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3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以前每天早上在学院晨练之后,都会来到这里听它的六声钟响。这座钟楼似乎是在创校的时候就矗立在这里了,很多音乐家都会来这里听一听钟响,就好像是听到了日内瓦学院的数百年历史。”
    顿了顿,戚暮又补充道:“珍妮你知道的吧,就是德累斯顿交响乐团的现任首席。珍妮比我大上几届,她在我进校的时候已经毕业了,我听说她当时是学院的风云人物。作为小提琴系的首席,珍妮当时就曾经在钟楼举行过一场个人独奏会,似乎全校的学生都来听了。你知道她表演的都是谁的曲子吗?”
    闵琛挑起一眉:“谁的?”
    戚暮勾唇低笑:“是你的,每一首都是你的。珍妮是当年‘柏特莱姆乐迷会’的会长,她可是非常推崇你的。”仿佛回忆起了当年的事情,戚暮笑道:“其实我刚进学院的时候也被‘柏特莱姆乐迷会’的学生差点拉进组织,要不是我实在太忙了没时间去参加活动,说不定我也会是一名死忠‘柏特莱姆乐迷’呢。”
    俊挺优雅的眉骨微微挑了挑,闵琛不动声色地勾起唇角,低声问道:“所以现在……你不是柏特莱姆先生的乐迷?”
    戚暮下巴微扬:“当然不是。”
    闵琛镇定从容地颔首:“嗯,你不是他的乐迷,你是他的爱人。”
    简单的话语里夹杂着无限的宠溺,戚暮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没有再回答。
    两人一起并肩走在暮光下的日内瓦音乐学院里,戚暮时不时地说着自己当年在这里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又说一说曾经受到过谁的照顾。
    当两人走到小提琴系的大楼时,戚暮感慨地说道:“当年如果不是有日内瓦学院的助学金计划,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过就算进了学院,我和大家的差距还是不小的,当初德维尔教授帮了我很多忙,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他是一位非常严肃正经的学者,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真想当面谢谢……”
    “哦上帝!你是维爱的小七,是吗?!我看到你了!”
    戚暮:“……”
    闵琛:“……”
    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内瓦音乐学院的一日行,最终在德维尔教授的带领参观下结束。
    德维尔教授是日内瓦音乐学院的小提琴系副院长,戚暮上辈子在这所学院上学的时候就是他的学生。曾经戚暮一直认为这是一位严肃刻板的教授,对待任何事务都上纲上线,直到……他十几年后再次见到这位教授。
    “哦,真是没想到能在日内瓦学院见到你,小七,我很喜欢你的音乐的啊!维爱在布鲁塞尔的演出我去看了的,非常棒!来来来,我们来合张影吧!!”
    虽然以前德维尔教授一人就教了十几个学生,所以戚暮也与这位教授不是很熟悉,但是如今……这位教授的画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热情幽默了啊!!!
    毕竟是见到了学生时代的老师,戚暮讪笑着颔首,语气也有点不自然:“谢谢……咳,谢谢您的喜欢,我想多伦萨先生也会非常高兴能得到您这样的评价的。”
    “哦不不不,和维爱没有太大关系,我是更喜欢你的琴声啊!真是非常棒的声音,太棒了!”
    戚暮:“……”
    这种被以前的“恶魔老师”夸赞的感觉,怎么就这么奇怪呢……
    在德维尔教授的带领下,“外来人”戚暮和墨镜口罩先生闵琛,一起将整个小提琴系都逛了一遍,一边走德维尔教授还不停地介绍着“哦,这里是小提琴系的练琴房”、“这里是学生们聚会的地方”、“这里是排练厅”……
    面对这些熟悉的地方,戚暮只得微笑地连连回答“哦是吗”、“这里真漂亮”……
    等到夕阳圆滚滚的身子完全地落入地平线下后,戚暮站在日内瓦学院大气磅礴的黑铁校门前,只见眼前的德维尔教授兴奋地说道:“小七,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要分离了,如果以后你有机会可以多来我们学院看看,这里有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你的音乐呢!”
