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见殿下少年时(重生) 第15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高悦行拆了信一看。
    锦衣卫的情报,说是须墨尔伪装成的六个商队,预计在明晚抵达京城,共有一百七十六人。
    高悦行合上信,对赵佟生道:“去他们沿途的镇子上散布消息,就说襄王妃病重回不了京城,暂歇息在潞涉山下的海棠行宫。”
    第134章
    134
    须墨尔的公主带着他们部落留守在胡茶海里的残部, 回到了营地里,安心歇息。
    他们绝不认为大旭朝的军队能摸清他们的营地。
    那些中原人视胡茶海为死亡沙漠,站在鬼风关前都腿肚子打颤呢。
    他们年轻的王, 汝子蔺离开西境,带人准备潜入京城之前,曾拎着妹妹的衣服,再三叮嘱, 且战且退, 一定要警惕, 营地至少一日换两次, 绝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呆上两晚上。
    公主刚开始时, 谨遵兄长的嘱咐, 每天吭哧吭哧地换营, 可是时间一长, 他们在胡茶海里安逸的太久了,始终不见李弗襄有任何动静,渐渐地开始试探。
    一天不换营,无事发生。
    两天不换营,一切安静。
    七天不换营,天下都好像太平了。
    他们夜里睡得好香。
    李弗襄摸清了他们扎营的地方, 回去带来了自己的一千骁骑营, 于黄沙之中, 悄无声息地围住了他们的营地。
    今晚没有月亮啊。
    清晨, 正是最冷的时刻, 李弗襄扯掉了自己身上披着的狼皮, 一身单衣踩在狂风中, 他扬起了自己的军旗,上面既不是“郑”也不是“李”,而是他临出城前,自己歪歪扭扭的画了一个“滅”字。
    詹吉仰头瞧着那字,“啧”了一声。
    蓟维用胳膊戳他:“你想啥呢。”
    詹吉当着李弗襄的面也敢说:“咱就说这字儿吧,叫咱们王妃题一个多有面啊。”
    前排的几个骁骑营将士听了,低头噗嗤窃笑。
    李弗襄也仰头瞧了一眼,道:“好啊,等回京了,我叫你们王妃题十个八个的,全插在城楼上,让他们见着就胆寒。”
    一群人说笑的声音太大了,终于惊醒了营地里的人。
    须墨尔本来负责看守的哨兵从梦里惊醒,撩开帘子一看。
    杀神来了。
    骁骑营见人醒了。
    李弗襄带着他的兵策马踏上去,刀尖划过的地方,带起的鲜血像一条高扬起的红绸带。
    收拾一群残部而已,超过一炷香的时间,就是瞧不起他李弗襄。
    身着寝衣的须墨尔公主刚钻出帐篷,就撞进了骁骑营的刀光剑影里,眼见的人一把擒住了她,将刀架在了她的颈上。
    公主惊恐地瞪大了眼睛。
    李弗襄的马踱过来。
    蓟维问了一句:“王爷,须墨尔已经尽数为我军所俘。”
    李弗襄“嗯”了一声,道:“愿意臣服的,叫他们自己在脸上刺字,赏他们枷锁,带回城里,听候发落。”
    此话一落。
    须墨尔被俘的士兵们,当场便有几个咬舌自尽。
    李弗襄面色如常:“当然,不愿意受俘的,赐他们一个痛快。”
    很快,七零八落地躺了一地的尸体。
    公主依然没有从惶恐中抽身出来,她不知道李弗襄将怎么处置她。
    李弗襄下马,低头望着她,问了句:“你想在脸上刺字么?”
    公主果断摇头。
    李弗襄又问:“你想活?”
    公主犹豫了。
    自然是想的。
    李弗襄抚摸着自己的神舞,说:“今日,你们须墨尔,谁都有活的机会,唯独你,不行。”
    蓟维和詹吉上前一步,错愕地盯着李弗襄。
    他们从军以来,向来是仁义之师,着实是没有杀女人的传统。
    李弗襄:“他们或许无辜,或许不得已,但你是主将,是主战者,我要把你的人头带回去,正好,你的兄长还在我们的王都里,你们就在心心念念的京城里重逢吧。”
    蓟维有些慌乱,上前想劝阻。
    李弗襄好似知道他要说什么,道:“不必劝我。”
    蓟维压低声音:“王爷,你得想想将来后世该如何评说您呐。”
    李弗襄:“爱怎么说怎么说。”
    公主眼见那淬了血肉的刀锋要朝自己的脖子上架,终于怕了,大声叫道:“我接手营地以来,并没有杀死你们的人,你们不能杀我!”
