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锁东宫(双重生) 第1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陆伏生能毫无顾忌说出想要,无非是他娘宠着父皇溺着,自小所求皆能如愿。
    反倒是他,想要的从未得到,不想要的硬塞到手里。
    “那你就是不想要了。”
    皇帝声音忽而拔高一倍:“既然如此,待和亲事毕,朕即下旨为五皇子赐婚,择吉日迎娶端信伯嫡女。”
    “您不会这么做。”陆之珩依然冷静镇定,神情不显丝毫破绽。
    陆伏生的侧妃已经定下了,是南阳国的公主,如果再娶戚氏女,无疑会染指朝廷兵权。
    他这个太子心大,那正值壮年的皇帝能安心吗?
    皇帝果然没再说话。
    这时门外小太监进来通报,礼部尚书求见。陆之珩顺势退至阶下,向皇帝行跪安礼。
    “儿臣先行告退。”
    瞧着他单薄的身影离去,皇帝气不打一处来,狠狠推倒了手边奏折。尚宝刚刚把请安折子堆叠整齐,这会又弯下腰去。
    皇帝恨恨道:“他那骨头是打了铁钉是吗?陆伏生的乖顺讨巧,他是半分也学不会!”
    尚宝一边捡着奏折,一边好声好气劝着:“人说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若是太子殿下真和五殿下一般无二,陛下您未必欢喜啊。”
    皇帝抬手捏了捏眉心,才道:“叫礼部尚书进来。”
    …
    德政殿中的龃龉传不出宫门。
    隔日,陆之珩挑了身颜色鲜亮些的衣服穿出门,带着城东稻花铺的糕点去向端信伯府。
    这个时辰,戚明松还在兵部。
    近日戚明松和赵氏心思都在戚铃兰的婚事上,京中世家听闻此讯,有结亲之意的私下里走动了几回,登门说亲的媒婆不知换了多少个。
    伯府的下人也算习惯了贵人迎来送往,但抬头看见一驾盖顶奢华的马车停在门外,车上坠着东宫的牌子,还是愣了一下。
    “太、太子殿下……”
    陆之珩下了马车,抬头望了一眼伯府的牌匾,才明知故问道:“戚大人在吗?”
    管家忙跪着回话:“回禀太子殿下,大人还在兵部没回来,奴才这就让人去衙门传话!”
    “不必了。”陆之珩抬了下手把人拦住,话锋一转:“我是来找戚姑娘的。”
    管家一愣,随后更为惶恐地低下了头:“太子殿下来的不巧,我家姑娘……也不在府上。”
    ◎最新评论:
    【五皇子蠢成这个样子,皇帝但凡有点脑子都不会让他当太子。只是恨太子不够暖心罢了,可是还不是他平常自己要这么对太子】
    【哎古代女子的悲哀远嫁,就是现在我也不喜欢远嫁】
    【在那个时代的女子真的是非常不幸,心疼小九也心疼平昭公主】
    -完-
    第19章
    ◎茶馆◎
    “不在府上?”陆之珩想起戚铃兰上一次称病的前科,对这管家的说辞存怀疑态度,“那她去哪儿了?什么时候回来?”
    管家道:“今日早起二姑娘说想置办些首饰,于是大姑娘带她上街去了,这会儿才出去不到半个时辰,恐怕没这么快回来。”
    这话听起来比头疼脑热要真实,陆之珩遗憾道:“既是如此,孤改日再来。”
    管家犹豫地问:“殿下没有什么话留给伯爷或者姑娘吗?”
    陆之珩刚转身离去,闻言停住片刻,微微回头说:“没有,也不必说我来过。”
    回到马车上,汪富海从窗口探个头憨笑着问:“太子殿下,咱们这是打道回宫吗?”
