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因为这两个字会勾起着那些她不想记起的回忆,尽管都发生在她找回前世记忆之前,但她却不能因为没有前世记忆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她跟宋鸿逸之间,迟早要有个了断!
    作者有话要说:  渣渣宋鸿逸又来捣乱了,迟早不得好死丫!
    感谢【杏芸】的地雷,么么哒~
    最后,喵,晚安~
    ☆、80|第80章
    顺州,连珠县。
    晨雾还未散尽,笼罩着整个连珠县的城墙,几十尺外便只见得一个模糊的轮廓。
    刘昭背着包袱牵着马,身旁是前来送行的亲人。
    刘夫人一脸心痛不舍的表情,抓着刘昭的手,“这才回来多久,又得回去。当初你去参军时尚且年幼,也就没想着替你娶个媳妇,可如今一耽搁,你就二十好几了,一年也不见得回来一次,我本想着替你想看一个媳妇,可是人家一听到你的情况,就怎么也不同意了,这可怎么是好啊!”
    刘昭闻言,颇有些哭笑不得,“娘,我还年轻,成亲之事不急,再者,我也有喜欢的人了,待我功成名就之后,便上门求娶。”
    他这话其实只是说了安慰刘夫人罢了,可是话说出口,脑中却是不受控制的,又想起了那个人。
    刘夫人其实并不相信他的话,心想你成天半月的待在军营里,身边都是些糙老爷们,哪里来的时间认识年轻姑娘,可是见他说起这话时有些恍然的神情,便是信了大半。
    “你没骗娘?”刘夫人有些狐疑道。
    刘昭点头。
    刘夫人又问,“是哪家姑娘啊?家住何方长相性子如何?家中都有些什么人啊?”
    刘昭索性按照那人的条件都给说了一遍,“长得跟天仙似的,是源县人氏,知书达理性子极好,家境盈实。”见刘夫人似还想再问什么,他忙道,“好了娘,我该走了,若是回去迟了,那可是大罪。”
    听他这么一说,刘夫人只得将想说的话压下,微微红着眼眶,叮嘱道,“去吧去吧,记得照顾好自己。”
    刘昭看向一旁的兄长,认真道,“我不在的时候,还望大哥好好照顾娘。”
    刘大哥是个忠厚老实的汉子,闻言重重点头,“阿昭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娘的。”
    离别在即,再见又不知是何时了,便是刘昭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娘,大哥,我走了。”说罢翻身跨上马背,一夹马腹,头也不回的走了。
    ——
    京都,皇城。
    一辆马车慢慢悠悠的驶向城门,守门的侍卫见此,拔出腰间佩刀,喝道,“皇城重地,不得擅闯!”
    赶车之人却仿佛不曾听见这警告,依旧挥鞭驱赶车马前行。
    这时,巡逻的卫队刚好巡至此处,见此情况,便询问道,“怎么回事?”
    那侍卫正想说明情况,便听得马车内传出一个淡淡的声音,“林统领,多年不见,近来可好啊?”
    林统领听到这个声音,眼睛蓦然瞪大,不可置信道,“淑,淑妃娘娘!”
    余下众人听到他这句话,同样震惊不已,许久才回过神来,忙行礼道,“见过淑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不远处,城门缓缓打开,一行人抬着一顶软轿疾行而来,为首的,正是皇帝身边伺候的内侍之一。他行到马车前,恭敬道,“奴才来迟了,望娘娘恕罪!”
    马车内传来一声轻笑,似无意,又似嘲讽,“李公公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本宫可当不起这大礼啊。”
    李公公闻言,心下一颤,额间顿时冒出冷汗来,扑通一声便跪倒在地上,“奴才该死!奴才该死!望娘娘恕罪!”
    抬轿之人也随着跪下。
    旁边的侍卫们看了,可是吓了一大跳,要知道这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妃嫔们见了也得给三分薄面的,如今却因为顾淑妃一句话,便吓得跪地求饶,可见顾淑妃得宠到什么程度,即便八年不曾回宫,依旧盛宠不衰。
    李公公磕得额头都红了一片,马车内才又传出声音,“罢了。”他如蒙大赦,又磕了两下以谢恩,这才站起身来,低眉敛目道,“娘娘请随奴才进宫,陛下在芳华殿等娘娘。”
    马车帘子被掀开来,柳红先下了马车,伸手将顾倾城扶了下来,又扶上软轿。
    目送着一行人浩浩荡荡进了城门,守城侍卫眼中惊讶久久未消。
    ——
    差不多八年的时间过去了,芳华殿中却仍旧是她离开时的模样,一草一木,好似丝毫未变。
    顾倾城下了软轿,面无表情的踏入殿门,一路直行到正殿门外,便见得上首的主位上,坐了一个人。
    “你去外边看着。”她侧头低声对柳红说道。
    后者点头,转身出了正殿。
    顾倾城一步步踏入殿内,似听到了她的脚步声一般,坐在上首的人忽然抬起头来,与她四目相对。
    “你回来了。”宋鸿逸轻笑道。
    顾倾城依旧面无表情,走到他旁边坐下,目光直视他,语气淡然仿佛不是在质问,“你将鄞儿调回西北,所为何事?”
    宋鸿逸却是不答她的问题,视线落在她的脸上,从眉目到红唇,细细审视良久,才开口道,“几年未见,你的脸却丝毫未变,不愧是身怀长生秘术之人。”
    顾倾城闻言,微微眯眼,“你以为我在骗你?”
