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50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而是蜀香王和翠屏——玉女风景区,前者是德江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该厂建成不久,便为云锦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利税,是德江乃至蜀中、全国都顶顶有名的企业。
    后者是德江从银山,梅山两兄弟行署手中抢夺而来的巨额投资。并且翠屏——玉女风景区的落成拉动了德江十数个上下游产业,并直接间接提供了数千个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这两大企业底定了德江从一众兄弟行署中脱颖而出,率先完成地改市的胜利局面。
    从政治角度上讲,蔡行天此番视察哪里都可以不去,但惟独不能不去这两个地方。
    这就好比新履职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第一轮全国巡查。去了许多地方,惟独略过了全国经济中心明珠市一般,这是极不正常的。
    然,政治人物的一切行为都有其政治目的,蔡行天也一样。
    聪明人不难从中感悟些什么。感悟些什么呢?很简单,这是蔡行天在释放一种政治信号。
    他蔡某人不喜欢德江的那位薛市长,因为蜀香王、风景区皆是在薛向一手推动下成立的,他不去这两地,便摆明了是针对德江的那位薛市长。
    省委书记摆明不亲近的人,谁还敢亲近?
    蔡行天此举,简直是要在德江官场上将他和薛老三的矛盾公开化,明面化。
    的确,蔡行天也不是第一次在打击薛向威望之事上做文章了。
    彼时,他动用全力,强行调走杨珧,便是想砍断薛老三的威望大旗。
    结果,被薛老三动用背后能量,狠狠一耳光回了过去,扇了老蔡个满脸花。
    市委范围内,知晓他薛市长能量的不少,但,在全德江范围内,蔡行天的名头自是远远胜过他薛向。
    此刻,蔡行天将二人的矛盾,或者说将薛向的针对之意公开化,便是要让德江的干部在他和薛向之间做个选择。
    而要做这般选择,结局很明显,自然是他蔡书记大获全胜,薛老三大败亏输。
    而一旦扑灭了薛老三本身的领导光环,那薛老三在德江,能动用的力量就小得多了。
    其二,蔡行天今番下德江,广泛接见领导干部,显然也是在为政治上孤立他薛老三大做法事。
    最引起薛老三瞩目的是,蔡行天今番对周道歉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奔着薛老三的命脉去的。
    试想,周到先何人也?明面上的身份是德江一号,市委书记,赫赫大权在握。
    可实际上呢?因为常委会上的重大政治失误,其在德江的履职时间依然进入了倒计时,换句话说,周道虔此后在德江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垃圾时间的行列。
    从政治上讲,孔凡高没道理如此亲近一个政治上失意的地方首脑。
    更派系上讲,周道虔还和其心腹爱将黄思文乃是铁杆的对头.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蔡行天都没有亲近周道虔的理由,可偏偏蔡行天就做了。
    何故?还不是奔着他薛老三去的。
    的确,如今的德江,党政大全尽数沦于薛向之手,但深挖其根源,就会发现,周道虔对薛老三毫无底线且毫无原则地支持,是薛老三手中重权的最根本来源。
    试想没有周道虔的偏帮和力挺,薛老三如何能够以副市长的身份,大规模地调整干部,干净利落地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可以说,此刻薛向的权力最大化,完全是借助失去了政治上顾虑的周道虔疯狂得透支权力的结果。
    而周到先,为何支持他薛老三呢?
    无非是因为周道虔不见容于黄思文,间接地也就得罪了蔡行天,再加上市委常委会上的重大政治失误,让他在省委方面的印象分大失。
    周道虔知晓,即便是凭着德江成功地改市的功劳,他这个市委书记被调离了德江,上调省直部门,便是当了权重单位的一把手,也依旧无非扭转他在蜀中省委的印象,这权重官位乃是无根之木。
    就在这时,薛老三携调杨瑶赴岭南履新重职之威风,冲周到先抛出橄榄枝。
    这才让周到先看到了东山再起的希望,因此才有了周到先在常委会上,毫无原则地死挺薛向,扭转了黄思文的必胜一击。
    但今次,蔡行天忽然对周道虔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亲近。
    薛老三不敢保证周到先会否反水,毕竟这是个典型的政治人物,在政治利益面前,立场和原则,于他而言就显得十分薄弱了。
    更何况,争斗许久,周道虔心中也未必不对他薛老三仍存着芥蒂。
    试想,若蔡行天也冲他周道虔,封官许愿一把,那威力可比他薛老三的空头支票强大得多。
    而周到先一旦反水,再加上蔡行天通过这蜀中新闻射出的政治暗箭,薛老三面对的局面就艰难了。
    在下,失去了德江一众基层干部的支持,也就等于失去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上,没有了如臂十指的无上权力。
    他薛老三在德江的威慑力势必大大降低。
    如此上下夹攻,他这个赫赫威名的薛市长恐怕要被弄成空筒子。
    念头到此,薛老三不得不赞叹蔡行天这种老政客的娴熟手腕,将权术役使得几乎登峰造极,轻轻的一次视察,便暗藏了杀机两道。
    好在今次他和蔡行天,抑或是邱跃进争锋的主战场不在德江,甚至不在于火电厂的上马与否。
    即便是剥夺了他薛老三手中的赫赫重权,但胜负在薛老三心中早已底定,他又如何会在乎?
    他忧愁、焦虑的不是这一城一地的得失,他纠结的是如何干净利落地终结邱跃进,而又不用背太重的包袱。
    的确,有邱家的神威笼罩,薛老三想像当初收拾郜向东那般干净利落地将邱跃进斩于马下,几乎天方夜谭。
    到他们这个层次的衙内,想要其政治上倒台或许还有余地,但想要从*上彻底毁灭之,那是话本传奇。
    毕竟,自那十年后,党内的斗争便已然划出了底线,这底线便是无论如何剧烈的斗争,也绝对不能致使对方在*上毁灭,这也是党内一众大佬的基本共识。
    毕竟,那十年的教训实在是太惨痛了,况且,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永远都是那笑到最后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