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7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望着眼前这个十岁幼童,大嘴张开,逐渐笑的疯狂。
    “哈哈哈哈——!”
    “狗奴,你们活不长了!”
    多尔衮神情毫无波动,被巴牙喇兵层层护卫,手刀按在王巨魁颈上,淡淡问:
    “说,谁指使你们来的?”
    刚才一接战,多尔衮就觉得不对。
    这事儿是老寨大殿上议的,只有大金的高层才知道,这个时候有人来截杀,只会是出了内鬼。
    看来父汗想的不错,大金有汉人的细作!
    就目前来看,可能这个细作的地位还不低,到底会是谁,李永芳?刘爱塔?
    都不太可能…
    这个汉人的细作,一直在与大金作对。
    和这次一样,每次大金铁骑杀掠汉人时,就总有人打着马匪的名头派兵拦截,救下一部分汉人。
    这些人都是训练有素的骑兵,许多人裹衣中还穿着罩甲,绝不会是一帮马匪。
    “狗奴,你问是谁指使的,那爷爷就告诉你,是大明的皇帝,是天下的百姓!”
    “是千千万万被你们屠杀的辽民!”
    想得出神的多尔衮忽然觉得脸上一湿,伸手一摸,却是眼前这个马匪,吐了一口浓痰。
    顿时,多尔衮显得有些气急败坏,大声吼道:“砍了他,给本贝勒砍得他死无全尸!死无全尸!”
    “明狗全都该死,汉人全都该死!!”
    一声落下,王巨魁被一名白甲奴骑挺着虎枪穿胸而过,不甘地倒在了地上。
    “贝勒,这些马匪怎么处理?”
    闻言,多尔衮抓头看去,见到了十几个被控制住的“马匪”,想想道:
    “全都砍了,直奔信州!”
    望见向自己走来的奴兵,这些马匪都知道死期已定,便都疯狂起来。
    有人站起来,死在了冲锋的路上。
    也有人疯狂嚎叫,扑到一个奴兵身上,张开血盆大口,想要咬下这奴兵的耳朵。
    牙齿磕在头盔上,只是给这奴兵造成了些许困扰。
    这奴兵恼羞成怒,一脚蹬开马匪,赶上前几步,将手中佩刀向下插到了他的腹中。
    伴随着鲜血喷溅到脸上,这奴兵显得更加兴奋,哈哈大笑。
    几息之后,十几名“马匪”,全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多尔衮重新骑回马上,望着眼前数千具尸体,正要下令继续前进,却是忽然感觉脚下土地在震动。
    一名白甲兵驰回,远远道:
    “禀十四贝勒,前方有数千马匪向我军冲来!”
    “又有马匪?”多尔衮惊了,随即伸出佩刀,喝道:
    “大金正白旗的勇士们,这些人不是马匪,他们是受人指使的明狗!”
    “本贝勒会向父汗请示,杀一个明狗,前程如杀一个辽地明军一样,杀光他们!”
    前程,相当于大明的军功。
    听了这话,在场的正白旗奴骑无不是振奋,呜嗷乱叫着,挥舞着刀枪,向这批马匪迎了过去。
    信州城内,当地百姓正在刘兴祚的组织下,用最快的速度分散撤离。
    城外二里,铁骑纵横驰骋,刚历一战的正白旗奴骑,又逢阻截,这一次来的骑兵,明显也不是普通的马匪。
    马蹄踏着冰封的冻土,两支骑兵飞速冲撞在一起,转瞬间,残肢飞舞,喊杀震天。
    第二百二十章:共襄大义
    熟知女真骑兵战力的李延庚觉得,自己是可以力挽狂澜的。
    最开始他的想法不是抵挡住多尔衮这三千正白旗奴骑,而是在奴骑刚历一战后,人困马疲的时候,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纵使刘兴祚的八千人马尽丧,王巨魁战死于信州城外,李延庚也还是认为,他能凭借一己之力,拯救阖城十七万百姓。
    区区三千建虏,不足为虑!
    李延庚骑在马上,望着杀戮四起的原野,仍旧慷慨激昂,高声喧道:
    “本将虽为假奴之子,但却躺着吾汉家鲜血,终是到了报效国恩,洗刷耻辱之时!”
    “鞑子远路奔袭而来,必缺少补给,欲速战速决,又刚历大战,定人心浮动,军疲而惰!”
    “汝等只需追随本将,包围上去,一鼓作气,破其中路!”
    “众将士当大破此队奴骑,将老酋之子多尔衮献俘阙下,以慰君心,届时,汝等随吾凯旋归明,共襄大义!”
