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85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薛向道,“不好意思,方校长,还有诸位领导,打扰了,你们开会,开会,我今天来,没别的事儿,就是搞个调研,听说京大如今的风气出了问题,我是京大出身,一听说这消息就急了,放下工作,联系了高教司,就急急赶来了,我以为高教司的人先来了,已经在了会议室,不成想,是领导们在开校务会议,打扰了,你们忙,不送。”说着,便向外行去。
    “慢着,薛司长,你等等,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说话的是紧挨着方明高右手边的高鼻中年,此君正是京大校党委书记王麒麟。
    第一百二十六章校风问题
    寻常大学校党委书记可能要压过校长,但在京大和清华园这两座有着悠久校长负责制历史的名校,校长的威权通常都盖过了党委书记。
    可偏偏,在党政系统中,明文规定,党领导一切,也就给了书记和校长争雄的底气,京大高层政治中,自也难免上演书记和校长的暗战。
    王麒麟正是看出了薛向和方明高不对付,才出言相阻。
    方明高沉敛了眉毛,冷道,“薛向同志,你要对你说的话负责人,京大是什么样的地方,你曾经在此就学,应当清楚,京大的清名令誉,不容任何人诋毁,若是别有用心的人想拿京大的校风做文章,只怕是打错了算盘。”
    “没有别有用心的人,不打扰了,领导们开会。”
    薛向根本不接他茬儿,掉头就走。
    他如此果决,方明高心中却没底了,眼前的这个毛头小子可不是昔日就学京大的学子,而是堂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的重权司长,体改委虽管不到京大的头上,可教育部却是管得着。
    方才,听薛向说,他约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领导,若是真让此人拿京大校风做出了文章,那问题就大了。
    方明高不敢赌,更不敢让事态脱离自己的控制。
    “不能放薛向离开!至少不能让此人单独在京大转悠!”
    一闪念,方明高便做出了决定,说道,“等等,薛向同志既然来了,怎好就这样离开?于公,你是体改委的领导,来京大就是视察工作,校方怎能怠慢?于私,你在京大学习、工作过,京大是你的母校,游子归家,做母亲的岂能没些表示。广汉同志,你亲自出马,带领校办的同志做好接待工作。”
    方明高话音方落,校办副秘书长刘胜快步而入,说道,“方校长,王书记,高教司的乔司长到了,问我们改委的薛司长到底在哪里。”
    薛向道,“我就是薛向,乔司长在哪儿,我去迎迎。”说着,向门外走去。
    他这一出去,谁还能坐得住,平静的会场立时乱了套。
    薛向未行到门外,方面大耳的乔司长已然赶来,身后还跟着两人,瞧见左首那个,薛向吃了一惊。
    来人正是雷小天,如今的东城分局常务副局长。
    薛向先前在湖边打出的两个电话,一个打给马天宇,让他通知教育部高教司派员到京大;一个正是打给雷小天,让他带个人来京大。
    不曾想,雷小天不仅把人带来的,自己也赶了过来,虽是一身便服,凛凛一躯,极是威风。
    想来也是,三哥有事,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不来还行?
    薛向和雷小天眼神碰撞一下,便伸手向乔司长伸去,笑道,“乔司长,幸会,我是薛向,今日冒昧相请,还望见谅。”
    体改委管不到教育部,薛向让马天宇给高教司电话,原以为对方派个处长来,也就顶天了,不曾想,来的却是高教司的正印司长。
    乔司长接住薛向手道,“薛司长言重了,改委的事,都不是小事,难得薛司长视察到教育口了,我能不来作陪?”
