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少年事(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姜唯不语。
    从前她为他出生入死,几次救他于危难之间,即使未生情愫,他也动过让她脱离死侍队列,重归平静生活的念头。毕竟刀剑无眼,她虽武力超群,可人外有人,又怎能保证次次胜利。
    如今他对她已然动情,将她视为唯一的妻子,前几次危险任务都没舍得让她出手,这次无可奈何,对手过于强大,加之姜唯主动请缨,这才允了她。
    沉静相拥片刻。
    “十岁那年,我失去了我的母亲。”
    当今陛下共有叁子一女,长子为太子,其余儿子册封为王,兄弟叁人皆为庶出,立太子一事上争议颇多。而皇帝叁年前迫于压力,在长子及冠之礼上封其为太子,堵住众臣之口。
    嫡长女明华公主,其母生下她后便与世长辞,皇帝追封其母为皇后,谥号庄懿。
    李靖远是已逝袁妃之子,自幼和太子辰王一起,养在皇子居所。
    那年明华公主之母怀上孩子,皇帝下旨晋她为皇贵妃,宫中流言四起,皆在猜测,等皇贵妃诞下子嗣,无论男女,皇帝都会为她下一道封后圣旨。
    皇贵妃死于生产那日,皇帝大怒,下令彻查后宫,却没查到任何线索。
    余怒仍在,皇帝下旨将叁位皇子带离后妃身边,一齐养于宫内新辟出的皇子居所,而后封闭后宫,不准后妃与外界往来,宣称查清皇贵妃之死方能解封。
    几日后,袁妃自缢于寝宫之内。
    “母亲一生温厚淳良,与庄懿皇后相交,曾熬过几个日夜为她腹中孩子绣新衣。”
    “她对庄懿皇后的好,成为了她死后泼向她身上的脏水。”
    所幸皇帝不曾相信后宫中的那套说辞,可袁妃家中无背景,他也无意追查下去,追封她为贵妃,补偿其家人也就结事了。
    再查下去,也没有结果。
    后宫就这样一直封着,皇帝不来,皇子也进不去。其中唯一来去自由的,只有皇帝亲自抚养的明华公主李婧瑶了。
    “十岁那年,父皇到皇子居所来看我们。”
    那是自他们搬迁后和父亲的第一次会面。
    李靖远开蒙早,悟性高,在皇帝检查学业之时出口成章,竟惹龙颜大悦,下旨封他为王。
    “我越过了长兄,成为第一个从宫中搬出去住的皇子。”
    随着荣耀而来的,是仇视和暗算。
    等至他入宫看望长兄和叁弟,长兄不再温和,叁弟不再温顺,取而代之的,是猜忌。
    兄友弟恭,在皇室里,向来是一场笑话。
    “幼时以为,父皇待我,是有几分特别的,可后来,随着长兄和叁弟陆续封王出宫建府,我才知道,父皇他对我们都一样。”
    他只是凭着聪慧,将这些本该属于他的东西早早拿来了罢。
    一日未册立太子,他们兄弟间的明争暗斗便不会止息。
    长兄资质平平,学识长相都比不上他的两个弟弟,可偏偏母家背景深厚,背后有人支持他争,于是频频对两位弟弟出手。
    李靖远一直顾念情谊退步忍让,直至四年前,外出赈灾的叁弟死在路上。
    殿前长兄哭天抢地,万分哀痛弟弟年幼早逝,而事后一封从火中抢回的烧了一半的书信,让李靖远认清了眼下形势。
    若是不争,下一个死在他乡的人,便是他了。
    “自庄懿皇后去世之后,父皇性情大变,常年居于室内不见人,上朝也是隔着帘帐,这十多年来,我也只见过他几面,根本谈不上什么父子情深。”
    “母亲离我远去已有十余载,我都快记不起来她的音容样貌了,只是依稀记得,幼时在她怀里撒娇时的欢乐。”
    “自叁弟走后,我唯一亲近的亲人也没了,我一无所有了。”
    但是。
    李靖远紧紧抱住了她,力度之大,像是要把她嵌入骨里。
    “我有你了。”
    行至山穷水尽处,乍见天光。
    叁弟死后,他郁郁寡欢,一次出行,路中突遇杀手埋伏,慌乱之中,是姜唯救他于危难之中。
    那是她第一次进入他眼中,刀剑如影,红衣飞扬,十步杀一人,而手脚不乱,将他护在身后,半滴血都未曾落在他衣上。
    直至侍卫匆匆赶来,危机方才解除。
    “你是何人?”
    “姜唯。”
    是玉先生一月前送来的杀手,他尚且不知如何安置她,索性把她留在身边,等后再议。
    “身手敏捷,以后就留在我身边吧。”
    这一留便是两年。
    朝夕相处,李靖远目光有意无意之间一直落在她身上,将她每一面都看入眼中,情愫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发不可收拾。
    他想要她。
    他想要她看见他。
    他想要她一直在他身边。
    贪欲占据他心间,操纵他行动。去年除夕之夜,他哄她喝下烈酒,要了她的身子。
    “阿唯,永远留在我身边。”
    和初夜一般,盯着她的睡颜,他在她耳边偏执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