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穿越全能网红 第6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说完就走了出去。
    刘嫚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是一个很苍老的声音。
    她推开门,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手提毛笔,一双看透人世间沧桑的眼睛注视着她。
    江乘风在来的路上,跟刘嫚介绍过苏邑,苏邑是当今颇有名望的一位书法家、国学家,擅长隶书和楷书,一生在书法和国学研究上成就无数,享誉中外,作为教授,教书育人只不过是他的职业之一。
    大门口研究院的牌匾就是他亲手写的。
    苏邑今年已八十四岁高龄,却还在坚持每个月给本科生们上一节书法公共选修课,讲述一些书法的入门知识,引起年轻人对书法的兴趣。
    他的书法选修课面向全校所有院系的学生开放,被学生们成为“最难抢的公选课”,他每次上课,不仅教室里座无虚席,连走廊和教室后面的过道都站满了来旁听的学生,甚至还有一些年轻老师也跟着一起听课。
    江乘风因为刘嫚在直播间里写书法,渐渐的也对书法有了兴趣,也想选修苏教授的书法课,可是他运气不好,至今都没有成功抢到一节。
    “您好,苏教授,”刘嫚恭恭敬敬道。
    苏邑笑道,“你是刘嫚?倒是字如其人。”
    无须刘嫚自我介绍,他就看出她是谁了。
    “请坐,”他让刘嫚坐办公桌旁的沙发上。
    刘嫚道了谢,正襟危坐。
    苏邑把毛笔放在笔架上,在她对面坐下,“我在微博上看到你的书法作品,有几个问题,我着实感到疑惑,我这个人对疑问总是很执着,不解开心情都不会好,于是我让我的助手找到江乘风,让他请你来帮我解答一下。”
    苏邑的态度很和蔼,语气里充满了浓浓的求知欲,完全没有看对方是一个孩子,而摆出长者的姿态,不惜不耻下问。
    刘嫚把自己的姿态摆的更谦卑了,
    “您的问题是什么?”
    “教导你篆书的老师是哪位大家?欧阳石崇?张知海?……”苏邑连说了几个名字,都是一些名望跟他不相上下的书法家,专长篆体。
    第一百零七章 成为弟子
    苏教授第一个问题便让刘嫚哑口无言。
    刘嫚斟酌片刻说道,
    “我的老师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女子,我只知她姓徐,不知其名,我称呼她为徐夫人。”
    竟是一个女人!
    苏邑内心惊讶,有些急切的问道,“徐夫人现在人在哪里?在首都吗?”
    刘嫚摇头,“她是长安人,去世好多年了。”
    老人叹了口气,遗憾,又无可奈何,“天妒英才啊,如此有天赋的书法家,生前无人所知,死后更泯灭于世,幸好留下了你这个弟子,继承她的衣钵。”
    的确,在刘嫚心目中,徐夫人的才学是无人可及的,有一次,她和玉美人闲聊时,玉美人曾告诉过刘嫚,徐夫人年轻时,有天下第一才女的美誉,进宫后才渐渐湮没于世。
    “她还有作品留存在世吗?”苏邑仍然抱着一丝希望。
    刘嫚摇头,“都烧掉了。”
    “哎,”老人再次重重叹息,“罢了罢了,我再问你第二个问题吧,你是不是还学过印篆?”
    苏邑果然是行家,一眼就发现了喻湛先前看不懂的地方,
    “是的,我以印篆入门。”
    “难怪一些字体看起来和现代小篆的写法大大不同,但现代印篆也不是那样写的。”
    苏邑起身,从书架上拿出一个文件夹,翻开。
    他让手下的博士生把刘嫚写的字,一个一个的放大到a4大小,打印出来,这些天,他们都是拿着放大镜对着这些字体研究的。
    汉朝至今两千余年,那时造纸术不发达,文字载体主要是石刻和锦帛,虽然有极少数当时的文字墨迹流传下来,但江山更迭、世事变迁,很多字体都被后世其他朝代的学者修饰过。
    苏邑和自己的博士生研究了很长时间,还专门去了一趟考古系,去找相关的资料,他们发现这些打印出来的字体写法,和一些西汉早期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写法是相同的,那时的文字还有金文的影子。
    “莫非,你是以西汉铜器铭文和碑刻上的文字入门的?”苏邑问了第三个问题。
    刘嫚只能承认,“是的。”
    “你的老师是古都人,倒也有环境接触这些东西,我活了快一个世纪,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苏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西汉早期铜器铭文这一块太冷门了,能学会认,学会写,已然不易,将之融会贯通,写成书法作品,那得需要多大的领悟力啊。
    所以苏邑才那么佩服徐夫人,他认为徐夫人开创了一门新的书法类别,由于不知如何鉴别这一类别,苏邑和他的学生给刘嫚的字体,取了一个复杂的名字,叫做西汉青铜印篆体。
    “你能否在这里现场给我写几个字?”苏邑问刘嫚。
    “当然可以。”
    苏邑的办公桌前方还有一张专门写字的实木长桌,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刘嫚来之前,苏邑正在这里伏案书写,宣纸上的字只写了一半,他方才写字的毛笔还未干。
    苏邑说,“你就在我这篇写了一半的文章后面续写完全吧。”
    刘嫚看着苏邑的字,他写的是《孟子》中的一段话,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苏邑不仅是在考验刘嫚的书法水平,也是在考验她是否有真才实学。
    “我就用这支笔可以吗?”刘嫚指着那只未干的毛笔问。
    “当然可以,”事实上,这支珍木狼尖是苏邑最喜欢的一支笔,他从来不准其他人碰。
    刘嫚提笔、蘸墨,不用刻意思考回忆,直接写道: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这些话仿佛已刻入她脑海,她依然没有半点停顿,一气呵成。
    古朴辽远的文字,仿佛穿越时空,在两千年后活了过来,再现在苏邑眼前,这位耄耋老人竟心生感动与感恩之意,正如这篇《孟子》最后一句话所说,他为人师表,当然希望在有生之年,遇见更多的天下英才。
    而这个小姑娘,就是真正的大才!