    李弗襄道:“那是因为你无能,而不是因为你仁慈。”
    蓟维:“殿下!”
    李弗襄手腕下翻,轻而易举地就甩掉了他,手起刀落不再犹豫,须墨尔公主的头颅,给清晨的大漠里,洒了一捧最热烈鲜艳的血。
    所有人都静悄悄的。
    李弗襄的马背上有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是昨天出城时刚加上的。
    一开始士兵们不知那是用来干什么的,到了饥渴交加的时候,李弗襄从里面摸出了肉干给大家一分,他们才知道那是用来装食物的。
    现在看来,还是他们天真了。
    那盒子用来装一颗人头是正正好。
    李弗襄心里早有打算,此行必取须墨尔主将的项上人头。
    **
    须墨尔伪装成的商队里。
    正在客栈里休息的汝子蔺,忽然胸前一阵激荡,憋闷地喘不上气,莫名惊醒了。
    他摸了摸自己的腰间,有一柄冰冰凉的匕首,是他妹妹送给他的礼物,他一直贴身戴着。
    汝子蔺想起了自己的妹妹。
    他那妹妹虽然生在贫瘠粗狂的须墨尔部落,但从小性子娇,汝子蔺对这个亲妹妹一百个纵容,让她在自己庇护下活成了脆弱又美丽的小鸟。
    从前,他们总是听说,旭朝的土地有多么富饶,山川江河是多么的迷人,还有京城的繁华简直是人间仙境。
    他们从不当一回事,只以为是传说,直到那年腊月灯会,他们亲眼见到了京城的磅礴与美丽。
    不仅他的妹妹心醉。
    他自己也心折了。
    他想,他的那娇贵的妹妹不应长在贫瘠的沙里,她应该像那些和她一样的尊贵又愚蠢的小女孩,生活在永远不愁吃穿的京城里。
    他已经把京城划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势在必得。
    天再亮堂了一点。
    须墨尔的手下来报:“主子,我们该赶路了。”
    汝子蔺披上衣服,说:“再有半日便该到了吧。”
    那手下说:“是,京城里已经安置到了,保证您能畅通无阻的入主皇宫。”
    汝子蔺捏了捏自己腰间的匕首,说:“不急,我听说襄王妃现住在京郊的海棠行宫里,襄王是我们的好朋友了,他是个枭雄,京城是他的家,我悄无声息抢了他的家,他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将来难免一战,我们先去探望一下他的夫人。”
    汝子蔺觉得自己也不像是长在沙匪里的王。
    他们那里的人粗犷,野蛮,说话办事从来直来直往,汝子蔺从小就不喜欢。
    他更擅长委婉。
    据说,这都是旭朝的习惯和作风。
    他想,也许他是天生注定要成为京城的主人。
    他只是来拿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而已。
    须墨尔的人在今日全部丢弃了伪装,换了快马,直指潞涉山的海棠别院。
    翻过那座山,擒下襄王妃,京城近在眼前。
    海棠行宫里,探子来报:“他们进山了。”
    高悦行道:“很好。”
    潞涉山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曾经能困得住赵佟生,现在也一定能困得住须墨尔。
    高悦行用毒的手段比孔世戍要高明多了。
    晨间的瘴气催发了她的毒粉的药性,让他们在山里美美的做一场梦吧,高悦行很期待见识一下须墨尔真正的本事。
    高悦行从晨曦初微时,等到日薄西山时,探子再来报,须墨尔在山里折损了不少人,筋疲力尽地逃出来了。
    七个时辰。
    赵佟生当初是在里面困了几天来了?
    高悦行的眉眼一低。
    赵佟生觉得脸面通红,同时也在想,须墨尔竟然强大如斯,真的算是个对手了。
    汝子蔺内心已经气急败坏,但面上依然维持了礼数,他心里已经算到,海棠行宫怕是早有准备了,但是内心的恨意和野性也被激发得彻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