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替身养猪去了[快穿] 第10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吴星城显然没想到在这种时候还有工作分房子的待遇,又询问了一番了解到,这房子是临时休息用的,当然居住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有些时候养殖区不能离开人,比如牲畜即将生产的时候。
    四人来到居住区,挑了一间面积适中,一层自带一个小园子的房间。小园子不大,小七算了一下,大概能种十个白菜,多了就拥挤了,不过在寸土寸金的地下,这个小园子也已经十分珍贵了。
    吴家夫妻两个显然没想到此次会有这么多的惊喜,转了一圈后对工作环境也相当满意,对这份工作也就不再排斥了。至于养什么牲畜,夫妻两个在自家孩子的强烈要求下选择了养猪。
    两人负责一个场棚一块种植田,然后领了一堆书返回住所。回住宿区的路上,沿途不断有人打招呼,“星城啊,猪圈怎么样啊?能适应吗?”
    “我看有不少人要求更换工作去了,你要不也去看看吧。”
    “那么积极做什么,你就是太老实了。”
    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显然这一个月来,吴星城认识了不少人,而且大家对他的印象都还不错。听说了吴星城的倒霉工作后,纷纷出言安慰。
    吴星城笑的一脸灿烂,“我觉得养殖也挺不错的,你们要不也去试一试,说不定能发现惊喜呢。”
    赵肱民说养殖区的福利暂时不公开,能去几个算几个,毕竟现在也没有那么多牲畜还养,人暂时够用就行。吴星城自然也不会擅自透露养殖场的消息,只是隐晦地提醒。
    然而大部分人都不会听进去,在他们看来,吴星城之所以这么说大概是不想太丢面子。唉,这人就是不听劝,既然说不动,他们也就不再浪费口舌了,“你就是太固执,不听老人言啊。”
    跟在吴星城身边的小七见状有样学样,“唉,你们就是太固执,不听爸爸言。”
    众人当然不会和一个小孩子生气,反而一个小娃娃摇头晃脑的模样让他们觉得有趣,哈哈笑了起来。
    最终,双方的劝解都以失败告终。吴星城和方如新回去就抱着书本开始啃,小七感兴趣地在旁边围观,一边看一边时不时地点头,最后评价道,“这本书还不错。”
    吴星城抱过小七揉搓了一番,“那桐桐说说,哪里不错。”
    “哪里都挺不错的。”通俗易懂,很适合新手阶段。至于更复杂的,只有当亲自上手之后才能体会。
    就这样,一家四口开始了养猪种菜的忙碌生活。养殖区的卫生环境其实非常不错,毕竟在资源无比稀缺的如今,肥料也是很宝贵的,会后专人负责发酵回收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夫妻两个开始工作的第二天,有两个熟人找上了门,正是小七那两个九十九岁备份。两人一见面就主动表示自己对养猪也很感兴趣,打算主动接受供给区工作的任务。
    见此,小七不禁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很好,我果然没看错你们,放心,养猪种菜的工作可好了!没有比这更好的工作!”
    两个备份互相看了看,他们当然不是真的喜欢养猪,只是能进入避难所,以及这一个月都受了吴家夫妻的照顾,听说两人被分到了供给区工作,也想去帮帮忙。
    吴家夫妻两个看着面前的两个年轻小伙也没多说,一路说说笑笑乘坐升降机来到了十五层。
    赵肱民看到夫妻两个前来十分高兴,甚至端出了一盆切好的西瓜,“来得正好,试验田里新种出来的西瓜,正在试吃呢。”
    一家四口高高兴兴地迎了上去,两个青年有些懵逼,随后就是口水疯狂分泌,来避难所一个月了,虽然一日三餐有保障,但是水果就成了稀缺资源,能吃到的着实不多。
    “才一个月西瓜就成熟了吗?”吃着西瓜,方如新好奇询问。
    赵肱民呵呵地笑着,“你们是才来一个月,我在这可是很多年了,只是我没想到这里有真正用上的一天。”
    听到这里,众人也明白了,避难所肯定不是近期建造的,原本就有人在里面维护和工作,只是那时种植和养殖都只是小打小闹,西瓜就是灾难前种下的。而现在,种植区和养殖区才真正启用。
    因为来得早,两个九十九岁备份也获得了一个房间。两人对此也是倍感惊奇,然后就如同吴家夫妻一样,迅速燃起了工作热情,领了书籍后迅速投入学习当中。
    当回居住区的时候,两人也是隐晦提醒认识的人到供给区工作。结果……
    避难所中就有了供给区工作太过艰难,无人工作,导致新去的人四处拉人的情况,简直就是避难所中的传销组织。
    两个青年不但没有拉到人,反而让众人更加排斥供给区了,两人对此也十分无奈。
    之后的一段时间,供给区也陆陆续续来了一些人,来得早的纷纷欣喜不已,来得晚的虽然福利少了一些,但实验区时不时产出的水果也足够让他们欣喜,这东西现在可是稀缺品。
    供给区工作的人们默契地对福利保持沉默,但避难所里依旧流传着供给区各种可怕的传说。只能说憋了一个月的人们也着实无聊。
    避难所的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小七并没有在小园子里种上白菜,而是在大白的建议下种上了各种调料,为未来的秘制烤肉串酱料做准备。
    灾后第二个月,孩子们恢复了上学,小七的日子就更繁忙了,每天除了上学,还要去教爸爸妈妈一些养猪种菜的技巧,并且经常在猪圈外盯着里面的猪仔,“小猪仔,快快长,五花肉,味道好。”
    吴星城从旁边走过,“桐桐不是说养猪要让猪仔心情愉悦吗?你这么说,猪仔们还会愉悦吗?”
