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看着自信满满的妹妹,杜如峰咽下了再想给妹妹泼冷水,让她冷静对待她自己赚钱的话。算了,到时候看看效果再说吧,说不定妹妹真能创造奇迹呢。
    兄妹两个统一好说法,杜如峰又叮嘱妹妹她看到未来的一些事千万不要对亲人以外的人讲,就各自忙去了。
    ☆、第10章 买房
    没到中午,陈松枝就一脸喜色地回来了。
    她去弟弟家借钱,没想到一向吝啬的弟弟这次竟然也借了她一千五。中午她高兴地拌了些面,用自家的手摇轧面条机切了细细的面条,再用鸡蛋掺着洋葱炒了菜,做了焖面条。
    一般为了省油,家里平时都做汤面条的,再不济做捞面条,也只是用一点油,饭菜根本就不香。饶是陈松枝一向手艺好,可清汤煮青菜配面条,吃起来也没滋没味。
    而这次,她竟然焖了面条,还是炒了鸡蛋做的,这得用平日好几次的油量了。家里的油是自己榨的菜籽油,不像后世超市里卖的油经过无数次沉淀过滤,家里榨的油比较浑浊,会起泡沫,颜色也黄。焖的面条出来也黄灿灿的,有点类似热干面的颜色,但味道十分好。
    就连饭量小的杜如蒿,也吃了两大碗。陈松枝见状哈哈大笑,难得打趣儿女,“怪不得人家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再这样吃下去,我们家就要破产了!”说完又问杜如蒿一句,“你头怎么样了?”
    其实脑袋上顶个包,现在还没完全消下去,能没事吗?不过杜如蒿为了让家人安心,还是装作没事人一样道:“放心吧,妈,完全没事!”
    笑呵呵说完,也打趣妈妈,“看您满脸喜色,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您捡了多少钱呢,谁知道是借了钱还高兴成这样!”
    咳,陈松枝咳嗽一声,这才说:“你舅家离我们家近,往常都来咱们家拔菜吃,没想到这次竟然大出血,我是为了这事高兴。”弟弟太给面子了,这让陈松枝有些扬眉吐气的感觉。
    杜如蒿想,其实,舅舅和妗子原来所作的远不只妈妈说的这些。逢年过节妈妈去看他们,他们却很少来自己家,来了也是空手。至于过年给小孩的红包,从杜如蒿有记忆起,就没收到过。
    就像自己村有庙会的时候,亲戚们都带着礼品来自己家,舅舅和妗子每次来都得很早,妗子帮着做饭,舅舅帮着招待客人,礼品是不要想了。不但如此,庙会见的礼品多,他们走的时候还会带走一些。长年如此,以自己爸爸为人的厚道,也会偶尔有几句怨言。
    杜如蒿知道,这都是穷惹得祸。反正自己家爸爸好歹比别人多些收入,条件比村里的其他人还是强不少。家里也不缺少那点东西,舅舅干脆就不买了。可前世爸爸受伤,主动伸出援手的就有舅舅。所以,人真是不能用平日的举止来衡量的,真遇到事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心如何。
    见妈妈这么高兴,杜如蒿就说:“舅跟你亲呗,就像我和哥哥,那是打断骨头连着筋。”
    “嗯,妈就你们兄妹两个,你们以后可得互相支撑,可不能像咱们村里的有些人那样,为了一点钱连兄妹情都不顾了。”
    两兄妹相视一眼,虽然他们自己肯定不会那样,可还乖乖听训并向妈妈做了保证。
    吃完午饭陈松枝喂猪食时喂得特别多,大把的糠像不要钱似的都倒进了猪槽。
    杜如蒿奇怪地问她,被陈松枝白了一眼,“我上午联系了一个收猪的,说是下午来收。有些人卖猪前还向猪身体里注水,咱们不干那样的缺德事。可现在多喂它一点,哪怕喂两斤涨一斤肉也值了啊。”
    吃过午饭,陈松枝联系的收猪的人来了,是一行三个壮年男子。三个人穿着胶鞋进了猪圈,其中两个人好不容易按着了猪,一人用了木棍橇开猪嘴看看没问题,才用绳子捆上秤了体重。
    那头猪可能也觉得自己的命运堪忧,声音凄厉不停地叫。杜如蒿想,怪不得人家说叫得像杀猪得似的,确实叫得难听。不过,猪啊猪,你安心地去吧,我们也是没办法,养你就是为了此时啊。
    下午的时候杜石林也回来了,带来了刘根山借他们钱的消息。然后杜石林夫妇拿着借来的钱和存折,去乡里储蓄所把钱全存在了一个存折里。看着定期没到期损失的利息,把陈松枝心疼得不行,这可都是钱啊。
    存好钱,杜石林要带着存折走,陈松枝不让,说下午不安全,害怕钱被偷了,又拉着他回了家。
    看两个回来杜如蒿还奇怪,自己爸不是说存好钱就去县城交款,怎么又回来了?
