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见殿下少年时(重生) 第6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要在这深不见底的泥污里,一直挣扎,对抗,直至死去。
    如此一样,死了才最是解脱,但是,他们谁也不想轻易死去,他们都想活着,好好的活着。
    李弗襄目光沉静,他一开口,又清又干净的嗓音听在高悦行的耳朵里,似乎有种破开迷障的错觉,他说:“阿行,我会保护你的。”
    高悦行侧头望过去,一脸的迷茫逐渐散去,空洞的眼睛也被那人的影子填满,她笑了,说:“别怕,殿下,我也会保护你的。”
    他呆在黑暗里很久很久,一朝得见阳光,可身后影子里藏着的那些脏东西,依然如影随形地跟着他,恨不能将他咬死再拖回黑暗中去。
    高悦行此时终于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他这些年,到底好不好。
    她摇头,喃喃道:“我不该……我当初不该放手的,不该把你一个人留在京城。”
    李弗襄靠近她,两个人互相挨着,他伤感地说:“可是你带不走我,谁也带不走我。”
    皇帝把他从小南阁接出来的那一天,他就扎根在一只名为皇宫的花盆里,他所汲取的所有阳光雨露都是皇帝给予的。
    他长在皇帝的荫蔽下,无论是否自愿,他都切不开这份血浓于水的亲缘。
    他们都是笼中鸟,隔着笼子对望。
    并不敢奢求能有朝一日自由翱翔于天地。
    但至少,希望将来能住一个笼子里吧。
    高景整理出了一些案宗放在桌面显眼的地方,面无表情说:“我把这件案子交给你们了,目前,所有的线索都一一记录在此,待你们商讨出结果,再来见我吧。”
    趁着傍晚往来人少,高景派人将李弗襄送回了耳房,高悦行捧着厚厚的案宗,也跟了去,进了门,将案宗往小几上重重一搁,高悦行小声咕哝了一句:“爹是想把我养成女神探啊。”
    李弗襄把案宗一卷一卷的整理好,道:“你爹爹反复强调了很多遍,说这件案子并不难,他那里是不是已经有定论了?”
    高悦行掀开桌上的茶壶,发现里面是空的,悻悻地推到一边,说:“若说定论尚早,我估摸是有了猜测,就等证据敲定了。”
    李弗襄:“等?证据会自己找上门么?”
    高悦行:“不是有陷阱么,请君入瓮啊。”
    那幅陈府的地图一直被高悦行紧紧地攥在手里,她小心翼翼地摊开在桌面上,研究那几个显眼的标记。
    高悦行:“你看?”
    李弗襄瞄了一眼,说:“不是下人。”
    脚印出没的地方,几乎全部围绕着后院的正堂。
    高悦行接道:“不是下人,那就是主子了?”
    陈夫人和陈二小姐的脸不停地在眼前转,高悦行犹疑了一下,问:“你说,一个母亲,会不会加害自己的亲生骨肉呢?”
    李弗襄没有立即回答她,他把空了的茶壶放在窗外,然后隔着窗户吹了一声口罩,很快,窗外来了人将茶壶拎走,不一会儿,一壶热茶回来了。李弗襄倒了一杯茶,递到高悦行的手边,问:“你说,一个父亲,如何会漠视自己女儿的死?”
    高悦行看了他很久。
    是啊,陈静沉是凭本事坐到吏部侍郎位子上的,能一路高升,自然糊涂不到哪去,事情闹至现在,他早该知道,问题出在了内宅。
    可是他为什么一直没有任何表示呢?
    甚至几次三番的阻拦,还有包庇之嫌,他是在包庇凶手吗?
    第59章
    高悦行提出自己心里最骇人的那个猜测:“难道不是亲生的?”
    提及血脉混淆的可能, 高悦行与李弗襄对视了一会儿,恐怕没有谁比眼前这位殿下更明白其中滋味了。
    李弗襄却摇头:“一个吏部侍郎的内宅,又没有千百万双眼睛盯着, 他既然怀疑自己的血脉有疑,查清了,关门料理了即可,不会闹得全城皆知。”
    高悦行忽然想起了李弗逑的死。
    偌大的皇宫里, 他从景门宫里悄无声息的失踪, 几个月后尸体又光明正大的抬出来。
    皇帝也没敢将真正其身份公诸于天下。
    李弗襄被偷走的身份, 永远也还不回来了。
    是以, 皇上心里对他始终有愧。
    高悦行说:“是啊……陈家人的态度,总让我有一种感觉, 他们费尽心思藏着掖着, 但终究还是捂不住。陈小姐的惨死, 让他们的秘密彻底守不住了, 暴露在青霄白日之下,到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呢?”
    高悦行越想越深,渐渐难以自拔。
    李弗襄这时候出手拨弄了一下她耳上的银环。
    高悦行猛地回神:“怎么?”
