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9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现在他的心里,已经对之前必胜的信念有了一些动摇。
    他在想,就算郑家船队阻截了澎湖来的另外一支荷兰人舰队,眼前的这九条荷兰船,此回带来这二百多条船,能不能打得赢。
    一艘盖伦战舰,就能轻易击溃自己的一支船队,一整个荷兰舰队的战斗力,简直难以想象。
    尽管如此,他在部下前还是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无论如何,身为主将的,都不能先露胆怯之色!
    俞资皂觉得,既然荷兰人舰队的战斗力如此强悍,那么就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即人海战术!
    他集中起全部的火龙船,下达了用火龙船引火围困荷兰战船,让他们周转不开的命令,而不是之前的配合突击舟接舷作战。
    在这之后,他集中起了全部的突击舟,让他们在战斗后,半数游弋在火龙船布置的火圈之外,帮助封锁海域。
    另外半数的突击舟,则是被当做吸引火力和干扰荷兰人的炮灰,依旧是老样子,接舷作战。
    至于他们能不能真的登上一艘荷兰战舰,听到刚才惨烈战况的俞资皂,现在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最后,俞资皂集中起了全部的六十余艘主力苍山战船和小福船,只有这些船,配备着佛朗机炮和红夷重炮,堪堪能与荷兰战舰一战。
    当然,小福船上只配备了一门与荷兰人其中一门加农炮火力相当的红夷炮,这样的战船,俞资皂最多只能调出来十几艘。
    这一仗很明白了,除这十几艘配备了红夷炮的小福船外,其余所有的上百条船,全都是起辅助作用,连那四十余艘福建水师的主力苍山战船也是一样。
    苍山战船的火力配置如下:
    四十门大小佛朗机炮,二百余杆火枪,迅雷炮四门,喷筒十五个,噜密铳三支,弩箭二百支,火药弩四张,火箭五十支,火砖三十块。
    人员配备上为六十四人,作战的官兵五十五人,负责后勤保障的水手九人,陆战也叫辎重兵。
    这一战,让俞资皂看清了大明水师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因大明在几十年前还处于领先地位,所以这差距其实不大,就拿久不经战事,不修武备的福建水师来举例。
    早该淘汰退伍,却因资金问题不能迟迟更换的主力苍山战船,上头配备的佛朗机炮也并不比同时代的西方落后多少。
    战斗力还是有一些的,如果换成此时的登莱水师,战斗力就比福建水师强大很多。
    自从袁可立被天启皇帝启用,前往登莱任巡抚后,他一方面在积极配合东江军在皮岛的作战,另外一方面,也在重整登莱水师。
    经过袁可立的大力发展,如今的登莱水师,已经消除近二十年萎靡不振的状态,完成对老旧苍山船的更新换代,现在的主力战船,全部都采用福船。
    就连装配着八十门大小佛朗机炮的大型福船,登莱水师也在天启二年发展出了十七艘。
    大福船的战斗力虽然还是比不上此时西方最为先进的盖伦战舰,但是在近海的作战能力,已明显优越于三桅桨帆船。
    但是朝廷经费有限,就和卫所兵一样,不可能全国每一个地方都彻底整改,目前也就只有花费大力气,弄了这么一个登莱水师出来。
    眼下全国大部分的水师,都和福建水师的配置差不多,同荷兰人的差距也并不是十分巨大。
    若真论差距,还是体现在火力的密集程度上。
    盖伦战船仅左右侧就配备着足足六十门威力巨大的加农炮,除此之外,还有甲板上二十余门的船首船尾炮。
    但这种战舰,花费和维护费用十分巨大,东印度公司也就只有几艘而已,这次派来澎湖的两支舰队,也就只有一艘。