    却见宋鸿逸点头,“从古至今,多少帝王梦寐以求长生不老,却无一人寻到,我本无心,却机缘巧合遇上了,让我如何能不怀疑。”
    “距离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我总不得心安,如今见你如此,便放心了。”
    顾倾城露出嘲讽的笑意,“陈国三载,晋朝十七年,时光在我身上永远停驻。宋鸿逸,若是我都没有长生之术,这世上,便再没有第二个人会有了。”
    宋鸿逸忽然凑过身来,伸手掐住她的下巴,微微眯起眼,目含凶光,“若非如此,你以为这些年来,朕何以对你忍让至此!”
    他的动作突然,顾倾城却丝毫未被吓到,眼中依旧一片平静,“你看过了,也放心,是不是该告诉,为何要将鄞儿调回西北了?别告诉我说,你如此大费周章,只是想引我回京。”
    宋鸿逸松开掐住她下巴的手,道,“自然不是。你可还记得瑀儿年前在源县外遇险之事?”
    顾倾城闻言,心中一跳,面上却丝毫未曾显露不妥,语带嘲讽道,“他人如今还在我府上呢。”
    “你是不是以为你做得万无一失?皇后查不出来,谢家查不出来,所以朕也查不出来?”
    顾倾城忽然笑了起来,“宋鸿逸,你说那件事是我做的,证据呢?捉贼拿赃捉奸成双,你以为只凭着一张嘴,便能将黑锅扣到我头上?”
    宋鸿逸不过是诈她而已,哪里有证据,可是既然开了头,便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
    “若非是你动的手,又为何救了他的命,徒留一双腿不治?别人不知道你的秘密,朕可是知晓的!”
    他以为能难到顾倾城,却不知这些问题,她早已演练过千万遍。
    “你知道什么?因为我救过你的命,所以你以为我无所不能?宋鸿逸,我只能救命,却治不好没有生命的东西。他的膝盖骨整个粉碎了,我有心无力!”
    “你以为我救他是为了谢家的恩情吗?你为何不去问问谢锦曦,七年前我离宫时,是否给过她承诺。我向来恩怨分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些年谢家予以我便利,我不过投桃报李而已。你知道我当年为什么会冒着暴露异术的危险救你吗,是为了还你的救命之恩,当年陈国皇宫被攻破,我被那群人逼着站上了最高的城墙,是你救了我。若非如此,你的死活与我何干。”
    顾倾城的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而宋鸿逸的一切也不过是基于猜测,此刻根本想不出理由来反驳她。
    顾倾城不给他说话的时间,又重复问道,“宋鸿逸,你别转移话题,告诉我,为什么要将鄞儿调回西北?!”
    她的眼神此刻显得咄咄逼人,宋鸿逸竟是有些不敢直视,他别过头去,看向殿外,沉默许久,才道,“不过是想让他受点挫折罢了。”
    顾倾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宋鸿逸,你是不是忘了,鄞儿虽是我样子,却是你的亲生儿子!”
    宋鸿逸闻言,冷冷道,“不过是个下贱宫女所生的孩子罢了。”
    “宋鸿逸,你不是人!”顾倾城骂道,站起身来,提起裙角往殿外飞奔而去。
    宋鸿逸看着她翩然远去的背影,露出让人毛骨悚然的笑容来,“若是人,又何以长生……”
    ——
    宋承鄞日夜兼程从源县赶回西北边境,途中因暴雨耽搁了一夜,不得不留在客栈,却恰好遇上随后赶来的刘昭。
    待第二日雨停后,两人便结伴同行,三日后到达西北边境。
    两人甫一入报道,便恰逢邻国侵扰边境,未得休整,便带兵前去退敌。
    据斥候探来的情报一路前行,却并未发现敌军的身影,待他发现不对的时候,已深陷敌军包围之中。
    两人带军苦苦与之周旋,僵持了一天一夜亦不见援军前来。
    到最后,随行的士兵皆已阵亡,唯剩宋承鄞与刘昭二人,虽勉强突围,却都身负重伤。
    战马驮着两人在戈壁上疾行,迎面吹来凌冽的风。
    远远的已然能看到边城建筑了。
    却听得身后马蹄声阵阵,刘昭勉力回望,映入眼中的是敌军闪烁着寒光的铁甲与一张张铁弓。
    他最后看了一眼身前已然陷入昏迷的宋承鄞,抽出腰间匕首刺在马屁股上,马儿吃痛,撒腿狂奔起来。
    他双手死死抓紧缰绳,用自己的身体将宋承鄞完全挡住。
    箭矢破空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些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救)主角而死~
    晚上应该还有一章,不过时间不能确定,最迟大概在12点左右吧~
    ☆、81|第81章
    宋承鄞觉得他仿佛又回到了八年前的那个冬天。
    尽管他已经足够小心翼翼的保护自己了,可是因长年挨饥受饿而枯瘦脆弱的身体,根本经不起一点折腾,终于,在一个雨雪交加的夜晚,他再一次病倒了。
    为什么说又一次呢?
    因为他已经记不清,从小到大,他究竟病倒过多少次了,每一次都像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日复一日的忍受着病痛所带来的折磨,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坚持住,只要熬过去就好了。
    这一次,也是如此。
    可是渐渐的,他发现,这一次的病,似乎比以往要严重很多。
    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咳嗽得一天比一天厉害,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就像跗骨之蛆一般,挥之不去又无法忽略。
    他不止一次痛到失去知觉,又在漫无边际的疼痛中醒来,周而复始。
    母妃每次出门前,都会信誓旦旦的对他说,一定能求得皇后开恩给他找来御医,可是每当夜幕低垂的时候,她总是带着疲惫与绝望归来。
    多少次,他都想跟她说,算了吧,就算这一次熬过去了,下一次又该怎么办,人生那么长,他不想一直活在这样的死循环里。
    可是每当这时候,他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偶然之间在御花园中看到的,他的兄长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