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33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兵凶战危,虽然赢了两场,谁知道以后能否继续获胜?此时名利皆得,正是见好就收的大好时机。
    然后,就是对俘虏的处置问题。
    将近十万俘虏,到底该如何处置?杀了吧,还真下不去手。
    放了吧,他们继续投靠高句丽咋办?
    关起来,那得派多少人看守?
    在这个问题上,李二陛下展现了千古明君的高超政治手段。
    他把三百来人的降将都封赏了高官厚禄,命他们随军而行。至于说普通当兵的,则每个人给了两袋粮食,全部放走。
    这一场大战之后,高句丽缺粮那简直是一定的。
    唐军放粮,高句丽的军队征粮。那民心所向,还用问吗?
    尽管这么一通放粮,几乎把辽东城的存粮消耗完毕,但是从政治上来讲,还是非常划算的。既解决了俘虏问题,又得了高句丽的民心。
    至于说有些冥顽不灵之人,在这种情况下还想效忠高句丽?
    一来,他们都是普通小兵,即便投靠旧主起到的作用不大。二来,也是最关键的,这种人太少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饶命之恩,再加上赐予粮食,这种情况下还要与唐军为敌?那可不是一般的白眼狼能够做到的。
    无数人赌咒发誓,表示一定要做大唐的顺民,与故国高句丽彻底决裂。
    甚至还有一帮人主动请愿,要求加入唐军,反戈一击。
    现在,郭业就受命安抚一群过分热情的俘虏。他们乃是加尸人。加尸人是高句丽的一个小部族,世代居住在加尸城。
    这次有七百多加尸人被渊男建征招来守辽东城,没怎么打仗,就被唐军俘虏了。
    闻听了李二陛下的宽待俘虏政策后,他们十分感动,哭着喊着要加入唐军,赶都赶不走。
    这帮加尸人的统领叫吴何赛。他跪倒在地,道:“秦国公,我等是诚心为大唐天子效力,您就把我们收了吧。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攻城守垒,我们加尸人都绝不含糊!”
    郭业道:“你们这是何苦呢?打仗有什么好?难道你们就不怕死吗?回家过安稳日子多好。”
    “怕,我等也是血肉之躯,爹生娘养的,哪能不怕死呢?但是我们不能就这么走了。”
    “为啥?”
    “按照我族的规矩,被人俘虏了,那就是人家的奴隶。运气好的话,还能混个温饱。运气不好,就得劳作致死。”
    “那陛下把你们放了,岂不是更好?”
    “大唐天子把我们俘虏之后,不但不以为奴,还把我们放了,赐予粮食,对我们简直是天高地厚之恩。我等寸恩未报,就这么拍拍屁股一走,那还算是个人吗?”
    “你们是想报恩?”
    “正是。”
    郭业叹了口气,道:“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加尸城内的家人?你等若是投奔了唐军。渊男建的心眼可不大,会不会把你们的家人给……”
    吴何赛神色一黯,道:“这种时候,也顾不得家人了。”
    “这话是怎么说的?”郭业道:“你们加入唐军,却累得家人惨死。陛下要是收了你们,岂不有伤他的仁君之名?你等难道想把自己的大恩人,置于不仁不义之地?”
    “不……我等绝没那个意思。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以我唐军的实力,你们这些人连锦上添花也算不上。不收你们,无伤大雅。收了你们不仅陛下名声不好,你们的家人也得惨死。双方都不得利,这又是何苦来哉?”
    “可是……”
    “没啥可是的。”郭业缓和了一下口气,道:“你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回转加尸城。待到我唐军压境之时,鼓动族人弃暗投明。这才是你们最容易发挥力量的地方。”
    吴何赛眼前一亮,道:“多谢秦国公的教诲!我等这就回去劝说族人。您就瞧好吧。”
    郭业之所以给吴何赛出这个主意,其实完全是托词。在大唐与高句丽的战争中,一个小部族的倾向,实在无关紧要。他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为了把这帮加尸人哄走。
    没想到的是,这一招闲棋,在不久的将来还真的发挥了绝大的作用。
    ……
    ……
    赏赐来赏赐去,终于赏到了郭业的头上。
    李二陛下道:“咱们有言在先,谁破辽东城,就可以得到金旐铠和先锋官之职。郭爱卿甘冒奇险,说服孙代音献城,朕当然要兑现承诺。”
    “慢!”李道宗跪倒在地,道:“陛下,微臣有话说。”
    李二陛下眉头一皱,道:“江夏王,事到如今,莫非你还不服气?”
    “不是不服气,只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微臣以为,宝铠可以赐给秦国公。但要说先锋一职么,陛下还要仔细斟酌。”
    “此言怎讲?”
    “您别忘了,秦国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降了辽东城主,才取了辽东城,此计可一而不可再。高句丽人最擅守城,若是攻打别的城池可怎么办?”
    郭业怒道:“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打呗!”