    除一艘盖伦战舰外,荷兰人的主力战舰,是适用于近海作战的三桅桨帆船,这种船属于中型船,只比苍山船大上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荷兰人的士兵和水手运载量,刚好和大明的战船反了过来。
    每艘桨帆船的正规荷兰海军士兵运载量一般只有十人左右,水手人数却有四十到六十人。
    这些桨帆船,和完全体的军舰盖伦船不同,清一色都是军商两用战舰,所以只有单层侧舷装炮十到十五门,舰首两炮,舰尾四炮。
    根据荷兰海军的制度规定,每艘桨帆船装配的重型加农炮的总炮数都严格控制在三十门以内。
    但除此以外,船上的正规士兵装备也极为优异,普遍穿配着胸甲和钢制头盔,近战他们以荷兰长戟为主,海战时,使用的则是重型火绳枪和轻型火绳枪。
    没错,荷兰人眼下装配的海上作战武器,仍是在西方濒临淘汰的火绳枪,在海上航行、作战极为不便。
    西方列强,此时的海军力量也是各有差异,总的来说,在眼下这个大航海时代,全世界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
    大明水师现在除了火力的密集程度外,同西方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俞资皂也明白,只要国内太平几年,这是完全追得上的。
    接到前方战报,劳恩,漳州港外荷兰舰队的指挥官,他听着大明水师幼稚的战斗方式,正满脸都是冷笑和不屑。
    “这帮傻瓜,还不明白自己的处境,居然想用那几条破木造成的烂船,登上我们伟大的女王号!”
    女王号,这是那艘盖伦战舰的名字,同大明水师不同,在荷兰舰队编制内,即便是再小的一艘战船,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名字。
    在他身后的旗舰号上,众多水手和士兵握着长戟,正在等待进一步的命令,劳恩想了想,说道:
    “去告诉这些土著,他们还不明白自己的处境,我以舰队指挥官的身份,命令他们马上后撤,竖起白旗接受我们的收编。”
    “不然,我的舰队就要开炮,击沉他们的水师,占领他们的港口!”
    第二百五十二章:我们必将获胜
    漳州港外,在经受先锋船队惨痛的教训后,俞资皂痛定思痛,及时改变战术,放弃以往以狼群接舷战术为主的作战方式。
    突击舟、火龙船各自被击中到一起,主要负责用庞大的数量优势,将包括盖伦战舰在内的九艘荷兰战舰,围困在漳州港的近海处。
    其实俞资皂在战前做了相当的准备,他去询问一些传教士,得知了桨帆船在近海处出色的战斗能力。
    做出将荷兰战舰围困在福建近海的战术意图,也是俞资皂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相对于八艘大小和苍山战船差不多,只是火力稍有密集的桨帆船来说,如何限制那艘盖伦战舰,显然成了战局迅速取胜与否的关键。
    一旦将荷兰舰队围困在近海,凭借福建水师为数众多的舰船优势,盖伦战舰的战斗能力会被降到最低。
    相应的,在自家港口外围作战,士气的提升,战略物资的及时补充,还有岸上明军的增援,都对福建水师的作战有显著增益。
    俞资皂是这场战斗的主将,他同样将战斗成败,还有水师伤亡,看得十分重要。
    如此巨大的优势,就算有武器装备落后的隐私,可要是这都打不赢荷兰舰队,自己这个福建总兵,也就可以向身在紫禁城的天启皇帝,自刎谢罪了。
    所以,这一仗必须胜利!
    漳州港外明军实行新式战术,开始以主力苍山战船和福船为主,竟然放弃传统的接舷作战方式,改为集中火炮轰击。
    显然,这也让荷兰人被打了当头一棒,但指挥官劳恩依旧对眼前这支土著水师有着深深的鄙视。
    就算接到盖伦战舰的船只关于周转不开,无法发挥全部战斗能力的警告,也是无动于衷,继续施行他所谓的碾压战术。
    劳恩对福建水师的轻视由来已久,这半年来福建水师低劣的战斗力,造成了他如今一意孤行,不打算撤离漳州港的决定。
    他要用决定性的战斗能力,碾压这些自诩为东方帝国的黄皮猴子!
