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见殿下少年时(重生) 第7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西赴边境,在军营里的时候,他可是凭一己之力,给自己的骁骑营省了不少口粮。一块干粮揣在他的怀里,饿了就掰一口吃,有一点饱腹感,就塞回去留着下顿吃。
    他在小南阁就是这么省着粮,活过来的,乾清宫里衣食无忧,皇帝费了不少心思,也没能纠正他这个习性,没办法,只能随他去。
    好在他现在人比较机灵,有条件,知道找热饭吃,舍不得弃的甜汤,下顿喝之前会喊人拿去炉子上滚热。
    高悦行晚上跟着高景进了书房。
    高景问:“让你查,你查出什么了?”
    高悦行道:“如果有机会,我想见见陈二小姐。”
    高景:“几日之后,便是公主的百花宴,你便会如愿见到了。”
    高悦行问:“陈家有白事,陈二小姐还会赴百花宴么?”
    高景:“她会。”
    高悦行又问:“即使她自己不忌讳,也有旁人嫌弃晦气的吧。”
    高景:“公主是东家,宴早就定下了,请柬也已经下了,只要陈二小姐自己不当回事,别人纵然再不愿意,也不好开口替公主赶人,你放心去就是了。”
    高悦行听了父亲的一通分析,果然有理有据,不由得心生钦佩。她没忘记今晚的目的,转而又问:“父亲,您派人查过清凉寺吗?”
    高景:“哦?你想去?”
    高悦行道:“是我们想去,襄王殿下可以露面了么?”
    高景颔首同意了:“明早,我让人送衣服去,你记得叫他乔装打扮一下,事情还没完,不宜打草惊蛇。”
    高悦行应了声是。
    高景自己亲自动手,煮了茶,高悦行在旁静静地瞧着,出口劝道:“夜深了,父亲还要饮浓茶,是不打算睡了?”
    高景说:“今晚事要忙,你要不要喝?”
    高悦行:“我明早有事忙,还是父亲自己消受吧。”
    茶香溢满了书房,高悦行闻了出来,是今年的新茶。
    高景端着自己的茶,坐在案前,道:“阿行,你一向是个有主意的人,今晚爹爹说的那些话,你心里早就有数了,是不是?”
    高悦行一点头:“是。”
    高景:“你的将来,唉……”
    高悦行:“至于将来,女儿目光浅薄,想听听父亲的见解。”
    一个长久立于朝堂之上的肱骨重臣,目光之长远,远非她一个小小女子所能及。
    高景对自己的女儿,可以毫无保留的指点。
    他说:“阿行,你要做好准备了,你的将来,怕是不仅仅止步于襄王妃。”
    高悦行:“爹爹何以如此笃定?”
    信王贪污赈灾粮食和钱财的事情远在几年之后,如今的信王李弗迁,乃是个朗月清风的好儿郎,人品相貌都上佳,办事也干净利落,据说,宫里的贤妃娘娘已经在替他操持婚事了。
    信王之贤,人尽皆知。
    而且就在几天前,皇帝命信王将久不住人的东宫稍加打理,以备来日储君入主时,曾交代了一句话——他叫信王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打理即可。
    该听见的都听见了,该意会的都意会了。
    李弗襄虽然名震四海,但是皇帝心中最属意的储君,还是长子信王啊。
    可为何她的父亲不为所动。
    高景道:“阿行,你想过没有,如果信王坐上了那个位置,襄王该何去何从呢?”
    高悦行答:“自古以来,所有的皇帝,在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都是加固皇权,那些在夺嫡中落败的亲王,要么死,要么囚,远么远离京城形同流放。”
    高景道:“襄王身后有郑千业,那是切不断的血脉,郑家军的立场不言而明,襄王手里有军权相护啊,你说,将来那位置上的人能放心吗?”
    高悦行:“父亲言之有理,那该如何做呢?”
