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赵言之新晋为京城第一新贵!
    这是京城最近最津津乐道的话题,本来赵言之就是一个商人,地位就不高,顶天也不过是一个皇商,然而现在却被立为监国!
    这不让人惊讶那什么比这更让人惊讶?
    从古至今朝廷就一直轻商重农,最为尊崇的却是当官,所以平常百姓也纷纷让自己的儿子读书科考,期待家里能出一位官老爷来,那就一步登天了。
    在抑商方面朝廷很早就出过律法:凡是经商之人,其三代不可入仕,也就是自己不能当官外,儿子孙子也不能当官。
    所以关于是否经商这个问题一般人都会为自己子孙着想,哪怕再艰难,只要还不至于饿死,就不会碰触商这一块。
    但是赵言之不仅经商了,还坐上大官了!
    所以大家才会这么热烈的讨论,一般的平民子弟考上状元,榜眼还没现在的讨论热烈。
    不过附加在赵言之身上的传奇色彩也很浓厚。
    他是经商的,他父亲也是经商的,可他爷爷可不是经商的。
    赵家在赵言之爷爷那一辈也算是京城世家了,赵言之的爷爷丧了妻之后还娶上了当朝公主,这是何等的荣耀。只可惜赵言之的父亲不争气,明明前途一片大好,偏偏进了翰林院之后却犯了事,最后丢掉官职,奉旨经商。
    赵言之的父亲的前途就这么破落了。
    本来赵家不只赵言之父亲一个儿子,不知道为什么公主生的儿子长大后倒没保住。大儿子经商了,小儿子死了,赵家可以说就这么没落了。
    不过赵言之经商天分实在是好,自他接手他爹的香铺之后,香铺直接扩张,现在哪里没有赵家香铺的影子?
    而且赵言之还负责皇家的供给,这可是多少人挤破头想要的差事。
    赵家在赵言之手里隐隐有抬头的迹象,可是哪怕有给皇室供给的差事,那也只是个商人。
    说好听点叫皇商,说难听点就是皇家的狗腿。
    谁叫经商排最末呢?
    可是谁能料想到一个经商的摇身一变竟然当上了监国,手里拿上了可以掌控天下命脉的权利。
    这种事不叫人惊奇,那还有什么事让人惊奇呢?
    不过说来也怪,和赵言之当上监国一样不可思议的是三皇子,本来太子本该就是皇后娘娘所生的大皇子,毕竟长嫡全占了,皇宫里还有点竞争力的就是官贵妃的二皇子,官家的后台也是硬得不得了,但是谁曾料到最终定下为太子的竟然是无依无靠的三皇子。
    三皇子母亲的娘家只是地方小官,她自己不是皇后,又没有官贵妃的强硬后台,所以在后宫之中一直是默默无闻的,虽说生下了第三个皇子,皇上高兴得给头进了份位,可是福还没享几年又去世了。
    三皇子还小就没了母亲,皇上就只好让官贵妃代为抚养。
    但是官贵妃自己还有儿子怎么可能真的给三皇子打算呢,所以这些年来三皇子在皇宫里也是同他母亲一样,默默无闻。
    这次皇上下旨把三皇子定为太子,也算是惊奇之事了。恐怕朝中大臣里那些早早站了队的大臣已经悔恨交加了。
    但是就算母族再不显贵,可他毕竟是皇上的儿子,没人会说三皇子不能当皇帝——
    可赵言之可就不一样了,律法里清清楚楚地写着商人不得入仕的。
    圣旨下来了,这事就是板上钉钉改不了的了,明着大家不会说,私下里总会议论几句。
    某某可真是走运啊!
    某某是谁想来都心知肚明。
    京城里就这么议论纷纷,尤其士子议论的最为厉害,因为这打破了既有的规则——
    如果经商的都可以做官,那他们苦读这么些年又是为了什么呢?
    是有不服气的士子聚众闹过,可是领头的被关在牢里半个月后就没人吱声了。
    还有四五个月就春试了,这时候被逮进去可得不偿失,白白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
    京城又是一片祥和之气。
    温乔回到京城也带上了霍爹霍娘,她来之前这件事的热度已经下去了,于是霍知止就去京淄借他们过来了。
    霍爹霍娘安顿在新府的右厢房里,右厢房本来是想做客房的,温乔思量她这也来不了什么人,就让霍爹霍娘住下了。
    温乔是来京城之后才知道赵言之当上了监国,不知情的人什么都不知道,但她自然知道其中险恶,走之前霍知止还说赵言之被人陷害了,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可怕,一转眼一两个月过去,他就当上监国了。
    温乔向来相信你得到什么就要付出相应的努力,有时努力的程度还要远远多于应得到的。
    同时得到的东西越多,其中蕴含的风险也越大。
    她本来要去看看赵言之,霍知止却劝她不要去。
    “言之现在还忙,过几天我再带你去看他。”
    不过温乔没想到过几天是这样见到他……
    霍知止带她去宫里举办的宴席,她是第一次去这样大的场面,心里难免惴惴不安,而且霍知止的位子挺靠前,这让温乔更加紧张。
    因为温乔说她有点紧张,所以霍知止先带她来熟悉熟悉环境。
    他们来的时候人还很少,至少像霍知止位子这么靠前的人还没有来,这次的宴会来人还比较多,光看位子就知道了。
    温乔环视一周,并没有见到赵言之,不免有一些失望。
    “怎么赵哥哥还没来?”
