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43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么一看,所有人都不由得大吃一惊!
    怎么台上只有一个人?
    但见此人看年纪也就二十多岁,相貌英俊,眼睛有神。顶盔挂甲,外面罩了一身白袍。雄姿英发,好一个英俊的青年将军!
    但问题是……他是谁?是秦王郭业?还是联军的盟主郭小宝?如果说他是郭业,那郭小宝去哪了?如果说他是郭小宝,那秦王郭业又在哪里?
    联军这边的人相对淡定一些。他们都见过郭小宝本人,以为站在台上的是自己的盟主,而非秦王郭业。只要郭小宝还在,那情况就基本还在掌握之中。
    唐军这边可就有些慌乱了。有的人认识郭业,知道台上的乃是秦王。但联军盟主郭小宝去哪了?
    要知道,把会场的保卫交给联军,本身就意味着绝大的风险。万一联军出点什么幺蛾子,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至于没见过郭业的唐军将领,稍微一打听,也就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梁建方的额头上不由得冷汗涔涔,他心中暗想,不用问,联军的统帅郭小宝不露面,那就是调兵遣将去了。
    也许在过一刻钟,不,用不了一刻钟,也许眨眼间联军就会发动,把在场的唐军将领一网打尽!自己也会做了阶下囚。
    怎么办?就任由事情这么发展下去?
    卢天佑现在就如此咄咄逼人,等自己真落到了他的手里,那还能有得了好?只要不肯投降,受到的屈辱说不定就是刚才的十倍百倍!自己能忍得了吗?
    那要是投降呢?恐怕不仅自己没什么好下场,就是自己的后代也会受人唾弃。到时候自己没了利用价值,齐王怎么会信守诺言?
    不能投降,不想受辱,但自己的儿子可怎么办?
    好后悔呀,当时怎么就答应了齐王的要求,把自己逼到了这个田地?
    罢了!罢了!
    孩儿呀,事到如今,就算爹爹对不住你了!黄泉路上,咱们父子同行!
    想到这里,梁建方大喊一声,道:“秦王快走,其中有诈!”
    哗~
    这句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唐军将领们顿时一阵大哗!
    联军这边倒是早有准备,人们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往后退了几步,与唐军隔开了一定的距离。
    卢天佑道:“梁建方,你现在反水不嫌太晚了吗?之前不答应我们的条件,还可以做一个忠诚孝子。现在投靠联军,下场也未必不好。你这样首鼠两端,可谓是做了最差的选择。”
    梁建方话一出口,也就没了反悔的余地,他长叹一声,道:“你这话说对了一半。不错,老夫的确是一错再错。但这次选择,老夫坚信是正确的。”
    “此言怎讲?你先叛朝廷后叛联军,天下之大已经没有了你的容身之地。还谈什么正确的选择?”
    “的确,阳世上的确没了我的容身之地。但是老夫还可以去死!”梁建方道:“我活了这么大岁数,算是活够了!临死之前如果能稍赎罪孽,也算是值啦!卢天佑,我宁死也不会受你的折辱!”
    然后,他又对着郭业抱拳拱手道:“秦王千岁,如果您能逃出生天的话,看在老夫迷途知返的份上,还望您能够看顾一下老夫的家人!您快走,我来阻挡追兵。”
    哈哈哈~
    卢天佑大笑道:“梁建方,你老糊涂啦!这可不是秦王,而是我们联军的盟主郭小宝!”
    “什么?”梁建方没见过郭业,自己也不大确定,他问身边的一员小将道:“你看清楚了没有,那到底是不是秦王千岁?”
    卢天佑道:“你问他干什么?现在那人就在你的面前,你直接问本人不就行了?”
    “好!”梁建方指着郭业道:“你究竟姓字名谁?”
    郭业微微一笑,道:“在下姓郭,有个小命叫小宝!”
    “啊……”
    “不过呢……除了这个小名以为,我还有个大名!”
    “你的大名是……”
    “郭业!”说完了,他大马金刀地往摆好地胡床上一坐,道:“郭业就是郭小宝,郭小宝就是郭业。我既是秦王,又是联军盟主,现在大家重新见礼吧!”
    第2097章 受降
    此时此刻,三阳冈上的众将,那脸上真是有如万花筒一般,什么表情都有。
    惊讶者有之,狂喜者有之,迷茫者有之,仇恨者也有之。
    梁建芳苦笑一声,道:“看来梁某人是枉做了小人了,一切都在秦王千岁的掌握之中,无论我如何抉择,都不会影响今天的结果。服了!我彻底服了!参见秦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有他带头,唐军再次行礼,声震云霄。
    义军这边呢?大部分人都被眼前的变化惊傻了,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李元魁道:“大哥……啊,不,秦王……郭业,你到底想把我们怎么样?”
    郭业道:“贤弟不必担心。虽然我没有真名示人,但你们盟主也叫了,头也磕了,那我就得为你们负责。比如你和钱霸,一直叫我大哥,朝廷这边有个六品果毅都尉的官职,不知二位贤弟可愿屈就?”
    别嫌弃六品的果毅都尉低,在历史上薛仁贵在高句丽屡立奇功,李二陛下也不过封了他一个果毅都尉。
    这在中等州府的府兵之中,已经是折冲府的副职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二位没干什么,只是因为阴差阳错认了郭业当大哥,就从黑社会头子变成了小军区的副司令,相当于一步登天了。
    “愿意,当然愿意了!多谢大哥,多谢大哥!”二人齐齐跪倒,喜不自胜。
    封赏李元魁和钱霸,起到了千金买马骨的效果。要知道,在场的义军高级将领,在一年前还都是泥腿子呢。要不是这样,卢天佑又怎么可能被人们推举成大元帅。
    现在李元魁都当了果毅都尉了,大伙虽然不如他们和秦王亲密,但是混个一官半职总是没问题吧?
