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锁东宫(双重生) 第3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秦公子。”
    秦则脚步一顿,疑惑地回过头:“铃兰姑娘,怎么了?”
    “我看秦公子方才是一个人走着来的,身边连个使唤的人都没有,是没来得及雇佣还是不曾做打算?”
    这一问倒是让秦则愣住了,他自幼家贫,父亲去得早,剩他一个人照顾母亲到十五岁,母亲也走了。
    早两年是没有使唤人的条件,如今是没有找人伺候的意识。
    “我自己起居没什么不方便的,就不必雇人伺候了吧。”
    戚铃兰道:“秦公子好歹是陛下钦点的探花郎,伺候的人可以没有,管家车夫总是要雇一个的,最好是雇个练过拳脚的,凡事都方便一些。”
    听她这么一说,戚明松也颇为赞成地点了点头。
    “铃兰总是比我想的周全。乐安街离酒肆赌坊不远,平时里打架斗殴偷抢钱财的事情都不少见,进出有人跟着,他们就不敢动到你头上。”
    秦则笑着说:“我也没那么呆笨,他们要是冲我来我撒腿就跑了。”
    “那传出去多不体面?”戚明松拍拍他的肩膀,“你如今每个月都领朝廷俸禄,还有陛下的格外恩赏,买两个奴仆绰绰有余,别吝啬这点小钱。”
    秦则还是听进了劝说,应了下来:“好吧,我多留意着,有合适的便雇下。”
    …
    客人走后戚书兰便回房休息去了,前厅就剩下戚明松与戚铃兰父女二人。
    戚明松望着门外,手上轻轻滚着扳指,“铃兰,你觉得秦则为人如何?”
    戚铃兰回头看了父亲一眼,隐隐能猜到这一问背后的用意。
    “秦公子才学出众、前途无量,品性纯善忠义,脾气也十分温和。”
    而且他父母都已经离世,没有什么家庭琐事牵绊,可以说是世间难得的佳婿贵婿。
    戚明松接着说:“他十九,你下个月十七,年龄倒也相配。”
    话音刚落戚铃兰便站了起来,朝父亲微微欠身说:“父亲,秦公子中意良配的恐怕不是我。”
    秦则对戚书兰显然比对她亲近,这一点她看得清楚,戚明松也看在眼里。
    “京城里看的过眼的男子就这么几个,能像秦则这样才德品性俱佳的可以说寥寥无几……书兰到底比你小一岁,她还能等。”
    戚铃兰无奈劝道:“女儿知道父亲是为我的婚事着急,可再怎么着急也不能乱点鸳鸯谱啊。”
    戚明松的目光不经意地转向皇宫方向,放眼望去阳光明媚晴空如洗,他却猛地一阵头疼,抬起手按了按太阳穴。
    他本不该着急的,若是铃兰不想嫁人,一辈子留在家里他也养得起。着急就着急在,如今有人正惦记他的好女儿。
    昨日他去德政殿面圣,在门口等候时免不了听见里边的交谈声。敬文侯提起太子年已十九,该选太子妃了。
    陛下只道知晓,命敬文侯跪安。
    他进殿后悉数禀明三青县事宜,跪安之前却被陛下喊住了——
    陛下问戚氏女芳龄几何。
    ◎最新评论:
    【求更新】
    【打卡】
    【感觉这个皇帝心里还是向着太子的,果然是难以捉摸】
    -完-
    第32章
    ◎命定◎
    德政殿中一派肃穆寂静,皇帝没有召集朝臣商议政事,也没有叫太子协助批阅奏章,而是微微俯身仔细翻阅着御桌上的几幅画像。
    画像上画的是相貌气质各不相同的女子。
    皇帝逐张翻看了一遍,便将画像推倒了一旁,食指敲了一下桌面,守在边上的尚宝立即走近前。
    “陛下有何吩咐?”
    “将这些画像送去东宫,让太子选一张。”
    尚宝恭恭敬敬地弯腰低头接过画像,应了声是退了下去。
    两刻钟后,尚宝空着手回来了,身后倒是多了个人。
    画像在陆之珩手中,他进殿后依着规矩向龙椅上的人行礼参拜,得了“免礼”二字才起身,上前将画像奉还。
    皇帝余光扫见他递来的画像,于是扔下看了一半的请安折子,挑眉瞥向他。
    “太子这是怎么个意思?”
    陆之珩道:“儿臣选不出来。”
    皇帝笑了笑说:“你选不出来,那就是要朕帮你决断了。”
    陆之珩心里清楚,皇帝早就发现了他对戚铃兰的感情。他也毫不怀疑以皇帝的心性会为了折磨他做出乱点鸳鸯谱的事情。
    “儿臣不是不知选谁,而是想选的人不在其中。”
    “你想选谁?”