    杜石林面对女儿的疑问有些无奈,“还不是你妈,怕在路上存折被人摸走,非让我回来,说要在我的衣服里面再缝个口袋。”
    杜如蒿听得这话笑了,“妈,小偷偷走存折也没用,他没有身份证又取不出来钱,这得是本人拿着身份证才行的。”
    “反正如果丢了不也很麻烦嘛,这么大一笔钱,还是我在衣服里面缝个兜安全,放外面不保险。”
    说着,她就拿了一条杜石林的裤头,找了块密实的布,比着存折的大小缝了个口袋,把存折装进去后又用线从外面缝上了,只留了个手指宽的口子。
    看她这样,杜如蒿忍不住道:“这样你到时候让我爸怎么掏出来啊!”
    “我都跟你爸说过了,让他去了县城先找个厕所把存折拿出来,再攒在手里不松手,这样就不怕被偷了。”想了想,陈松枝还是不放心,“算了,这么大的事,我还是跟你爸一块去吧,两个人更保险。”
    直到晚饭的时候,陈松枝想到那没了的利息,还忍不住说:“可惜死了,我存的定期,提前取了只算活期的利息,那笔利息不少呢,等于一头大肥猪没了。”
    不管陈松枝说什么,杜如蒿都一直乖巧地点头。连以往听着觉得妈妈没见识的话,也只是微微笑。见识,见得多了就会有识,可妈妈的爱却只这一份。这让陈松枝只叹女儿就是懂事了,不像以往觉得自己说得不对就反驳。
    第二天,陈松枝又是早早起床做好了饭,吃完吩咐兄妹两人看家,就催着杜石林出发了。
    送走父母,杜如蒿拿出自己的课本,十几年没摸了,好多知识她都忘记了,现在不复习,别到开学的时候成绩差得太多。
    好在曾经学过的东西还是有些记忆,她准备从高一上半学期的开始,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细抠。好在她一向细心,高一做过的卷子也没丢,看完一个章节的内容,她就拿出卷子再做一遍找找感觉,看哪一个知识点学得差。
    杜如蒿已经决定,到时候分科她就报文科算了,去上大学也只是圆她的一个梦,去感受下大学的氛围。但以后她人生的重心,还是放在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上来。这个她上辈子已做过,也知道路要如何走,这次有着以往的经验,必然会走得更轻松。
    现在的h省的高考还是3+2考试,文科只考语数外+历史和政治,其他科目在高二的时候过了会考就行。会考题目简单,她记得好像按100分制算的话,考过70就算过关。这样那些科目就不用费太大力气。历史和政治又多是记忆性的东西,她现在主要把数学、英语复习复习就行。
    兄妹两人一人占据一个桌子,各自默默学习。杜如蒿学了有一个多小时,觉得有些找到了感觉。她的视力经过艰苦的学习,现在还有1.2,堪称奇迹。她听多了戴眼镜人的痛苦,自然不希望自己的视力遭到破坏。就把书放下,站在院子门口向远处望。
    院子外的空地上绿树成荫,是爸爸在自己小时候栽的桐树,现在已亭亭如盖。有一棵上面鸟还做了窝,时而有小鸟欢快地鸣叫。
    想到近视的哥哥,杜如蒿索性叫道:“哥,你也别看书了,出来休息会儿眼睛再学。”
    杜如峰也走出来,和妹妹一同在院子外活动。他指着厢房边的一棵枣树道:“好好,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妈妈怕你上平房把梯子搬走,你经常顺着这棵枣树向上爬。”