    陆之珩揉着眉心思索少顷,道:“去上元茶馆,叫云翊来见我。”
    …
    午后,戚家两位姑娘从锦绣衣庄出来时手上依旧空闲,两旁随行的婢女则是多捧了几个盒子。
    来到长安两个月了,戚铃兰总算履行了带书兰逛街的承诺。
    戚书兰很是欢喜,一欢喜便放纵了些,沿着这条街上的首饰脂粉衣服铺子逛下来,一个多时辰花了近三十两银子。
    三十两银子放在长安城亲贵王孙口中或许不值一提,相对于寻常官员和普通百姓来说已是一笔巨款。
    戚铃兰看她兴致未尽,还有接着往下逛的意思,忙拉住她的手腕把人按住了,“书兰,今日买的东西已经不少了,咱们也走了一个多时辰,找个地方喝口茶吃点东西如何?”
    戚书兰眼巴巴望着不远处的熏香铺子,意犹未尽道:“姐姐,我还想买些熏香,眼瞧着天气越发热了,夜里我总是闷得睡不着,若是能点一炉静心凝神的熏香或许能安生些……”
    戚铃兰劝道:“店铺就开在这又不会长腿跑了,咱们歇息一会儿再去买也不迟。”
    “好吧。”戚书兰点点头应了下来,“那咱们去哪里吃茶?”
    戚铃兰四下环顾,伸手指了指前面那条街最显眼的招牌,“前面的上元茶馆在京城很是出名,就它吧。”
    上元茶馆平日进出的都是高门显贵或富商名流,故而店里上至掌柜下至跑堂小二都练就了一双金睛火眼,凭着客人的衣着面料簪环首饰就能看出家世门第。
    戚铃兰和戚书兰才到茶馆门口,店小二就满怀笑意迎了上来。
    “二位姑娘里边请,二楼雅间还有三间空座儿,云竹、鹤兰、天音,您看看喜欢哪一间?”
    戚书兰听着小二说的话,不禁感叹:“你们这茶馆的雅间名字还挺好听。”
    店小二笑道:“贵人们都好风雅,我们掌柜的翻遍书卷才凑出了这么些个名字,亏得贵人们不嫌弃。”
    说着话已经到了楼梯前,戚铃兰从他方才报的三个名字里随意选了个顺耳的:“鹤兰吧。”
    “诶,好嘞。上了二楼咱们直着往前走,那右边第三间就是。”店小二朗声介绍道:“姑娘真会选,这鹤兰间的窗户最宽敞,正好能看见远处宣武大街,雅间里边儿还有一幅字,是那敬文侯府的云公子所赠,好些官家小姐来咱们茶馆就喜欢坐着鹤兰间,就为了一睹云公子手迹啊!”
    “一幅字有什么好看的?难不成墨汁里掺了金子?”戚书兰喃喃。
    店小二笑着说:“姑娘好生风趣,这云公子可是长安城鼎鼎有名的才子,早些年云公子还未成亲的时候,想嫁进侯府的姑娘可是从宣武大街排到崇阳镇了!”
    “竟有此事?”戚书兰表情惊讶,又小声在戚铃兰耳边说:“上次花朝春宴见过云公子,到也不觉得有多么出众,还不及太子殿下英姿卓卓……”
    戚铃兰无奈拍了下她的手背,说:“你这眼睛是该找个大夫瞧瞧了。”
    两人和店小二离得不远,即便刻意压低了声音,也不可能全然传不过去。但小二识得分寸,听着这些话便不接茬了。
    上了二楼没走几步就是鹤兰间,戚铃兰点了一壶顾渚紫笋,又让书兰选了几样糕点小吃,店小二记下来之后便离开了。
    人一走,帘幔落下,戚书兰便忍不住起身走向墙上挂的一幅字——鹤仪兰姿,风光霁月。
    “这字真好看!姐姐,你说云家的公子是各个儿都有如此文采吗?”
    “或许吧。”
    “父亲给姐姐说的亲事可是云家小公子云郃,若是说成了,姐姐以后岂不是成天和一帮文人才子在一块儿?”
