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8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见他只担心吃不了并没有推辞,梁明之放下了心。
    “前几日我祖母回来了,她老人家知道我受伤后是在你家里养伤的,特意叫人准备了这些东西,我事先根本都不知道。等我知道了她已经叫人给准备好了,我不能把东西丢在家里吧?您和嫂子就费费力气,多吃些,再不济还可以赏给下人不是?”他笑着说道。
    小宋氏道:“可这也太多了些,这石榴梨子和枣,可以搁的时间不短,你再带一半回去吧?”
    梁明之忙摆手推辞,“这可不行,家里都快堆不下了。这石榴和枣都是宫里赏下来的,皇后娘娘那一样赏了两筐,襄王那边也一样给了一筐,还有我姑姑那边也一样给了一筐。您说,这家里还怎么能放得下啊!”
    看着梁明之一本正经的说道,陈安不由得偷偷敲了敲发酸的肩膀。
    这明明就是来给老丈人送礼了,偏还找这么些借口,没瞧见那周家小姐脸都羞的抬不起来了么?
    ☆、第104章
    梁明之被周成延热情的留了晚饭。
    小宋氏连日来无论如何做都请不回周成延,这下子梁明之留下来用饭,周成延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甩袖子离去的了。当下就欢天喜地的带人去了厨房,亲自看着厨上的人做晚饭。
    周意琬十分高兴的问梁明之,“梁世叔,今儿你可以教我画荷花图了么?”
    周成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梁明之笑着跟他解释了一番。周成延这才知道,原来两个女儿还私下里给梁明之去过信,只不过长女是想着如何能不临摹那十幅荷花图,而次女则是想请梁明之教她如何画荷花图。
    他抱起小女儿,冲着长女说道:“走,先去你的碧水居,看看你的十幅荷花图临摹的如何了。”
    意嘉这几日无事,倒是认真的临摹了两三幅。
    按着她前世的水准,纵然这荷花图看过千万遍,闭着眼睛也可以临摹出来,但要是她亲自来画,却绝对是无法入周成延的眼的。只那日提起笔时也不知为何,好似笔下如有神助般,一幅临摹的荷花图,不仔细瞧的话,依稀倒可以看出梁明之画作的几分韵味来。
    她信心满满的带人去了碧水居。
    简单小巧的书房向阳,明亮简洁。棕色金丝楠木书桌上,铺开了三张画纸。湖水荡漾,莲叶舒展,一朵荷花开得正好,一朵却只打了个花骨朵,在旁边,还有两个荷花落尽留下的莲蓬。
    周成延直接摇了头。
    “笔力稚嫩,跟风太重,整幅画死气板板毫无灵性,比你梁世叔的十分之一都不如。”不顾女儿在场,他公正的批评道。
    梁明之接过画纸来看,却轻轻点了点头。
    “要求不要太高,她这么小年纪就画成这样,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他说道。
    周成延还要再说话,意嘉忙上前作势用手盖住。
    “不许再批评了,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了。”她瞪着周成延,娇嗔的说道。
    “好好好,不说了。”周成延被女儿的小性子逗笑,“真的是,一点批评的话也听不进去。还懒,你可得跟你妹妹好好学学才是。”
    意嘉轻轻哼了声,收走了两幅画卷好放在边上,又新取了画纸过来。
    周成延和梁明之一左一右站在周意琬身侧,看她画画。
    屋里只有这四个人,周成延注意力全在小女儿身上,梁明之便不由自主的向身侧看去。
    意嘉今日穿了樱草色的褙子,里面是月白的长袖小衫,下身着了件藕荷色绣大朵芙蓉花瓣的绣裙。一支点了六颗小巧红宝石的金簪,一对小拇指大小的东珠耳坠,犹如明珠朝露般俏生生的立在边上,看得叫人舍不得移开视线。
    “干什么?”梁明之看到意嘉的唇语说道。
    “看你。”他说道。
    对面的小丫头立刻理解了他的意思,双颊变红,却还不忘瞪他一眼。
    小丫头惹急了也会炸毛的,梁明之这才故意咳了一声,低下头一本正经的去看周意琬稚嫩的画作,间或和周成延你一句我一句的,告诉她该如何下笔,如何着色之类。
    晚饭席面上,梁明之提到了次日的花灯展,“明日宫里会在西街放花灯,皇上和皇后娘娘以及太子和几位皇子们也都会过去,明日里你们一家人也过去看看吧。皇家的花灯展不是每年都有的,意琬这么大还未曾见过,你们也带她去见识见识。”