    想起刚才那些“非常喜欢自己音乐”的同学们,戚暮情不自禁地吞了口口水,然后干笑着点头:“好的,谢谢您的邀请,我一定会偶尔……咳,经常来看看的。”
    德维尔教授一边说着,还一边不停地与戚暮握手,这位五十多岁的教授看上去热情十足,丝毫不下于刚才那些疯狂的乐迷们。
    等听到德维尔教授突然说到“以后你和你的朋友可以经常来看看”的时候,戚暮忽然意识到:“德维尔教授,您……真的不知道他是谁?”说着,戚暮指了指一旁的墨镜帽子先生。
    德维尔教授一愣:“不是你的朋友吗,小七?”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戚暮无奈地笑道:“他确实是我的朋友。”
    闵琛:“……”
    这一趟日内瓦音乐学院之旅结束后,一个晚上的时间,戚暮就看着某个男人不停地搓着自己的手,不断重复“德维尔那家伙摸了两次!”、“有个男生也摸了一次!!”、“还有个女生竟然摸了三次!!!”。
    等到戚暮也心有余悸地表示“短时间内是再也不想踏入日内瓦音乐学院一步”后,两人才劫后余生般的松了口气,开始了第二天的旅行。两人走过了天鹅广场、圣皮埃尔大教堂、日内瓦湖,等离开日内瓦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清晨。
    当飞机缓缓地在维也纳国际机场降落之后,戚暮和闵琛将自己的东西放回了自己的公寓后,便再和这个男人一起寻找那些熟悉至极的地方。
    走到戚暮上辈子住过近十年的公寓楼下时,俊秀漂亮的青年望着那已经再次亮起灯光的窗口,沉默了许久,然后说道:“去年我来到维也纳的时候,曾经在这边站了几个小时。当时我觉得好像那间屋子离我很近,但是却又没有办法再走回去。”
    听着这话,闵琛低垂着眸子看向了一旁的戚暮,没有开口。
    “不过后来我想了想,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新的人生已经开始了,过去的再留念也没有任何意义。”
    回应戚暮的是男人更加握紧了的手,那炙热的温度顺着手指相贴的地方传送过来,让戚暮忍不住地勾起唇角,同样握紧了对方的手。
    维也纳温暖湿润的春日夜晚,在漫天城市绚烂的紫红色光芒下,戚暮难得地回到了那座已经被填平的桥洞旁,坐了一晚。夜里的温度还是有些低的,但是他却丝毫没有觉得寒冷,过去那十几年的孤独与寂寞在这一晚也彻底地烟消云散。
    他已经有了再也不会害怕的依靠了,漫漫人生也再也不会是一人独自行走。
    回到维也纳的第二天,戚暮和闵琛一起将公寓打扫了一遍。不喜欢请小时工打扰自己的居住环境,那就必须得经常勤于打扫。而这间公寓实在是太大了,等到两人打扫完毕之后,已然是日落西山,夜色降临。
    坐在安静硕大的琴房里,戚暮低首时不时地按动着钢琴键,九尺的斯坦威一边发出清越动人的声响,戚暮一边低笑着说道:“当初你还记不记得,有一次我问你,你猜我在琴房做什么?”
    闵琛抬眸回忆了一下:“就是你很想我的那一次?”
    嘴角微微抽搐了一番,干脆忽视了对方的答案,戚暮轻咳一声,说道:“那次其实我在弹钢琴。我小时候不是家里没太多钱吗,所以就没有学过钢琴,但是一些基本的音阶和曲子肯定还是能弹出来的,就像这样。”
    戚暮非常随意地在这漂亮优雅的钢琴上弹奏了一曲简短的练习音阶,指法十分凌乱,但还是能听出连贯的旋律的。
    “弹得不错。”闵琛给出中肯的评价。
    戚暮轻笑出声:“能得到奥斯顿·柏特莱姆先生的赞同,我该说十分荣幸吗?”
    “不,能听到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家罕见地弹奏钢琴曲,这是他的荣幸。”
    说起情话来,闵琛自然是不逞多让。
    寂静如水的月色从干净整洁的落地玻璃窗中照射进屋内,因为一层薄薄的雪色窗纱的阻挡,那朦胧的月光仿若飞雪,让只开了一盏灯的琴房更加皎洁明亮。
    在这样宁静的琴房里,一位优秀卓越的小提琴家正在一位同样出色的钢琴家的带领下,轻轻地弹奏着简单的钢琴曲。
    那旋律从一开始的简易单调,到接下来越来越复杂多样,等到了最后戚暮干脆将自己的手从对方的手中抽了出来,投降道:“好了好了,我不再弹了,你真是异想天开,竟然想拉着我演奏《伊斯拉美》?!”
    闵琛轻叹了声气:“你听出来了。”
    戚暮:“……”
    连《伊斯拉美》他都听不出来的话,当年教他音乐史的德维尔教授会哭的好吗!!!
    戚暮早已对这个家伙没有任何的脾气了,时间也不早了,他便起身离开了钢琴凳,打算结束这次“揠苗助长”的钢琴教学。但是他还没离开一步,忽然便听到一阵舒缓清悦的钢琴声从身后响起。
    温柔至极的音乐仿若是月光女神披着轻纱从天空中降落,将洁白的清辉洒向人间。那旋律低缓柔和,等过了两个乐段后竟然开始慢慢急促起来,即使没有亲眼看到,戚暮都完全能够想象到那个男人的手指此刻一定已经形成了虚影,在黑白键上快速地按动着!
    戚暮惊诧地转首看去。
    只见在那架黑色的钢琴背后,俊美优雅的男人正低着头,专注认真地弹奏着。
    和弦、琶音、八度、滑奏!
    各种绚烂华丽的技巧轻松简单地在男人的手指之间弹奏出来,戚暮早已忍不住地站在了闵琛的身后,望着他飞快地弹奏着这段极快的急板。每个音都热烈激昂的结束,下一个音又迅速飞快地升起。
    从起初的舒缓到如今的热情,从现在的热情到接下来的温柔。
    当一段熟悉温缓的旋律从闵琛的手指间流淌而出的时候,戚暮浅色的眸子微微睁大,到这个时候他才终于明白了这首陌生而又熟悉的曲子到底是什么!
