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33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二陛下咳嗽一声,道:“昨日朕偶得一梦……众位爱卿是觉得朕胡思乱想呢,还是秦国公早已横死,有意托梦于朕?”
    李绩道:“启奏陛下,微臣可以断定那不是秦国公托梦。”
    “此言怎讲?”
    “陛下您想呀,秦国公对您是忠心耿耿,就算真的横死要托梦与您,也不能这么吓唬您吧?”
    张亮却道:“那也未必,秦国公刚死乃是新鬼。肯定法力不够,能托梦就不错了,哪还顾得着挑三拣四?”
    李二陛下道:“其他爱卿的意见呢?”
    众将都是大老粗出身,还不如李绩和张亮呢,能有什么意见?无非是胡说八道一番,听得李二陛下暗暗皱眉。
    唯有摩会道:“秦国公必定安然无恙,陛下是关心则乱了。”
    “哦?此言怎讲?”
    “秦国公乃是药师王佛的化身,即便身死,也该魂归极乐,陛下梦到秦国公,也该是梦到药师王佛,跟什么无头鬼可不相干。”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朕的秦国公怎么和药师王佛扯上了关系?”
    “此事说来话长……”
    等摩会讲完了,李二陛下和群臣都面面相觑,不知说什么好。大家直觉上都觉得郭业是在说谎,忽悠这帮野蛮人。但是治好了痘疮这个千古绝症,又怎么解释?
    李二陛下眉头一皱,道:“这……这个……容朕仔细思量。”
    正在这时,有一个小校进来道:“启奏陛下,辽东城……辽东城……”
    “怎样?”
    “城头上已经遍插了咱们大唐的旗帜!”
    “啊?这是怎么回事?众爱卿,快随朕上前观瞧!”
    “喏!”
    众人出了中军帐,功夫不大,就来到了城外一箭之地。
    李二陛下一使眼色,薛仁贵出阵,高声道:“尔等为何遍插我大唐的旗帜?莫非是想要归降吗?”
    有一名小校道:“我等是孙代音将军的私兵,现如今孙将军已经决定投降大唐。你们赶快上来接应吧,城中大部分官兵不愿归降,我们人少,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李二陛下大喜,刚要说话,李绩一拽他的马缰绳,道:“陛下,受降如临敌,可要千万小心!”
    “这……”
    薛仁贵也是深通兵法之人,道:“尔等既然投降,那秦国公在哪里?快叫他出来,与我讲话。”
    “秦国公正在城主府内控制大局,不能与诸位前来相见。”
    “那你们孙城主呢?”
    “也在城内。”
    李二陛下眉头紧皱,道:“你们觉得他们投降是真是假?”
    李绩微微摇头,道:“恐怕不是真的。”
    第1948章 我早就知道
    似乎早有预料,李二陛下面色先是微微一暗,旋即就恢复了正常,轻声道:“此言怎讲?”
    “其一,城墙上遍插唐旗,为何不见喊杀之声?其二,秦国公和孙代音都不露面,尽管给出了理由,但这也太巧合了,不足深信。其三,陛下夜有所梦。”
    “怎么跟朕做还梦有关系?”
    “微臣之前一直以为陛下昨夜之梦,乃是心怀秦国公的安危所致。不过现在看来,应该是秦国公的在天之灵知道了高句丽人意欲诈降的阴谋,怕您有所闪失才,托梦示警。”
    张亮道:“是呀,高句丽人诡计多端,他们的拿手绝活就是诈降,不可轻信!”
    李二陛下此时已经信了九分,道:“那咱们该怎么办?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难道秦国公就白死了吗?”
    “秦国公当然不能白死,不过……有道是将不因怒而兴兵,陛下不可冲动。现在看来,咱们也只能暂且记下这笔血债。等想出了攻克辽东城的办法,再做计较。”
    李绩点了点头道:“老臣附议,高句丽人敢诈降,那肯定就是做了完全的准备。咱们若是一时冲动,恐怕不仅仅不能为秦国公报仇,还得白白折损许多将士。”
    李二陛下咬了咬牙,道:“好!给朕收兵回营!”
    “慢!我说陛下,你们唐人的胆子也太小了吧?连试试都不敢?”一个清脆的声音道。
    人们循着声音望去,说话之人正是奚族王子苏支!
    契丹和奚族现在虽然受了大唐册封,不过严格来说,那只是属于羁縻。虽然比对藩国的控制力强了一些,但也强不了多少。
    李二陛下对于苏支还是颇为客气的,耐心解释道:“这不是胆小不胆小的问题,只是朕不想让将士们做无谓的牺牲。”
    苏支白眼一翻,道:“怕死就是怕死,还美言说什么无谓的牺牲,你们大唐人真会说话!就是不知这口舌上的本事,能否用到战场上。”
    他这话一出口,就如同捅了一个马蜂窝。主羞臣辱,主辱臣死,当面骂皇上,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胆!”
    “不得无理!”
    “以下犯上!”
