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47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想必是李二陛下知道马周与自己交好,必要的时候,马周可以把这份秘旨交给自己,让自己力挽狂澜。
    不过后来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变化,阴差阳错之下,自己被解除了在长安的兵权,这份圣旨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圣旨再有用,也敌不过李二陛下亲自出面呀!
    所以,即便太子被废,马周也没把这份秘旨拿出来,只是贴身收藏。
    直到李二陛下龙驭宾天,马周才把秘旨拿出来,起到了一举定乾坤的作用。
    这还真有点人算不如天算的意思。
    想到这里,郭业怀着怜悯的目光看向了李大亮。
    他说道:“武阳县公,您一生好名。为了名望,可以拿出全部的财产。为了名望,不惜抛妻弃子。可想没想到,最后会落得一个不忠不义之名吧?事到如今,您有什么想说的没有?”
    “我……”
    到了现在,李大亮当然明白自己输定了。大臣们都投靠了过去,光手里这些兵有什么用?
    即便自己火拼赢了,大臣们不会跑吗?人家跑回长安城,随随便便就能召集一支大军讨伐自己,自己拿什么抵挡?
    再说了,有遗诏在,自己这边到底有多少人会反水?一半?八成?还是九成?
    打这场必输之战,即便自己的那些亲信也未必靠得住呀!
    完了!全完了!真是悔不当初!
    我当时怎么就猪油蒙了心,一定要站在秦王的对立面,要把忠直的朝臣们一网打尽呢?
    这也就算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能及时改正,李义府乃是秦王的义弟,有他做女婿,我未必就没有翻身的那一天。
    可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在改正之后,再次反水,意图谋一个拥立之功!
    晋王李治登基之后,谁都可以原谅。哪怕是齐王李治,念在兄弟之情上,他也未必不能从轻发错。但唯独我李大亮,数次背叛,上窜下跳,他能饶得了我?
    好吧,死就死吧,我不怕死。
    但死后的名声呢?不忠——违逆陛下的遗诏;不义——害死救命恩人;不仁——致妻女的安危于不顾!
    我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不忠不仁不义之人!
    我一声生追求名望,难道就是这么一个结果?
    恨,我好恨呀!
    悔,我好悔呀!
    李大亮越想越憋屈,越想越郁闷,猛然间觉脑袋一蒙,嗓子眼发甜,眼前金星乱晃!
    哇!
    一口鲜血从他的嘴里喷了出来!
    这口血只是个开始,紧接着,他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直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临死之前,他想起了自己当日的誓言——但有半句虚言,就让我呕血而死。
    ……
    ……
    李大亮一死,皇位归属就再无悬念。
    此时遗诏还在传递,有十几个人还没传到,包括薛万彻、张亮、韦挺和许敬宗等几位大佬。
    不是他们不想看,而是马周怕他们狗急跳墙撕毁遗诏,一定要他们最后看。
    郭业高声道:“不必传了。几位都是朝中重臣,若是看过遗诏才转换立场,难免在新君的心里留下一根刺。我给你们个机会,现在就主动投到这边来。”
    许敬宗喜笑颜开,道:“我……”
    钱霸想起此人曾在殿门口辱骂过自己,还要剥自己的皮。哪能容他从容过关得逃活命?
    当即大吼一声,道:“好小子,你还敢执迷不悟!我要你的命!”
    当即跳上前去,手起锤落,把许敬宗的脑袋打了一个万朵桃花开。
    在场的都是人精,谁看不出他在公报私仇?薛万彻大叫一声,道:“我……”
    他那个“擦”还没说出口呢,钱霸小眼一眯缝,道:“怎么样?你小子不服气?”
    薛万彻被他打过一顿,本来就有点心理阴影。现在为大势所逼,就更是英雄气短了。
    他先是微微一愣,随即长叹一声,也不答言,大踏步地往郭业的队伍走去。
    薛万彻都怂了,其他人自不待言,当即两队合成了一队。李佑知道大势已去,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郭业微微一叹道:“齐王,您也加入队伍吧。晋王仁厚,想必不会骨肉相残。不过您以后可要把野心收起,小心谨慎重新做人。若还是不知悔改,恐怕上天都不会原谅你。”
    “多谢秦王教诲!”
