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更准确的说,是在顾倾城离宫后的第三年。
    没有了那个衬得整个后宫的妃嫔都黯然失色的女人,各方都动起了小心思,再加上圣心莫测,这些年来,后宫里起起伏伏,谁也算不得是真正的赢家。
    今时是你,明日就变成了她,这些人里,有熟悉的面孔,亦有选秀初入宫的新人。
    后宫之中看似平和,暗地里却是一片混乱。
    不知从何时起,皇后发现她开始对这些争斗无感,只要不把心思动到她头上,她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久而久之,就兴起了吃斋念佛的心思。
    她原本以为,她若有幸能争得最后的胜利,在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时候便会做这事,却没想到,提前了这么多年,别说抱孙子,她甚至连儿媳妇都还没有。
    她的瑀儿,也不知道将来会看上怎样一个女子……
    这般胡思乱想着,很快便来到了佛堂。
    她跪在镀金的佛前,腰背挺直,闭目静心,摒除一切杂念,一手掐着佛珠,一手轻敲木鱼,虔诚祈福。
    这一念,就是一整夜。
    然而上天仿佛不曾听到她的祈祷,在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昭示着黎明将之的时候,佛堂的殿门被人猛地推开,来人是她最信任的侍女,喘息着,用一种压抑不住的惊恐声音喊道,“娘娘,殿下,殿下他……出事了!”
    一瞬间,皇后只觉得耳中轰鸣一声,之后世间一片寂静,唯有‘出事了’这三个字,不断在耳边回响。
    她的瑀儿,她的瑀儿……
    “来人,快去请御医,娘娘晕倒了!”
    朝阳宫中,沉静多年后,第一次显得如此混乱。
    ——
    相比京城,源县离事发地更近。
    大皇子一行人出事的峡谷,离源县县城并没有多远,再加上又是雪夜,万籁寂静,那一声声巨响,便是城郊的人也隐隐听到了。
    因为有了八年前隔壁泾县地动一事,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天灾留给人们的阴影却久久不曾散去,不少人被这声响吓得裹着被子便冲出屋子,往宽敞平整的地方跑去。
    许久之后不见再有动静,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又卷着被子回去睡了,只是这一整夜都提心吊胆的,睡得安稳。
    与普通百姓不同,官府在察觉到异常动静之后,当即派人前去查看。
    深冬雪夜的,一群人顶着风雪,打着火把,一步一个脚印的踩在堆积了厚厚一层的雪地上,赶往事发地。
    这一去,可就不得了了。
    出事的地点,是连通泾县与源县之间的官道上,到峡谷这一带,已经是隶属于源县的地界了。
    而出事的人,正是前往通州赈灾归来的大皇子一行人,不知为何会绕了路走到源县来,行至峡谷处,恰巧碰上两边山体崩塌,泥石夹杂着积雪倾泻而下,顷刻之间便将一整队人马淹没,便是走在最前方开路的人,也没能幸免,虽不至于一道被埋了去,但也被落下的碎石树木砸倒在地,运气不好的当场就去了,运气好的,也不过就剩下一口气。
    也幸得好还有活口,赶来查看情况的官兵才能在第一时间得知遇险的人是大皇子,当即遣了人赶回县城禀告县令,余下的人则留在原地参与救援。
    根据幸存者的描述,一行人大致锁定了大皇子所乘坐的马车所处的位置,越过前方堆积的障碍,或是就近找断裂的树枝,或是直接拿起手中的佩刀,一声不吭的苦挖起来。
    ——
    李修齐在熟睡之中被人吵醒,或者说,不只是他,便是他周围的邻里,也都被吵醒了。
    那震天响的敲门声以及扯着嗓子的喊声,想装作听不见都不行。
    李修齐抓起床边的衣衫披上,出了房门,穿过院子去开门。
    “谁啊?大半夜扰民知不知道!”他语气很差,脸色更差。
    却不想,门外竟是熟人。
    “王捕头,你这是……”他还没说完,便被王捕头一把抓着手腕,便往门外拖。