    “小子你再胡说八道,老子把你的脑袋拧下来。”
    “小白脸,陛下第一次打仗的时候你还没断奶呢。不懂就不要胡说八道。”
    ……
    众将纷纷怒斥。
    李二陛下倒是颇为宽容,道:“住口!苏支王子没读过什么书,不知礼数也是有的,不可太过苛责。再说了,他也是为了秦国公的安危着急,本心还是好的,朕不怪他。”
    苏支却毫不领情,挑衅似地冷哼一声道:“我不跟你们做口舌之争。就问你们一句话,万一秦国公还活着呢?万一城墙上的人说的都是真的呢?万一因为你们的耽搁,把秦国公害死了呢?”
    “这……”李二陛下一咬牙,道:“你所说的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不过……”
    “怎样?”
    “秦国公是朕的股肱之臣不假,但其他将士也是朕的子民。朕不能让他们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打仗。”
    苏支怒道:“我就不明白了,即便没有这回事,你们不是也要攻城吗?现在试着攻一下城又怎么了?”
    张亮捻着胡子,道:“那可不同。我军攻城,主动权在我。敌人诱我攻城,主动权在敌。此时,绝对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敌人希望我们做的,我们绝对不能去做。”
    “为什么?”
    张亮一字一顿,满怀自信地答道:“因为敌人希望我们这么做!”
    这一刻的勋国公仿佛一下子孙武复生,白起再世,司马穰苴诸葛亮同时附体,显得那么智珠在握、算无遗策。
    就连李二陛下都微微点头,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想不到勋国公现在还深通兵法了。”
    “哪里,哪里,谈不上精通。只是微臣最近研读兵书,偶有所得罢了。”
    苏支见激将法都没什么作用,也真着急了,道:“好,你们大唐不出兵,我们奚族出兵!你们唐人怕陷阱,我们奚族不怕!”
    “你想干什么?”
    “我们奚族要单独出兵,攻下辽东城。”说着话,苏支拨马就走,扬长而去。
    摩会也是脸色微变,道:“陛下,秦国公对我契丹有大恩。就算真是陷阱,我们也要闯一闯。就算死上几千人,也算是我们稍报了他老人家的恩情。”
    “慢!别冲动……”
    “微臣去也!”没等李二陛下说完,这位也催马离去。
    眼见着苏支和摩会都不尊号令,李二陛下的脸上当然不大好看,道:“哼,塞外蛮夷,果然不通教化。殊不知朕是为了他们好,不愿意让他们白白送死,真是把朕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张亮眼珠一转,道:“请恕微臣直言,这二位似乎对秦国公,比对您还要尊重!如此本末倒置,恐非国家之福。”
    “嗯?说这些干什么?莫非朕还会吃一个死人的醋?”
    “呃……那倒是不会。微臣的意思是,这二族并非诚心归顺我大唐,若是有所折损……也说不定是一件好事。”
    “好事?”
    “他们不听陛下的劝告,一意孤行,结果大败亏输,岂不显得陛下英明神武?”
    李二陛下的脸微微一沉,道:“休得胡言,这二族的兵马,也是朕的子民。子民有错,要善加教化,哪有盼着自己的子民送死的道理?你当朕是桀纣之君吗?”
    “微臣不敢!陛下乃是一代圣君,德行高深。微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张亮这番话说的倒是挺客气的,但是从他的脸上,可看不出半分认输的意思。
    李二陛下知道这小子本来就心胸不大,也懒得跟他计较,叹了口气道:“你还是盼着点好的吧,万一秦国公真的还健在人世,城头之上的军兵,也真的要投降呢?”
    “那绝不……”
    正在这时,他们的背后传来了一阵人喊马嘶之声,打断了张亮的话。
    扭头观看,只见五千人左右的奚族和契丹的联军,带着攻城的云梯、楼车等物,已经赶来。
    苏支和摩会顶盔掼甲,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李二陛下赶紧把他们拦住了,道:“即便要攻城,派遣一上将即可,何须二位亲自出马?”
    苏支道:“陛下视微臣此行九死一生,微臣却以为是万无一失的绝佳立功机会。您不必再劝了,且看小王为您轻取辽东城!”
    摩会也嘿嘿一笑,道:“俺相信秦国公没那么容易死!您就瞧好吧。”
    说完了,他把手中宝剑一擎,道:“勇士们,随我冲啊!”
    “杀呀~”
    尽管说的轻松,但是二人皆知受降如临敌的道理,无比谨慎,没有走城门,而是摆开了攻城的架势。
    张亮道:“陛下,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随他们去吧。”
    李二陛下也只得道:“好吧,但愿咱们猜的是错的。”
    过了一会儿之后,李绩眼前一亮,道:“陛下您看,他们已经冲到了城下了。城上之人未放一箭,兴许这事儿真有门!”
    张亮道:“我早就知道会如此,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高句丽人想让咱们上当,不下点本儿怎么行?”
    “他们又登上城墙了。”
    “我早就知道会如此,你忘记张士贵将军是怎么死的吗?这叫引蛇出洞,关门大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