    ——《月光下的暮色》。
    仅以戚暮的耳力而言,这首曲子应当分为了四章,以a大调起奏,如果按照闵琛过往作过的钢琴协奏曲来分类的话,应当属于《a大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戚暮却总是觉得这首曲子还是差了一点什么。一般而言,一首钢琴协奏曲在没有乐队的伴奏下,仅仅是由钢琴来演奏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照样能够表现出音乐的主题,可是这一首《月光下的暮色》却让戚暮觉着差了一种很重要的声音。
    就好像盘龙将飞却缺了龙眼,又好像阵法将启又少了阵心。
    戚暮困惑不解地蹙起了眉头,等到一曲结束后,他才好奇地问道:“这首钢琴协奏曲你是打算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现?不是和乐队合奏吗?我认为好像有一点奇怪的地方,你没有把它写完?”
    谁料闻言,闵琛却是不动声色地勾起薄唇,抬眸望他:“你认为……这是一首钢琴协奏曲?”
    “难道不是?!”
    在戚暮惊诧至极的目光中,闵琛淡定从容地说道:“这是一首小提琴奏鸣曲,钢琴与小提琴合奏的奏鸣曲,叫做——”
    “《the twilight in the moonlight》。”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年前,在浪漫绮丽的唯美之都巴黎,朦胧清澈的月光轻缓地从天空中徐徐撒下,照耀在青年白皙俊秀的面庞上,形成了让闵琛永世难忘的美丽之景。
    从那时起,世界上就诞生了一个名字——
    《nlight》。
    《月光下的暮色》。
    半年前,戚暮曾经和闵琛手把手地弹过这首《暮色》。当时这首曲子还十分的舒缓温柔,虽然只有一小段旋律,却已经让戚暮感受到了其中蕴藏的精美绚丽。
    而如今,等到这首曲子几乎成了型的时候,戚暮更是发现,《暮色》的四段乐章已经臻至完美,无论是从技巧难度,还是感情表达,都似乎达到了某个顶峰。
    “这竟然是一首钢琴、小提琴合奏的奏鸣曲?!等会儿……钢琴和小提琴……前几天我看到那个半成品的乐谱不会就是这首曲子吧?!”戚暮惊讶地看向闵琛,他想了想,又问:“那是小提琴的乐谱?!”
    闵琛抬眸看他:“嗯,是小提琴的半成品乐谱,只剩下第四乐章的最后一部分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戚暮再也无法掩饰自己激动喜悦的心情,他直接坐回了钢琴凳上,开始仔细地询问闵琛关于这首曲子的详细情况。
    一首卓越出众的音乐作品,对任何一个音乐家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珍宝。
    而且这是一首奏鸣曲,还是一首优秀的小提琴奏鸣曲,这让戚暮怎能不激动?现在的他甚至恨不得赶紧亲耳听一听,这到底是一首怎样的曲子。
    大概是因为主修钢琴的缘故,在闵琛写过的曲子中,小提琴协奏曲是不多的,大多数是钢琴协奏曲。比如戚暮曾经在s市交响乐团百年庆上演奏的那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就是闵琛少数的几首小提琴交响曲中的其中一首。
    当初戚暮刚刚在华夏见到闵琛的时候,在那场谭老和杜胜组织的个人独奏会上,卡尔教授曾经这样说过:“奥斯顿,你们两的音乐风格真的很像。”
    作为学院派的代表人物,卡尔教授对于古典音乐具有独到细致的感悟,绝对不会产生判断失误的情况,这就说明——
    戚暮和闵琛的音乐风格,真的很像。
    音乐风格这种东西听上去非常玄乎,似乎每个人的音乐风格都与其个人的经历、感悟等有关。但是事实上,即使是人生经历大不相同的两个人(比如闵琛和戚暮),在某个方面而言真的可能拥有极其相似的音乐风格。
    比如这两人都是在高超卓越的技术基础上,拥有细腻丰富的感情。他们对声音的处理更偏向于挑剔完美的古典主义派,音色正统清亮,琴声委婉迷人。
    比起温柔唯美的印象主义、浪漫主义,如同教科书一般完美正统的音乐,正是戚暮和闵琛最为突出的特色。
    恰恰是这样对每一个音符的强弱、节奏和高低都苛刻到了极致的挑剔认真,才造成了戚暮华丽清朗的小提琴风格,也造成了闵琛绚烂华美的钢琴风格。
    一个与自己的音乐风格如此相近的作曲家新写出来的小提琴奏鸣曲?
    这简直就是“圣经”!
    原本打扫了一整天的疲倦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借着这台钢琴,戚暮再细细地听了一遍《月光下的暮色》的钢琴部分。等两人讨论了一下关于小提琴部分的四段乐章后,戚暮干脆直接将自己的小提琴取了过来,稍稍演示了几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