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6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要,奴家怕……”
    ……
    ……
    一夜过去,郭业在贞娘身上大占便宜,亲也亲了,摸也摸了,心也勾搭过来了,就是临门一脚愣是最后没有得手。
    并非郭业仁义无双,谦谦君子,而是贞娘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大战在即,她不想因为这事儿损了郭业的精力而误了大事。
    结果只有一个,郭业呜呼哀哉仰天长叹到天亮。
    清晨醒来,贞娘早已准备好了粥菜,送到郭业的房中。然后像个小媳妇似的,又是替郭业穿衣,又是替郭业擦脸洗漱。
    待得吃完早饭,他便急急赶往了南门。
    因为即便贞娘不离开,他还是需要送程二牛一程,而且他也有事情要交代程二牛一番。
    来到南门,康宝、庞飞虎等人已经早早来齐,都来相送程二牛。
    仿佛大家都知道贞娘不会离开的结果一般,都很有默契地没有冲郭业询问贞娘为何没来。
    郭业来到程二牛跟前,替他整了整衣衫,说道:“你此番前去,西川军数千弟兄,还有咱们这票人的性命就系于你一人之身了。二牛,莫要让我失望!”
    程二牛咧嘴一笑,说道:“放心吧,相信俺,俺一定能求来援兵。”
    郭业笑道:“我信你,二牛。对了,这里有一个锦囊,若求兵之时遇到困难,连你要找的那位都无法解决的话,你便将这锦囊交给卫国公李靖大人,他看过之后定会明白一切。”
    “好!”
    程二牛也不多问,直接将锦囊揣进了怀中,妥妥放好。
    这时,郭业又来到了长孙羽默的跟前,这小子明显黑壮了不少,有了几分经历风雨的成熟稳重。
    一见郭业来,长孙羽默立马发起牢骚道:“你说你也忒不仗义了,我刚在童虎的执法队里混个脸熟,这么快就把我支走了。怎么着?怕本公子在你军中声望渐增,动摇了你稳固的地位不成?”
    “哈哈,你要真有那本事,我还替你开心呢!”
    郭业笑着反击了一下,言归正传道:“一路之上你要多听二牛的话,到了那边,那些大佬多少你都认识,能帮忙说和就帮忙说和一下。这边数千人死守孤城,就等着你们搬来援兵。”
    一听郭业说得如此严重,长孙羽默立马收起了玩世不恭的神色,一副大包大揽地样子拍着胸口,说道:“放心吧,有我呢!”
    “好兄弟!”
    郭业大赞一声,朝长孙羽默缓缓伸出右手。
    长孙羽默见状,也是会心一笑,同样伸出右手冲郭业狠狠一击掌,笑道:“讲义气!”
    好兄弟,讲义气,难忘国子监中事。
    哒哒哒哒哒~~
    程二牛策马慢慢来到两人旁边,说道:“时辰不早了,该出发了!”
    长孙羽默闻言,立马抖了抖缰绳调转了马头,不忘回身冲郭业挥挥手。
    程二牛最后看了一眼郭业,又是咧嘴一笑,道:“一切有俺,俺定能求来援兵!”
    说罢,调转马头冲身边随行的几骑白袍喊道:“弟兄们,出发!”
    “驾……”
    “驾,驾驾……”
    霎时,几人策马狂奔,扬尘而去。
    郭业望着几人尘土飞扬间宛若大漠孤烟般,越奔越远,直到几人彻底淡出自己的视线,他才自顾轻声一叹:“但愿程咬金这个混世魔王还能有些父子情分。不然的话,就会大费周折,延误了回援的时机啊!”
    “二牛,你一定要成功,小哥一直都信你!”