    高景目光一凛:“卸了襄王的兵权,自然能让人放心,而且必须是咱们陛下亲自下旨,才能在新帝继位后,有可能保他一命,可是,一旦襄王的军权丢了,他就真的成了案板上的鱼,任人宰割,到时候,新帝若再起杀心,襄王便真的一无所护了。”至此,高景可以很笃定地告诉高悦行——“皇帝不会冒这个险。”
    尽管他现在犹豫、权衡,但最终的结果是注定的。
    如果所有的儿子里,最终只能保一个。
    毫无疑问,他会将最好的,全部捧到李弗襄面前。
    李弗襄带兵出征,就是他准备踏上九五之尊的第一步。
    没有退路。
    高悦行退出书房。
    李弗襄屋里的等还没熄,他在等她呢。
    高悦行今天被母亲逮了个现行,事后又被警告,稍微收敛了些,不敢再造次,她刚往门前一站,便听到里面迫不及待的脚步声。
    屋上有锦衣卫守着。
    他们会拦高夫人,但却不会拦高悦行。
    高悦行方才与父亲深谈了一场,此时心头一片清明。
    皇帝的意思,已经尽然摆在台面上了。
    禁军的副统领,是李弗襄在宫里时的随身护卫。
    而到了宫外,又有锦衣卫的高手随护。
    皇帝的两大杀手锏——禁军,锦衣卫。
    若换做旁人,觊觎一眼都是杀头的罪名。
    可他们现在全握在李弗襄的手里。
    李弗襄可与皇帝共享这权力巅峰的命脉。
    细思极恐,谁敢不怕。
    高悦行等到里面人走近了,按住门,说:“别开,有话就这样说吧。”
    李弗襄屋里有灯,他的影子正好映在窗纸上,有些模糊,却近在咫尺。
    高悦行忍不住伸手勾勒。
    李弗襄说:“我想看看你。”
    高悦行描摹着他的轮廓,说:“我就在你心里,你想见我,多想想呗。”
    李弗襄说:“那不一样。”
    高悦行:“怎么不一样?”
    李弗襄:“心里想的,眼里见的,就是不一样。我在京城里想了你那么多年,都不敌西境边城里那一见令人刻骨销魂。”
    高悦行忽然发现,自己真的好爱听他说话。
    心里那叫一个畅快。
    她用手指勾完了他的轮廓,只剩面上的五官还空着,她手指在半空中,顿了顿,照着心里的印象,开始乱点乱画。
    这是眼睛,眼尾要稍稍上挑,但是又不能太过,恰到好处的一笔,才显得摄人又无辜……
    这是鼻子,从侧面看,如刀削般笔挺……
    这是脖颈,比寻常人的要长一些,已经长成了的李弗襄,结喉处线条分明,尤其在他仰起头的时候,总是令人离不开眼……
    果然,心里想的,眼里见的,就是不一样。
    不能想,越想越忍不住相见的冲动。
    心里想得再细致,都敌不过面见时的惊鸿一瞥。
    高悦行放下举累了的胳膊,将手指收回袖子里,说:“算了,这样吧,明天见。”
    里面没什么声响,但是高悦行肯定他听见了。
    她转身才刚走了两步。
    咣当——
    李弗襄的房门被他从里面猛地拉开。
    高悦行听到声音,惊吓回头。
    李弗襄就站在门口处,说:“我就看看,你走吧,如果你狠得下心。”
    见高悦行静静地瞪着他不说话。
    李弗襄又很识时务的放软了身段:“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娶你啊?”
    这话他问几遍了?
    高悦行心里已经没数了。
    月色下,高悦行微微动容。
    ——这个混球,他可真会啊。
    第61章
    从京城到清凉寺有一段距离。
    若想不引人注目, 最好是趁街上耳目少的时候出发。
    高景早就替他们准备好了车马,还有衣物。
    送进李弗襄屋里的衣服,高悦行先过目, 是一套极其寻常的袍子,高悦行翻来覆去,也没看出有什么异样。
    李弗襄换好了衣服出来。
    一身玄色,领口和下摆都点缀着金红, 人似乎一下子平添了许多年岁, 不像个十几岁的少年人, 倒让人觉得沉默冷然十分可靠。
    果然到了该议亲的年纪。
    高悦行想了想, 心里叹了口气,他们的好事其实还远着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