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chapter17吴山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吴山居。
    少女以手撑着下颌,倦怠的半闭着眼看着窗外暮霞流丽的天色。她天生眼尾处带着抹桃色,眼睫轻颤时更显得动人心魄。
    这已是她醒来的第五日了。
    屋内的电视正播着《百家讲坛》,里面的王姓主持人在讲解中华古文化的青铜器知识1。
    从前几日《宝宝爱识字》的幼儿频道过渡至如今的节目,吴邪是觉得不能光让小姑娘看这种识字的频道,中间也得穿插些别的,让她更了解这个时代的电视。
    妧妧自然是一切任他安排,背地里却也不以为意,毕竟她骨子里也不是一个真正的死了千百年的古代人,应该说是鸠占鹊巢。
    占了这具皮囊。
    只是因为种种的原因,这是不可暴露的,大意上还是要顺应剧情的发展,做一个“土着”。
    电视节目依旧放着,她只是看着窗外。
    望着仿若是深秋一日五彩斑斓、艳丽澄明的画卷尽轴余白般密楼透视的西边天空,少女的眸中闪过一丝淡不可见的怀念。
    『尸体处理好了么』
    她忽的想起什么一般发问。
    『大人放心,痕迹已经抹去了』
    系统恭敬地回复,态度似乎多了些真诚,与先前阳奉阴违的模样大相径庭。
    妧妧感受着这变化,突然觉得比起之前,他们现在才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她敛下眼眸。
    又想起那晚系统对她说的话了。
    ……前科累累啊
    这世界意识对她的约束何时不大,又何妨是对那人出手才开始的!
    不过是……借尸还魂的是这墓中阴邪之物,才有出师之由对她进行压制罢了。
    活人精血……活人精血……
    少了这些便箍制于祂,任由宰割。
    就像先前昏迷,她竟是一丝一毫的反抗之力都没有,若不是后来……
    想到这,少女似是浅浅弯唇。
    『你唤醒我的时机倒是巧,若不是因着那人血气滋补……』
    垂下的眼眸似有冷光一闪。
    『单凭吴邪自己,那一碗的血量怕是远远不够』
    系统知道这是对它的不满,然而到底它最后还是站在这一边的,此时也连忙表忠心。
    『天道之威大人想必也很清楚,我是不能随便插手的,那时唤醒大人也是因为时机良好,普通人……自然是不比天命之子的』
    顿了顿,又苦口婆心地劝说。
    『现世不比从前,自大人动手^后那位可算是真正盯上我们了,若是再肆无忌惮下去…』
    『毋宁多言』
    妧妧打断了它,满是冷意。
    『天行有常,你该知道的。系统,如今你也被一叶障目了不成?』
    听了这话,系统的机械音都卡壳了,好一会儿像才缓过来一般,用一种华丽夸张的咏叹调开口。
    『天行有常……大人,您已找到这世间的真理了』
    妧妧看着窗外的那一棵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眼帘低垂。
    对这话不置可否。
    ……
    吴邪看着电脑里朋友们的回信,大多数都不知道他发过去的关于脑子里那棵青铜树的简易描绘是什么东西,并且明显对他的描述也不相信。
    然而其中也有几封信对他的启发很大。
    其中有一封是从美国发来的,是他很聊得来的他父亲的一个朋友,这个人在email中写道,这一种青铜树,叫做“篪柱”,因为形状像篪2,八四年的时候,攀枝花一座矿山里也发现过一根,但是远没有他自己说的这么大,只有一截,深入地下的那一段已经完全锈化了。
    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文献资料能够解释这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不过根据山海经和一些文字记录下来的少数民族叙事诗,这东西的确和远古时期的捕“地龙”3活动有关。
    “烛九阴”应该是生活在极深地脉里的一种蛇类。
    因为长年在陡峭的岩石缝隙中生存,它几乎没有正视的机会,所以两只眼睛像比目鱼一样变异了。古人用鲜血将其从极深的地脉中引出来,然后射杀,做成蜡烛。
    听起来很冤枉,但是那个时候,持久光源是极其珍贵的东西,特别是对一些晚上活动或者生活在漆黑一片的岩洞里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吴邪觉得分析的有点道理,然而这还是不能解释为什么人碰到了那“篪柱”,会产生那种恐怖的能力。于是又回信过去,问历史上还有没有类似的事件发生。
    这次那人附过来一份残卷,是一本笔记体小说,讲的是乾隆年间发生的一些事情。
    里面提到了西安矿山挖出的那只青白石龙纹盒,为此事还付出了几条大臣的命,以此来保守秘密。
    吴邪一看时间,大概也就是李琵琶《河木集》写的那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
    这其中应该有关联。
    看样子,最后挖出那只白石龙纹盒的人和了解这件事情的人,都遭到了灭口,皇帝下了这么大决心,要保守一个秘密,那这白石龙纹盒里面放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会不会就是这棵青铜古树的来历呢?不知为何,他忽而想起妧妧来。
    那她呢?她与这青铜神树又有什么关系?