    “赵哥哥?”霍知止听到这个称呼似是有些不能习惯,皱了皱眉……
    “你不是说带我去见他的吗?”温乔嘟嘟嘴,红润的樱桃小口还泛着光泽。
    霍知止暗了暗眼色,沙哑道,“我带你去见他。”
    ☆、第40章 出汗的手心
    温乔被霍知止带到了不远处的林子里,林子里栽的都是杏树,入秋已经开始落叶子了。
    “赵哥哥呢?”温乔环顾四周并没有见到赵言之。
    霍知止轻笑一声,顺势把温乔抵在树干上,动作很温柔,可是温乔却能感受到霍知止身上散发着的不容拒绝的气息。
    “……嗯,赵言之是赵哥哥……那你叫我什么?”
    霍知止说着还用薄薄的嘴唇轻蹭温乔的酒窝。
    “将……将军……”温乔推了推霍知止,因为离的很近,霍知止温热的气息都扑到她的面颊上。
    她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你每次都喊我将军……”霍知止把温乔往怀里带了带,轻轻吻了下温乔嘴角,“要么就是你啊你的……”
    “你说,你该叫我什么?”
    温乔内心是崩溃的,为什么这这么像*,这还是大白天,他们还在外面,万一被人看到怎么办?她低头搪塞道,“我不知道。”
    霍知止眉眼更加靠近她,“真的?”
    “咳咳……”
    说曹操曹操到……而且是在这么尴尬的情况下。
    霍知止终于松了温乔,咳嗽声的来源是他身后——
    就是温乔要找的“赵哥哥”。
    “兴致很高嘛,看来我就等着喝喜酒了。”赵言之还是轻如春水的声音,只是着装大有不同。
    原来他从来不曾穿过暗色的衣裳,如今却换了身玄色长袍。
    语调未变,可是周身却给人严肃深沉的感觉。
    温乔只认清了他是赵言之便满脸通红,羞愧得抬不起头,脸埋在霍知止怀里。
    霍知止轻摸温乔头顶,神色反倒坦荡荡。
    “你怎么现在才到。”
    语气平静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要不是霍知止另一只手被温乔牵着,就连温乔也要被骗过去——
    那只手手掌粗糙,还有厚厚的茧子,应是常年握兵器造成的,在战场面对千军万马也不曾出过冷汗,此时在温乔手里却湿热黏腻。
    分明是紧张过度导致的。
    霍知止就这么一路拉着温乔回到了宴席上,赵言之也一起过来,他虽然在之前打趣了一下,但也知道女儿家面皮薄,后来就没有再说过相关话题了。
    人陆陆续续地来齐了,有的像霍知止一样,还拖家带口,里面当然包括温大人一家,也有单身一人来的,赵言之就是代表,不过很少罢了。
    温乔经过刚刚的事老实了一会,因为她身边就是一颗炮弹,可是毕竟是少女心性,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地方,难免忍不住东张西望。
    “老实一会不行?”霍知止敲了敲温乔脑袋,“怎么像小孩子一样不让人省心。”
    话是这么说,可温乔仍能看见霍知止眉宇间的笑意。
    所有人都坐下以后,最高处座位的人还没有来,宴席上有些角落已经传来了嗡嗡的讨论声。
    赵言之坐在最高处的右手边的位子上,温乔起初来还不相信,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然而赵言之稳稳妥妥地坐在那,没有丝毫不适。
    还是静如春水的眉眼,可是带上了几丝冷冽之气,竟有睥睨天下的气势。
    等了一会,宴会上最高位子上的人终于来了,却不是应该有几个儿子的皇上。
    来人是个清秀少年,面貌年轻的过分,身上仿佛还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水润,他眉眼弯弯,又好像天真无邪。
    赵言之起身行礼的时候她才知道这是传说中的三皇子,当然那个时候她也在行跪拜礼。
    不过那江南般的少年倒是很尊重赵言之,赵言之还没来得及跪下去他就已经把赵言之扶起来了。
    “监国大人这是在客气什么?反倒同我生分了。”
    语气就如同温乔幻想的那样,甚至比温乔想的更加温柔。
    赵言之的语气倒是变的一丝不苟,“臣恭敬不如从命。”
    任由三皇子把自己扶到位子上坐下。
    三皇子自己也坐下后才仿佛惊觉到大家都还在跪着,便连忙唤大家起来。
    仍旧一副清秀的江南少年模样,不谙世事。
    随后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对了,这段时间父皇病重,大哥二哥都推辞不接受暂时代理朝政,我只好勉为其难的上了,嗯……”那少年还看了眼赵言之,“我还请了言之先生监国,言之先生博学多识,乃国之栋梁,这段时间父皇虽然在养病,但我想有言之先生在,国势一定会更好的。”
    这都是大家早就知道的事情,该反抗的早就反抗了,反抗的也都早就被处理了,现在只是给个公开的名分。sk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