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5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至于这次由一些宵小之辈怂恿起来的反对风浪,朕觉得都是阁臣顾秉谦的失职,诸位以为呢?”
    这样说自然是最好的,皇帝不会因此而大开杀戒,众人心里悬着的石头也就都落了地。
    临阵退缩的顾秉谦成了最大的替死鬼,无论在文官之中还是皇帝这边,两头都讨不了好。
    言及于此,王在晋也就识相的退了回去,看来天启皇帝早有自己的打算,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了。
    群臣俯首,皆道遵旨,都没什么异议。
    实际上他们也不敢再有什么异议,朱由校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再跳出来反对那就是纯粹的想要找死了。
    眼前这位可不是好惹的主,既然这次不多加惩处,各位还是见好就收,顺坡下驴吧!
    第三百三十一章:王永光逆谏
    “接下来,诸卿就谈谈对这次金陵省、江北省分治的看法吧?”
    安排完赵氏的惩处及徐氏的封赠以后,朱由校坐在位子上,翘起二郎腿,促狭地看着阶下群臣。
    的确,这才是今日这场大朝会的主题。
    朱由校就坐在上边,等着下头的群臣高谈阔论,自己则摆出一副早做好舌战群儒准备的样子。
    新任的金陵巡抚王永光有些心虚,这个巡抚到现在他也做了快一个月了,只有一个感觉,爽!
    这种没有任何掣肘的感觉,相比于之前南京的三权分立,实在是爽得没了边儿!
    可是问题也来了,要不要出来提一提这个问题…
    “没什么问题,陛下圣明!”
    “陛下天纵英明,此次分治实则一改前弊,之前是臣等有眼无珠,冒犯了陛下!”
    好嘛,全都顺坡下驴了。
    对于这帮文臣的尿性,朱由校早有准备。
    反对你的时候,一个个昏君喊的震天响,听说宣昆党那群人还开了个诗会,让田尔耕撞个正着。
    自己这给他们开了一个缺口,全都不迭地跑进来,想要洗脱罪身,继续在朝廷做官。
    真是朕的一群好臣子!
    这些人骂你的时候,话是不中听的,恭维你的时候,虽然听着顺耳,但也不能陷进去。
    当了快四年皇帝,朱由校早就练成了一副波澜不惊的铜皮铁骨,除非在想要震怒的时候,才会“震怒”一下,以扩大影响。
    听着周围臣子,你一句我一句的吹着天启皇帝如何如何圣明,说可以直接回去了,啥问题没有,王永光心中就一阵恶寒。
    自己怎么和这群人混到一起来了?
    这时,一个人的开腔,吸引了他的目光,却是江北巡抚刘在贞,只见他站出来说道:
    “陛下此次分治,实在是万古未有的明君胜举呀!”
    “陛下敢于打破常规祖制,确立新规,这都需要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学习、借鉴哪!”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群臣都在恭维时,有一部分却是冷静异常,这其中就包含了金陵巡抚王永光,李有贞话说完时,他在暗自打量着天启皇帝的每一个表情。
    果然,上头的朱由校在整殿的喝彩声中,并没有迷了心智,他脸上笑容变了一副令人毛骨悚然的样子,盯着李有贞问:
    “学?”
    “你想要学啥啊?”
    “这…”
    李有贞愣了片刻,随即反应过来自己那话里有问题,学皇帝打破祖制,这岂不是说人人都能随意不把祖制当回事儿了吗。
    他慌忙跪倒在地,瑟瑟发抖道:
    “臣、臣…”
    “没事儿,没事儿,怕什么!”
    朱由校哈哈一乐,命王朝辅去扶他起来,然后看向王永光,似有意无意地道:“送李巡抚回去,好生歇着,他很累了。”
    王朝辅看着李有贞,问道:
    “陛下要奴婢送李巡抚回去,巡抚大人是不是累了?”
    后者一脸迷茫,片刻后恍然大悟,忙道:
    “臣累了,臣累了,臣告退!”
    一刹那,安定殿上从吵闹异常变成了寂静无声,众人看着满脸笑容的天启皇帝,怎么想怎么觉得汗毛直立。
    “行了,既然没什么意见,就都散了吧。”
    朱由校说完,站起身来,看了一眼王永光,转身欲走,群臣们也松了口气,赶紧趁着这个空挡擦汗。
    感受到方才那一道杀气腾腾的眼神,王永光浑身一个激灵,连滚带爬地出列,几乎是吼着说道:
    “臣,臣有本奏!”