    戚铃兰听到这忍不住皱了眉头,瞪了她一眼:“你小点声!八字没一撇的事情胡嚷嚷什么。”
    “好吧,我不提了,姐姐别生气。”戚书兰讪讪坐回座位,拉着戚铃兰的手好声安抚。
    茶馆的雅间虽说是一间一桌相对隐秘,但隔间用的也只是双层的屏风而已,若是放肆大声说话,邻里两三间是听得真真切切。
    方才店小二在走廊上一通吹捧,还有戚书兰在雅间嚷的那些胡话,全都断断续续传到了对面的云清间。
    “表哥魅力不减当年啊。”
    “还不是因为殿下的诗作甚少流传,才让这些个女子错爱云翊。”
    陆之珩轻笑一声,抿了一口茶水,随即话锋一转:“方才戚二姑娘说云郃与戚氏要议婚,此事是真?”
    “确实如此。”云翊点了点头,接着便想起前不久听说太子殿下赠戚姑娘玉簪,神情之间略有些犹豫。
    “此事一开始是父亲的意思,云郃的年龄到了是该定下亲事。戚明松嫡长女年龄与云郃相仿,才情德行俱佳,其母俞氏与先皇后又是故交……巧了戚明松也有此意,两家便时常商议。”
    “父亲还想着,殿下如今势单力薄,比不得林氏四处行贿结交权贵,若是云家能和戚氏结成连理,那也是给殿下招揽兵权了。”
    陆之珩沉吟片刻,才挑眉看着他说:“表嫂是丞相嫡女,其母又出身光烈侯府,满门显贵。若是云郃再娶了戚氏女……舅父可曾想过,陛下会对云氏心生忌惮啊?”
    云翊心下澄明,颔首回道:“殿下担忧之事不无道理,翊会和父亲说明,再慎重考虑。”
    “表哥,云郃才十六岁,不着急的。”陆之珩说着眼神一黯,叹道:“倒是我如今已经十九了,母后不在,林贵妃没那么好性子操心我的婚事……陛下日理万机,恐怕也顾不上这种小事。”
    云翊正色道:“殿下此言差矣,储君的婚事亦是国事,陛下岂会毫无打算?若是今年还无旨意,父亲与一众朝臣定会上书奏请为殿下选妃。”
    陆之珩不置可否,目光望向一旁的装饰摆件。
    两人话音才停下不久,隔壁的云竹间又传来女子的声音。
    “吴姐姐,你先别着急,和亲之事还在商议中,还不一定就让你替了靖和公主。我昨日才进宫见过姑母,姑母都说了陛下原是属意戚铃兰的……”
    “我怎么听说,前几日在德政殿上太子殿下和五殿下都为戚铃兰据理力争,不赞成陛下册封她做和亲公主啊?”
    “竟有此事?姑母想撮合五殿下与戚铃兰我倒是知道的,难怪五殿下保她……那太子殿下又是为何啊?”
    “太子殿下不是第一次保她了,我记得我父亲提起过,南阳国使臣刚入京的时候丞相徐大人便提出让戚铃兰替公主远嫁,当时就是太子殿下替她说的情!”
    几名女子你一言我一语,唯独吴悠宁神色黯然始终不语。
    林氏见状,蓦地拍了下桌子,“吴姐姐、王妹妹,你们有没有听说前些天太子殿下赠戚铃兰玉簪的事情?”
    王氏点点头:“听说了,那可是宝华阁精品白玉簪,千金难求啊……”
    林氏白她一眼,接着说:“谁说簪子的事了,我是说你们知不知道戚铃兰收了簪子是什么反应?”
    满座茫然。
    林氏道:“我听说戚铃兰收了太子的簪,还做的一副清高模样对太子爱答不理。这叫什么把戏?故作清高、欲擒故纵啊。”
    “当真?花朝节那日我瞧她气质出尘,可不像你说的这般心机。”
    “人不可貌相。”
    …
    鹤兰间。
    戚书兰捏着白瓷茶杯久久无言,低着头紧咬下唇让人看不出她的心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