    若非亲眼所见,苏邑真的难以想象,这个时代还存在这样的孩子,沉着端庄,底蕴深厚,超凡脱俗。
    刘嫚刚放下笔,他问她,“你愿不愿意做我的学生?”
    她愣了一下。
    “可我不是首都大学的学生。”
    “我收关门弟子,与学校无关。”
    苏邑爱才心切,继续说,“你应该只会篆书,我还可以教你隶书和楷书,我敢在这儿夸下海口,在当今,这两种字体写的比我还好的人,凤毛麟角。”
    刘嫚心动了,她的确想学习其他字体,她所擅长的秦篆还是以象形文字为主,识别起来比较难,在现代社会受众不广,她应当学习简化的更贴近生活的字体。
    在苏邑希冀的目光下,刘嫚缓缓点头,一字一句道,
    “苏教授,我愿意成为您的学生。”
    苏邑大笑,“好,好,好,”他连声三个好,笑声爽朗,听不出老态,高兴的模样,仿佛年轻了十岁,
    “你恐怕是我这辈子最后一个关门弟子了,我们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拜师礼仪,就在这张纸上拜师吧。”苏邑指得是刘嫚刚刚完成的《孟子》。
    只见苏邑,用圆劲的笔触在文章结尾写上:
    “师苏邑。”
    刘嫚马上明白了苏邑的意思,接过笔,写道:
    “弟子刘嫚。”
    两个人合作完成了这篇将来价值连城的《孟子》,并同时署下自己的名字。
    苏邑和刘嫚商量好,授课时间为每周六上午8点至12点,跟平时上课一样,地点就在这个地方。
    刘嫚出来,等在外面的江乘风好奇的问她,
    “苏教授跟你聊了什么,你看起来心情很好的样子?”
    江乘风猜测无非是老教授赞美刘嫚的书法写得好,表扬她有才华之类的。
    没想到刘嫚说,“苏教授收我做弟子了。”
    江乘风傻了,嘴巴变成o形。
    刘嫚不只是来与苏教授见一面么,怎么出来,就成了他的徒弟?
    第一百零八章 再见旧友
    德高望重的苏教授在江乘风心中,以及首都大学全校师生心中,是教授,是大家,是尊者,是他们打从心底所敬仰的大人物。
    据他所知,苏教授的研究院只收博士生,每年名额仅仅2人,并且这些博士只是他的学生,而不是弟子,弟子这个词,听起来就不一样,显然是教授开小灶,私下教授。
    能被这样的人看中并收徒,那刘嫚本身得多流弊啊!
    他发现刘嫚不是女神,她根本就是真正的神,只要是她想做的事,她都能做好,并做到极致。”
    网上靠书法字画吸引人气的主播有很多,却都是泛泛之作,无法被主流书法界所承认,像刘嫚这样被知名书法家赏识,并收回徒弟,着实罕见。
    他又想到这段时间公主且嫚的直播间被猫粮买家包场了,火爆得一塌糊涂,而当初,大家都以为她说要帮大家买猫粮只是随口一讲,却没想到年后跑到香港真搞到了代理。
    江乘风觉得这女孩身上自带神奇体质,旁人眼里再困难的事情,在她这里好像都不是事儿了。
    公主且嫚本就是他在网络上的偶像,面前的女孩是他的虚拟偶像化成的实体,这个实体太优秀,比虚拟的公主且嫚还优秀。
    江乘风发自内心伸出崇拜,钦佩,服气。
    他主动提出带刘嫚逛逛他们学校,今天天气很好,四月初,清风和畅,草长莺飞,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刘嫚想自己既然第一次来首都大学,是该好好参观一下。
    江乘风是不爱学习的那类学霸,考高分全靠自己超强的记忆力,记忆力太好以至于他对母校每一棵树、每一条路、每一栋建筑都了如指掌,所以他给刘嫚介绍起来有粗有细,生动有趣,滔滔不绝,比导游还敬业。
    江乘风说得认真,刘嫚听着也认真,他指着一栋苏联风格的建筑说,“这里是文学院的主楼,一些文科类的研究所都在里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