    战场上,无论陆地还是海上,战机往往都是稍纵即逝,俞资皂出身将门,自幼就受其父,抗倭名将俞大猷的熏陶,自然深知此理。
    他站在飘扬着大明字号旗帜的旗舰上,不断下令调度,不敢有一刻的懈怠和放松。
    “总镇,荷兰人被困起来了!”澎湖海防营把总洪应斗跑来,话音中带着哭腔:
    “洪际元呢,怎么样了?”
    “为吸引火力,他和全船的官兵都战死了…”洪应斗半跪在地,红着眼睛,哭喊道:
    “总镇,你一定不能让这些红毛竹跑出去一个!”
    “我要为哥哥报仇,为弟兄们报仇!!”
    俞资皂心有触动,一时间湿了眼眶,按着佩刀,凝眸道:
    “待此战过后,本镇会奏请京师,向陛下表明洪际元的作战功劳,但是这一战,我们必须赢!”
    “必胜!”
    “必胜!”
    围困荷兰舰队后,接下来的就好办了。
    众多的突击舟配合火龙船,混淆荷兰人的眼线,配备着重型佛朗机和红夷炮的苍山战船、小福船则驶入包围圈,先对八艘桨帆船集中开火。
    一时之间,海岸边上,全都是隆隆的炮响,福建水师仿佛将整个战场都变成了自己的主场,时不时还要传来船体被炸毁的声音和惨叫声。
    福建水师愈战愈勇,漳州港的百姓们躲在家中,听着震天撼地,仿佛近在咫尺的炮响,都是蜷缩在家中,瑟瑟发抖。
    很快,他们听见有人挨家挨户的敲门,却是福建巡抚南居益动员了大量的海防营兵士,亲自来到漳州港助战。
    他们虽然不能入海作战,却能尽可能调来射程远的火炮,在岸边架设炮台,支援水师的战斗。
    听到门口不断经过的脚步声,还有铠甲叶子相交在一起的铮然之音,他们小心翼翼地开门,看见了毕生难忘的一幕。
    不远处,无数的大明水师官兵,正为了这个国家和人民,奋不顾身地与荷兰殖民者战斗。
    他们不畏牺牲,就连只能乘坐二到四人的突击舟,都在尽力接近和骚扰荷兰舰队。
    尽管,下一刻就可能人舟俱亡。
    荷兰人越打越是觉得触目惊心,他们永远不可能理解这种为国为家的牺牲精神,这就是他们侵略东方,必将失败的原因。
    此时此刻,舰队指挥官劳恩说话都显得有些颤抖,他哆哆嗦嗦地丢掉了手中握着的单筒望远镜,结结巴巴道:
    “他们,是地狱里来的魔鬼吗?”
    大副望着前后判若两人的指挥官,默默叹了口气。
    ......
    半个时辰前,漳州港与澎湖堡相隔海域。
    一支六十余艘规模的船队,正打着郑字令旗,静静停泊此处,这个时候,后方刚刚最新的传来消息。
    听到后,郑一官冷笑一声,道:
    “先锋船队一触即溃早在我的意料之中,但那个俞资皂有点本领,应该不会就这样被打退。”
    黄程这个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个尤为严重的问题:
    “一官,如果这个时候,俞资皂撤回了漳州港,那我们可就是腹背受敌的局面,不可不防啊!”
    郑一官显然也并不是完全对朝廷的信义放心,他思虑半晌,却是缓缓摇头:“应该不会…”
    “才刚招安,就摆了我们一道,朝廷难道不怕自己失信于天下?”
    “况且,没有我们郑家船队的帮助,就凭他们,想击退荷兰人,俘获盖伦船,至少还得在澎湖耗两年。”
    “两年!现在的朝廷,损失得起吗?”
    这时,澎湖那边的荷兰总司令高文律,终于在许心素的撺掇下忍耐不住,提前增派第二支舰队赶赴漳州港了。
    当然,他们不是来增援劳恩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