    如此直白的问话,根本没有给陆之珩含糊敷衍的机会。
    “戚铃兰。”
    陆之珩低声道出这个名字,心头没有如释重负的轻松,反倒压力倍增、心情忐忑。
    他无法分辨皇帝如此一问是存了什么心思,是愚弄他,还是有意成全。
    如果皇帝今日真的发了善心,要下旨赐婚,他固然欢喜,可戚铃兰会如何应对?
    她那么记恨他,怎么可能愿意再嫁给他。
    抗旨拒婚无疑是对君权的藐视,也是对皇室尊严的挑衅。如果她冲动之下真这么做了,他这毫无实权的太子又有几分把握能在皇帝盛怒之下保全端信伯府?
    陆之珩将头低得很深,皇帝不曾察觉他的情绪,只是眼中多了几分玩味笑意。
    “朕依稀记得,陆伏生也说过喜欢她?”
    陆之珩不答话,半掩在袖口中的右手默默攥紧。
    皇帝居高临下将他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嘴角不自禁地微微上扬,心中忽觉一阵舒畅。
    太子自小就是一副看淡红尘超脱世俗的样子,薄情、冷漠、呆板,旁人称赞他沉稳成熟,都是狗屁。
    人活着没个活人样,身子病殃殃的,性子也丧气,这算哪门子沉稳?
    顶着一张跟先皇后九成像的相貌,整日板着脸在他眼前前晃悠,恍惚间还当是回到了咸康末年,两两相望,徒增怨怼。
    真是难得一见,陆之珩竟然也有了几分活人样子,还是为了一个女人。
    皇帝故意起身走下台阶,走到陆之珩的面前,用左手按住他的头强迫他抬头对上目光。
    “你是朕的嫡子,伏生是朕的爱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说朕应该向着谁?”
    陆之珩迎着皇帝那张严肃的脸上为难的神色,却是险些笑出来。好个嫡子与爱子之分,皇帝如此偏爱陆伏生,又何必假惺惺地问他。
    “儿臣不敢揣测圣意。”
    皇帝松了手,沉声道:“你诚心求朕,朕或许就成全你了。”
    陆之珩没吭声。
    皇帝的耐心渐渐消耗殆尽,背过手转身回龙椅上,随手拿起一本奏折,再看底下比石头还硬的人心中气不打一处来。
    他扬起手中奏折狠狠向陆之珩扔去。
    “滚。”
    皇帝的脾气喜怒不定,陆之珩已经习以为常,他弯腰捡起砸在脚边的奏折,上前两步放回御桌上。
    “儿臣告退。”
    …
    戚铃兰的生日是六月六,眼看着就剩下几天的时间,赵氏得了戚明松的吩咐,要在府上给她操办生辰宴。
    赵氏初步拟了一份宾客名单,命人叫戚铃兰到花厅来查看名单是否有遗漏。戚铃兰前脚进厅堂,还没来得及和赵氏打招呼,刘叔后脚就进来了,一副慌张模样急出了满头汗。
    “刘叔,出什么事了让你急成这样?”
    刘叔指指门外,紧接着便说:“二夫人、大姑娘,门外有贵客!”
    戚铃兰听了刘叔这话,心中暗道进京以来这几个月总有客人突然来访,原以为达官显贵最重礼数,偏偏她遇上的都不走寻常路。
    赵氏问他:“什么人?”
    刘叔道:“他自称国师杨信承。”
    杨信承早十年便隐退江湖不入庙堂,在青山绿水间一晃就是许多年,赵氏哪里听过这个名字?
    只是国师这个名头太具有威慑力,她着实被唬住了,愣了好一会儿才慌忙做出反应。
    “国师为何忽然来访?他可说了此番来意?”
    戚铃兰身为晚辈插不上话,可她听到国师二字,直觉不妙。
    前世她与两任国师都打过交道,杨信承送了她一句命格贵重的语言,谷梁赭做她左膀右臂却给了她致命一剑……虽说那剑本不是冲她来的,但也在她心里留下了一些阴影。
    刘叔的目光往戚铃兰那儿瞟了一下,才回道:“国师说是奉陛下旨意前来……为大姑娘看相。”
    “啊?”
    别说赵氏没反应过来,戚铃兰心里也是一惊。她如此用心良苦避免前往护国寺被杨信承看相算命,还以为躲过了一劫,怎么人还直接找上门来了?
    皇帝好端端为什么让国师给一介大臣之女看相?其中深意但凡用点心思都能猜到。
    戚铃兰一算时间,再过两天就是前世皇帝赐婚的日子。国师这时候来,很明显就是在预兆即将发生的事情。
    这一猜测让她从内心深处滋生出一丝寒意,事态进展似乎并未受她意愿而有所改变,反倒循着前世走过的路再一次重复上演。
    这太令人绝望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