    “那却不然。攻城可不能硬拼,该如何调动人手,如何组织攻城器械,乃是一门大学问。您以前的对手,都不怎么擅长守城,您还可以随心所欲。但是面对高句丽的坚固城池,您那两下子恐怕不顶用。”
    他顿了一下,继续道:“但是我李道宗就不同了,跟着陛下东征西讨,打下过多少坚城?就是高句丽的城池,也打下来好几座。陛下用我为先锋,才是老实持重之举。”
    李二陛下听了也颇为意动,毕竟除了辽东城人家李道宗还真没失手过。他说道:“秦国公,你觉得呢?”
    郭业道:“陛下,江夏王所言,完全是无稽之谈。微臣的确没有攻下高句丽城池的战绩,但那不是我无能,而是没有机会。只要您让我为先锋,无论何等坚城都不再话下。”
    李道宗把嘴一撇,道:“说得轻巧,你可知道,一次攻城失败,就是成百上千条人命。可容不得你慢慢试错!”
    郭业微微一笑,道:“江夏王,您若是不服气的话,咱们不如打个赌如何?”
    “打赌?”李道宗这可逮着理了,道:“陛下,秦国公在您的面前意欲博戏,可不能轻饶了他!”
    第1951章 秦国公真会玩(1)
    郭业道:“江夏王,别高兴得太早。《贞观律》我可是研究过了,不是所有的赌博行为都算犯法。比如说为了鼓励军中的勇武之风,射箭博戏就不在其列。”
    “那又怎么样?难不成你还要和本王比射箭?”
    “当然不是比射箭。不过事不同而理同,为了唐军的胜利,咱们赌攻城怎么样?”
    “攻城?攻城怎么赌?”
    “江夏王,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这次您当先锋,连破数城,给自个儿捞了不少钱吧?”
    唐军的抢掠,几乎是半合法的行为,不过当着皇上的面提出来,李道宗还是感到颇为不好意思,道:“其实……其实也没多少。”
    “没多少?您说话得凭良心,据我估计,这批财物的价值,得在两百万贯左右。江夏王,您争这先锋之职,恐怕就是为了巨额的钱财吧?”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那就简单了。接下来,咱们就应该攻取建安城,我和您打个赌,从兵临城下算起,我三日可破建安城。如果我赌输了的话,那这先锋之职,就让给您了。”
    “你若是赢了呢?”
    “您这两百万贯财物,就是我的了!怎样?口口声声看不起咱郭业的攻城之术,你可敢跟我打这个赌?”
    “这……”
    李二陛下对这个赌博颇感兴趣,道:“江夏王,你总不会只是嘴硬,其实心里边对秦国公的攻城术十分忌惮吧?”
    “那怎么可能?我只是觉得,这可是先锋之职,微臣和秦国公私相授受,是不是太儿戏了一点。再说了,这也不合规矩呀。”
    “怎么不合规矩?规矩还不是人定的。这样吧,朕愿意见证你们二人的赌约,郭业赢了,你拿价值两百万贯的财物出来。你赢了,朕就把先锋之职还给你。谁要耍赖,就是不给朕面子。”
    “那……”话说到这个份上,李道宗也只能点头应允,道:“就依陛下所言。”
    郭业道:“还请立字为据。”
    “理当如此。”
    李二陛下当即亲笔写了一份赌约,并且盖上了自己的玉玺,道:“二位请签名吧。”
    ……
    ……
    五日之后,唐军已至建安城下。
    郭业把薛仁贵叫到了跟前,道:“绛州侯,攻打建安城的任务,我可就交给你了。别让我失望,事成之后,两百万贯的钱财,我分你一半。”
    “打仗我是不怕,您乐意分我钱也挺好。不过……”薛仁贵苦着脸道:“三日破城,这也太难了一点。在下可没什么信心。”
    “不必担心,我给你准备了一样好东西,有此物在,破城易如反掌。”
    “什么东西?”
    “霹雳弹。”
    “霹雳弹?那玩意儿不是埋在地下的吗?”薛仁贵奇道。
    郭业道:“什么埋在地下?想当初在虔州城,咱们是守城的一方,所以才把霹雳弹埋在城外。但是现在攻守易势,当然就不用如此了。实话告诉你吧,此物用来攻城可比用来守城好使多啦。”
    “即便如此,霹雳弹的威力,似乎也并不大,真的能三日破城?”
    “这次的霹雳弹可与前次不同,乃是用了特殊的火药,威力奇大。三日破城我还是多说了呢,说不定一日就城破了。”
    “如果您所言无误的话,我岂不是马上就要成为百万富翁?”
    “正是如此!”
    ……
    ……
    第二天一早,中军帐内。
    郭业手拿着文书,得意洋洋,道:“陛下,微臣幸不辱命,建安城已破!这两百万贯钱财,您可得为我做主。”
    李二陛下道:“江夏王,愿赌服输,你待会儿就把那些钱财交给秦国公吧。”
    “这……”两百万贯钱财,那岂不是要了李道宗的老命?他哭丧着脸道:“就不能通融一下?”
    “嗯?这个赌约朕可是中人,江夏王莫非是不想给朕面子?”
    “微臣不敢,只是……只是……”
    李道宗心思电转,急中生智道:“好吧,愿赌服输,这两百万贯钱财,就算是秦国公的了。不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