    相比教育部,改委无疑是权重单位,虽然改委的主攻方向是经济,和教育口没什么工作交叉,但既然改委的电话都打到高教司了,这个面子无论如何得卖。
    薛向正和乔司长寒暄着,方明高紧步赶了过来,当先向乔司长伸出手来,“老乔同志,既是你过来,怎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准备接待工作嘛。”
    这句招呼,客气不失亲热,就级别而言,方明高是副部,压过乔司长半格,如此招呼,有些自失身份。
    可实际上,乔司长所在的高等教育司,负责着全国范围内的高等院校,京大这种名校虽有高度自主权,但在向中枢索要政策支援时,对口的还是高教司。
    是以,乔司长虽级别不及方明高,但正是方明高的正管,方明高自降身份,也份属应当。
    乔司长客气地支应方明高一句,却对薛向笑道,“薛司长,今次视察京大,到底是想看哪方面啊,这两年,京大发展可是非常迅速的,文科类教育鼎甲全国,理工科也大有飞跃,但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发展相对滞后,我建议,咱们今天就主看理工科实验室,薛司长了解完情况,回去后,也好帮着向财政部喊两嗓子,相信财政部那边肯定卖薛司长的面子!哈哈……”
    薛向道,“不瞒乔司长,我今次来京大,是听说京大校风出些了问题,相当级别的干部又变质腐蚀的征兆,这很危险,在改开事业行进的当下,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为它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千千万万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重任,尤其是京大,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名校,肩上的担子更是沉重。倘使京大的校风出现了问题,必将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受到沉重打击,进而影响大改开大业的推进,听着调子起得过高,可实际上,危险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用我们改委博广主任时常挂在口边的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放松不得。”
    “兼之,我是京大毕业的,母校的令名有污,我心急如焚,便赶了过来。当然了,京大的事,不该改委插手,我便想着通知高教司派员,一起核查核查,打扰之处,还请乔司长见谅。”
    这下,乔司长终于嗅到滋味了。
    头前,他还真摸不着门道,以为薛向来京大,就为抖威风,是以,还捧了薛向几句。
    如今薛向把问题扯到京大的校风上来,背后的意味可就浓重了。
    且薛向还有意无意提到了博广主任,那就更值得深思了,薛向次来,到底是自己的意思,还是博广主任的意思,到底是他听说了京大的校风出了问题,还是博广主任听说了京大的校风出了问题。
    刹那之间,乔司长的头有些大了。
    听闻薛向如此在乔司长面前编排,方明高的愤怒立时攀升到了顶点。
    第一百二十七章补无可补
    “薛向同志,你也是京大出来的,京大也曾培养过你,教育过你,你怎么能够听了风言风语,就敢玷污京大的声誉,你不觉得惭愧么?”
    在李主任喝破薛向“苏燕青女婿”身份的刹那,方明高便明悟了,薛向这是来给他老丈人找场子来了,什么京大校风,完全是此人杜撰出来,并以此为矛,进击京大,诚乃小人行径。
    方明高想的不错,校风的确是薛向手中的长矛,但绝非为进击京大,而是替京大剜肉医疮,祛腐生肌,顺道替自家老丈人出口恶气。
    由是,方明高的质问,丝毫难动薛向的情绪,他道,“方校长,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也知道我出身京大,自当知晓京大的名声我比在座列位,爱惜百倍。诚如方校长所言,京大教我育我,如生身父母,做儿子的哪有厌弃自己父母的。反观诸位,出身京大者几何?有些人更是以京大为仕途之踏脚石,进步之阶梯,此辈爱京大之心,又如何与我辈相提并论。”
    “正是此辈以京大为宦场,以权柄为利益之基,捞名取利,才让京大有令名致损之虞,方校长现在质问我是否惭愧,我的确惭愧,我惭愧的是昔日育我之母校,今朝蒙不白之冤!天何其辜!"
    满场无不变色,薛向这一竿子扫翻了一船人。
    方明高方要暴走,乔司长说话了,“我相信薛司长是稳妥人,必不会因谣生波,那就请薛司长直言,发现问题,咱们就解决问题。”
    薛向和方明高舌战的当口。乔司长已盘算妥当了,薛向是改委副司长,自不可能是二百五。他敢拿京大校风说事,定有成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