    “怎么不记得?有一次春天我还做过傻事。那时候枣花开了,成群的蜜蜂都来采蜜。我想着书上说了蜜蜂蜇了人会死,但我想用树叶包着再捏它,大概它就不会蜇了。就真的拿了枣树叶去捏蜜蜂,没想到一样被蜇,疼得我还哭了。”
    “你后来还后悔伤害了蜜蜂,害它丧失了生命,说要给它建个坟以作纪念。”杜如峰想到妹妹的趣事也不禁莞尔。
    还有这种事?没想到那时候自己还有这样的稚子情怀。年代太远,这个杜如蒿倒不记得了。后面她艰难度日,就是回想往事,也多是从爸爸摔倒那天开始,连梦里也是这个。小时候的记忆都模糊了,有时候她都觉得幼时的生活倒更像个美好的梦。
    兄妹两人又说笑几句,回头又各自用功去了。
    晚上陈松枝一个人回来了,说是杜石林这段找了个保安的工作,一个月300块钱,现在已经回去上班了。
    “你们不知道那楼房,都有七层高呢,比刘根山家的高多了。”回来后陈松枝就开始跟儿女炫耀,没想到有一天她竟然也将要住进城里的高楼里边,这可是村子里的头一份。虽然借了些钱,也无损她的好心情。
    “楼都盖起来了?”杜如蒿惊喜地问。还以为正在建才收钱,后世的房子可都是这样的,有了地皮画了图纸就开始卖房了,拿着收到的房款再开始盖。
    “可不是,说是再外部装修一下,安安门窗就可以住人了。其实我看啊,现在住人都不成问题。”陈松枝撇撇嘴,城里人就是讲究。
    听妈妈和妹妹说话,杜如峰也走了出来,关心地问:“那我们要的几楼?”
    “六楼。要不是怕七层会漏,我都想要七楼了,这下村里人都没咱家住得高。”最主要的是,楼高便宜啊,借的钱都没花完。
    冏,杜如蒿没想到妈妈是这样想的,才没挑相对贵些的三楼、二楼。这样也好,等爸妈年纪大了,爬不动高楼了,自己家也会变得更有钱,到时候是再买低的楼层或是买电梯房,再另说。因此说:“六楼也好,到时候也只当锻炼身体,一会儿就下来了。”
    “可不是,一层楼才几步路?不过是一两分钟的事,价钱却差了一大截。”陈松枝很得意女儿也赞同自己。
    “妈,楼层高便宜,那咱们借的钱不就还剩下一些?你先不要还掉,我和哥哥马上要上学,这次交的学费多。”
    杜如峰附和道:“是啊,这次高三了,我们又提前开学,要多交不少钱呢。”
    陈松枝完全没想到儿女会在钱这事上骗她,以往都是给他们钱他们都不舍得花,很痛快地答应了。
    ☆、第11章 挣钱
    时间过得很快,三天一眨眼就过完了,杜如峰要开学了。
    这次暑假,因为他们要升高三,总共只放了二十天假。陈松枝给杜如峰带了一罐自家做的西瓜酱,炸了些花生掺进里面,这是他们家最好吃的咸菜了。
    杜如蒿按照计划,和妈妈说要去同学家玩几天。陈松枝本来就觉得女儿太过内向,现在看她愿意出去玩,大手一挥就放行了。
    兄妹两人骑了一辆自行车。他们把自行车挂在进城中巴车的后面,两人难得乘中巴车进了城。中巴车是停在y县南关,而一高在北关,下车后的这一段就要他们骑车过去。
    杜如峰不放心妹妹,先去学校报道之后,就带着她一起去了订机械的五金杂货店。
    看到那一大坨东西,他庆幸和妹妹一起过来,还骑着自行车,更庆幸他的自行车是老式的,后面带有座位。不然这个东西妹妹一个人要怎么拿啊!