    内宅妇人平日无事消遣,小宋氏更是连个交好的朋友也没有,闻言便有些心动。
    意嘉没想到梁明之居然正大光明的邀请他们一家人去看花灯展,虽然他看起来一本正经的,可不知为何她就是心虚的不行。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也不敢说自己的意见。
    周成延看看妻女,只以为这抬头的低头的都是想去的,考虑一下便应允了。
    梁明之十分高兴,临走的时候约定好了次日的时间过来接人。
    花灯展,尤其是西街的花灯展,不管是主子还是丫鬟都是十分喜欢的。意嘉身边有四个丫头,可她最多也就只能带两个,雪竹是一定要去的,那小雨便不好带去了,只剩下白露和秋霜,要在二人中选择一个。
    意嘉正为难的不行,秋霜却主动提出了她留在家里看家。
    “这花灯展可不是年年都有的,错过了今年,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去看呢。”小雨快嘴说道,她正为不能去而难过呢。
    秋霜道:“我嫂子就快生了,我就算出去玩也担心着她那边,反倒是玩不尽兴。还不如你们去好好看看,好好玩玩,回来再说给我听呢。”
    这倒也有道理。
    “那这样,我拿一两银子出来,明儿你和小雨在家,也叫人去买点好吃的来,晚上你们各自带回家和家里人好好过个中秋节。”意嘉说道。
    秋霜小雨应下,谢过了意嘉。
    次日是中秋节,周成延晚间便没有去书房,而是留在了枕雨楼。
    屋内早早就熄了灯火,一直安静到了三更时分,李妈妈疲惫的打了个哈欠,叫了小丫鬟过来守着,招呼着玉秋退了下去。
    夜色里,玉秋低声问道:“妈妈,老爷这还是在生太太的气吗?”
    李妈妈抬头看了看又圆又大的月亮,捂着嘴又打了个哈欠。
    “太太再好,也比不得先头的太太啊。”她叹息道:“做了九十九件的好事,就因为一件事上说错了话,就被老爷给厌弃上了。”
    玉秋却不同意,不过在李妈妈跟前她也没敢多说什么。
    她过两年就到放出去的年纪了,好好伺候着主子也就是了,至于其他的,不是她一个丫鬟该关心的。不过明儿要去西街看花灯展了,她得回去找件好看的衣裳,还得把上回太太赏的银簪子也拿出来戴了。
    次日一大早一家人先去东府给周老太太问安,冉氏知道他们过去了,拘着几个孩子也没许过去。她能这样做,小宋氏和周成延这边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节礼昨日早早都送了过来,也没应老太太的话留在东府用所谓的团圆饭,只是请了安,便一起又回了西府。
    傍晚的时候梁明之叫梁明月和胡姨娘陪着梁老夫人,由陈平带着先去了西街,而自己则带着陈安赶来了周家。
    因为今日西街定然人多,所以周家出了最大的马车,一家四口坐在一起后便不够再加丫鬟的了。因此周成延带着意嘉做了梁明之的马车,白露雪竹以及李妈妈和玉秋,则陪着小宋氏母女坐自己家的马车。
    昌平胡同偏僻了些,赶到西街的时候,长长的街道虽不算是人山人海,但也是人挨着人了。
    陈安在前头开路,一直行到安平侯府和安宁侯府两府的位置前,才请了众人下马车。
    周成延带着妻女先去拜见梁老夫人。
    梁老夫人乐呵呵的摆手,道:“不必客气,你和自明是至交好友,便是我自家的孩子,不需这么多礼的。这花灯展就快开始了,你们先找了位置坐下,待会儿烟火一放,这满街的花灯可就立刻点亮了,不坐好了到时候眼睛都看花了走不了路。”又喊吴氏和梁明月,“你去引了周太太坐你旁边,明月你则和周家丫头坐一块儿去,你们小丫头一块儿也有话说。”
    “那谢谢老夫人了,回头我再来跟您道谢。”小宋氏说道,被吴氏拉了过去。
    周意琬要跟着姐姐,便和意嘉一起挨着梁明月坐了下来。
    坐下不多会儿,远处就响起了烟火的声音,接着有内侍尖尖长长的音调喊道:“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梁贵妃嫁到……”一连串的喊了一圈子的皇室名头。
    长街上的各家人便齐齐下跪呼万岁千岁。
    等到皇家一众人坐下,长长的西街两侧的灯笼才一盏接一盏的被点亮。街道中间的上方也连了绳索,挂着各色各样颜色不一的花灯。
    万余盏花灯齐亮,西街顿时亮如白昼。
    意嘉不由得惊叹了声,果真好风景!