    “我们是堂堂正正的汉人,从不是什么假奴!”
    李延庚一番临阵宣讲,成功将所有人的怒火带动,这些曾被迫屈居虏下的辽地明军纷纷举起刀枪,欢呼高喊:
    “我们是汉人,不是假奴!”
    “杀虏!!”
    这边的宣讲,亦是引起了多尔衮的注意。
    他望着对方众志成城的气势,一时也为其所惊,有些犹豫,毕竟李延庚这话也不假。
    三千正白旗铁骑,刚与八千马匪大战,阵亡一百有余,余下人人带伤,还散出去一部分斥候打探消息。
    此时本该暂避锋芒,徐徐破之。
    “嘶~”
    座下马匹,似乎嗅到了大战将至的气息,开始不安的打着响鼻,多尔衮再三思虑,旋即定策,单手紧握马缰:
    “本贝勒受大汗之命出征,却没料到,还有如此之多的汉人在我大金土地上,与我大金作对!”
    “本贝勒下令,待到了信州,三日不封刀!”
    三日不封刀,这种命令可不是随便下的,这几乎就相当于告诉他们,到了信州,就可以随意的烧杀掳掠。
    抢到的女人,就是自己的。
    抢到的金银财宝,就是自己的。
    屠刀之下,杀的每一个汉狗,都是日后可以作为攻伐辽地的前程,这种好事,对每一个女真人来说,都是致命的诱惑。
    况且,他们也并不认为这支仅有四千人的汉人骑兵,会对自己三千大金铁骑,造成什么威胁。
    在辽地,一千铁骑击溃一万明军,这也只是稀松平常的事而已。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句话先是由无数被他们打得破了胆的明军传唱出来,再加上努尔哈赤的刻意宣扬,就成了如今这样一个明军闻金色变的情况。
    两年前,沈阳守将贺世贤不遵熊廷弼命令,擅自出城,结果横尸野外,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明军一旦出城,无论多少人,大金的骑兵都有信心将他们击溃,这是自信,这更是实力!
    多尔衮想到这里,攥紧了拳头。
    说实话,他虽然表面上表现得十分自信,但是他心里没底,已经打了一仗,尚还不知对方是谁的人马。
    这糊涂仗打着,总是叫人心中郁闷。
    李延庚带着骑兵,与多尔衮的正白旗铁骑冲击在一起,打前的一排骑兵个个人仰马翻,惨叫着被击落下马。
    一个明军被女真骑兵撞落下马,虽然他很快翻身,但还是被身后刺来的虎枪穿透,失去了任何抵抗能力。
    李延庚矢志与信州城共存亡。、
    他极目四望,发现一名白甲奴骑正直奔自己而来,便在心中冷笑一声,破口笑骂:
    “该死的鞑子,怕不是三国看多了,想着斩将呢!”
    话音刚落,只刹那间,这在正白旗中也是骁勇善战的白甲奴骑便冲至眼前,李延庚不敢大意,忙的一勒马缰。
    坐骑发出一声嘶鸣,高高扬起前蹄,挡住了这白甲奴骑的实现。
    趁其病,索其命!
    趁此机会,李延庚毫无留手,突然发力,挑中这白甲奴骑的右肩甲胄最为薄弱之处,大喝一声:
    “狗鞑,给爷起——!”
    随着话音,这白甲奴骑,被李延庚挑飞至半空,由于剧痛,就连手中的长枪也握不住了,“锵啷”一声落在地上。
    “将军神武!”
    见状,周围正陷入苦战的明军军心大振,纷纷高呼,提起士气,开始向多尔衮所在的中路猛攻。
    李延庚冷哼一声,将那白甲奴骑狠狠摔地上,又勒紧马缰,坐骑前蹄抬起,狠狠踏在了地上那白甲奴骑的身上。
    只听一声惨叫,方才还自诩勇悍的白甲奴骑,已是进气多出气少,缩在地上,满眼都是恐惧。
    战场中,由不得片刻的犹豫。
    李延庚眼见那白甲奴骑已是活不成了,也便勒转坐骑,直直将枪刺向另外一个奴骑。
    两军交锋,厮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
    倒不是说李延庚这四千人比刘兴祚的八千人更为精锐,只是主将身先士卒、屡斗强敌,让他们军心激振。
    一想到对面就是老酋最喜爱的儿子,众明军也就奋勇向前,也做起了擒贼先擒王的打算。
    正厮杀间,后方信州城驰出二、三百骑,却是不再蒙面的刘兴祚持着亮银枪赶来,远远高喊:
    “李兄弟,我来助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