    给店主付过了钱,又多付他十元说是这半个月晚上把东西放他这里。两人又去买了其他杜如蒿要的材料:低筋面粉、黄油、猪油、细砂糖、鸡蛋、泡打粉、香草精、黑芝麻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要用的工具之类,比如液化气及配套的炉子。东西比较多,自行车后座两边都挂满了,连车把上也挂了一些。
    买过东西后,两人借了人家的地方,把那个铁疙瘩及要用的盆之类的都洗干净。其实这个铁疙瘩下面就是一个架子,上面是类似平底锅的四个薄铁圆饼围绕着中间的一个,旁边还有个手柄,可以拉着转动这些圆饼。
    杜如峰看到后说:“这个东西不就是咱们烙饹馍用的凹子嘛,不过比一般的凹子要小。”
    “没错,它们功能差不多,都是要在上面烤熟的。”
    找了个热闹的地方,杜如蒿准备开始开业了。她先按照顺序把各种材料搅拌在一起,打成了蛋液。接下来,她开始把液化气开关打开,炉子上的火打着,趁凹子还没热,分别在上面倒入蛋液,摊开就成了圆形的蛋饼。
    看上面蛋液凝固,杜如蒿用平底铲把蛋饼翻了个。每一个都翻完之后,看中间的那个颜色差不多了,拿根筷子熟练地一卷,就把蛋饼卷成了筒状。一个蛋卷做好了。
    她顺手把这个蛋卷放入旁边的筐内,定形了有两分钟。看一看,色泽金黄,形状饱满,还行,手艺没丢。
    一股诱人的甜香味传了出来。
    杜如峰看着妹妹做好的这个金黄的蛋卷,上面还粘着黑色的芝麻,看着就让人很有食欲,更别说又闻到那股香味,喉咙不自觉咽了口唾液。他有些羞愧地想,不是自己馋,是这蛋卷太美味,唾液不受自己控制。
    杜如蒿忙着做其他的,头也不抬,“哥,你尝一个,看看味道怎么样!不合适了我再调整。”
    听到妹妹的话,杜如峰拿起一个,不由又咽了一口唾液,觉得自己真是太丢人了,不小心用力稍大了点,一下子就把手中的蛋卷捏碎了一小块。这个蛋卷可真酥啊,他想着放嘴里尝了一口,真是又酥又脆,感觉入口即化。
    “味道怎么样,酥不酥?”
    “我从来没吃过这样的美味。”听到哥哥这么说,杜如蒿嘴角翘了翘,她曾练了好久呢,怎么会不好吃?
    一边说话一边也不影响她的动作,她已把第一轮的五个全拿了下来。把凹子转到一边,等冷了之后才又倒了蛋液,新的一轮开始了。
    看她这样,杜如峰奇怪,“为什么还要把凹子再冷却呢?直接倒上不是更省时间吗?”
    “底热的话蛋液倒进去就凝固了,会比较厚,根本摊不开,摊得厚了口感不好。”
    这时是下午四点多钟。太阳已西斜,杜如蒿他们又找的是一幢高楼的东面,正是一片阴凉。
    蛋卷的香味随风扩散出去,路过的人忍不住都抽抽鼻子,有的干脆顺着香味寻了过来。
    “妈妈,我要吃蛋卷。”一个穿粉色连衣裙的女孩站住不走了。
    “好,妈妈给你买!”她妈妈宠爱地看着她。“多少钱一斤?”
    这是自己第一个顾客,杜如蒿抬头对她笑笑,按照原来所想的答道:“三元一斤。”
    “太贵了,便宜点吧!”
    “大姐,您看着我们做的,用的是最好的原料,蛋卷又是干的,一斤很多的哦。并且,做起来也费事,我们只是挣个工夫钱。”
    “妈妈,我要吃嘛!”小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妈妈不给她买,不由叫道。
    看女孩委屈的样子,杜如蒿递给她一根,“吃吧,姐姐送你的。”女孩伸手拿过就一口咬了上去,满足地眯了眯眼睛,“妈妈,真好吃!”
    “小老板,她不要给我,我要!”旁边一个年轻人也叫道。
    女人本来只是想讲讲价,但看着筐里就那么一点儿做好的,女儿爱吃,又有人要抢着要,也顾不得再讲价,急忙说:“谁说我不要,来一斤!”
    这才对女儿说:“小馋猫,知道什么叫好吃吗?”
    “我怎么不知道?这比康师傅的蛋酥卷还好吃,又焦又脆!”
    杜如峰给她包了一包,要秤的时候这才傻眼,他们没有秤。他急忙去旁边店里让人给称了,道了谢跑回来。
    兄妹两人都一身清爽,男的俊秀儒雅,女的温和可人,不像别的路边摊做生意的那样手脏脏的,又有旁边小女孩满足的笑脸。周围的人都涌了过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