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84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谢辉煌伸手请他坐下,笑道,“都说薛司长是京大高材生,聪明灵秀,智计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薛向伸手端起搪瓷缸,道,“谢司长,我可听同志们说了,您是最不苟言笑的,今天却舍得跟我开玩笑,算是赏我脸了,说罢,今次找我过来,又有什么难以完成的任务?”
    谢辉煌道,“好你个谢司长,真会戏谑,我谢某人什么时候冲人笑笑,就能当人情卖啦,若真如此,我也用不着天天在此间坐班,到老天桥的街市,摆个小摊,岂不利索,哈哈,开个玩笑,找你过来,自然是有正事,我就言归正传。还是财税改革那档子事儿,方才你办公室人来人往的,我看得分明,那些人群群伙伙,走马灯花一般,上蹿下跳,蹿进蹿出,所为者何,我也大约清楚。”
    “薛司长,我就问你一句,你是如何考量的?”
    薛向纳罕至极,原以为谢辉煌定也是说客中的一员,不曾想此公话中有话,别有意味,“谢司长说我聪明,可我听很多同志说谢司长才是真正的开豁明济,睿智不凡,既然如此,那就请谢司长猜猜我的心思,也好让我开开眼界。”
    摸不清谢辉煌的心思,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打太极云手。
    孰料,谢辉煌却是异常干脆,笑道,“好吧,那我姑且猜上一猜。”说着,竟站起身来,踱回办公桌前,提笔写了几个字,折回座来,递给薛向。
    薛向接过,朝纸上看去,但见上面用印刷一般的正楷写着两行小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薛向笑道,“知我者,谢司长也,这份墨宝,我珍藏了!”说着,便将谢辉煌写就的这张纸,小心折了,塞进兜里。
    薛老三倒非是拍谢辉煌马屁,而是谢辉煌这句诗恰巧说中了他的心境,触景生情,感情流露。
    谢辉煌拍案赞道,“我没看错你薛向,你这人耿直无私,没什么坏心眼,虽然你我之间有些误会,但经此一事,我相信此误会该当一风吹过,你看可好!”
    薛向没想到谢辉煌尽是这般干脆,竟将曾经的不愉快,也直接倒了出来。
    至此,他倒觉得自己是看错了这位谢司长,心中亦有欢喜,毕竟,自此,多个朋友,而少了个对手。
    出得谢辉煌办公室,一阵冷风吹来,竟夹杂着几点冰雨,打在脸上,激灵灵,让人浑身一震。
    正疾步匆匆地薛老三忽然定住脚步,站在一株老槐下,怔怔出神。
    忽地,他重重一掌打在合抱粗细的老槐树上,震落无数枝叶,心头冷道,“真是步步机巧,一不小心,险些着了姓谢的门道。
    求下保底月票,相互砥砺,继续多多更新
    月底了,突然又返回了老家,所以最近的更新很紧凑,很赶,质量有所下降,我心里有数,但不会持续多久,兄弟们,多多包涵。
    另外,求下保底月票,月底了,被反超了,是我的错!更新不及时,情节也不燃,错在我。
    一月之初,我们不能落后,让我看到前进的希望吧。
    我就是头懒牛,看到眼前挂着只胡萝卜,不管吃不吃得到,总贪心地想着努力争取。
    兄弟们,在我眼前挂上一只月票的胡萝卜吧,让我继续努力,努力更新,多多的动力码字,谢谢兄弟们!
    第一百二十一章顺风顺水的安在海
    说来,也是薛老三正在感慨之际,谢辉煌来了电话,又手书一封,正巧戳中薛老三的心思。
    不啻于给薛老三送上一记绝佳马屁,薛老三晕晕乎乎便出门去了。
    直到此刻,冰凌雨水扑在面上,薛老三这才陡然醒转。
    谢辉煌是什么人啊,在海天肉联厂之事上,他可是见识过了。
    这可是宁愿架空自己,肯让曹阳草草而断,罔顾公义,此辈人今朝写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却又一派铁面无私,岂非两相矛盾。
    念头稍转,薛向便想明白了,“谢辉煌这哪里是演贴面无私包青天,分明是抱薪救火,推波助澜,他是生怕我扛不住彦波涛,张无忌等人的吹风,软了骨头,拿话激我,想让我硬挺了脑壳同谢红旗、方慕俠这两位改委大佬顶牛,最好是撞个头破血流,鼻青脸肿,才最合他心意。好吧,我就挺了脑壳,硬撞撞看,看看到底是谁头破血流!”
    转回办公室,薛向批阅了几分文件,便将自装的挡帘拉上,打开折叠行军床,又从立柜里抽出铺盖卷,在上面铺了,躺将上去,双手后交脑后,妥妥帖帖枕了,翘起二郎腿,静静思忖着眼下的局势。
    主要是两件事,一件是海天肉联厂的计划内外供应,一件是京城市公安局财税改革。
    两件事,放在宏观层面,并不大,但都具有示范效应,弄不好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薛向自知在这两件事上,自己都是核心关键,当然了,在他人眼中。他都是最大阻力。
    如若无他,这两件事要推行,即便有阻力。也是不大,在强大利益驱使之下。必然成功。
    薛向更知道,自己搀和进来,阻挠这两件事的推行,会得罪多少人。
    只怕不仅外面有人对他恨得牙痒痒,改委内部记恨他的,也为数不少。
    薛向是正常人,只要是正常人,又有谁乐意被人。尤其是被同僚排斥,记恨。
    奈何薛向有着大胸怀,大抱负,负泰山而超北海,明知不能为,而必为之,是为大英雄。
    薛向根本没有考虑做与不做,以及得失成败,此刻,懒洋洋歪倒在行军床上。想的正是怎么将这两件事按自己的心意做成。
    阻力太大,利益关节点太多,容不得他不细细考量。
    正思忖得无有滋味。电话响了,接过,方喂了一声,电话那头便传来安在海浑厚的中音,“老三,你到底在搞什么,京城市公安口的财税改革,我听说是你给卡了,你这不是在往我脸上印巴掌么。放了放了,别没轻没重。看也不看清楚,就乱下爪子!”
    担任了京城一号。外加新入了政局,安在海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气势雄浑得吓人,隔着电话,薛向就能清晰感觉到此刻安在海到底是如何自信满满,踌躇满志。
    奈何他太知道这位安书记的根底了,即便是这位披上龙袍,薛老三也只会将他当演员,安书记的霸气侧漏,在他面前毫不起作用。
    但听他道,“安书记,听您这话,真是威风得紧,我就想问一问,您到底是以长辈的名义,还是以京城一号、政局的名义,同我讲话。”
    安在海道,“长辈的名义如何,京城一号、政局的名义又如何。”
    薛向道,“若是以长辈的名义,我只能说这是公家的事,无关私人的情面,您管不着;若是以京城一号、政局的名义,我只想说您是京城一号,我是改委末流,您依旧管不到我名下!”
    “噗嗤!”
    正边听电话,边喝着茶水的安在海陡然一口喷了出来,喷得满桌尽是碧油油茶叶。
    唬得一旁伺候的秘书,吓了一跳,真不知到底是何等惊人的消息,将堂堂首长惊成了这般模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