    李弗襄望着他:“你想的太入神了。”
    高悦行:“我想不通。”
    李弗襄的目光里总是像蓄着一汪月下水,想是随了他的生母,犹记得皇帝也曾用荒漠之月形容过已故的郑云钩。
    高悦行此去西境,终于有幸见识到了那传说中的奇景。她在京城深庭中见到的月亮, 总是朦胧地挂在夜幕上, 又高, 又远。西境荒漠, 胡茶海里, 入夜后, 一轮弯月是蹭在前方一望无边的戈壁上, 周身云雾相拥,苍冷曼妙。它似乎离人很近,但任凭你拼了命的追,也触碰不到。
    耳垂上一痛。
    李弗襄又在拽她的耳环。
    高悦行怒起:“干嘛!你没完了是不是!”
    李弗襄窜起身就跑,躲得远远的:“我叫你好几遍,你都不理我。”
    他倒先委屈上了。
    高悦行指了指自己对面的椅子:“你过来。”
    李弗襄再靠近,说了句:“你的眼睛真漂亮。”
    高悦行正心想,哪及你的漂亮……便听李弗襄道:“像我经过铁水崖时见到的深渊。”
    令人闻之色变的铁水崖,曾经不止一次作为大旭朝西通战场的要塞,从崖上向下望,不仅是壁立千仞,深不见底,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血腥味,像融进了风里,令人不寒而栗。
    这话说的她好像一个满身血腥的女刽子手。
    高悦行到处找镜子。
    李弗襄的耳房里可没备这东西。
    高悦行借着窗下铜盆里的水,端详自己的倒影。她小时候在宫里时,也常听宫人们悄悄议论,说她小小年纪,可眼神太不像个孩子。
    那时,她身体里的灵魂本就不属于那个年纪,于是,那些人的闲言碎语,她也没怎么当回事。
    而她早已长大。
    看来有些东西真是刻在骨子里的,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李弗襄竟然觉得好看。
    令高悦行感到十分的意外,原来他喜欢这种做派。高悦行去点他的下巴:“你喜欢女妖精,就不怕女妖精给你吃了?”
    李弗襄的眉眼笑了起来:“我就在你跟前呢。”
    一通嬉闹,高悦行怕话岔出去再收不回,将他推开,目光重新落回桌案上陈府的图纸。
    还有那些案宗文书。
    高悦行翻开来看,说:“我爹爹查到的线索里,有说,陈大小姐死去的当日下晌,曾拜访了清凉寺?”
    李弗襄:“清凉寺?”
    高悦行:“我也曾去过清凉寺。”
    李弗襄说:“两年前陈小姐失足落水的地方,就在清凉寺山脚下。”
    高悦行缓缓道:“可是殿下,人落水,不一定是失足。”
    她的尾声又轻又呢喃,仿佛不仔细听便要错过。
    李弗襄的笑眼逐渐凝重。
    高悦行道:“别忘了,当年我从宫里出来的时候,昏睡之中口不能言,宫里和家中也对外宣称我是失足落水。”
    而且,她甚至不得不假装失忆,才使得那些人放松警惕,得以平平安安地出宫回家。
    高悦行回顾几年前的那场不见刀光的阴谋,说:“我当时一睁眼,发现自己仍身在宫中,一切入口的东西都不敢碰,我若不闭紧一张嘴,恐怕都等不到爹爹去接我回家。”
    李弗襄的目光瞬间变得十分难过。
    高悦行只好伸手去抚摸:“你别这样。”
    李弗襄:“我一定会将那两颗钉子□□的,相信我。”
    他意有所指,高悦行明了一笑,说:“好。”
    正说着,外头又有脚步声来了,高悦行听着不比寻常,似乎是前前后后不少人,她警惕起来,抬起食指,示意噤声。
    高悦行侧耳倾听。
    那细碎且乱的脚步声听在了耳房门前。
    听得两扇门摩擦轻响,门可没有栓,一推既能开。
    李弗襄望着她:“是谁?”
    高悦行心中有数。
    高景的安排,府里敢忤逆的没几个。
    那人没能进得来,有守卫从房檐上翻了下来,挡在了门口,单膝跪下:“夫人。”
    是高悦行的母亲来了。
    高夫人嗓音丝毫不见恼怒,依旧温和地问道:“耳房里安排的是什么人?”
    守卫身手不错,但不是高景的心腹,而是皇帝的锦衣卫,高夫人只觉得他眼生,却没多想。
    那守卫不愿自暴身份,既然身在高府,就只把自己当成高府的人,回道:“是老爷请回府的客人。”
    含糊的解释打发不了高夫人,她又问:“多么尊贵的客人啊,需要让我女儿前来招待?”
    这话听着不妙,守卫不敢硬接,低下了头,但依然死守门口。
    高夫人难得的好性子,在这件事上,却寸步不让:“高府,有我的一半,无论是谁,敢把主意打到我女儿身上,我只有两个字奉上——不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