    第585章 格尔木城保卫战(1)
    连着几日,百里之外的多赤罗大军仍旧是按兵不动,一点动静都没有。
    郭业不敢麻痹大意有丝毫的懈怠,因为他心里清楚,多赤罗是听从了那位吐蕃国师鸠摩智的建议,按兵不动在等待,等待着高昌国将自己的后路彻底堵死。
    暴风雨来临之前,往往都是最寂静的时候。
    多赤罗在等待,他也同样在等待,既等待着多赤罗提兵五万前来攻城,也在等待着驻屯在东突厥的几路朝廷大军前来增援。
    等待,两边儿都在等待。
    一方是在摩拳擦掌,等待全力出击的时机;一方是在暗自筹谋,等待着浴血格尔木的那一天。
    等待的时间里,郭业每日都来回奔波在四道城门,时刻巡视着各道城门的防御工事,不断给守卫各道城门的青苗军和西川军打气鼓劲。
    今日的天气还算不错,日头高照,碧空万里。
    只不过转了午间后,风势有点奇大,漫天狂风刮得东门城楼旗杆上的大唐军旗猎猎作响,胡乱卷起的沙尘也迷得城上守兵们竞相睁不开眼。
    趁着风大,坐镇东门城楼上的郭业席地而坐小憩一番,心中暗暗掰指算来,今天已经是程二牛出城求兵的第四天。算算日子,二牛这小子如果快马加鞭的话,应该也见到了卢国公程咬金。
    这位程二牛不想见却又不得不见的正主儿。
    接下来,能否从程咬金手中顺利求来援兵,就不是郭业所能左右了,全靠程二牛的本事。
    飒~
    郭业猛然从地上站起,走到齐腰高的城头护墙边儿扶手眺望东突厥方向,口中呢喃道:“二牛,抓紧时间,速去速回啊!”
    喀嚓~
    一声脆响,如一道闷雷般惊得郭业下意识从扭头寻望。
    一名守兵跑来喊道:“禀告镇抚使大人,这风实在是太大太邪门儿了,居然刮得咱们的旗杆生生折断了。”
    郭业心里一沉,脸色顿时有些凝重起来,喝令道:“去,找几个人重新再寻一根旗杆,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候,一定要让我们的士兵随时随地都能看见军旗飘荡。”
    “喏!!”
    眼前的军士一走,郭业却没来由的担心了起来,因为军旅中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军旗断杆,预示着不祥之兆。
    不怨郭业疑神疑鬼,实在是今天处处透着妖异。先是早上风和日丽,午间就狂风大作;再是刚才军旗突然断杆。
    这种种怪异的迹象,都让郭业越发地心里不踏实起来。
    情不自禁地,他又将目光重新眺望起百里之外的多赤罗大军驻地。
    ……
    ……
    百里之外,多赤罗的帅帐中。
    此时的多赤罗手里握着一封书信,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欣喜兴奋,雀跃地冲国师鸠摩智喊道:“国师,高昌国的一万兵马已经到位,将格尔木城的后路彻底截断了。哈哈,姓郭的这次可真是退无可退,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国师,国师,本王是否可以现在就可以发兵攻打格尔木城了?”
    鸠摩智一脸虔诚地点了点头,赞道:“有了高昌国堵截格尔木城的后路,我们这瓮中捉鳖之局已然大圆满。既然万事俱备,东风就位,棋局已成,我们的确可以开始收官了。”
    “好,好!”
    听得鸠摩智这般说,多赤罗更是乐得手舞足蹈,仿佛郭业等人已成了他手到擒来之物般。
    随即,多赤罗冲营帐之外朗声喊道:“来人,传令下去,本王要亲率五万兵马……”
    “等等!”
    鸠摩智及时喝阻了多赤罗的传来,有些不解地问道:“小王爷,你就这么开始攻城了?”
    多赤罗被鸠摩智阻止得有些莫名其妙,问得更是有些稀里糊涂,反问道:“国师,不是你说布局已成,可以收官了吗?怎么你又……”
    “不,王爷误会小僧的意思了。”鸠摩智摇头说道,“小僧的意思是说,王爷既然现在就要开始攻城,总得制定个策略吧?难道王爷不知道兵法有云,谋而后动吗?你就这么一声令下,五万兵马齐齐开拔攻城,怎么攻?是先集中力量攻一道城门呢?还是四道城门都一起进攻?”
