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锁东宫(双重生) 第4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德政殿暖阁中门敞开着,男子穿着帝王衣袍,怀中绣着龙纹以彰显天子威仪,如此华贵的服饰,与之匹配的却是鹤发披散两肩,稍显凌乱。
    他面无血色,看着就是病入膏肓的模样,本该卧病榻间好生休养,此刻却执意要出门走动。宫女太监跪在门外,苦苦央求着“陛下三思!”
    远处一个稍显圆润的身影着急赶来,不是旁人,正是御前太监总管汪富海。汪公公陛下年少时就伺候在身旁,恐怕只有他开口才能劝动固执的主儿。
    “陛下,太医才说过您如今病情危重需要静养,您怎么又起来了……”汪富海匆忙赶到御前,门前的宫女太监自觉让出位置。
    陆之珩抬起手掩着嘴咳嗽了两声,随即低声道:“来得正好,备轿吧。”
    汪富海劝道:“陛下若是要见臣下,奴才传旨叫人到暖阁来觐见便是,您可不能再劳累了啊!”
    陆之珩轻笑,“朕要见皇后,你能请来?”
    汪富海语塞。斯人已逝,如何请得来。
    陛下这是又要去凤宁宫了。
    “陛下,云大人今日午后刚回到京城,说是宏乡那边有消息了。不如陛下先召见云大人,明日再去探望皇后娘娘?”
    陆之珩不以为意,固执地迈出暖阁的门槛,一边径自向外走去,一边吩咐道:“叫他直接来凤宁宫见驾。”
    汪富海无奈应下来,赶忙让人准备轿辇。
    眼前景象一转,四下是戚铃兰最为熟悉的陈设。
    众人皆知,去岁年末元嘉皇后为陛下挡剑,一箭穿心当场身亡。
    陛下缅怀逝者,命天下奇人异士集思广益保皇后遗体不朽,以金棺留存,就安置在凤宁宫。
    也正因如此,凤宁宫的陈设都原封不动地留了下来,不许任何人擅自改动。
    靖朝向来讲究入土为安,陆之珩如此举动可以说是用情至深,也可以说是自私至极。
    陆之珩信步走向金棺,原本跪在棺前的乔茱默默起身退出殿外,她神情淡漠一言未发,也不曾向御驾行礼问安。
    汪富海摆了下手,示意门外的下人都退远了些,远远看着陆之珩在金棺旁边撩袍坐下,才叹了口气。
    “乔茱姑娘!”他追上乔茱的身影,压着声音劝道:“我知道你心里有怨,可当日变故并非陛下所愿,陛下心里一直是念着皇后娘娘的……”
    乔茱嗤道:“陛下若是真念及多年夫妻情分,就该让娘娘早日入土为安,而不是死后仍困在这宫墙内。”
    “你不明白,陛下是想让娘娘葬入皇陵。”汪富海无奈道。
    皇陵通常都是提前开始建的,工期短则三年五载,长则十几年几十年。
    陆之珩患病多年,所以自登基之年起工部就在着手修陵一事,前年选定陵寝地址便开始动工,原本担忧陛下能不能撑到陵寝完工,谁曾想皇后先一步离去。
    皇陵尚在修建,若是让皇后立即入土为安,就只能葬在皇陵以外。陆之珩想等皇陵建成,便是想要百年之后与皇后同穴……
    乔茱明白汪富海话中之意,却不为所动。皇后在世不见陛下关切,人死了才缅怀又有什么用。
    她瞥了汪富海一眼,道:“你不必担心我言行无状得罪陛下,我早已不在乎荣辱、乃至生死。”
    …
    汪富海望着乔茱的背影,心里不是滋味,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换做是他站在乔茱的位置上,或许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思绪间云翊已经来到凤宁宫外,汪富海引他到正殿门前,随后向陆之珩通报了一声。
    “进来吧。”
    听到陆之珩此言,汪富海才让云翊进门。
    “微臣叩见陛下,叩见皇后娘娘。”云翊在五步外跪拜行礼,神色恭敬。
    “起来吧。”陆之珩的目光不曾离开金棺,话音落罢咳嗽了两声。“皇陵还要多久能建成?”