    语落,满堂皆惊,众人都不可置信地望向他。
    “金陵巡抚有本奏?”朱由校站在上面,脸上一副好笑的面容,然后坐了回去,挑眉道:
    “也行!那朕就继续听听你有什么高论。”
    王永光先前半个字没吭,现在嘴巴却像连珠炮似的说个没完,生怕朱由校就这么直接走了。
    只见他边擦汗边道:
    “臣以为,江北省、金陵省旧属南直隶,就算裁革六部,也不该只留行在,仍当将金陵设为留都,定名南京。”
    “如此,既承认了北直隶的京师地位,为朝廷节省一大笔开支,也不影响南京的政治地位,两全其美。”
    王永光不说则以,一说就全是重磅炸弹。
    他一边说着,群臣们也都在议论,有人甚至觉得这货是不是疯了,敢这个时候跟皇帝提意见。
    等会儿,怕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王在晋先后在北直隶的皇庄和村镇推广番薯种植,两年以来已经大有所为,这次奉旨南归,他也猜得到,许是又要委以重任。
    他虽然也没出主意,可心里却明白得很,这位天启皇帝可不是一般人,如江北巡抚李有贞那种得了好处疯狂拍马屁的行为。
    只能说是在江北巡抚的位子上干了一个月,尝到甜头了,不愿意撒手,想继续自己掌握大权。
    不出意外,李有贞这个江北巡抚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天启皇帝利用魏忠贤之手找借口撸掉。
    王永光这样的,才是聪明人。
    想到这里,王永光还在继续说着。
    他匍匐在地,连头也不敢抬,只顾着一直说话。
    “南方各省亦不同于北地,臣常听下属官吏说,江南市镇繁多,百姓富谷,泽人富鲜,文化风俗,各地全然不同。”
    “臣在金陵许久,深知管理南地之不易,做了一月的金陵巡抚,更有种事事皆需操心的感觉。”
    “陛下若想稳固南方,需得另设有司衙门,统筹民政军事。”
    这话一出,群臣炸了。
    他们再也忍不住了,现在这官制不挺好吗,内监守备、协同守备和兵部尚书都没了,换来江北巡抚和金陵巡抚。
    两省各自都有自己的官僚体系,谁也掣肘不了谁。
    “陛下,王永光系奸臣矣!”
    “狗屁不通,真是胡言乱语,快将他轰出殿外!”
    “陛下,臣请斩王永光,以安民心,以正国法!”
    朱由校冷眼看着这帮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臣子,谈及个人利益时,一个个那副狗咬狗的样子。
    这个王永光,总算是开口了。
    朱由校拿李有贞开刀,就是逼王永光开口,让他这个原南京小朝廷最有权力的兵部尚书,提出要掣肘自己,制衡文官。
    江北省和金陵省设立以后,除两地巡抚外,三司官员也是事权颇重,几乎将军政大权一把抓在手里。
    南直隶不同于中原,天高皇帝远,自己回去了,他们就是一个个土皇帝,不留下掣肘监管的力量,打散了也收不回来。
    旋即,朱由校望向王永光,沉声问:
    “依卿之意呢?”
    王永光抬起头,与天启皇帝四目相对,额头上热汗直顺着脸颊向下淌,他艰难地用手撑伏在地上,道:
    “臣请在金陵城设参赞机务衙门,直属京师军机房,官员人选由陛下定夺,上可入京师,下可安江南。”
    “如此,大明可定,中兴在望!”
    第三百三十二章:帝王术
    这世上最简单的帝王术,便是所谓的先给个棒槌,再给颗甜枣,今日这次大朝会,朱由校把甜枣先给他们发下去了,倒是没有震慑一下百官。
    众人都为王永光的犯颜直谏喝骂不止,后者也俯身在地,身子如处在寒风之中似的抖动不止。
    接下来朱由校的话,决定了他此生的身家性命。
    只是不知,今日的圣意他又猜对了几分…
    朱由校在上面看众人骂了一会儿,觉得王永光马上就要坚持不住摔倒的时候,才是冷笑一声,伸出手制止了他们的言论。
    待殿上静得差不多了,才是说道:
    “你们都听听,这位大明朝的首任金陵巡抚,这一番令人醍醐灌顶的肺腑之言!”
    这话说完,众人反倒懵了,不知是何意。
    只听朱由校继续说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