    李修齐原本就剩的不多的睡意一瞬间消失无踪,惊讶道,“有话好说啊,我可没犯什么事,你这样叫别人看见了,指不定怎么想我……喂喂,你倒是说句话啊……就算不说好歹让我加件衣服吧,天寒地冻的,我的小命可是经不起折腾啊……”
    李修齐絮絮叨叨说了一堆话,王捕头也没回他半句,硬是蛮横的扯着他一路出了巷子,然后塞进了停在巷口的马车里。
    两人甫一上车,赶车的车夫便挥舞着手中的鞭子,准确而迅速的落到了马屁股上,马儿吃痛,撒蹄子狂奔起来。
    一路颠簸,很快便出了城。
    王捕头这才转过头来看向李修齐,黑暗里,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却听得出他严肃的语气,“李公子,大皇子一行人行至峡谷,不幸遇上山体崩塌,被埋在峡谷之中,而今生死未卜,属下奉县令大人之令,带您尽快过去。”
    冷不防听到这样的消息,李修齐整个人都愣住了,“大皇子?他怎么会途径源县,这里并非由通州去往京城的必经之处啊,算了,这不重要,你们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
    “就在不久之前,城中百姓察觉到这边传出巨响声,恐为地动,人心不安,县令大人命我等前去查看,却得知大皇子遇险的消息。”
    “怎么会……怎么会……”李修齐喃喃道。
    马车继续朝着峡谷飞奔,然而在积雪覆盖的道路上越走越慢,最后被砂石树干等杂物彻底挡了去路。
    王捕头只得拖着李修齐准备徒步敢去。
    深夜里,仍由细雪纷飞,寒风呼啸而过。
    李修齐被匆忙从家中拽来,还没来得及穿好衣服,在车里时就冷得直哆嗦,这会儿更是不行了,一步三跳,恨不得蹦出火花来,嘴上却没有半句话。
    因为等着他们的,是生死未知的大皇子,或许还有他们的前程与性命。
    不知怎么的,李修齐忽然开始胡思乱想起来,脑中思绪万千。
    他很清楚县令大人为什么会首先想到他,其一是因为他的身世,毕竟是李家人,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都是知道的,其二,他是得到两代帝王赞扬的李御医的孙子,虽说习医较晚,但比起县上的大夫来,也是不差的。
    这样有眼界,知轻重,有医术的人选,放眼这个源县,也就他一个了,所以,县令舍他其谁。
    只是,县令却不知道,李修齐不喜欢大皇子。
    无关身份,无关才学。
    只是因为一个人。
    曾经他以为他只要努力,就能够配得上她。后来却发现,隔在他们之间的不是家世门楣,甚至不可逾越,仿佛天地之间的一道鸿沟,除了看着,无能为力。
    他会愿意继承祖父衣钵学医,不仅是因为不忍辜负老人的期待,还抱着可以接近她的心思。
    而大皇子却是不同的。
    虽然对方不曾明显表露过,但是李修齐能察觉到,他同样喜欢那个人。晋朝向来民风开放,若是他想,也并非不能如愿。
    短短一段路,李修齐脑中却掠过想法无数,然而等真正看到躺在雪地之中,一身伤痕生死未卜的大皇子,所有的杂念都被抛之脑后。
    他从未见过这个天之骄子如此落魄不堪的样子,也为自己之前的想法感到可笑。
    大到君臣大义,小到医者良心,君子之德,都不允许他在这种时候动小心思。
    即便不喜欢,这个人,他也必须竭尽全力去救。
    ☆、65|第65章
    二皇子一行人在源县外峡谷处遇险的消息,被第一时间封锁了,因为他们是绕道而行的,倒是免去了被人轻易猜出身份的麻烦,毕竟这么大的动静,根本没办法瞒得住。
    官府对外宣称伤者是过路的商队,途径此处不幸遇险。
    因为二皇子曾在源县求学,是以在县上有房子,即便他后来离开了,也一直有人照看打扫。
    等李修齐给二皇子的伤势简单做了处理之后,便将人送到了县上的府邸,并连夜遣人快马加鞭将消息送往京城。
    李修齐跟着去了府邸,早有人将诊治可能会用到的东西一股脑给搬了过来,他片刻不敢耽搁,命人烧了热水,拿了干净的布巾小心仔细的替大皇子清理伤口。