    “三个月。”云翊不解陛下为何先问起皇陵的事情,如实回禀之后立即转了话锋,谈及正事:“臣此次奉命前往滇南宏乡,找到了余下的《梁氏药典》手稿,与当年端信侯寻到的上半部合而为一,已让人送去胡太医府上。”
    陆之珩摇了摇头,“来不及了。”他的声音显得有些虚浮。
    云翊一怔,下意识抬头直视陆之珩的面容,如他所料一般,气色非常苍白,身形也比他离开之前要瘦削了几分。
    “陛下何出此言?胡太医医术精湛悟性极高,这两日连夜研读《医典》,很快就能找到方法为陛下根治旧疾……”
    “来不及了。”陆之珩又重复了一遍这番话,终于转动目光看向云翊,眉眼之间流露出几分惋惜。他抬起手摆了一下示意云翊走近前来。
    “朕的身体朕自己知道,多年寒毒侵袭加上沉郁心病,如今已是强弩之末。前半个月真走动两步都觉心悸,今日却忽然有力气来凤宁宫见皇后,可见是回光返照、时日无多。”
    “陛下!”云翊心头一震,无论是出于兄弟之情还是君臣之义,他都无法接受陆之珩即将离去这一消息。短暂的慌忙无措之后,他攥紧拳头沉声道:“臣即刻去请胡太医!”
    “你别去了,朕还有要事托付与你。”陆之珩也不知哪儿来的力气,一把拽住云翊的袖子,竟然真把人拉住了。“朕膝下无子,一朝驾崩,朝廷定会大乱。朝廷若是乱了,南阳国、北梁国必然生事。你要替朕守住这朝廷、守住靖朝的根基……”
    云翊听到这番话,心里明白陆之珩是在交代后事了。心中无比沉重,眼眶温热,却落不下一滴眼泪。
    “陛下有何打算?”
    “皇位承袭无非是子承父业或兄终弟及,朕虽无子,但手足众多。先皇诸子中有许多尚且年幼、心智不全,绝不能被有心人利用来把持朝纲。成年皇子中,恭王乃是罪妃所出,又鲁莽无谋不能成事,不做考量。诚王有才能,但心性阴鸷,也不宜为君……为今之计,朕要你封锁消息,立即去宜州寻陆祯入京。”
    陆之珩话至此处停顿了片刻,目光一沉,拍了下云翊的肩膀。“朕知道这件事没这么容易,朝野上下多得是谷梁赭的门生,还有恭王成王的旧部,一旦让他们察觉宫中有变,必定会生事篡权。若是实在不成,朕不会怪你。”
    云翊默了片刻,退后一步朝着陆之珩俯首一拜:“臣遵旨,必不辱命。”
    陆之珩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忽然又开口道:“待尘埃落定,回云州去吧。”
    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便陆祯年少离京长在乡野,也未必能容忍三朝权臣屹立朝中。
    …
    戚铃兰以亡魂视角看着这一切,心中着实不平静。
    再睁眼时已经是清晨了,时逢初一十五,今日有大朝会,陆之珩已经不在枕边。她躺着没起身,怔怔望着床帘回顾昨夜的梦境。醒来之后梦中情景仍然记忆清晰,可见这不仅仅是梦。
    经历过再世重生这样离奇之事,梦到前世死后的事情对戚铃兰而言便没那么难以接受。
    戚铃兰从这段梦境中悟出了两个重点。
    第一,父亲当年被调去滇南是为了寻《梁氏医典》。
    第二,陆之珩也是重生的。
    在此之前她一直有些疑惑,陆之珩似乎知道的太多了。例如先前他一语道出南蕙的身份,再如最近《梁氏医典》的下落,这些事情在前世都是他后来才知道的。
    回想起了前阵子梦到南蕙自尽的那一次,当时梦中的陆之珩提了一嘴,他是在太初二十二年才发现南蕙与明禧殿有来往,为何今生这么早就发现了?