    “当然会愉悦了,因为我会把它们变成世界上最好吃的肉串!”小七颇为有信心的说道。
    吴星城没有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事实上避难所如今资源是共享平均分配的,他们养出的猪,猪肉并不归他们,甚至想买都没地方买。
    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吴星城相信,避难所肯定要进行变革,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差距,那么人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在如今这种情况下失去动力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而且只要有人,总归要产生阶级。
    避难所最后必然会变成一个小社会,那时,也许他们一家子确实可以开一个烧烤摊。
    第158章 卖肉串的小p民
    而在众人看不到的另一个世界,正在进行着一场关于如何有效渡过大冰期的对照实验,实验对象是三个发展方向各有侧重的世界。一个是正逐步虚拟化的世界,一个是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世界,还有一个就是小七现在所处的世界。
    “根据预测,我们的世界也将在一千年后迎来大冰期,所以对这三个世界的研究尤为重要,无论你们采用什么方法,都要从这些世界中吸取有效经验,来确保我们在一千年后安全渡过大冰期。”实验的主持者一本严肃,看上去十分地公正无私。
    参与实验的人听此也跟着附和,不断从各个方面阐述着此次实验的必要性。只有其中一个人沉默不语,当其他人说完,他才开口询问,“林教授,一千年后的大冰期目前只是假设,还没有确切的材料佐证,我们为此开展实验是不是不太妥当,被实验世界的牺牲真的有必要吗?”
    “李教授,你是我们团队中最年轻的,也是第一次参与实验,你的疑虑我们都曾经有过,但你要知道,只有我们的世界安然无恙,才能让你有猜疑的机会。大冰期虽然只是一个假设,但只要有可能,我们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随着一大段的劝解,老教授沉默了一下,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这才的三个世界,除了那个平庸世界,另外两个世界很可能在高风险环境中再次科技爆炸,而无论是虚拟化还是人工智能,都极有可能提供给人类一个永生的途径……”
    听到这里,除了李文远,其余人都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在意外发现可以操控其他世界之后,他们已经通过那支神奇的笔进行了多次试验,成功让所处的世界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科技爆炸。
    但就算如此,他们也没能从其他世界中获取到永生的方法。最终他们推测,永生的世界可能级别太高,不会出现在可操控的名单里。如此,他们就只能采用一些极端的方法去操控与自己科技相近的世界,激发那些世界的潜力,若是恰好有那么一个世界发现了永生的方法,他们也正好拿来使用。
    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的实验进行的越发频繁,在实验中毁灭的世界已经快突破三位数。然而这个冷冰冰的数字并不能带给已经疯狂的他们丝毫愧疚和感触,他们所做的,也只是将那个世界曾经发生过,或者以后可能发生的事情挪到了现在。
    李文远看着兴致高昂的实验室众人,又看了看代表三个世界的虚拟屏幕,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他知道那些支持和资助实验的人是怎么想的,当未来有了保障,他们所追求的,不过是永远的活下去,永远的享受资源和科技带来的舒适生活。
    “李教授初来乍到,就负责3号世界吧,也许李教授的仁善能感动神,然后神去拯救那个世界呢。”林卿舟笑得很是和蔼,只是说出的话就不怎么好听了。如此发现的世界里,哪还有人相信神,他这么说无非是因为刚刚李文远的顶撞罢了。
    敲定了3个世界的负责人,此次会议也就散去了。其实实验负责人能做的东西不多,因为那支神奇的笔并不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能做的就是记录实验世界在灾世中的发展,以及有没有新的可借鉴的科技。
    3号世界是一个发展相对平衡,却也落后的世界,人工智能,虚拟vr都刚刚萌芽,突然遭受大冰期冲击,有所突破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被分配到3号世界的负责人李文远,此次也就不会有什么重要收获了。
    不过李文远并不在乎这些,因为他如今参与实验的决心已经动摇了。看着3号世界虚拟屏上那密密麻麻的数据,李文远仿佛看到了满屏的鲜血和尸骸。