    哪怕是个乡间小吏呢?不比以前的日子强得多?
    更关键的是,四周这些士兵,那可都是郭业手下的人。自己要是负隅顽抗,很可能就是人头落地。
    一边是当官,一边是命丧黄泉,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人们纷纷跪倒在地,道:“参见秦王千岁!我等罪孽深重,杀官造反,对抗王师,还望秦王千岁治罪!”
    郭业摇了摇头,道:“原来三州的官员,横征暴敛,逼得三州皆反。罪不在你等,这是本官和朝廷的共识。现在我代表朝廷宣布,对众位的罪过既往不咎。”
    “多谢秦王!”
    郭业继续道:“不仅是不治你们的罪,现在三州的官员扫荡一空。朝廷临时调派官员,也是捉襟见肘。有一些职位,还是要众位与朝廷分忧。”
    “多谢秦王!”
    有了秦王的亲口承诺,众人都是喜上眉梢。
    卢天佑明白,从现在开始,人心已经被郭业给夺过去了,他的王图霸业就成了一场空。
    跟着郭业混能升官发财,跟着他卢天佑顽抗到底呢?
    先不说眼前的危险。就是侥幸冲出去又能如何?能打赢唐军吗?
    好吧,退一万步说,上天保佑,真的打赢了。但是刀枪无眼,谁又敢肯定自己能活到最后?
    就算幸运之极,活到最后了,那又怎么样?还不是升官发财封妻荫子?
    费了那么大的劲,九死一生,最后的结果跟现在有啥区别?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现在的结果也不算特别坏。别人能投降,我就不能投降了?
    做不成蜀王,当一个州府的长官总没问题吧?有了此等成就,也算对得起祖宗了。
    想到这里,他向前膝爬半步道:“秦王千岁,您真是青天大老爷!不仅理解我们这些小民的艰难,还宽恕了我等的罪过。只是我卢天佑实在是罪大恶极,恐怕朝廷那边……”
    “卢元帅不必担心。虽然按照道理来说,您是义军的大元帅罪无可赦。但本官却以为,你除了过以外,还有一项大功。”
    卢天佑满脸的不可置信,道:“我还有大功?”
    “当然了。你当上义军元帅之后,下令不对三座州府进攻。此令一出,不知少了多少杀伤,活了多少百姓。本官以为,光是这一条,您就足够将功折罪还有富余了。”
    “这……小人还真是惭愧。”
    “没什么惭愧的,有功就该赏。不知卢元帅是想当文官呢?还是想做武将?”
    “文官怎么说?武将又怎么讲?”
    “您要当武将,那就是果毅都尉。当文官,那就是某个中等府的长史。当然了,由于您的身份特殊,肯定不能在这三州任职,得作为流官调往他处。不知卢大帅可还满意?”
    严格来说,这个条件就不是很优厚了,甚至比卢天佑预想的官职要低一些。不过,这也表明了郭业既往不咎的诚意。
    他要是真的封一个某州都督的官职,卢天佑刚开始可能很满意,但是回去一琢磨,恐怕就得琢磨出事儿来。
    卢天佑想了一下,道:“我们卢家一直是耕读传家。在下当这个义军元帅,说实话,乃是被赶鸭子上架,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我还是想当文官。”
    还有句话他没说出来,那就是选择当文官,也就等于是放弃了军权,表明了对朝廷的归附之心。
    郭业道:“那就依你所言,本王不日就表奏你一个六品文官。”
    “多谢秦王。”
    封赏了卢天佑,义军这边就算彻底安稳下来了。李元魁和钱霸到底是不是郭业的托,那可不好说。但卢天佑怎么也可能事先与郭业勾连。
    有句话叫只抓首恶,胁从不问。现在首恶都封了官,那胁从就更不用提了。每个人都是心头大定。
    安抚好了义军,郭业又到了僚人这边,道:“众位是何打算?降还是不降?”
    有个大汉越众而出,道:“俺们僚人誓死不降,要杀要剐,随你的便!”
    “这……这又是何必呢?”郭业苦笑道:“你们原来就是大唐子民,被贪官污吏逼得造反。现在本王既往不咎,宽恕了你们的罪过。投降了我难道还有什么坏处不成?”
    “哼!俺信不过你们汉人!”
    “你信不过我,总该信任你们僚人的圣女吧?”郭业一伸手,把雷书瑶招了过来,道:“你跟他们说说吧。”
    雷书瑶展颜一笑,对着那个大汉道:“你叫什么名字?”
    “俺叫林双保,乃是僚王驾前的左卫大将军,手下有两千弟兄。”
    雷书瑶道:“林双保,你信不信我?”
    “您……这个……好吧,本来俺是信的。可是你跟汉人的秦王不清不楚的,这个这个……”
    雷书瑶强忍怒气,道:“好吧,就算我可能为了秦王说谎。你总该相信茂州的同族吧。茂州的僚人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你可曾听人说过?”
    “倒是听说过,自从那个李义府上任以来,咱们僚人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家中瓮里有米,兜里有余钱,真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
    “知道就好。告诉你,这一切主要还是秦王的功劳。如果大家能够投降,三州的僚人就都能过上跟茂州一样好日子。你愿不愿意?”
    林双保挠了挠脑袋,道:“要说愿意那当然愿意了。不过咱们这三州,真能过上茂州百姓一样的日子?”
    郭业道:“茂州的底子好,要想完全一样,那当然不可能。不过,我敢保证,两年,最多三年。大家的日子就能赶上茂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