    他有先知的本事,便足以说明他和她一样有着再世重生的经历。
    戚铃兰扭头看着身旁空荡荡的位置,心下情绪五味杂陈。她后知后觉地发现,陆之珩或许早就看穿了这一切。他倒是会演戏,朝夕相处这几个月里竟然不曾显露半分端倪。
    她不经去想,陆之珩曾经那么恨她,为何重生一世还要娶她为妻?还演出这三个月来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对她舍身挡剑的愧疚和补偿,还是他依然惦记戚氏在军中的威望?
    可笑的是她险些被这些虚情假意打动。
    只差那么一点点,她就要相信陆之珩所谓的“爱慕”了。
    …
    德政殿。
    年关将近,朝中大大小小的事务数不胜数,待各部官员陈奏完各地军政要务,今日朝会才算进入正题。
    要说今日朝会有什么事情算重中之重,要数林氏勾结太医、行贿、受贿一事。
    丞相徐为珉顺势率领一众御史言官群情激奋,弹劾林育贤的斑斑劣迹。林育贤凭借林贵妃的裙带关系身居高位,向来被文官阵营所不齿,武官就更看不上他了。
    如今墙倒众人推,御史们一人一句将他做过的恶事都抖了个遍,连他儿子抢占民女、他女儿妄议皇族的事迹都被呈上朝堂。
    陆之珩听着林氏这些个劣迹,像是早有预料一般。于是朝堂上便有了一副诡异的画面,堂下群臣激愤,堂上皇帝与太子皆是一脸平静、巍然不动。
    皇帝发觉太子神色淡漠,想来还沉浸于昨日先皇后祭日的消沉情绪中。
    “行了,林育贤的事情交给刑部审理,不必再向朕禀报。”
    尚宝察觉了皇帝言语间的烦躁,紧接着大声道:“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最新评论:
    -完-
    第51章
    ◎二更◎
    朝臣散去,皇帝只留了太子一个人。本该是太子问皇帝打算如何处置林氏,先开口的却是皇帝。
    “你希望朕如何处置林氏?”
    陆之珩被问的一阵莫名其妙,林氏又不是他的贵妃,为何问他的想法?
    “父皇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皇帝看着他道:“她收买太医谋害你与太子妃,你不恨她?”
    陆之珩轻轻抿唇,心底自嘲般笑了笑。多年病痛缠身,面对始作俑者如何不恨。
    “若是儿臣说恨,父皇会如何处置她?”
    皇帝又将这个问题还给了他:“看你想要朕如何处置。”
    拿德政殿当蹴鞠场呢。
    “谋害储君是死罪,父皇舍得杀她?”
    如陆之珩所料,皇帝抿唇沉默了片刻。只凭他这一反应,陆之珩已经得到了答案。
    他不舍得。
    林尽欢当年不过是个小小女官,本不该有机会被皇帝宠幸,即便是宠幸了也未必能充入后宫,即便充入后宫也不可能让她怀上皇嗣。
    她偏偏就一路承蒙盛宠步步高升,生了皇子封了贵妃,所凭借的无非是皇帝的偏爱。
    陆之珩没见识过这位贵妃有多少甜言蜜语魅惑手段,但他确信林尽欢能保十年盛宠不衰必定是在皇帝心里有一席之地。
    再者说,皇帝如果舍得杀她,在得知她做的好事之后就该下旨了,根本不会等到朝会之后来问他。
    皇帝叹了口气,沉声道:“不是朕舍不得,可她毕竟是伏生的母妃。”
    话音才落,尚宝便进来禀报道:“陛下,五殿下来了,在殿外跪着,说是要为贵妃娘娘请罪……”
    陆之珩顺势退后一步,拱手道:“既是如此,儿臣先行告退。”
    “你留下。”皇帝扭头对尚宝说:“让他回去,朕现在不想见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