    只是这想法到底不能宣之于人,吴邪再次写信询问,也只是询问那青铜树,至于旁的,只字未提。
    可惜得到的只有一句:那要挖下去才知道。
    吴邪不由得苦笑,知道这是绝不可能了,这神树的深度不可预测,也许他们当年铸造这东西都花了好几个世纪,如今就算真的有人愿意挖,先不论那人有没有这个实力,他也是看不到那天的。
    还有几封信,是二叔发来的,吴邪想着里面定会出现一个人,果然。他二叔说,那个时候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西周时期的装饰风格,但是那个时候民族交流有限,而且交通和通讯极度不发达,所以应该有一个时滞。
    也就是说,他把时间估计的太早了,按照一般规律,那个时候,中原地区应该已经是秦后期。
    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和秦始皇修建陵墓有关,他们捕猎烛九阴,可能是为了提炼“龙油”,进贡给皇帝炼单或者类似的活动。
    而且根据地质探测,秦始皇陵的最底层,也有巨大的金属物体,环绕整个陵墓,按照道理,当时的冶金技术应该无法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这一部分的修建者,应该是冶金技术特别发达的外来民族。
    他二叔是秦始皇的忠实fans,凡事都能扯到那一段去,这么多年吴邪已是习惯了,所以对这一番推论很不以为然。
    只是这样一来,这诸多的谜团也无人为他解惑了,他叁叔最是懂这些,可惜现在他人杳无音信,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心下苦恼着,吴邪从书房中出来的时候还在思考这几件事的联系,走至客厅时耳中却隐隐约约地传来电视播放的声音,这热闹的声响将他从诡谜的迷局拉回了人间,吴邪一怔。
    眉头不由得一松,目光柔和了。
    眸光投向沙发处,意外的没见到妧妧,又环顾了一圈,发现小姑娘正坐在窗前,怔怔地望向窗外。
    他走了过去,顺着少女的目光看过去,红艳的晚霞布满天空,夕阳悬挂在西方,在这盛景之下,不时路过的行人反被衬得极为渺小,显得这黄昏宏伟,又带有一丝凄切了。
    “吴、邪。”
    见到了他,妧妧回过头来,雪色的脸上已多了丝霞润,眨了眨眼,那双剪水秋瞳软软的望着他,流露出一种天真无邪之色。
    她开口唤他,吐出的字眼是仍旧生涩的,带了些不熟练的清软。
    “我在。”他柔声回应。
    又看向那张雪白的小脸,声音愈发温和了,眼中泛着笑意。
    “怎么不看电视了?”
    少女没有回答,只是看着窗外,说了一个字。
    “人。”
    意思是她在看这窗外的行人。
    吴邪看着少女纯净的,仿若不含一丝杂质的眸子,心中不由一动,脱口而出道:“要出去看看吗?”
    妧妧听了他这话好似愣住了。
    夕阳的余晖投射在窗棂上,给少女微侧的脸印了抹红霞,她望着那稀落的人流,眼尾处的霞色似带着股郁气,神情怔然。
    “出、去?”
    “对,出去。”吴邪看着她,目光诚挚,像是许诺一般,重复道。
    “西湖的景色历来被人称道,我想你……”
    男人停住了,那双眼里映出少女的身影,吴邪笑了笑,继续道。
    “妧妧,你或许会喜欢。”
    1注解:找的03年其中一期讲解的青铜文化
    2:古乐器
    3:蛇
    哈哈哈重新复习这一卷,才发现二叔原来是秦始皇的粉丝,未曾注意到的细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