    之前在雪地里做处理的时候,他就知道二皇子伤得很重,可是当清理完所有伤口之后,他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气,这一身的伤,何止是严重,可以说是,现在还能活着,已经是上苍保佑了。
    头部,胸膛,腰腹,这几个地方的伤口,每一道都是险之又险,哪怕再深一分,怕是都撑不到官府的人过去。而除了这几处完全说得上是致命的伤口外,左肩,右手手臂,右腿等地方,伤势同样严重,全身上下,大大小小的伤口,几乎都快数不过来了。
    若非亲眼所见,李修齐绝不会相信,有人能在这种情况下生存。
    这一整夜,他连合眼都不敢,清理完伤口之后,又小心的上药,开了方子让人煎了之后,强行给二皇子喂下去。
    然而他所做的一切,也仅仅只是能勉强吊住二皇子的命而已,他甚至不敢确定,能否让大皇子坚持到宫中的御医过来。再者,即便御医过来了,最后结果也仍旧是未知数。
    第二天,巳时末近午时的时候,宫中御医终于赶来了。
    不出意外,李太医也来了,毕竟是得到两代帝王肯定的人。
    然而随行的人里,那道身影,却叫李修齐震惊不已。
    “皇后娘娘……”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然而仔细确认之后,却发现,那真的是当今皇后,他幼时曾有幸在宫中见过,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容颜逝去,却还保留着旧时的轮廓,一身风华,让人侧目。
    御医来了,问过具体情况之后,便没他这个半路出家的人什么事了,终于松一口气了,然而下一秒,他却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片黑暗,紧接着便失去了知觉。
    李修齐突然的情况把旁边的人吓了一跳,御医检查过后,直骂他胡闹,如此寒夜,他却穿着这般轻薄的衣衫,不仅如此,这衣衫甚至还有些微的湿溽,这一夜下来,便是铁打的人,也会挨不住染上风寒。
    御医提笔开了方子之后,交给旁人,嘱咐要好好照顾他,按时吃药好好休养之后,便匆匆离去。
    ——
    皇后坐在东厢的屋子里,素来端庄镇静的脸上,不掩焦急担忧之色。屋子里每个角落都放了火盆,里面烧着上等的火炭,热气熏染整个房间,深冬的严寒渗不进半分,可她却觉得心底一片冰冷。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瑀儿……保佑我的瑀儿……”她端坐在八宝椅上,手中的佛珠不停的转动着。
    另一边,二皇子所在的屋子里,几名御医围坐在桌边,正商讨着。
    李太医看了一眼在座的众人,问道,“几位有何想法?”
    众人面带迟疑,片刻之后,才有人说道,“殿下这般情况,我生平闻所未闻,不敢妄下定言。”
    有了人带头,余下的人也纷纷说了自己的看法,但结果都是大同小异,不曾见过,不敢下定论。
    这些话,又何尝不是李太医心里所想,若是换了一个人,他大可以将这些话明着说出来,毕竟他只是医者而非神人,可是受伤之人乃是今上的嫡长子,身份之贵重,由不得他说一个不字。
    “殿下如今的情况十分不妙,若不能找出解决办法,怕是……”李太医话说及此便停下了。
    接下来的话,不用说,众人都心里清楚。
    若是二皇子有个什么意外,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只是,就像李修齐之前所归纳的一样,二皇子在这样情况下仍旧能幸存下来,本来就是上天保佑。然而上天的眷顾也就仅仅只是这点,他虽活着,情况却一直在坏的方向发展,这不是人力能够阻止的,便是御医来了,也束手无策。
    一群人商讨了许久,也没得出任何可行的办法,却不能就这么耗着,毕竟皇后还在东厢等着,留了两人在这边照看情况后,余下的人只能硬着头皮去东厢。
    ——
    东厢房,侍女在门外禀告,“娘娘,李太医等求见。”
    话音才落下,便听得屋内传来回复,“快宣!”竟是皇后亲自吩咐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