    观察者世界的实验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三个世界虽然科技发展方向各不相同,但在灾难来临后,都迎来了一段时期的低谷,并伴随大量生命的死亡。不过很快,人工智能世界最先缓解过来,室外恐怖的低温对人类是致命的,但对于机械却影响不大。
    所以很快,人工智能的发展再次迅猛了起来,人类呆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通过操作控制机械重新恢复社会运转。当然,即使恢复了运转,社会的发展也与之前又很大不同,灾世中的人类正在努力适应一个与人工智能相处的社会。
    2号侧重虚拟技术的世界受到的冲击是最小的,因为早在大冰期之前,他们的社会结构已经逐步向虚拟转化,人们见面多通过虚拟空间,完善的营养舱和居住环境甚至让他们不必集中到避难所中。2号世界,也是实验团队认为最有希望渡过大冰期的世界。
    至于3号世界,没什么突出特点,科技也相对落后,放到实验当中完全是起个对照作用。灾难来临,3号世界死亡人数是最多的,而且社会完全断层,短期内看不到恢复运转的可能。在封闭的避难所中,他们很难预测,那些人类可以存活多久。不过就算存活下来,也不过是在地下挣扎的可怜人罢了。事实上,实验最初的发展方向确实与大部分观察者预测的情况相似。
    3号世界的避难所里,吴星城所期待的改革在两年之后终于还是来了。在地下生存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即使头顶的灯光高度模仿着自然光,即使避难所里尽量营造一些自然环境,比如风,比如草地,比如蓝天仿真的天花板。
    但久而久之,人们的精神还是逐渐萎靡。阳光虽然不是生命所必须的条件,但是少了它,人类就好像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加上在基地中无论怎么生活,大家都得到同样的待遇,人们渐渐地也就放弃了奋斗。
    灾后两年,避难所终于再次推行了按劳分配,一个小型的社会正在逐步形成。
    制度的改革,让人们对工作的看法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供给区终于成了受欢迎的工作场地,但是很可惜,两年时间,供给区的工作人员也陆续满员。人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其他区域,生活无非就是衣食住行,食物挤不进去,行和住也不需要,衣的技术含量又太高,众人转了一圈,发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还是食物市场更容易入手。
    就这样,在庞大的地下避难所里,出现了娱乐区,那里有一条小吃街,还有一些简单的娱乐场所,网吧,台球厅,健身房陆续开始兴起。
    已经五岁的小七经过两年收获了许多调料,只是避难所中条件有限,并不是所有调料都有种子可以种。当然,这也难不倒小七,或者说难不倒野萝卜。灾难发生时,野萝卜正跟在白家大哥身边偷师经商技能。
    后来白大哥在2号避难所遇到了一些困难,野萝卜一直在暗中帮忙,直到白书生活步入正轨,野萝卜才蹦跶来了5号基地。并且当天就被小七捉住,给了它一张字条,上面是想要收集的种子。
    野萝卜骂骂咧咧地又离开了避难所,在冰天雪地的世界中到处刨坑,寻找种子店铺。期间倒也收集到了许多目标种子,只是仍旧差了几种。小七也不着急,每天背着小书包和大白一起去上学。
    这天放学,小七早早地来到十五层,因为今天,是他们家在养了两年猪后,终于第一次获得属于自己的一只猪。
    小七和大白回来的时候,猪肉已经分块处理好了,吴家夫妻两个正在整理着存入冰箱。
    “今天晚上吃排骨炖土豆,还有红烧肉,想不想吃啊?”方如新脸上是源自内心的喜悦,笑着同两个孩子说道。
    小七的眼睛果然亮了,“那明天可不可以卖烤串,我这里有秘制酱料秘方!我们去卖世界上最好吃的烤肉串。”
    大白在旁边点头,“嗯,超好吃的。”
    两夫妻早就听惯了自家孩子卖烤肉串的伟大志向,此时也不免认真考虑了起来。
    “或许明天我们可以去试一试,我明天准备工具,晚上去美食街试一试。”吴星城觉得卖烤串是个不错的想法,投入少,操作简单。至于自家孩子所说的秘方,他自然没有当真。
    方如新也十分赞成这个想法,夫妻两个商量了一下明天的准备,将肉全部装好后挑了排骨和五花肉,开始准备来避难所后自己家的第一顿饭。
    饭菜上桌,肉香扑鼻,方如新还有些不好意思,“一直吃食堂,太久没下厨了,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尝尝吧。”说着给两个孩子先夹了排骨。
    吴星城见状故作失落地叹了口气,“没有我的呢。”
    方如新瞪了他一眼,却还是给他夹了排骨,吴星城这才满意地啃起了排骨,排骨一入嘴,就开始不住地夸赞。
    小七和大白也纷纷予以高度的肯定,这时小七还不忘推销自己的烤肉串,“妈妈做的超好吃,我的烤肉串也一样超好吃!”