    说着,鸠摩智脸上有些苦笑地低声说道:“小王爷这么冒然进攻,是不是有些轻率了?是否应该召集营中诸将,好好计议一番呢?”
    多赤罗被鸠摩智这么一说,顿感颜面大失,幸亏此时营帐中就他们两人,不然真是够丢人的。
    多赤罗自诩天纵奇才,在吐蕃国内更是被朝野奉为少年奇才,平日的骄傲可想而知。
    只不过天纵奇才归天纵奇才,但是领军打仗他还是头一遭,不然他的哥哥松赞干布也不会让吐蕃国师鸠摩智随军而行,从旁指点协助他了。
    “呃……”
    多赤罗有些汗颜笑了笑,尴尬说道:“嗨,国师教训得极是。本王也是心急破了格尔木城,活捉姓郭的那厮。不过本王熟读汉人兵书,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皆是烂熟于心。区区几千人驻守的格尔木城,应该挡不住本王五万大军的进攻吧?依我看啊,也无需定什么计策,直接号令五万大军一股脑儿地攻向城去即可。汉人有句话不是这么说得吗?蚁多咬死象,水大冲垮堤。国师,你说呢?”
    鸠摩智闻言,神情稍稍一怔后,脸上尽管满是和煦笑容,但心中还是忍不住地吐槽了多赤罗一句,真是一头蠢货,还吐蕃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真以为会做几首诗词,就万事皆通了?
    隐藏起住心中的鄙夷,鸠摩智和颜悦色地说道:“小王爷,领军作战攻城掠地岂能儿戏呀?并非看了几本兵书,懂得吟诗作对风花雪月,就能百战不殆。小王爷不如稳坐中军,让小僧代替你发号施令,攻下格尔木,如何?”
    “不可以!”
    多赤罗第一反应是鸠摩智要抢功,第二反应是对方要鸠占鹊巢,夺了自己统兵之权。
    奶奶的,多赤罗顿时或气不打一处来,这大和尚也不是什么好鸟啊。
    尽管鸠摩智这个吐蕃国师深受吐蕃赞普的赏识,尽管鸠摩智在吐蕃朝廷中的势力仅次于吐蕃大相没庐德乃,令多赤罗有些忌惮,但是忌惮不代表就要服软。
    多赤罗岂会让鸠摩智得逞?
    随即,他堆起满脸的虚伪笑容,推辞道:“哈哈,区区几千人马的格尔木城,就不劳烦国师你了。嘿嘿,本王自己就能将其解决掉。不过国师你放心,他日上奏赞普王兄,本王自然会分你一点功劳的。”
    听着多赤罗这般说,鸠摩智也有些着急了,连连说道:“王爷,小僧不是这个意思!你听小僧说,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
    “哈哈,我心里有数,国师无需多言。孙子兵法本王早已烂熟于心,格尔木城必是手到擒来。”
    多赤罗摆手打断了鸠摩智的讲话,急急说道:“国师你且稍事休息,嘿嘿,本王这就率军前去攻城,你敬候本王的佳音吧!”
    说罢,他拔腿就冲出了营帐,速度又快又急,生怕鸠摩智尾随他而来一般。
    鸠摩智岂能看不穿多赤罗那点小心思?
    眉头顿时紧紧皱起一个疙瘩,褪去了满脸的笑容,尽是一副失望与怨毒之色,口中不忘寒声道:“真是个蠢材,难怪在长安斗狗大赛输得一败涂地。哼,姑且让你先攻着,总有你求到我的时候。”
    “嘟呜,嘟呜嘟呜嘟呜……”
    吐蕃人吹响了集结的号角,整个驻军之地顿时嘈杂混乱成一片。
    五万兵马的集结,动静可想而知有多大了。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混乱喧哗缓缓消减,五万兵马差不多集结完毕。
    “咚,咚,咚,咚……”
    战鼓的声音骤然响起,鼓声有力仿佛要刺穿所有的耳膜一般,牛皮战鼓独有的闷响不绝于整个驻军营地上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