团围住白登山,不能放走了一个南国兵!”
    土默特骑兵在山脚下展开阵型,打算围而不攻之时,余的明军也都悄然摸到官道两侧,静静等待山上发炮的号令。
    少倾,山上有了动静。
    “砰砰砰——!”
    这次的炮响几乎没有停歇,震耳欲聋的响声有力掩盖了大队明军奔袭的脚步声。
    一名土默特领主见山上发炮,也指挥骑射阵道:
    “给我射,向山上射,就算射不到,也要干扰那些南国小儿,叫他们不能轻易放炮!”
    话音落定,土默特的骑兵们纷纷张弓搭箭,然后忽然发出阵阵惨叫,落马一片。
    领主回头望去,正赶上一颗铅弹射来,脑门直接被击中,眼神瞬间失去光彩,整个人落在马下。
    官道两侧田埂上传来一阵排铳施放声,无数明军忽然从四面八方跳出来,许多人端着鸟铳,对准密集的土默特骑兵接连施放。
    如炒豆一般的嘣嘣连响,密集的铅弹朝着土默特骑兵疾射而来。
    惨叫声几乎同时在几个方向响起,骑射阵外侧的土默特骑兵接连不断的中弹,跌落下马。
    明军赶上,用刀刃刺穿了这些落马土默特骑兵的胸膛。
    “哪来的声响?”
    都隆僧格骑在马上,在他的耳边各个方向都极为喧闹,根本听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天空上有山头发炮的撼响,周围不知何处又突然出现许多鸟铳的爆响,耳边的惨叫和马嘶声也越来越多。
    “不好!中了南国小儿的奸计了!”
    第四百六十三章:成名之战
    “哨探是怎么回事,几百人,竟没有一人发现南国小儿在官道两侧埋伏了大量的伏兵?”
    实际上,土默特哨探在官道打探的时候,张万邦的确没有设下多少伏兵,起初只是为了抓几个舌头,问问镇城情况。
    因为广昌营传来是土默特部来官道的消息,这才临时改变战略,打算将计就计,抓住蒙古哨探撤回,大军尚未进入官道的这个时机,在官道两侧临时设伏。
    都隆僧格来到负责指挥哨探的一名领主身前,无意听他辩解,挥刀便砍,望着脚下尸体,啐道:
    “真是废物!”
    其余的领主都因此而大惊失色,有一人惊疑不定地望着都隆僧格,劝道:“事已至此,汗王,我们还是想想解决之法吧!”
    “解决之法?打!”都隆僧格挥舞着弯刀,大声喊道:“后退者死!敢后退的,先给我杀了!”
    后面远远传来一阵呼喊,都隆僧格看不到,其实是渠家祯率领的广昌营杀奔来了。
    “不准后退!”
    “射箭还击!骑兵在平原打不过步卒,我还有什么脸面回到草原称汗!”都隆僧格驾马迎上广昌营,因为四周太过喧闹,只好用尽力气大喊。
    其实明军虽然设伏已久,但现在是劣势。
    设伏的明军约有四万多人,其中可以称为精锐的,只有张万邦的本部两万余人,其余大部分都是卫所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