    第159章 卖肉串的小p民
    吴家夫妻两个都是行动派,第二天就去搜集物资,烤箱结构简单,吴星城找人焊接了两个,一大一小。小的那个自然是给两个孩子准备的,毕竟看两个孩子的期待程度,不亲自上手试一试是不会罢休的。大的那个正适合成年人使用,是吴星城和方如新使用的。
    之后就是串烤串的铁签子,以及木炭。这两样物品都不难寻,避难所中储存着大量的煤炭和木炭,虽然地下供暖设施一直没有出现问题,但难保哪天出现故障。
    分配模式和所有制形式改变之后,避难所也按照每家每户的人口发放了一些物资,以作为民众的启动资金,其中就包括木炭。
    因为这一天是周六,小七和大白也不用上学,两人早早起了床,然后开始了制作秘制调味料的工作。
    两人从床底下拉出百宝箱,里面都是这两年收集的各种宝贝。当然,在吴星城和方如新的眼中,那个箱子里都是孩子们的玩具。
    百宝箱中整整齐齐码放着一袋一袋的调料,将调料留下足够的种子后,小七抱着调料开始研究配比。脑海中进行过无数次演练的他动作看起来相当熟练,等小七将漂亮妈妈贴心为他准备的三个玻璃罐都装满之后,这才与大白一起去帮方如新穿肉串。
    所选猪肉是小七精心挑选的五花,肥瘦相间,因为是在自己指导下养出来的猪,肉质方面绝对是没问题的。一旦经过烤制,油脂就会沁入肉质细嫩的纹理当中,若是再加上小七的秘制酱料和调味料,光想想就让人口水泛滥了。
    方如新看着两个孩子那三大罐调料有些诧异,显然没想到两个孩子真的准备的像模像样。
    小七甚至还贴心的给方如新做着讲解,“这罐酱料是辣的,这罐不辣,这罐是调味料,快熟的时候撒上,粉早就磨好了,很细致,十几秒就能激发香味……”
    听着介绍,方如新也不禁被勾起了好奇心,恰好晚上出摊之前,他们要自己提前进行尝试。在征求了两个孩子的同意后,方如新用自己调制的酱料和孩子调制的酱料分别烤了几个肉串。
    在肉串烤熟前,又分别撒上了调味料。恰好此时吴星城从种植区回来,一进门就冲了过来,“天呐,太香了,好多年没闻到这个味道了,感觉怎么更香了。”
    方如新见状对着两个孩子比了禁声的动作,然后分别拿了两个烤串递过去,“我刚刚烤的,你尝尝。”
    吴星城没察觉到问题,在三双眼睛的注视下开始撸串,一块烤肉入口,立刻连连点头,赞不绝口。
    小七见状迫不及待地上前,“爸爸,你快尝尝另外一串。”
    吴星城听此自然也咬了另外一串,然后就顿住了,反应过来后又是几口将烤串吃了干净,细细品味许久才依依不舍地咽了下去,“这串为什么这么好吃?我觉得颠覆了我对烤串的传统认知。”
    其实第一串也非常好吃,毕竟猪肉的品质在那里,虽然两年多没吃过烤串了,但吴星城还是可以肯定的说,第一串烤串已经超出了绝大部分的烤串,而第二串更是天花板级别的,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都独占鳌头。
    他无法准确形容其中的美味,调料丰富的味道丝毫没有掩盖猪肉原本的香味,但是又不可忽视,如同踏入花园前的林荫小路,两旁也是异彩纷呈,让你流连不已,却还是知道目标就在前方。当进入花园,更是美不胜收,调料味在此似乎隐匿了行踪,但是花园中飞舞的蝴蝶就是其中点睛之笔。离开花园,浑身缭绕不去的余香久久不散,让人不舍得忘记,也不舍得立即开启下一程。
    方如新觉得吴星城的表现有点太过夸张,于是自己拿了两串来吃,然后同吴星城一样,在强烈的对比之下终于意识到,烤串原来也是有差别的,而且差别能如此巨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