    ……
    ……
    关押李治的地方,就在九连殿内。
    其实,此时政变的消息早已传开,李治已经恢复了自由。不过不知为什么,他还是躲在房间内不肯出来。
    大伙只能前去迎接这位新鲜出炉的皇帝。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了一处房门之外。
    有了秦琼的前车之鉴,群臣都谨慎起来。人们面面相觑,既不敢挪步,又不敢毛遂自荐。望向同僚,也充满了审视的目光。
    最终孔颖达道:“秦王千岁,要不……还是您一个人进去吧。关系重大,大家都有点互相信不过。”
    “如此也好。”
    吱呀~
    郭业推开房门,与李治四目相对。
    第2143章 改元永徽
    “老师,您来了。”李治站起身来,躬身一礼,脸上却看不出多少喜色。
    郭业一看这状况,就知道今天的差事不太好办。
    一场大变很可能把李治这孩子吓出心理阴影了,
    想想也不奇怪,虽说李治现在的虚岁已满十八。但是按照现代社会的观念来看,他不过是十六周岁多一点的孩子而已。
    先是贵为太子,风光无比。眨眼间就被人陷害,贬为庶人。这还没多久呢,又有人突然告诉他,你爹死了,您要当皇帝了。
    大喜大悲之下,即便是成年人,都难免心理出问题。何况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呢?
    郭业当即转过身来,把门关上。
    然后,他大礼参拜道:“微臣郭业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治赶紧跳开了一步,道:“老师快快请起,孤王并未登基,可当不得您如此大礼。”
    郭业站起身来道:“有陛下的遗诏,有群臣拥戴,您现在就是当之无愧的大唐的皇帝,当然当得起微臣的大礼。不仅如此,待会您出去,还要接受群臣的大礼。”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想想吧,从现在开始,您的一言一行都将被记载在史书上。您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将影响亿万生灵的命运。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天子一喜,造福万邦。”
    “天子之位,是何等的尊贵?何等的荣耀?而这么荣耀的身份,只需要您点个头,随我出去接受众人参拜就可以得到,您还犹豫什么呢?”
    对于一个年近十六岁的少年来说,郭业的话还是有相当地鼓动性的。
    李治眼前一亮,就要迈步往外走。不过很快的,他就以绝大的定力停了下来。
    “呃……老师请坐。”李治想了一下,坐了下来,道:“弟子有几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倒要向老师请教。如果您能为弟子解惑,我就出去继皇帝位。”
    “如果我这做老师的才疏学浅,不能为你解惑呢?”
    “那就请老师另择高明。是让齐王登基也好,是让我的其他的兄弟也罢,甚至说……您自己要做皇帝,我李治都毫无意见。”
    郭业听了这话,不由得脸色微一变,道:“你可知其他人登基为帝,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李治淡然一笑道:“无非是一死而已。其实在被囚禁的这几天,我已经无数次想到了死。想多了,想开了,想清楚了,其实死也没什么。无论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谁都免不了这一遭。”
    听这话都有点看破红尘的意思了,郭业无奈地说道:“好吧,你到底想知道些什么?为师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治整了整衣冠,肃然道:“老师,现在您已经爵封秦王了,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此次我能登基为帝,您也是居功至伟。那我该如何封赏您呢?”
    “这个简单……”
    郭业的话刚出口,李治就微微抬起了手,道:“老师,您先别回答,听我把话说完。”
    “您继续说。”
    李治道:“除了您以外,还有卫国公李靖、鄂国公尉迟恭、英国公李绩等人……他们也出力不小。这些人的官职也基本上到顶了。难道我登基之后,要把他们全封为亲王?”
    “您说完了?”
    “另外还有,即便这次的封赏解决了,现在高句丽、百济未平,西突厥尚在。你们这些人都是国家栋梁之才,以后势必会再立新功。我又该如何封赏?”
    说完了,李治重新站起,又是一礼,道:“还望老师教我!”
    郭业微微叹了口气,道:“治儿,我现在可以这么叫你吗?”
    “当然可以。”
    “那好,我现在就以老师的身份回答你这些问题。其实……还有个问题,你想问没问出口吧?”
    “什么问题?”
    郭业盯着李治的眼睛道:“现在我郭业的威望如日中天,如果人心不足蛇吞象,想要更进一步,夺了你的皇位怎么办?”
    李治的脸微微往旁边一侧,避开了郭业凌厉的眼神,道:“弟子的确有如此担忧。”
    “那你现在不必担忧了。”郭业道:“在这里,老师向你讨个封赏……不,不仅仅是为我,还要为有拥立之功的大臣都讨个封赏。”
    “什么封赏?”
    “在我大唐以东两万里,有块大陆,名为美洲。此处地大物博,矿产丰富。实在是万世不拔的基业,就是称为天选之国也不为过。”
    李治疑惑的问道:“您提这地方的意思是……”
    “那块美洲大陆,总共分为两部分。一为北美洲,一为南美洲。我郭业不贪心,以后我无论立下了多少功劳,您把北美洲封给我就得了。至于南美洲,您可以封给有了大功的其他臣子。”
    说到这里,郭业有意加重了语气,道:“记住,这个‘封’,可不是汉唐的封法,而是周天子之封,所谓裂土封疆是也。不知您能否答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