    “好看吗?”梁明之不知何时走到了她身边,正轻声问道。
    意嘉点点头,道:“很好看。”
    “待会儿还有猜灯谜环节,猜对最多灯谜的人,最后可以得到皇上的赏赐。你要去猜吗?”梁明之说道。
    “不去了,我不在行。”意嘉摇摇头。
    梁明月看着自家大哥弯着腰和意嘉说着话,有些不忍的转过了头。
    我的天。
    这也太吓人了。
    难道这就是喜欢吗?
    大哥那个平常不苟言笑的性子,这说了没两句话,居然笑的比往日她一年看见的都多。
    梁明月被伸过来的人推了一把才回过来神,茫然的转过头来,“怎么了?”
    意嘉不好意思的努努嘴。
    梁明之抱起了意琬说道:“你要去猜灯谜吗?若是不去,我带你去下沿的民间灯展看看吧,那边的灯虽不够精致,但却更有特色些。有你们小女孩子喜欢的月亮灯,玉兔灯,还有嫦娥灯。”
    梁明月立刻被引起了兴趣。
    “好啊,我喊明珠也一起过去。”她高兴的说道,又喊了吴氏的小女儿梁明珠。
    结果梁明珠又喊了她的哥哥,于是安宁侯世子梁明非也被吴氏赶了出来,让带着弟弟妹妹和梁明之一起,去下沿看民间花灯展了。
    梁老夫人见有两个大孙子在,摆摆手,就撵了人出去,又叫小宋氏和周成延放心,拉着人聊起了家长里短的事。
    ☆、第105章
    梁老夫人和小宋氏说起这西街的花灯展,“小孩子坐不住,你待会儿可得好好看看,不止是这样简单的看一下就算了,再过一会儿,宫里的贵人们扎的花灯就要出来游街了。那些花灯可比外头挂的这些精致多了,而且心思也巧,别致的很……还有猜灯谜,姑娘们一组,小子们一组,摘得魁首的,能去觐见皇上,得到皇上的赏赐……”
    小宋氏哪里知道这些,顿时打开眼界。梁老夫人简简单单的一番话,让她倾佩不已。
    洗耳恭听的架势一摆出来,梁老夫人便笑了。老小孩老小孩,老人家也是需要人哄的。梁老夫人倒没用着小宋氏哄她,但这么爱听她说的事情,那可比哄还管用了。
    不仅给她细细说了花灯展的事情,还给她说了可以往外说的京中女眷之间的事情。
    小宋氏不善交际,便趁机请教了如何管家,如何帮着丈夫打开交际之类的问题。
    梁老夫人便板着脸教训她,“咱们女人家,管好后院是第一步,而与外面的交际往来则是第二步。可不要以为外面仅仅是男人的世界,有时候没有女人在里面周旋,那男人做事也不能顺顺当当的。不过最要紧的是要注意,不能见到位高的人就盲目去巴结,你自己不尊重自己,旁人又岂会尊重你?旁人不尊重你,那你的男人,自然就也不被人尊敬了。不过这和谁家用心相交,和谁家只是面子上过得去,这一点可得和你男人通了气,免得弄巧成拙了……”
    小宋氏云里雾里的,可却知道梁老夫人说的话很有道理。一时不能理解,她干脆就在心里复述了几遍给记了下来,想着回去再慢慢理顺。
    吴氏见婆婆和周家太太聊的正欢,自己便也和旁边的人家交谈了起来。一直到宫中贵人们做的花灯游街了,长街上各家的交谈声才小了点。
    而此刻西街下沿看民间花灯处,因为人太多了,梁明之已经成功的和梁明非分散开来,各家带各家的弟弟妹妹玩耍了。只不过梁明珠离不开梁明月,而周意琬又被梁明之不知何时放到了梁明月的怀里,因此梁明之这边就只剩下他和意嘉,其余的人都跟着梁明非走了。
    安宁侯世子梁明非头疼的看着后面一串的小萝卜头,问梁明月道:“明月,你怎么没跟大哥一起啊?”
    梁明月哀怨的看了怀里正在玩手指的小胖墩,道:“这不是明珠一直拉着我嘛,我就云里雾里的跟着你来了……”
    “那你……”梁明非指着她怀里的周意琬,“那你干嘛把这小丫头也带来啊,我这一下子领了五个小孩,大哥那却一个也没有,这也太不公平了。”
    “二哥,我和四哥,还有明月姐可不是小孩子。”安宁侯府三少爷梁明睿不满的道。
    他今年十二岁,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还当他是小孩子的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